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壁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1敦煌莫高窟————2011年2月23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查资料做以下准备: (1)收集汉代丝绸之路资料(2)晋末、南北朝、唐朝的社会状况。
(3)1900年的中国。
(4)《九色鹿》的美丽传说以及其它的各种佛教故事二、导课. [5’]师:同学们,还记得在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吗?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中国的石窟艺术,简要介绍四大石窟:[3’] 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二)详细分析敦煌莫高窟: 1、百年蒙羞藏经洞[5’](1)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
(旨在激发学生悲愤的爱国情绪,对莫高窟里的文物有着更深的关注。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
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顺便提及余秋雨的《道士塔》和《莫高窟》两篇文章。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十一课石壁上的九色鹿︳湘美版一、教学目标•知道我国古代石壁绘画的特点;•了解《敦煌石窟洞窟壁画》中著名艺术品《石壁上的九色鹿》;•正确观察和分析《石壁上的九色鹿》;•能够用彩铅、水彩、粉笔等绘制一幅良好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 教学内容本课我们要学习《石壁上的九色鹿》这幅著名的敦煌石窟洞窟壁画,通过这幅高古的艺术品,来探索它的神秘和美丽,学习用不同的绘画媒介绘制良好的作品。
2. 教学重点重点如下:•了解我国古代石壁绘画的特点;•正确观察和分析《石壁上的九色鹿》;•能够用彩铅、水彩、粉笔等绘制出良好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本课堂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石壁上的九色鹿》的同时,我们还要进行实际练习,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四、教学步骤1. 学习《石壁上的九色鹿》首先,让学生观看《石壁上的九色鹿》这幅著名的敦煌石窟洞窟壁画。
让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神秘和美丽。
2. 学习我国古代石壁绘画的特点介绍我国古代石壁绘画的特点,包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鲜艳、构图精美等。
3. 观察与分析《石壁上的九色鹿》通过看图片和老师现场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石壁上的九色鹿》壁画的画面、色彩、线条等方面,并分析其中的优点和特点。
4. 实践开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采用彩铅、水彩、粉笔等绘画媒介,尝试自己画一幅《石壁上的九色鹿》或自己想象的其他敦煌石窟洞窟壁画。
5. 互相欣赏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和分享心得体会。
五、作业布置1.按照上课所讲的内容,认真完成课堂上练习的作品,画一幅《石壁上的九色鹿》或自己想象的其他敦煌石窟洞窟壁画。
2.完成课后阅读《敦煌石窟》一书中第一章的阅读和作业练习。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我选择了《石壁上的九色鹿》这幅高古艺术品,从中来了解我国古代石壁绘画的特点。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增强了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理解,同时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敦煌壁画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感受我国飞天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
2.通过对比观察、赏析探究,感悟飞天的动态美和线条美,能运用线描临摹或创作飞天形象。
3.领略敦煌壁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探究不同时期的飞天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运用线描的方式表现飞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飞天资料、课件、教科书等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二)教授新课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很美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师:谁能来说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生:师:刚才咱们看到的飞动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飞天。
知道他们来自哪里吗?他们是来自敦煌石窟的壁画中。
听说过敦煌壁画吗?生:师:同学见识太广了。
想不想深入地了解它呢?生:(想)师:好,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它,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出示课题:敦煌壁画)(讲解敦煌传说)如果把敦煌壁画按照1米的高度排列起来,可以排列出超过30公里的世界大画廊。
30公里有多长?3万米。
这么多的壁画到底都画了些什么呢?咱们现在一起走进敦煌石窟去看看,好不好?生:(好)师:这是第320号洞窟,咱们从左往右看,是不是别有洞天?谁观察到了,墙上都画了些什么?生:师:这些佛、菩萨等等,这些都属于佛像画,佛像画占了敦煌壁画中很大一部分,那这些佛像的姿态各不相同,他们在做什么呢?谁来猜猜?生:(在虔诚念佛......)师:他们这些佛、菩萨就是在讲经、讨论佛法,进行各种佛教活动。
这就是经变画题材中最常见的内容了。
什么是经变画呢?(讲解经变画)咱们再看看,连洞窟的顶部都画满了壁画呢。
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什么呀?生:(佛)师:是啊,除了佛像还画了什么?生:(各种各种的图案和条纹)师:这些装饰图案画在洞窟的方形顶部,就被称为“藻井”。
我们来看这幅“藻井”上面具体都画了什么图形?生:师:接下来咱们再到另一个洞窟中去看看好不好?生:师:太壮观了,这排画像有些特别哦。
高中敦煌莫高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2. 学习分析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鉴赏能力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莫高窟的历史沿革与地理环境。
- 莫高窟的洞窟结构及代表性壁画介绍。
- 莫高窟壁画中的宗教故事与社会生活描绘。
- 敦煌学的形成及其研究意义。
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讲解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莫高窟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重要性。
2. 知识讲授:系统讲解莫高窟的历史发展、洞窟特点以及壁画内容,特别是对代表性的壁画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了解其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壁画案例,如《飞天》、《维摩诘经变》等,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现的主题思想。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莫高窟的保护问题,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保护这样的文化遗产。
5. 总结提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莫高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以及我们作为后人的责任和使命。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莫高窟壁画,写一篇短文,描述画面内容并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文化意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对敦煌莫高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能够对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有所感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美术说课稿:《古代壁画》说课稿
引言概述:
古代壁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着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古代壁画》是一个重要的话题,通过深入研究古代壁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感受古代艺术家的创作技巧和审美追求。
本文将从古代壁画的背景、特点、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价值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古代壁画的背景
1.1 古代壁画的起源
1.2 古代壁画的发展历程
1.3 古代壁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
二、古代壁画的特点
2.1 色彩丰富多样
2.2 线条流畅自然
2.3 主题广泛多样,涵盖宗教、历史、风俗等方面
三、古代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3.1 采用传统绘画技法
3.2 结合建筑环境,形成整体艺术
3.3 以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情感表达
四、古代壁画的艺术价值
4.1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4.2 体现古代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和创作技巧
4.3 对当代美术创作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五、古代壁画的教学方法
5.1 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
5.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风格的古代壁画作品
5.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体验古代壁画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古代壁画的深入研究和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体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古代壁画这一珍贵的艺术遗产。
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深受国内外艺术界和普通观众的喜爱和青睐。
敦煌壁画以其丰富多彩的图案、题材和技法,向人们展示了唐代以前丝绸之路上的华丽文化和艺术魅力,对于世界艺术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1.敦煌壁画对世界艺术的历史影响敦煌壁画的艺术创作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经过魏晋时期、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不断发展和积累,以壁画形式为主体,融合了中亚、印度、伊朗和汉族的艺术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风格”,成为贯穿中亚文艺术的中心。
敦煌壁画艺术创作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信仰、美、诗、歌的全新的理解和领悟,这样的艺术创作对于世界艺术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敦煌壁画对世界艺术的艺术影响敦煌壁画不仅在历史上对世界艺术有影响,同时也在艺术形式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敦煌壁画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线条变化,体现了东方艺术的神秘与精妙,与欧洲中世纪的马赛克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世界现代绘画派别如印象派、福楼拜主义、抽象派、表现主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联系既是技法的继承和变化,也是思想和形式的交流和对话。
3.敦煌壁画对世界艺术的文化影响敦煌壁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同时也得以大量地保留、流传下来,使得这种文化和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在丝绸之路的交通往来中,敦煌壁画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媒介。
敦煌壁画的主题涉及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民俗和生活等各个层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文化和和谐精神,成为一道文化大餐,影响了世界各地艺术家和文化人士。
敦煌壁画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在世界艺术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后人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启示。
我们应该珍惜敦煌壁画的传统和文化,让它们永久保留下去,激发我们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文化共鸣,使中华文化得以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舞台上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
教案标题:莫高窟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四年级学期:下册年份:2023-2024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莫高窟壁画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4.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重点:1. 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莫高窟壁画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表现。
2. 学生对莫高窟壁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莫高窟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二、观察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莫高窟壁画的线条、形状和色彩,并提问:“你们发现莫高窟壁画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如线条流畅、形状丰富、色彩鲜艳等。
三、实践与创作(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创作一幅莫高窟壁画的画作。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壁画特点等。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你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对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初中教案小班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3.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有哪些了解?请大家分享一下。
二、讲解(2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介绍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代表作品及作者,如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等。
3. 分析壁画作品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其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看法和感受。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与创作(1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创作一幅中国古代壁画艺术风格的作品。
2.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重要性和审美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反思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代表作品及作者的认知程度。
教学资源:1.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资料。
2.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资料。
3.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代表作品及作者资料。
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壁画艺术。
2. 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敦煌壁画教案中国古代早期的重彩画产生于旧石器时代。
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和佛教的传入,不同国度(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以色彩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敦煌壁画逐渐形成,随后在隋唐时期发展到顶峰。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敦煌壁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敦煌壁画教案篇1:教学内容:敦煌壁画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领略敦煌壁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敦煌壁画。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投影仪、图片等。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敦煌壁画吗?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二、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
(板书:壁画)壁画就是画在墙壁上的画。
敦煌壁画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是民间画师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表现方法,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
它不仅是民间壁画艺术的奇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1、了解敦煌壁画如果按1米的高度连接起来,壁画长度可达30公里。
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它是佛教艺术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2、欣赏图片(1)中国画《窟的艺术创造者》这幅画画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2)敦煌莫高窟外景。
它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
(3)羽人藻井提问:什么是藻井?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
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
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精选高术中国古代壁画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壁画的定义、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壁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壁画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古代壁画的代表作品3. 中国古代壁画的艺术价值4. 中国古代壁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5. 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壁画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壁画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和艺术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古代壁画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壁画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4.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壁画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中国古代壁画图片和资料。
2.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以便展示图片和资料。
3. 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壁画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壁画的特点、代表作品和艺术价值。
3. 分析:分析具体的中国古代壁画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壁画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5. 欣赏:展示中国古代壁画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古代壁画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测试,评估学生对古代壁画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和艺术价值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以便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壁画。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壁画的知识和经验。
高中美术说课稿:《古代壁画》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古代壁画》是高中美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壁画艺术。
壁画作为一种古代的绘画形式,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今天的艺术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古代壁画的起源和特点,掌握相关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古代壁画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古代壁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古代壁画的起源和特点,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壁画作品。
难点是:掌握古代壁画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
二、说教法学法美术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示范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实践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和视频素材,以直观地展示古代壁画的特点和技法。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古代壁画的绘制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古代壁画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发起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古代壁画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古代壁画有哪些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会逐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代壁画》。
环节二、学习和欣赏首先,我会呈现一段关于古代壁画的视频素材,让学生通过观看来了解古代壁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然后,我会展示一些典型的古代壁画作品,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欣赏其艺术价值和表现手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
环节三、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亲自体验古代壁画的绘制过程,我会组织一个小组合作活动。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美术教案-走进古代壁画-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壁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古代壁画风格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壁画的历史背景2. 古代壁画的代表作品3. 古代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4. 古代壁画的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古代壁画的创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壁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是什么时期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走进古代壁画。
2. 讲授新课(1)古代壁画的历史背景介绍古代壁画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壁画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演变。
(2)古代壁画的代表作品展示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壁画作品,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3)古代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古代壁画在题材、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壁画的独特魅力。
(4)古代壁画的创作实践讲解古代壁画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选择、构图设计、绘制技巧等,为学生的创作实践提供指导。
3. 创作实践(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古代壁画风格的美术作品。
(2)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古代壁画的绘制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创作方法。
(3)学生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业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扬。
(3)教师总结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指导性建议。
五、教学反思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古代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古代壁画风格的作品?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六、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古代壁画遗址,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古代壁画的魅力。
教案标题:莫高窟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四年级学期:下册年份:2023-2024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莫高窟壁画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4.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重点:1. 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莫高窟壁画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2. 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莫高窟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教师简单介绍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如线条、形状和色彩。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三、学生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 学生互相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莫高窟壁画的画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莫高窟的壁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感受到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参考文献:1. 《莫高窟壁画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2. 《中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古代壁画教案中国古代壁画教案1一、教学目的:1、通过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了解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以审美意识。
2、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壁画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1、赏析汉魏、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的特色、比较类睿墓壁画与汉代墓室壁画在画法上和表现技巧的异同。
2、赏评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的艺术成就和特色。
三、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什么是壁画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
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下面重点介绍《九色鹿本生》壁画1、故事情节介绍-------2、《九色鹿本生故事》在构图上的分析------3、《九色鹿本生故事》在色彩上的分析------4、《九色鹿本生故事》在线描上的分析------5、《九色鹿本生故事》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四、作业1、永乐宫三清殿的《朝元图》有什么艺术特色2、什么是壁画中国古代壁画教案2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了解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审美意识。
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赏析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特点,赏评《朝元图》的艺术成就和特色。
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特点,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导入新课:今天是第九讲。
(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
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
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领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美术壁画历史教案
教学内容:壁画的定义、壁画的历史起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壁画发展,壁画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壁画的定义与特点;
2. 了解壁画的历史起源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
3. 理解壁画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影响。
教学准备:
1.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著名壁画作品;
2. 准备课堂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壁画的意义;
3. 准备相关课文和PPT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壁画的历史进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壁画的定义,并展示一些著名的壁画作品,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与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壁画的历史起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2. 整合讨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与学生共同整合不同观点,深入探讨壁画在不同文化中的发展道路。
三、课堂练习(10分钟)
请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 壁画在哪个文明中得到最早的记录?
2. 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壁画以什么为主题?
3. 纽约的壁画有何不同?
四、展示与讨论(10分钟)
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业,并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在壁画历史发展方面的认识。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壁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重要性与影响,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壁画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请学生回家整理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写一篇关于壁画发展历史的小论文。
敦煌记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题材内容、艺术价值,通过典型作品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操作目标:查阅资料,分小组探讨敦煌艺术的表现特征,形成短文或重绘一组九色鹿故事,深入感受敦煌艺术的辉煌。
情感目标:感受敦煌艺术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文化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题材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形成文化传承的意识,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素描纸、画笔、相关历史资料。
四、教学内容要点莫高窟壁画:现莫高窟壁画尚存45000多平方米,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佛像、本生(佛传)故事、经变画、供养人像、装饰图案。
经变画:依据佛经内容画出来的绘画作品“经变”。
本生故事: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和释迦牟尼前生的本生故事。
敦煌的装饰图案: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和织物装饰,以藻井图案为代表,藻井内的纹饰有莲花、葡萄石榴、团花、三兔莲花等,造型丰满、色彩华丽。
无论是本生故事的壁画还是经变内容的壁画都是艺术家们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意愿,以来自生活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教学过程与方法本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敦煌艺术的了解,让学生通过欣赏、探究,了解敦煌艺术的特征,丰富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
教学中以视频、图片为媒介,引导学生了解敦煌艺术,丰富学生的艺术观念和对艺术表现手法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建议教师从综合探究的视角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注重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性表现。
在小组合作创作中,让学生交流合作中的自我调整方式,强调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对完成的壁画作业进行班级展示。
参考案例一、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纸材,线材,画笔。
学具:收集各类材料,画笔,纸材,线材等。
二、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讨论:你对敦煌了解多少呢?丝绸之路、敦煌石窟、敦煌壁画、彩塑??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连接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
《中国古代壁画》教案
通过欣赏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了解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审美意识。
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壁画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赏析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特点,赏评《朝元图》的艺术成就和特色。
教学难点:
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特点,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导入新课:
今天是第九讲《中国古代壁画》。
(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
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
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领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播放音乐及介说词)
1.中国古代墓室壁画:
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分布较广,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画。
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仪卫出行》这组骑卫绘于墓道西壁中栏,画面有八人三马。
八人皆戴黑弁帽,蹬长靴,执旌旗仪仗。
其中年长者二人,一著红衫,一著白衫,分别骑乘橘红色及大戏色牡马,处在队伍前列;备用红马一匹。
居中之马神态自若,悠然前行;两旁之马,侧首注视观众。
六名青年步随其后。
此乃北齐贵戚外出时从行部众的写照。
画面构图紧凑,人物顾盼传神,艺术水平卓越,从中不难窥见北齐画圣杨子华鞍马人物的风貌。
《狞猎》画面中央横贯山峦,右上角山后一骑士策马回首,张弓欲射一对奔鹿。
下部山前有二骑士,左侧骑士,腰际佩箭囊驰马张弓射一猛虎。
马前有一猎狗追赶猎物。
右下另有一骑士也在驰猎。
画面笔法雄健;人物动态强劲有力,是高句丽壁画杰出的代表作品。
2.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
自佛教传入我国,除墓室壁画外,还大量出现宣传佛教内容的壁画。
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就存留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
莫高窟壁画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题材主要是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肖像画)、装饰图案等。
其中多数是依据佛经绘制的佛教宣传画,但在通过造型艺术表现时,古代艺术匠师们是根据现实和当时社会生活塑造神灵和人物形象、生活场景以表现故事情节内容,因而它直接、间接地反映着社会历史。
莫高窟壁画内容之丰富,堪称“墙壁上的图书馆”。
一副副壁画讲解这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
《九色鹿》
此故事绘于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
画面从两头开始,中间结束。
敦煌彩塑中有大量释迦牟尼“说法像”,壁画中有大量“说法图”和“佛传图”,佛传图详细描绘了释迦牟尼生平事迹,是一个长篇传记故事。
中国古代把以音乐、歌舞为业的艺人统称为会,其从事演奏乐为主的艺人称乐会,从事歌唱舞蹈为主的艺人称舞伎。
敦煌石窟壁画中有极其丰富的古代乐伎形象和乐器图象。
据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近年来的调查统计,仅莫高窟绘有乐伎形象的洞窟就有200多个,乐伎3400多身,大小不同的乐队490多个,共有乐器44种,4300余件(大型经变画中有一批不鼓自鸣的乐器飘浮在空中,没有伎人演奏,所以乐器比乐伎多)这样多的乐伎形象和乐器图象,可以称得上世界上保留音乐资料最丰富的博物馆。
3.中国古代寺观壁画:
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以山西永乐宫壁画最为精彩。
《朝元图》(奉宝玉女.部份)此幅为奉宝玉女的半身像。
玉女头戴花冠,上身著广袖衫,双手端装有龙旃的圆盘,宽衣博带,仪态端庄。
玉女面相俊俏,双目前视,嘴唇微闭,极具温柔娴雅的神韵。
玉女面部和衣纹的线描疏密有致。
土黄色的衣裙,绿色的飘带,沥粉贴金的发饰和龙旃,给人高贵富丽之感。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