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37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注意事项1、红色文字为填写说明,完成该课程标准编写后要把红色文字删除。
2、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进行创新尝试,大力支持教师进行“情景式”、“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式”教学;体现课程思政。
课程标准中要明确考核方式,不同课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应当注重过程、强化动手,体现当代学生的特点。
3、修订时按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
4、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检查的重要依据,请大家认真对待。
6、此格式有需要改进之处,请及时与教科研室联系。
格式说明:1、字体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2、表格内文字为宋体、五号字。
电子版:以“课程名称+所授班级+教师姓名”发至邮箱****************。
例:“《色彩》+20级学前教育(5-8)+张三”。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一、适用专业哲学与人生适用于我校五年制高职各专业。
二、开课时间2023至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三、课程定位3.1课程性质《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
3.2教学任务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程培养目标4.1总体目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2具体目标4.2.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概念和作用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2.3 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第三章:道德哲学与人生道德3.1 理解道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2 探讨道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3.3 分析人生道德的选择和判断第四章:人生哲学与人生意义4.1 理解人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4.2 探讨人生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4.3 分析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实现第五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容5.2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意义5.3 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第六章:哲学思维与问题解决6.1 理解哲学思维的特点和方法6.2 探讨哲学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6.3 分析哲学思维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第七章:美学与人生审美7.1 理解美学的概念和作用7.2 探讨美学在人生中的意义7.3 分析人生审美的培养和体验第八章:宗教哲学与人生信仰8.1 理解宗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8.2 探讨宗教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8.3 分析人生信仰的形成和影响第九章:社会哲学与人生社会9.1 理解社会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9.2 探讨社会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9.3 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第十章:当代全球伦理问题及其哲学思考10.1 理解全球伦理问题的概念和特点10.2 探讨全球伦理问题对人生的影响10.3 分析哲学在全球伦理问题解决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理解哲学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难点一:哲学对人生的具体影响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体系,如何具体影响个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形成。
重点二:人生的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难点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如何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中职《哲学与人生》校本教材
《哲学与人生》是一本中职学校的校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人生观。
以下是该教材的一些主要内容:
1. 什么是哲学:介绍哲学的定义、历史和主要流派,让学生对哲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 人生观的形成:探讨个人经历、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如何影响人生观的形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3. 物质与意识:介绍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让学生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以及这对他们的人生观有何影响。
4. 人生选择:通过分析一些人生的重要决策,如职业选择、恋爱和婚姻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5. 道德与伦理:探讨道德和伦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概念。
6. 幸福观:介绍不同的幸福观,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并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幸福。
7. 信仰与人生:探讨宗教信仰对人生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信仰体系,并思考自己的信仰。
8. 人生意义:通过分析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9. 自我实现:介绍如何通过自我实现来提升自己的人生质量,鼓励学生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
10. 社会责任感: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
会的贡献和责任。
总的来说,《哲学与人生》是一本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教材,通过学习哲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目录•哲学与人生概述•哲学思想对人生的影响•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现代人生哲学的新发展•结论与反思哲学与人生概述哲学的特点包括思考的根本性、普遍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它试图回答关于存在、知识、价值、意义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的根本思考和探究,是一种理性的、系统的、批判性的思考方式。
哲学的定义与特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01人生意义是指个人对自己生命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它涉及到个人的价值观、信仰、追求等方面。
02人生价值是指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所追求和实现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01哲学为人生提供思考和指导,帮助人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02人生是哲学的实践和应用,人们在生活中不断思考和行动,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
03哲学与人生相互促进,哲学为人生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启迪,人生则为哲学提供实践验证和丰富素材。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思想对人生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01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制和道德,提倡个人修养和家庭和谐,对人生有积极的影响。
02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有助于人们领悟生命的真谛。
03佛家思想倡导慈悲、智慧和修行,帮助人们解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
古希腊哲学01探讨世界的本原和真理,强调理性和智慧,对人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世纪哲学02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对人生有深远的影响。
现代哲学03关注人的存在、自由和意义等问题,为人生提供新的思考和方向。
佛教哲学与印度教有相似之处,但更注重修行和解脱,对人生有深刻的影响。
印度教哲学强调业报轮回、灵魂不灭等观念,对人生有独特的理解和启示。
耆那教哲学倡导非暴力、平等和自律等观念,对人生有积极的意义。
多元视角不同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理解人生。
价值观塑造哲学思想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塑造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思想会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
中职新版教材《哲学与人生》述评近年来,教育部发布的中职教材经历了一番改版,《哲学与人生》作为其中的重点课程,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针对其官方介绍,以下是本人对《哲学与人生》教材的评价:首先,从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方面来看,《哲学与人生》分层次清晰,把握实质,突出重点,教学要点精确,教学语言得当,教学内容和理念贯穿于课程的表述形式,作为中职教材,显示出120余万学生的英文文学基础深厚,可以保障学生学术水平的提升。
同时,《哲学与人生》教材的核心目的,是教师可以在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英文学习的重点,促进整体学习效果。
此外,《哲学与人生》教材以就业类似文学知识为准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引导学生运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生哲学,如国学、儒家、山水诗词等,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体验和自我实践来深度体味哲学意义,增加学生的哲学文化修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无形的积极意义。
此外,《哲学与人生》教材还注重如何正确回顾和运用人生价值观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接受和驾驭哲学知识的能力。
为此,教材以互动形式,从理论和实践贯通的方式,介入实践性的哲学视野,促进学生以生命哲学理论为基础,把握社会现象和实践间的关联,丰富自身思考能力,扩宽学生英文认知范围,不断重构英文学习观念,探索人生的真理,激发痕迹,以此使学生的英文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总之,《哲学与人生》教材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深度面向的教学课程,其融合哲学理论和实践细节,可以满足一般中职教学要求,是实用且具有科学性的教学内容。
本人认为,《哲学与人生》教材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英文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提升文学知识,为学生走上理想之路、拓展人文视野提供坚实的基础,值得推荐。
综上所述,《哲学与人生》教材是近几年教育课程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广大师资、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深受学生和老师的喜爱。
本人期盼这样一门课程继续传承、发展完善,并提高学生英文素养水平,受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