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与沙塘鳢混养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383.88 KB
- 文档页数:2
河蟹套养沙塘鳢效益增
赵昕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河蟹肉质鲜嫩,属名贵淡水产品,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沙塘鳢个体虽小,但肌间刺少,含肉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颇得消费者青睐。
市场前景由于天然水域中沙塘鳢捕捞数量日趋减少,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市场价格一直较高,因此,人工养殖沙塘鳢的前景被看好。
【总页数】2页(P6-7)
【作者】赵昕
【作者单位】《农家致富》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16
【相关文献】
1.河蟹套养沙塘鳢生产实用技术 [J], 羊茜;占家智
2.河蟹池塘套养青虾及沙塘鳢技术研究 [J], 韩曜平;朱卫峰;龚学兴;韩晓磊;何琦;徐怿
3.河蟹主养池塘轮套养青虾、沙塘鳢技术 [J], 曹红军
4.河蟹主养池塘轮套养青虾、沙塘鳢技术 [J], 曹红军
5.河蟹套养沙塘鳢养殖技术 [J], 王金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蟹池套养沙塘鳢技术(下)
叶建生;韩兴鹏;魏荣成;杨海春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16(000)023
【摘要】三、苗种放养1.放养蟹种在围栏外的河蟹暂养区投放大规格长江1号蟹种.放养密度800只/亩,放养规格40~50只/千克.2月底或3月初放养为宜。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叶建生;韩兴鹏;魏荣成;杨海春
【作者单位】[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25300;[2]江苏板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257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211
【相关文献】
1.蟹池套养沙塘鳢技术(上) [J], 叶建生;韩兴鹏;魏荣成;杨海春;
2.蟹池套养沙塘鳢技术 [J], 黄萌;
3.蟹池套养沙塘鳢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J], 李勇;冯龙;滕功名;李晓丽
4.蟹池套养沙塘鳢高效养殖技术 [J], 王吉祥;唐玉华
5.蟹池套养沙塘鳢高效养殖技术 [J], 唐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沙塘鳢与“虾蟹丰1号”鱼稻立体种养示范试验技术总结顾海涛;蒋严;钱韵灵【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35-36)【作者】顾海涛;蒋严;钱韵灵【作者单位】江苏锡山区鹅湖镇农业服务中心 214116;锡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锡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正文语种】中文1.试验地点和池塘准备我们选择鹅湖镇金星家庭农场一口河蟹养殖池塘进行试验,池塘面积10亩。
在池塘四周开挖深60厘米、宽2米,坡比1/ 3的环形沟(环形沟距池埂2.5米),在池塘中间东西向开挖深80厘米、宽3米,坡比1/3的中心沟,开挖取出的泥土加高池埂后平摊于原池底,使环形沟和中心沟的水深能达到1.5米以上。
该塘口四周无工业企业,水源来源于南青荡,水质清新,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清塘和水质培育6月2日池塘改造完成后,每亩使用15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和敌害生物,3天后用60目筛网过滤注新水60~70厘米,水位达到水稻栽秧所需高度。
同日投放发酵鸡粪1500千克(25千克一袋,共60袋),在环形沟和中心沟内堆放10处,每处6袋,2袋的袋口打开,隔20天、40天再分别打开2袋,使肥力分期释放。
3.水草种植和栽秧6月7日在环形沟和中心沟移植伊乐藻,水草栽于沟侧水面下10厘米,插入土中3~5厘米,间隔10米栽种2~3米区域,共栽伊乐藻60千克。
6月8日使用“中水长根肥”10千克,均匀撒于伊乐藻种植区。
6月14日,鱼稻秧苗7~8厘米后移入池塘栽种,共使用稻种1500克,秧苗移栽株行距为60厘米×60厘米。
4.放苗前准备6月20-22日,投放抱卵青虾15千克,繁育青虾苗作为沙塘鳢的天然饵料。
5.沙塘鳢苗运输与放养水体中出现虾苗后,7月2日下午4点从锡山区东港镇金色池塘水产专业合作社购置1~2厘米的沙塘鳢苗2万尾,苗种捕捞时间7小时,塑料袋充氧运输,每袋装苗2000尾,运输时间半小时。
河蟹池塘套养沙塘鳢试验唐玉华;蔡建中;李洪进;毛国庆【期刊名称】《水产养殖》【年(卷),期】2012(033)012【总页数】3页(P33-35)【作者】唐玉华;蔡建中;李洪进;毛国庆【作者单位】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金湖211600;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金湖211600;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金湖211600;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金湖211600【正文语种】中文沙塘鳢隶属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称“虎头鲨”。
沙塘鳢个体虽小,但因其肌间剌少,含肉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天然水域的数量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沙塘鳢已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名贵养殖品种之一,越来越受到渔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
在蟹池内套养沙塘鳢,不仅可让沙塘鳢捕食池中的野杂鱼,还可增加河蟹的放养密度和养殖产量,有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
2011年,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依托,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涂沟镇三河村某养殖户的60×667m2蟹池内进行套养沙塘鳢试验,取得了667 m2获利6 073元的喜人成绩,为当地渔(农)民增收又闯出了一条新门路。
现将主要技术与结果总结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1 池塘条件池塘位于金湖县涂沟镇三河村新滩养殖区内,电力配套,交通便利。
水源来自高邮湖水系,水深面阔、水质清新、饵源充沛,无污染。
塘口面积为60×667 m2,长方形,东西向,坡比为1 ∶2.5,土质为黏土,水深1.5~2.0m,进、排水设施完善,高进低排,排灌分开。
池中设有约6×667 m2的滩地,可供河蟹、沙塘鳢在上面栖息觅食。
池塘配有3 kW的微孔增氧设备3套。
塘口四周建防逃墙,进排水口用钢丝网或铁栅栏围住,以防蟹、鱼逃逸。
2 放养前准备2.1 清塘消毒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保留淤泥10 cm),用150~200 kg/667 m2生石灰加水调配成溶液后全池泼洒,并曝晒15~20 d,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物和杀灭有害生物及各种病原菌之目的。
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无公害养殖技术
唐玉华
【期刊名称】《农村新技术》
【年(卷),期】2017(0)7
【摘要】河蟹色泽鲜艳,肉质细嫩,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上品”;青虾肉
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淡水虾类;沙塘鳢肉质细嫩,肌间刺少,含肉率高,是餐桌名肴。
随着人们饮食观念向营养型转变,河蟹、青虾、沙塘鳢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唐玉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共养技术
2.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共养技术
3.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共养技术
4.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养殖效益好
5.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无公
害养殖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共养技术作者:纪礼陈,唐玉华来源:《江西饲料》 2017年第3期摘要: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共养,通过三者间的互利作用,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促进健康快长,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综合养殖效益。
关键词:河蟹;青虾;沙塘鳢;共养中图分类号:S9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37(2017)03-0032-030 引言河蟹色泽鲜艳,肉质细嫩,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而被誉为“水中上品”;青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淡水虾类;沙塘鳢肉质细嫩,肌间刺少,含肉率高,是餐桌名肴。
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由质量型向营养型的转变,河蟹、青虾、沙塘鳢越来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共养,能通过三者间的互利作用,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促进其健康快长,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综合养殖效益。
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养殖条件1.1 水质与环境养殖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的规定,周边无污染源,生态环境符合国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184074—2001)。
1.2 池塘条件池塘呈东西向,长方形,面积以10×667㎡左右为宜,埂宽为2.5~3.0,坡比为1∶2.5~1∶3.0,水深为1.0~1.5m,土质以沙壤土为佳,池底基本平坦。
在池塘一角用10目聚乙烯网片围成一个蟹种暂养“特区”,面积约占池塘总面积的20%。
池中应修建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进、排水泵。
池中按0.15kW∕667㎡的标准配备微孔增氧设施,采用条管式或盘管式安装。
在池塘四周内侧使用玻璃钢、钙塑板、聚乙烯网片等材料搭建防逃墙,四角做成圆弧形,并将进、排水口用双层不锈钢网封好扎牢,以防河蟹逃逸。
2 养殖准备2.1 清塘消毒年底抽干池水,清除杂草、杂物,挖除过多淤泥,保留淤泥10㎝左右。
132 2018, V ol.38, No.07※种植与养殖农业与技术前言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令传统渔业调整步伐持续加快,进一步带领广大养殖户增加收益数量,选择在主导的虾蟹混养模式基础上套养沙塘鳢,显得势在必行。
而想要促成该类创新型混养模式的持续性发展结果,就必须实时性配合生态种草、水质调控、科学管理等高端技术予以协调性控制。
至于这部分创新模式和技术的具体控制细节,将会在后续加以深入性延展。
1养殖空间的改造方面1.1 选择适当的放养池塘即依照当地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指导要求,选择一东西向、呈现长方形,且大于4.67hm2的塘口,同时保证在年底针对当中的一系列基础设施进行调整,尽量维持池底的平整状态基础上,令淤泥控制在30cm左右、水深大约为1.2m,并在中间区域设置必须的深水和浅水区域。
当中,深水区域占据总体面积的40%左右,同时须添加独立且分开形态的进排水系统;还有就是在池塘当中搭配微孔增氧设备,力求在每667m2提供将近300m左右的条式增氧管。
1.2 添加可靠的防逃设施具体就是在池塘周边配合石棉瓦进行防逃墙搭建,注意其下端要介入土内20cm,而上部位置则须超出地面50cm,彼此间隔2m则使用竹竿进行固定处理。
1.3 进行造池塘内部全面性地消毒在正式放入苗种前期,有必要针对池塘内部进行细致性消毒,具体就是保证在每亩空间内均匀地泼洒将近150kg的生石灰化浆,持续到全池喷洒完毕过后,持续翻动底泥并曝晒1周的时间,这样就能够顺利贯彻底层有机质的氧化、有害生物与病原菌的杀灭等目标。
1.4 施加足够数量的基肥为了令池塘当中的水草更加自然高效率地成长,避免青苔地大范围衍生,需要针对每667m2施加大约150kg的腐熟畜禽粪肥;与此同时,还应该同步进行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生物合理范围内地培育,借此针对虾苗供应必须和适量的饵料。
1.5 种植有助于鱼虾活动和水体流动的水草想要在同一池塘内更高水平和高质量地养殖河蟹、小龙虾、沙塘鳢,第一要务就是更加科学合理地种植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