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壁画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16
中国著名壁画作品及其介绍
中国著名壁画作品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作及其简要介绍:
1. 敦煌莫高窟壁画: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壁画数量众多,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17窟的「观音菩萨」和第285窟的「飞天」,它们以其精美
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展示了敦煌壁画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
2. 齐白石壁画: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巨匠,他的壁画作品以动物为主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虎豹斗」和「蛇雕斗鸡图」,他以粗犷有力的笔触勾勒出动物的形象,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3. 大足石刻壁画:大足石刻是中国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一,其壁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多样。
其中最著名的是「千手观音」和「地狱变相」,它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4. 北京颐和园长廊壁画: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长廊上绘有大量的壁画,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绘画技巧而闻名。
壁画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水长卷」,它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细致入微的绘画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
以上是中国著名壁画作品的简要介绍,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国艺术的卓越品质。
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中国壁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后来的世俗壁画、宗教壁画,中国壁画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壁画的发展历程,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远古岩画的创作与演变远古岩画是中国壁画的起源,其创作时间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岩画多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山洞壁上,以动物形象为主题,具有生动、朴实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岩画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有更多的人物形象,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符号,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表达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第二部分:世俗壁画的繁荣与辉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加,世俗壁画开始兴起。
宋代的长卷画和明清时期的壁画成为世俗壁画的代表,它们以绘画多样性和题材广泛为特点。
长卷画以纵深空间的表现为主,通过长卷的形式展示具体的场景和人物,使观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视觉体验。
明清时期的壁画则更注重表现社会生活、传递文化信息,如庙堂宫殿、民间故事以及历史事件等。
第三部分:宗教壁画的崛起与辉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宗教壁画开始在中国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佛教壁画以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为主题,通过图像和符号的方式传递信仰,启迪人们的心灵。
著名的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壁画就是宗教壁画的杰作。
这些壁画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容和宏伟的气势赢得了高度赞誉,并成为中国壁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四部分:现代壁画的创新与演绎在中国壁画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壁画的创新和演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以来,中国壁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吸引了广泛关注。
现代壁画在内容上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宗教题材,还出现了对当代社会、历史事件和人文思考的表达。
同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现代壁画与时俱进,运用了更多的材料和技术,如雕塑、贴画等,使壁画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中国传统壁画艺术特点研究摘要:本⽂通过对中国历史各时期壁画艺术特点的分析介绍,揭⽰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进程,通过对传统壁画的研讨为中国现代壁画发展指明⽅向。
关键词:传统壁画主观创造形式美⼀、传统壁画以简单装饰纹样为开端中国传统壁画是中华民族乃⾄世界民族⽂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时代、各民族的鲜明艺术特征。
按其所依附的建筑物种类,可分为殿堂壁画、墓室壁画、寺院壁画和⽯窟壁画。
中国传统壁画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已处于萌芽时期,以简单的装饰纹样为开端,这时的⼏何图案只起到装饰功能,是⼀种不含任何政治思想的潜意识⾏为。
作为壁画,它还没有形成⼀个完整的社会功效和教育功能,只起到了壁画的⼀部分作⽤,可谓是中国古代壁画的雏形。
中国壁画作为独⽴的⼀门绘画始于春秋,它除了装饰殿堂还起到了宣传教化的功能。
此时壁画的内容丰富,包括天神、圣贤及远古传说等。
中国传统壁画从_开始就紧随社会的发展历程,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简单古拙的汉代壁画汉⾏厚葬之风,⾄此出现墓室壁画。
汉墓壁画⼏乎包含了中国早期⼀切重要的思想与信仰,在中国传统壁画绘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物造型简单古拙,充满了意境和⼒量。
正如汉代的⽯雕⼀样“去粗取精,删繁求简”,体现了汉代美学的共同特征。
壁画,构图讲究平⾯效果,多横带式;形象⼤同⼩异,重复排列,富有节奏感;⾊彩很少仅⽩地⿊线,以红、黄、绿赋彩。
画法上⽩墙彩绘,最后提⿊线如同没⾻写意。
汉壁画⽓韵⽣动,简朴⼤⽅,装饰性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奠定了中华民族绘画的传统风格。
汉室壁画内容⼗分丰富,全⾯⽽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政治⽣活、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风格的融合与发展中国传统壁画经过不断的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内容、技法、格局及⾊彩上都有了⼀个很⼤的提⾼。
此时期壁画突出体现在本⼟风格与外来风格的融合。
这⼀时期壁画主要有⽯窟壁画和墓室壁画。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五):壁画壁画是指绘在墙壁上画,主要可分为建筑壁画和墓葬壁画两大类。
其中建筑类主要是宫殿、寺观墙壁上,又称宫殿寺观壁画。
壁画从西周到明清历代皆有,最兴盛则是在汉唐。
(一)先秦壁画现存最早的墓葬壁画是西周时代,发现于山西扶风县法门镇杨家堡4号墓,但只见一些残存痕迹。
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常常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
秦代的墓室壁画。
据史料所载,秦始皇陵地宫“上具天文”,其墓室顶部绘有天象图壁画。
据陕西社科院考古所《秦都咸阳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1976年,11期)一文,已记述发掘出壁画“残块四百四十多块”,颜色多种。
其中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秦都咸阳宫遗址3号殿长廊上的秦代壁画残部,为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二)两汉壁画两汉的宫殿、府署、寺观,普遍绘制壁画,或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宣扬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以借物寄情的手法,标榜吏治的清明;或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绘制本朝功臣肖像,作为广大臣僚励志的楷模。
这在当时无疑的发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后世皆产生出重大影响。
宫殿壁画逐渐兴盛。
文帝三年(前177年)在未央宫承明殿,画屈轶草、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藉以激励吏治清明,此是两汉宫殿壁画之始。
汉初不少同姓诸侯王亦绘制宫殿壁画,其中以鲁恭王刘余营建的鲁灵光殿壁画内容最为丰富。
武帝时,在甘泉宫诏画教子有方的金日殚母肖像壁画。
汉宣帝刘询在麒麟阁绘制包括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11人的功臣图壁画。
东汉绘制宫殿寺观壁画之风尤盛。
明帝刘庄“雅好图画,别立画官”,永平三年(公元60年),下诏在云台进行了我国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后又增加四人,合三十二人”。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寺院壁画的肇始。
浅析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先说新石器时代的壁画,新石器时代的壁画主要出现在古籍中,通常描绘了人物、动物、鱼、鸟和植物等,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色彩简单明快,表达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表达。
接下来说商朝的壁画,商朝的壁画主要出现在墓室的墙壁上,主题主要是围绕着祭祀、猎捕、生产和宴会等方面展开。
商代壁画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细腻入微的画面,有以线条勾勒轮廓的简洁画面,整体色彩以红色为主,红色寓意喜庆和祝福。
再说周朝的壁画,周朝的壁画以装饰性为主,主要出现在宫殿、祭祀和陵墓等场所。
周代壁画的特点是线条流畅,形象简洁,色彩饱满,画面富有装饰性。
再说汉朝的壁画,汉朝的壁画主要出现在宫殿、祭祀和陵墓等场所,表现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风格。
汉代壁画主要采用湿壁画技法,画面细腻、逼真,色彩鲜艳动人,富有立体感。
再说隋唐的壁画,隋唐时期的壁画主要出现在宫殿、寺庙和墓葬等场所,风格多样,形象鲜明。
隋唐时期的壁画以宗教题材为主,主要表现佛教和道教的故事和吉祥之象。
隋唐时期的壁画运用了雄伟瑰丽的色彩和大胆的造型,形象逼真,富有立体感。
再说宋代的壁画,宋代的壁画主要出现在宫殿、庙宇和私人住宅等地,主题广泛。
宋代壁画注重描绘人物和景物的细节,画面平实、生动,色彩柔和、淡雅,富有韵味。
最后说明代的壁画,明代的壁画主要出现在宫殿、庙宇、园林和陵墓等场所,主题多样,形象逼真。
明代壁画注重构图、写意和色彩处理,画面宏大、轻盈,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富有热烈、豪放的气息。
中国各朝代的壁画各有其特色。
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壁画,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历史记忆和审美情趣,而且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这些壁画通过色彩和形象的表达,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古代壁画文案从汉代到明代,五星必看的中国古代十大壁画#什么是壁画#区别于画在绢、帛、宣纸等材料上,壁画是绘制在墙壁、天花板上的绘画,往往出现在殿堂、墓室、寺观、石窟中,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看壁画#壁画融合了历史、宗教以及世俗题材,透过壁画穿凿时空,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可以逐一窥探两千年来社会、宗教、建筑、美术、民俗、服装等的发展。
01辽阳墓群壁画年代:汉魏时期坐标: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两岸汉魏代表性壁画,当属分布在辽阳北郊太子河两岸的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小青堆子、东台子、南台子等处的墓室群壁画。
这些墓原来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室由淡青色石板构筑,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
凤凰楼阁百戏图壁画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题材为主,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表现墓主的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内容以有门卒门犬、百戏乐舞、车骑仪仗、宴饮庖厨、楼阁宅院、武库仓廪、杂技、斗鸡等,墓室顶部多绘有日月流云等等,应有尽有,形象地反映了汉晋时代豪门大族的奢侈生活场景。
门卒图这些一千六七百年前的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是古典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是研究汉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美术史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中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和国画立论基础之一。
02河西走廊墓群壁画年代:魏晋时期坐标:甘肃省嘉峪关、酒泉、敦煌市河西走廊,是指黄河以西至新疆以东的大片区域。
素来以地上石窟闻名,很多人不知道地下还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在嘉峪关、酒泉、敦煌市的地下,散布着大量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便是著名的魏晋古墓群。
墓室场景壁画内容再现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反映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实物资料,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全国人民熟悉的骑着马送信的中国邮政标志,就出土于此。
03敦煌石窟壁画年代:北魏至元坐标:甘肃省敦煌市、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玉门市敦煌石窟,一辈子一定要看一次。
中国传统壁画创新的研究意义
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涌现,其中中国传统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传统壁画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类型不可或缺的部分。
传统壁画的经典之作常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这些都为现代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创新思想和文化资源。
一方面,传统壁画的研究有助于发掘文化精髓。
传统壁画采用平面、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手法,凹凸有致、画面流畅,自然形象传神。
这种表现方式与雕塑、诗歌、音乐等表现形式基本相同,但又独具特色。
因此,在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壁画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审美特色,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甚至对我们的个人修养和成长有不可忽视的启示。
另一方面,传统壁画的创新可以产生新的审美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壁画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该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例如,在现代艺术中的吸纳和转化,我们可以开拓视野和思想,更好地挖掘传统壁画背后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特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并为新形态艺术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
总之,传统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财富,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可以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激发现代艺术创新思维,并在人类文化艺术领域产生更大的贡献。
因此,在现代社会当中,我们需要一直维系和发扬传统壁画的魅力,并将这种文化瑰宝留给我们之后的世代继承和发扬。
浅析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中国各朝代的壁画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和社会文化背景。
以下是对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的浅析。
1. 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256年):商朝和西周时期的壁画主要表现了宗教和祭祀的内容,形象生动,线条简练,人物形象显得粗犷有力。
壁画色彩采用有限的颜色,以红、黑、白为主要色调,给人以冷峻的感觉。
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的壁画中,壁画的绘制技巧更加精细,色彩更加丰富。
主题方面,壁画常表现宫廷生活和乐器舞蹈,人物形象偏向于稚嫩可爱的风格。
壁画中也开始出现一些爱情、战争等题材的作品。
3.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主题更加丰富多样,内容涉及神话传说、佛教故事、宴会风俗等。
画面构图复杂,用色浓烈,具有浓厚的装饰性。
人物形象常呈现优雅的形态,描绘了时代的审美情趣。
4. 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唐宋时期的壁画表现了盛唐和盛宋时期的草莽英雄、宫廷美人、佛教经典等各种题材。
画风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统,但更加注重人物的形象刻画和情感表达。
壁画色彩更为鲜艳,构图更加平衡,给人以开放明亮的感觉。
5.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2年):元明清时期的壁画中,宫廷题材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
佛教题材的壁画也很常见,色彩明亮,构图庄重。
绘制手法流畅,线条流畅,给人以庄重大气的感觉。
中国各朝代的壁画特色多种多样,但线条简练、色调冷峻的特点是古代中国壁画的重要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壁画逐渐发展成为更加细腻、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每个时期的壁画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社会文化特征。
这些壁画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
中国壁画的发展轨迹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迁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主要类别作普贤菩萨像唐代(8世纪末—9世纪初)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
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
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西王母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北坡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
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傻子王八王八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
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供养人画像供养人,供养人,中唐伎乐图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
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装饰图案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
中国壁画发展史——石器☆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石器时代壁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
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
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
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
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
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见到。
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地处边远地区的神秘岩画。
在云南沧源发现的岩画反映了人类的活动,包括狩猎、舞蹈、祭祀和战争。
岩画的构图更趋于复杂,所表现的内容也由单个的物体发展为互相关联的具有动感的人。
它们的存在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当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在绘制岩画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边界的限制,岩面也并没有作任何的处理,它们的创作是无拘无束的。
这一切的改变源自于陶器和木结构建筑的出现,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们马上就发现这些材料是绝好的作画之处,于是,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纹样出现在这些器物上。
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的杰出创造。
此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
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寻味,关于这种图案具体的含意一直在猜测之中。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的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绘制于陶缸上的《鹳鸟石斧图》,出土于河南临汝闫村。
该图以写实手法所描绘的鸟、鱼及斧据说代表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历史事件。
浅析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艺术闻名于世。
本文通过对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的浅析,探讨了不同朝代壁画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在唐代,壁画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优美的线条,展示了盛唐时期的繁荣和富裕。
宋代的壁画注重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体现了当时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
元代的壁画多以宫廷题材和宗教寓意为主,充满了神秘感和豪华气息。
明代的壁画风格多元,融合了元代和宋代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的壁画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传统审美意识。
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的壁画特色进行总结与展望,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精髓,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历史、艺术、研究、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考古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壁画作品被发掘和重视,壁画艺术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艺术界关注的热点。
通过对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的深入探讨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艺术的脉络和特点,挖掘出更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
对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进行分析和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现状目前,对于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梳理工作。
研究现状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唐代壁画特色的研究:学者们对唐代壁画的艺术风格、题材内容、绘画技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唐代壁画在中国古代壁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1.3 目的意义中国各朝代壁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的研究和探讨,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演变过程,还可以揭示各朝代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特点。
研究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壁画中国古代壁画中国古代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
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
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领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墓室壁画,石窟寺壁画,寺观壁画。
1.古代墓室壁画: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分布较广,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画。
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如《仪卫出行》图这组骑卫绘于墓道西壁中栏,画面有八人三马。
八人皆戴黑弁帽,蹬长靴,执旌旗仪仗。
其中年长者二人,一著红衫,一著白衫,分别骑乘橘红色及大戏色牡马,处在队伍前列;备用红马一匹。
居中之马神态自若,悠然前行;两旁之马,侧首注视观众。
六名青年步随其后。
此乃北齐贵戚外出时从行部众的写照。
画面构图紧凑,人物顾盼传神,艺术水平卓越,从中不难窥见北齐画圣杨子华鞍马人物的风貌。
《狞猎》图画面中央横贯山峦,右上角山后一骑士策马回首,张弓欲射一对奔鹿。
下部山前有二骑士,左侧骑士,腰际佩箭囊驰马张弓射一猛虎。
马前有一猎狗追赶猎物。
右下另有一骑士也在驰猎。
画面笔法雄健;人物动态强劲有力,是高句丽壁画杰出的代表作品。
东汉壁画《乐舞百戏图》2.石窟寺壁画:自佛教传入我国,除墓室壁画外,还大量出现宣传佛教内容的壁画。
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就存留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
莫高窟壁画为典型代表,莫高窟壁画内容之丰富,堪称“墙壁上的图书馆”。
一副副壁画讲解这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
《九色鹿》九色鹿救落水弄蛇人《飞天》《反弹琵琶》3.寺观壁画: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以山西永乐宫壁画最为精彩。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
它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
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中国壁画艺术壁画是中国画的主干和精华,经过二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大众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代壁画可作研究歷史的补充材料,因画中呈现的古代建筑、服饰、舞乐、生产、车马、兵器等各种有关生活的形象,为史学家提供丰富的歷史数据。
鲁迅先生在论及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时,特别强调要学习汉刻(「深沉雄大」)、唐画(「佛画灿烂,线条流动如生」)、宋画(「周密不苟」)等,这些都是中国壁画的优良传统。
宋元以后,文人写意水墨画大发展,纸张开始广泛用于绘画,中国画由墙上转移到纸上,这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谓的「国画」,可以说源远流长的中国画的优良传统主要在墙上。
嘉峪关出土的《农耕图》壁画 (赵伟摄)南北朝时期壁画。
梁元帝萧绎画《职贡图》记录外国使者像,反映中外各民族文化交流情况。
(赵伟摄)墓壁画《狩猎出行图》出土于1971年发掘的章怀太子墓 (中新社摄)唐墓壁画《客使图》描绘唐朝时的欢迎仪式 (中新社摄)唐朝宫女形象壁画 (中新社摄)北京法海寺内的明代宫廷画师绘《帝释梵天图》巨幅壁画,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壁画。
图为壁画局部的菩提树。
(李平摄)山东华阳宫内的上古神话壁画 (中新社摄)新强吐峪沟千佛洞佛教壁画中的佛像 (沈桥摄)敦煌257号窟壁画《沙弥守戒》(北魏作品),该壁画描写一位小沙弥到长者家化缘,与少女之间的故事。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西方净土变》 (中新社摄)宁夏固原隋代史射勿墓中的牵马图壁画 (黄加法摄)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中的侍女,仪卫壁画。
(黄加法摄)北京颐和园排云殿内的壁画 (平子摄)甘肃祈连山脉内文殊山的一幅喇嘛壁画,和唐代这幅壁画记载当年文成公主将释迦牟尼金像运进西藏的情景内的壁画相似。
(李刚摄)这幅壁画记载当年文成公主将释迦牟尼金像运进西藏的情景《步辇图》描绘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派使者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的场面。
(赵伟摄)西藏山南昌珠寺壁画 (黄加法摄)西藏山南昌珠寺壁画 (黄加法摄)西藏寺庙中的壁画 (黄加法摄)颐和园长廊上的壁画,描绘西游记唐僧西行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