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溶液的基本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394.50 KB
- 文档页数:43
第三章高分子的溶液性质高聚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相混合物称为高分子溶液,它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经常碰到的对象。
高分子溶液的性质随浓度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
就以溶液的粘性和稳定性而言,浓度在1%以下的稀溶液,粘度很小而且很稳定,在没有化学变化的条件下其性质不随时间而变。
纺丝所用的溶液一般在15%以上,属于浓溶液范畴,其粘度较大,稳定性也较差,油漆或胶浆的浓度高达60%,粘度更大。
当溶液浓度变大时高分子链相互接近甚至相互贯穿而使链与链之间产生物理交联点,使体系产生冻胶或凝胶,呈半固体状态而不能流动。
如果在高聚物中加入增塑剂,则是一种更浓的溶液,呈固体状,而且有—定的机械强度。
此外能相容的高聚物共混体系也可看作是一种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的溶液性质包括很多内容:热力学性质:溶解过程中体系的焓、熵、体积的变化,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分子形态与尺寸,高分子与溶剂的相互作用,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等;流体力学性质:高分子溶液的粘度、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和沉降等;光学和电学性质:高分子溶液的光散射,折光指数,透明性,偶极矩,介电常数等。
本章将着重讨论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和流体力学性质。
第一节高聚物的溶解3.1.1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特点※高聚物的溶解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使高聚物体积膨胀,称为“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
对于交联的高聚,只能停留在溶胀阶段,不会溶解。
※溶解度与高聚物的分子量有关,分子量大的溶解度小,对交联高聚物来说,交联度大的溶胀度小,交联度小的溶胀度大。
※晶态高聚物的溶解比非晶态高聚物要困难得多:非晶态高聚物的分子堆砌比较松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溶剂分子比较容易渗入高聚物内部使之溶胀和溶解。
晶态高聚物由于分子排列规整,堆砌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强,以致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非常困难。
3.1.2 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解释溶解过程是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互相混合的过程,在恒温恒压下,这种过程能自发进行的必要条件是Gibbs自由能的变化△F<0。
溶液化学初中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溶液里的某种溶质超过这种溶质的饱和限度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过饱和溶液。
在溶质溶解量没有达到最大限度之前所形成的溶液,都叫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简述溶液的定义和性质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一般地说,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的称为溶液,而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00nm的称为胶体,大于2nm的则称为悬浊液。
在中学化学中把pH值等于7的水溶液或其他形式的水溶液称为中性溶液,大于7的酸、碱溶液或其他形式的水溶液称为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小于7的水溶液或其他形式的水溶液称为酸溶液或碱溶液。
溶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
例如,用盐水洗手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工业上把盐加入水中制成饱和食盐水,可供给人畜饮用;NaOH和NaCl的混合溶液是一种良好的干燥剂。
纯净物和化合物都可以溶解在一定的溶剂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简称“溶液”。
溶液可分为中性溶液和酸碱溶液两类。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在生产生活中常常把溶液作为一种基本的物质。
例如食盐、蔗糖溶解在水中,水是电解质溶液,酒精溶解在乙醇中,油溶解在汽油中。
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物质都可以溶解在一定的溶剂里。
如食盐、味精溶解在水中;肥皂、洗衣粉溶解在水中;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溶解在水中。
如果我们再从单个原子或分子看这样的溶液就不存在了。
例如,二氧化碳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但二氧化碳分子本身并不是溶液,二氧化碳只是保持了水的性质,也就是水的均一性。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但水分子本身并不是溶液。
水只是保持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化学性质,也就是氢氧的均一性。
1、溶液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它的各部分互相混合、渗透、溶解,有着复杂的分子结构,这些性质的总和就是溶液的性质。
溶液的性质通常可用溶液的状态来描述。
2、溶液的物理性质还可以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来描述。
溶液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透明度、吸水性等。
3、溶液的化学性质,如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非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等。
4、离子方程式:正负离子带有相同电荷,离子个数比等于电荷比,正负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离子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