塘角鱼的养殖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水产养殖方法塘角鱼# 水产养殖方法-塘角鱼## 引言塘角鱼(Tangjiaoyu)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以其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而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塘角鱼的养殖方法,包括选址、池塘准备、饲料管理、病害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塘角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 选址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是成功养殖塘角鱼的第一步。
首先,养殖场地应位于光照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
其次,要确保水质优良,PH值稳定在6.5-8之间,水温在18-28摄氏度之间。
最后,要注意周边环境,避免靠近污染源或者有工业废水排放的地方。
## 池塘准备在选定了合适的养殖场地后,接下来需要修建养殖池塘。
养殖池塘的设计应注重池底面积和深度的合理控制。
一般来说,塘角鱼喜欢栖息在靠近池塘底部的地方,因此池底面积的控制至关重要。
同时,池塘的深度应保持在1.5-2.5米之间,以便塘角鱼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
除此之外,水体的充换水也是关键因素。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
同时,适量的投放养分物质,如有机肥料和化肥,可促进池塘中的水草生长,为塘角鱼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 增殖与喂养管理塘角鱼的增殖主要采用田螺、蚯蚓、鱼苗等为原料的人工饲料。
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投放量,避免过度喂养造成水体污染和鱼类生长不良。
此外,饲料的质量也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
可以选择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品牌,并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进行适量调整。
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以将饲料分成几次进行投喂,确保鱼类能够吃饱,还能避免饲料浪费。
## 病害预防在养殖塘角鱼过程中,疾病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养殖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预防病害的发生:1.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避免水体污染。
2. 确保鱼类的生长环境良好,维持适宜的温度、PH值等参数。
3. 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配合养鱼专用的抗病饲料,增强鱼类的抵抗力。
塘角鱼养多少个月,附养殖方法塘角鱼饲养4-5个月,体重可以达到0.5kg左右,饲养一年左右,体重可以达到1.2-2kg。
池塘处理: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施加肥料进行水质培育。
鱼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2.5-3万尾。
喂食:每日的喂食量为塘角鱼体重的2-6%,分成2-3次进行投喂。
一、塘角鱼养多少个月1、塘角鱼每日的进食量比较大(每日进食量可以达到自身体重的5-8%,最大日食量可达体重的15%以上),而且其不喜运动,所以增重速度相对较快,饲养4-5个月,体重可以达到0.5kg左右,饲养一年左右,体重可以达到1.2-2kg。
2、培育鱼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鱼苗的培养,一个是鱼种的培养。
其中将刚孵化的小鱼培育到体长为2-3cm的鱼苗,需要花费15-20天;将体长2-3cm的鱼苗培育到体长为5-10cm的大规格鱼种,需要花费10-20天,总计需要35-40天左右。
二、塘角鱼的养殖方法1、池塘处理:水深1.2-1.8m左右,池塘四周需要使用水泥将其夯实,在放养鱼苗前1个月左右,每亩水塘使用100-150k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晾晒几天放水50-70cm,等到pH不超过9,或者是毒性消失后再放苗。
另外最好是在放苗前进行水质培养,一般每亩水塘施加30kg的花生麸,1.5kg的氨基酸肥水素,250ml的肥水益生素,培育水质7-10天后放苗。
2、鱼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2.5-3万的鱼苗(鱼苗体长10cm以上),在放养前,使用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苗1分钟左右进行消毒。
放养时,将装有鱼苗的容器浮于池塘水体中,待两者的水温接近再放养,一般温差不能超过3°C。
3、喂食:在喂食前先对塘角鱼进行驯化,发出声响后,再投喂饲料,反复多次直到塘角鱼形成条件反射。
每日的喂食量为塘角鱼体重的2-6%,分成2-3次进行投喂。
4、水质:夏秋季节每隔3-5天换水5-10cm,每隔10天,每亩池塘施加100kg的腐熟有机肥,让水色保持绿豆青色,可见度在25-30cm 左右。
塘角鱼养殖技术概述塘角鱼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塘边、角落等限定空间进行鱼类养殖的方法。
这种养殖方式适合于资源有限、场地狭小的养殖场,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高效的养殖。
本文将介绍塘角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鱼种在进行塘角鱼养殖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鱼种。
根据塘角的空间限制,选择体型适中、适应性强的鱼种。
常用的鱼种有鲫鱼、鳜鱼、青鱼等。
这些鱼种体型适中,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适合在有限空间中进行养殖。
准备养殖场地选择合适的塘角作为养殖场地,确保场地具备适宜的水质条件和光照条件。
养殖场地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进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水质应清澈,富含养分,保证鱼类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筑堤围塘在塘角的周边筑堤围塘,将塘角区域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以保证鱼类养殖的安全和稳定。
围塘材料可以选择土石混合或水泥预制板材等材料,确保围塘结构坚固耐用。
围塘的高度应根据水位情况合理设置,既要保证围塘内的水位稳定,又要避免外部水体的进入。
准备养殖设备在塘角鱼养殖中,合理的养殖设备能够提高养殖效益。
常用的养殖设备有网箱、养殖网、饲料投放器等。
网箱可以用来分隔不同尺寸的鱼类,便于管理和观察。
养殖网能够有效防止鱼类逃逸,防止捕食者入侵。
饲料投放器能够自动投放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养殖操作要点饲料投放塘角鱼养殖中,饲料的合理投放非常重要。
饲料应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选择,充分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
饲料投放应均匀,避免过量和不足。
同时,定期检查鱼类的饲料摄入情况,根据情况调整饲喂量。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养殖环境是保持水质和鱼类健康的关键。
应定期清除废弃物、浮萍和杂草等,保持水体的清洁。
清理工作应注意不要对鱼类造成伤害,可以使用抽水机等设备进行清理。
疾病防治定期对鱼类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鱼类疾病有白点病、溃疡病等,可以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预防疾病方面,注意水质管理和养殖环境的卫生清洁非常重要。
塘角鱼养殖技术塘角鱼养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方式,是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开展的养殖业。
下文将从塘角鱼的生态习性、养殖场建设、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探讨塘角鱼养殖技术。
一、塘角鱼的生态习性塘角鱼是一种淡水鱼类,适宜生长温度为22℃-30℃,pH值为6.5-8.5,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水质的控制,保持水体清洁,避免过度密度养殖,以免影响鱼的生长发育。
二、养殖场建设在养殖场建设中,应选择水流量大、水质好的地方。
养殖池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计划和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应采用大型养殖池,以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池的底部应铺设防渗膜,防止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此外,还应设置进水口、排水口、过滤器等设施,以保证水体的循环和净化。
三、饲料管理塘角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植物和动物性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鱼的生长发育和养殖周期来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鱼的营养需求。
饲料的投喂量要逐渐增加,避免鱼的过度饱食和浪费饲料。
此外,还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饲料,以免影响鱼的健康。
四、疾病防治在养殖过程中,鱼类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
对于常见的鱼类疾病,如白点病、细菌性病毒病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有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投喂饲料、增强鱼的体质等。
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生物治疗两种,应根据疾病的类型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塘角鱼养殖技术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水质、饲料、疾病等因素的工作。
只有在科学管理和精心操作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因此,在塘角鱼养殖过程中,应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为提高养殖效益不断探索创新。
442019-4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
五、利润分析以10亩塘计算,10个网箱可养草鱼1万尾、鲢鱼和鳙鱼5000尾、团头鲂5000尾,收获草鱼每尾3.5kg左右、鲢鱼和鳙鱼每尾1.5kg左右、团头鲂每尾0.5kg左右,正常情况下成活率85%。
可收获草鱼29750kg、鲢鱼和鳙鱼6375kg、团头鲂2125kg,根据当地市场价格,草鱼每公斤14元、鲢鱼和鳙鱼每公斤8元、团头鲂每公斤20元。
10亩塘毛收入为510000元。
成本如下:网箱成本10万元左右;草鱼苗种8.75万元、鲢鱼和鳙鱼3万元、团头鲂1万元;饲料和人工成本15万元左右;其它(渔药、增氧机、电费等)6万元。
这样10亩鱼塘的利润就在7万元左右,充分体现了“一亩塘十亩田”的价值。
(通联:236600,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蔡庙畜牧站)本地塘角鱼,学名胡子鲶,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淡水野生鱼类,经济价值较高,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滋补食品。
一、塘角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选择及来源选好亲鱼是人工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应选择肥壮,凶猛,无伤、成熟的个体作为亲鱼。
亲鱼的来源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养鱼塘中培育选取,二是从捕捉或收购的野生塘角鱼中选取。
2.雌雄鉴别雌鱼:腹部大而松软,卵巢轮角明显,生殖孔突出部分比较短钝,呈半粒大米状,周围红肿,轻挤腹部,有卵粒溢出。
雄鱼:腹部平坦,体形瘦长,生殖孔突出部分较细长,呈长米粒状,末端明显浮离,可以轻易拨动,生殖孔周国不红肿,一搬挤不出精液。
3.人工催产适用于塘角鱼的催产素有鱼脑下垂体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单独使用,也可两者配合使用,以0.7%的生理盐水配成注射液注射,单独使用激素,每公斤雌鱼的用量为4000~6000国际单位,单独使用鲤鱼垂体,每公斤雌鱼用量为4~6粒,雄鱼的用量为雌鱼的一半。
如将垂体和激素配合使用,可各取一半。
实践证明,用垂体催产比用激素催产的效果好,垂体和激素配合使用又比单独使用垂体的效果好,另外,使用的剂量还要根据亲鱼的成熟度而有所增减,可以一次注射完毕,也可以分两次注射,两次时间间隔为6~8小时,每次每尾亲鱼注入的液量为0.5~1mL,不宜超过1mL,注射的部位可取背鳍基部以后1cm的侧面肌肉,也可取胸鳍基底。
塘角鱼的人工繁养技术塘角鱼,系热带、亚热带鱼类,广布于我国南方各地,既是营养丰富的消费品,又是具药用价值的滋补品;既能在国内畅销,又能出口创汇。
因而市场潜力大,是农(渔)民致富的有效养殖对象。
为此,现将塘角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简介如下。
一、塘角鱼的形态与习性塘角鱼,学名胡子鲶,也叫唐虱鱼,在分类上属鲤形目、胡子鲶科。
体长一般20厘米以上,体重150~250克,最大约500克。
塘角鱼原系野生鱼类,栖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沟渠等处。
性喜成群,贪食,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昆虫、小杂鱼、虾、贝类等。
多在夜间活动和取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
人工饲养后,亦能在白天摄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饲料。
塘角鱼适应能力强,可在小水体和低溶氧的环境中成长,且病害较少,饲料来源广,容易养殖,成本较低,适宜于农家庭院小水面养殖推广。
二、塘角鱼的亲鱼培育农家养殖塘角鱼最好自繁、自育、自养。
亲鱼的培育,是搞好人工繁殖的首要工作。
1.池塘条件。
亲鱼池面积一般为35~350平方米,水深1.0~1.5米,池底不必铺水泥,但须向排水处倾斜,以便清池时能将池水全部排出。
可在池角或池壁作数个涵洞,或在池中沉设土管或塑料胶管,以利排水捕捉。
池塘种植一半水面的水浮莲、浮萍等,以防盛夏水温过高并使水中保持适当暗度,安静塘角鱼的生活环境。
2.亲鱼选择。
塘角鱼雌鱼成熟期一般为1年,雄鱼1.5年。
因此宜选择1.5~2.0龄、体型较大、体质健壮、体重200克左右、无伤无病的亲鱼。
有条件的最好雌雄分开培育,在产卵前3~4个月置于亲鱼池饲养。
3.放养与管理。
亲鱼放养密度一般为50尾左右/平方米。
投喂小杂鱼虾,鸡鸭、鱼等动物内脏,以及米糠、麦麸、豆饼、花生饼等。
动物性饲料绞碎后混合植物性饲料与维他E、矿物微量元素等揉成团状投喂。
日投饲量视水质、气候的变化而不同,一般为池鱼体重的3%~5%,但水质恶化或水温降低时必须减少或停止。
三、塘角鱼的人工繁殖1.雌雄鉴别。
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埃及塘角鱼(Nile tilapia)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淡水鱼类,其肉质鲜美丰满,营养丰富,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
埃及塘角鱼的养殖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性的科学,本文将对埃及塘角鱼的养殖技术进行介绍。
一、水质管理1.保持水体清洁。
定期清理水池底部和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群落是保持水体清洁的有效手段。
2.合理用药。
在疾病发生时及时使用药物,避免药物过量使用造成水体污染。
3.防止污染源的入侵。
水体周围的环境和其他污染源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在选址时应考虑周围环境是否干净。
4.保持适宜水温。
埃及塘角鱼的理想水温为27-30度,它的适应性很强,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鱼的健康。
二、养殖方法1.塘口a.塘口的选择。
塘口宜广不宜深,面积太小、太深的塘口埃及塘角鱼生长速度较慢,而且易生病。
在塘口结构和管理方面,应尽可能选择自然池塘,显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b.建筑和维修。
对于有些坡度较大的山坡地,要很好地进行梯田修建,以保证平面度。
对于园区的河流塘口等,要勤修补补漏。
a.种苗放养。
将7-15 克的埃及塘角鱼苗放入水中进行养殖,每亩放养数不应超过10 万条,以避免竞争导致的肥大现象。
b.渐进放养。
放养的时间和数量应根据鱼苗的健康情况和塘口的营养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3.饲料管理a.储存。
饲料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避免暴晒、露天储存和高温等情况,防止变质。
b.种类。
埃及塘角鱼的食性广泛,对于不同生长阶段获得比例适当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促进生长。
饲喂时应选择营养全面、质量稳定的饲料。
c.投喂量。
一般建议每日喂3-4次,每次喂1-2%的体重。
4.病害防治a.关注鱼的行为。
将不同耐受性的鱼放在同一塘口,并时刻监控。
b.加强水质管理。
合理管理水质使水质处于良好的状态。
c.注意消毒。
消毒可以对水体进行净化,对埃及塘角鱼的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以上就是埃及塘角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对于这些技术掌握的越好,就可以更好地保证塘口的生长和饲养质量,同时也能保证养殖效益高。
池塘养塘角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池塘是一种常见的养鱼方式,尤其适合养殖角鱼。
本文介绍了池塘养殖角鱼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址、塘边修整、水质管理、饲料搭配等方面。
通过正确的养殖方法和有效的管理,可以保证养殖角鱼的顺利进行,提高产量和质量。
正文:池塘养殖是一种传统而又有效的养鱼方式,在许多地方被广泛应用。
角鱼是一种适应力强且抗病能力较强的鱼类,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适合在池塘中进行养殖。
下面将介绍池塘养殖角鱼的方法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池塘和进行修整。
池塘的选址应选择相对平整、易于管理和独立的区域。
池塘要有合适的土壤和排水设施,以保证养殖过程中不积水,并且能够稳定地控制鱼塘的水位。
对于既有的塘池,可以通过清理杂草、加固塘堤、清理淤泥等方式进行修整,以提高池塘的使用效果。
其次,要合理管理池塘的水质。
池塘水质的管理是角鱼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进行水质检测,了解水中的溶氧量、PH值和氨氮含量等指标。
如果发现水质不达标,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水质,如增加溶氧设备、添加水质调节剂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换水,避免水体积聚有害物质。
一般来说,每周换水一次,换水量约为池塘容量的20%左右。
再次,合理搭配饲料。
饲料是角鱼养殖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根据角鱼的营养需求,并结合池塘的鱼类数量和水体质量来选择适当的饲料。
可选择成熟的、稳定的饲料品牌,以保证鱼类能够得到合理的营养。
饲料的投喂应根据天气、水温、鱼塘水质等因素来调整,避免过度投喂或者过于频繁,从而造成水体污染和浪费。
另外,要注意鱼类的生长与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池塘内鱼类的生长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症状,如身体有无溃烂、鳞片有无脱落、呼吸困难等。
同时,应确保池塘的密度适中,避免鱼群过于拥挤。
如果发现鱼类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或进行防疫。
最后,需要做好鱼类的收获和销售。
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鱼类的收获,并选择适宜的捕捞工具,避免对鱼类造成伤害。
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技术1. 引言塘角鱼,又称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
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以及易于养殖的特点,塘角鱼的池塘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从选址、池塘建设、投放种鱼、饲料管理等方面进行解析。
2. 选址塘角鱼的池塘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
以下是选址时需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 - 土壤: 选用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能够提供养分供塘角鱼生长。
- 水源: 制定充足的水供应计划,并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
- 日照: 选择有丰富阳光的地方,确保塘角鱼能获得足够的光照。
- 排水: 确保池塘周围有排水设施,以防止水池过满。
3. 池塘建设成功的塘角鱼养殖离不开合理的池塘建设。
以下是池塘建设的几个要点: - 池塘形状: 选择适合塘角鱼养殖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形状。
- 池塘深度: 塘角鱼适宜生活在较深的水域,一般池塘深度应保持在1.5-2米左右。
- 池塘面积: 根据预期的养殖规模和密度,合理规划池塘面积,确保充足的生长空间。
- 池塘防漏: 在池塘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池塘渗漏,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4. 投放种鱼在池塘建设完成后,需要投放塘角鱼种苗。
以下是投放种鱼的一些关键要点: - 种苗选择: 选择健康、活动力强的种鱼苗种植,以确保养殖的成功率。
- 种鱼数量: 根据池塘面积和养殖密度,合理决定种鱼数量,避免过度拥挤影响鱼类生长。
- 种鱼时间: 投放种鱼的最佳时间通常在春季,水温适宜鱼类生长。
确保水质适宜,以免对种鱼造成伤害。
5. 饲料管理塘角鱼的适宜饲料管理对于养殖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饲料管理要点: - 饲料选择: 根据塘角鱼的特性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类型,如浮游饲料、颗粒饲料等。
- 饲料投喂: 塘角鱼饲料投喂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充足。
- 观察饲料摄取: 定期观察塘角鱼对饲料的摄取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