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哲学与人生第七课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34 MB
- 文档页数:20
《哲学与人生》教课设计(八)开课单位:讲课教师:讲课班级: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 北京师范大学第一版社,主编:杨耕单元课题讲课时间教课目的教课内容学生剖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课方法教课形式教课成效评论方式教课进度及安排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一致,提升人生发展的能力第 7 课知行一致与体验成功年代日第节讲课地址学时2学时使学生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根源和动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实践中认识和查验真谛的基本看法和方法以及对踊跃投入人生实践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学会用实践的看法看问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踊跃参加社会实践。
1.在实践中追求真知2.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学生对实践的作用能够理解,但可能对“知”与“行”的关系不太清楚。
要侧重启迪他们认识到:只有既会“知”又会“行”,才能为社会做大的贡献。
讲解,启迪、谈论、体验讲堂教课经过发问,观察学生对知行一致的理解第 1课时导入:图片故事“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今日,西红柿是人们喜欢的蔬菜。
但是,有人考据,西红柿本来生长在秘鲁的丛林里,叫做“狼桃”,因为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赏识其美而不敢吃。
1830 年,美国人罗伯特上校从欧洲带回几棵西红柿苗,种植在他的家乡新泽西州萨伦镇的土地上。
可是,西红柿成熟以后,一个也卖不出去。
罗伯特不得不勇敢向全镇人宣告:他将当众吃下10 个西红柿,看看它终究能否是有毒。
一个医生预知:这个怪异的上校必定会因为自己的愚笨而命丧黄泉。
罗伯特吃西红柿那一天,全镇几千居民都来围观,看他如何用西红柿“自杀” 。
中午12 点,罗伯特上校出此刻大家眼前。
他身穿黑色制服,面带浅笑,慢慢走登台阶,接着,他从小筐里取出一只红透了的西红柿,高高举起,向大家展现。
待几千双眼睛考证没有假后,他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咬了那只西红柿一口,一边嚼一边高声夸赞西红柿的滋味。
不一会儿, 10 个西红柿所有被罗伯特吃完,他仍平安无事地站在台阶上,并向大家挥手致谢。
人们报以热情的掌声,乐队为他奏起了凯旋曲,罗伯特的行动证了然西红柿没有毒。
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课题: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教学目标:1.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做到知行统一。
2.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教学难点: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材料: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和篆刻家。
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学画和篆刻。
27岁那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
1889年春节的一天,当地书画家给齐白石出了个画题让他完成。
作完后,附近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喜结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园先生十分惊喜,遂收齐白石为徒。
他教齐白石读唐宋诗,并引导他看书。
齐白石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常常读到深夜。
经过苦读,齐白石背熟了唐诗三百首,还研读了不少古文,浏览了许多古典名著。
他作的诗也别具一格,具有唐风宋骨的韵味。
胡沁园从“立意”、“用笔”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齐白石,还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借给他观摩。
齐白石眼界大开,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临摩、领会其用笔之妙,吸取百家之长,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鸟的基本画法和技巧。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苦练书法和刻印。
短短几年时间,齐白石在绘画、篆刻、吟诗、书法、装裱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成为名满天下的书画家。
(说明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勇于实践,踏实肯干,持之以恒,最终就会像齐白石一样取得人生发展道路上的成功。
)2、实践出真知第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