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壁画!!!
- 格式:ppt
- 大小:25.37 MB
- 文档页数:82
莫高窟飞天壁画的描写
莫高窟的飞天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在壁画上,飞天形象栩栩如生,她们身姿轻盈,如同羽毛般飘逸,仿佛在神话世界中自由翱翔。
她们的面容美丽动人,神态自然,生动逼真,让人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壁画中的飞天仙女,手持花篮或乐器,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舞姿优雅动人。
她们在空中旋转、跳跃,身体随着音乐自由摆动,给人一种飞翔的感觉。
这些飞天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除了飞天形象外,壁画中还有许多其他元素,如神龙、凤凰、莲花等。
这些元素相互交错,共同构成了这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色彩鲜艳夺目,让人目不暇接,同时又不失和谐统一,展现了古代壁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总之,莫高窟的飞天壁画是一幅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它不仅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想象力,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中国壁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后来的世俗壁画、宗教壁画,中国壁画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壁画的发展历程,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远古岩画的创作与演变远古岩画是中国壁画的起源,其创作时间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岩画多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山洞壁上,以动物形象为主题,具有生动、朴实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岩画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有更多的人物形象,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符号,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表达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第二部分:世俗壁画的繁荣与辉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加,世俗壁画开始兴起。
宋代的长卷画和明清时期的壁画成为世俗壁画的代表,它们以绘画多样性和题材广泛为特点。
长卷画以纵深空间的表现为主,通过长卷的形式展示具体的场景和人物,使观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视觉体验。
明清时期的壁画则更注重表现社会生活、传递文化信息,如庙堂宫殿、民间故事以及历史事件等。
第三部分:宗教壁画的崛起与辉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宗教壁画开始在中国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佛教壁画以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为主题,通过图像和符号的方式传递信仰,启迪人们的心灵。
著名的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壁画就是宗教壁画的杰作。
这些壁画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容和宏伟的气势赢得了高度赞誉,并成为中国壁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四部分:现代壁画的创新与演绎在中国壁画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壁画的创新和演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以来,中国壁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吸引了广泛关注。
现代壁画在内容上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宗教题材,还出现了对当代社会、历史事件和人文思考的表达。
同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现代壁画与时俱进,运用了更多的材料和技术,如雕塑、贴画等,使壁画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关于敦煌壁画的介绍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们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的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敦煌壁画距今约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们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数量众多,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内容包含了佛教、道教、儒家、摩尼教等多种宗教和文化。
敦煌壁画形成于东晋时期(公元4世纪),兴盛于唐朝(公元7至9世纪)。
它们是在莫高窟这一狭长的山谷内的洞窟壁上绘制的,洞窟巨大,共有735个,壁画多达4.5万平方米,其中以9到14窟最为著名。
这些壁画以其细腻的线条、鲜艳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敦煌壁画的题材广泛,包括佛教经典、佛教故事、仙境图、生活场景、人物画等。
其中,佛教题材的壁画最为多样和精美,佛像在壁画中经常被描绘。
仙境图则以仙山、禅院、修道者为主题,展现了人们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
此外,还有大量的市井生活场景和人物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和人物形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独特,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壁画中采用了线条勾勒、色彩填充、渐变阴影等多种技术手法。
线条勾勒细腻而生动,通过不同粗细的线条描绘人物、动物和建筑物的轮廓和细节。
色彩填充则以鲜明、饱满的色彩表现壁画中的各种元素。
渐变阴影的运用使得壁画更显立体感和逼真感。
敦煌壁画所使用的颜料主要是矿物质颜料和植物纤维颜料。
矿物质颜料的使用使得壁画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持久性。
植物纤维颜料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得壁画色彩饱满且不易褪色。
这些颜料的使用为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敦煌壁画不仅在艺术上有着重要地位,也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资料。
壁画中的图像和题材广泛,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例如,壁画中描绘了希腊神话、波斯人、印度人等外来文化的元素,展现了当时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侵蚀,敦煌壁画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修复问题。
古代建筑壁画有什么中国古代四大壁画:敦煌飞天、芮城永乐宫吕纯阳、毗卢寺儒释道、法海禅寺神佛鬼怪。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建筑壁画吧。
古代建筑壁画有什么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基本简介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 4500余身”。
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时代特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怀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兴起时期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公元366--535年),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
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天特点也略有不同。
莫高窟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
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孬,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由于莫高窟初建时,敦煌地区的画师画工尚不熟悉佛教题材和外来艺术,处于摹仿阶段,运笔豪放,大胆着色,显得粗犷朴拙。
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敦煌壁故宫与兵马俑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敦煌壁画与兵马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
其中,敦煌壁画和兵马俑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敦煌壁画与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与文化意义敦煌壁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内。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主要由北魏至元代的数十个朝代的艺术家创作完成。
敦煌壁画采用壁画和雕塑相结合的方式,以描绘佛教故事、人物肖像、动植物和日常生活为主题。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在于其独特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
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勾勒出流畅、优雅的线条,表现出人物形象的高贵和飘逸。
同时,敦煌壁画运用大量的鲜艳色彩,如深红、明黄、湛蓝等,使壁画更加生动有力。
敦煌壁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魅力,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些壁画展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
此外,敦煌壁画还揭示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的开放与繁荣也具有重要价值。
二. 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与文化意义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陵附近的兵马俑坑内,是秦始皇陵的守护者。
兵马俑的发掘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迄今已经发现了大约8000余个兵马俑。
兵马俑以其逼真的形象和庞大的规模而闻名于世。
这些兵马俑栩栩如生,制作精细。
它们被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陪伴秦始皇永远统治。
每个兵马俑都有不同的脸部特征、服饰和武器,使其个性化的真实性进一步提升。
兵马俑的发现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秦朝军事制度和战争技术的重要线索,还揭示了中国古代皇陵建设的规模和豪华。
同时,兵马俑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帮助我们了解秦朝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 敦煌壁画与兵马俑的联系与区别敦煌壁画与兵马俑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与区别。
古代壁画文案从汉代到明代,五星必看的中国古代十大壁画#什么是壁画#区别于画在绢、帛、宣纸等材料上,壁画是绘制在墙壁、天花板上的绘画,往往出现在殿堂、墓室、寺观、石窟中,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看壁画#壁画融合了历史、宗教以及世俗题材,透过壁画穿凿时空,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可以逐一窥探两千年来社会、宗教、建筑、美术、民俗、服装等的发展。
01辽阳墓群壁画年代:汉魏时期坐标: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两岸汉魏代表性壁画,当属分布在辽阳北郊太子河两岸的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小青堆子、东台子、南台子等处的墓室群壁画。
这些墓原来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室由淡青色石板构筑,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
凤凰楼阁百戏图壁画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题材为主,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表现墓主的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内容以有门卒门犬、百戏乐舞、车骑仪仗、宴饮庖厨、楼阁宅院、武库仓廪、杂技、斗鸡等,墓室顶部多绘有日月流云等等,应有尽有,形象地反映了汉晋时代豪门大族的奢侈生活场景。
门卒图这些一千六七百年前的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是古典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是研究汉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美术史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中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和国画立论基础之一。
02河西走廊墓群壁画年代:魏晋时期坐标:甘肃省嘉峪关、酒泉、敦煌市河西走廊,是指黄河以西至新疆以东的大片区域。
素来以地上石窟闻名,很多人不知道地下还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在嘉峪关、酒泉、敦煌市的地下,散布着大量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便是著名的魏晋古墓群。
墓室场景壁画内容再现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反映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实物资料,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全国人民熟悉的骑着马送信的中国邮政标志,就出土于此。
03敦煌石窟壁画年代:北魏至元坐标:甘肃省敦煌市、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玉门市敦煌石窟,一辈子一定要看一次。
中国壁画壁画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壁画自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丰富了中国艺术的瑰宝库。
本文将探讨中国壁画的历史、特点及其在中国艺术中的地位。
首先,中国壁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早期的中国壁画主要出现在古代宫殿、寺庙和墓葬中。
这些壁画以描绘人物、动物和自然景观为主题,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性。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洛阳白马寺壁画、敦煌莫高窟壁画和故宫紫禁城壁画等。
中国壁画的特点之一是形式多样。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壁画风格。
比如唐代的壁画以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为特点,表现出壮丽的气势和华丽的装饰效果。
而宋代的壁画则更注重细腻和写实,强调人物的情感表达和空间的透视效果。
元代的壁画则更加注重神话故事和寓意象征。
明清时期的壁画则更加注重工笔技法和绘画的精细性。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形式使中国壁画具有丰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中国壁画在中国艺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
通过壁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审美观念。
壁画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是研究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资料。
其次,壁画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壁画不仅展现了中国绘画的卓越技艺,还融合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它不仅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更展示了中国绘画家的艺术创造力和思想境界。
此外,壁画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古代壁画的技法和风格仍然影响着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绘画中。
壁画的影响力和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最后,在当今世界中,中国壁画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众多的古代墓葬、寺庙和宫殿保存了丰富的壁画,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壁画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同时,壁画的保护和修复也是当前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便保留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五):壁画2011-12-09 农业社人壁画是指绘在墙壁上画,主要可分为建筑壁画和墓葬壁画两大类。
其中建筑类主要是宫殿、寺观墙壁上,又称宫殿寺观壁画。
壁画从西周到明清历代皆有,最兴盛则是在汉唐。
(一)先秦壁画现存最早的墓葬壁画是西周时代,发现于山西扶风县法门镇杨家堡4号墓,但只见一些残存痕迹。
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常常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
秦代的墓室壁画。
据史料所载,秦始皇陵地宫“上具天文”,其墓室顶部绘有天象图壁画。
据陕西社科院考古所《秦都咸阳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1976年,11期)一文,已记述发掘出壁画“残块四百四十多块”,颜色多种。
其中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秦都咸阳宫遗址3号殿长廊上的秦代壁画残部,为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二)两汉壁画两汉的宫殿、府署、寺观,普遍绘制壁画,或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宣扬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以借物寄情的手法,标榜吏治的清明;或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绘制本朝功臣肖像,作为广大臣僚励志的楷模。
这在当时无疑的发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后世皆产生出重大影响。
宫殿壁画逐渐兴盛。
文帝三年(前177年)在未央宫承明殿,画屈轶草、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藉以激励吏治清明,此是两汉宫殿壁画之始。
汉初不少同姓诸侯王亦绘制宫殿壁画,其中以鲁恭王刘余营建的鲁灵光殿壁画内容最为丰富。
武帝时,在甘泉宫诏画教子有方的金日殚母肖像壁画。
汉宣帝刘询在麒麟阁绘制包括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11人的功臣图壁画。
东汉绘制宫殿寺观壁画之风尤盛。
明帝刘庄“雅好图画,别立画官”,永平三年(公元60年),下诏在云台进行了我国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后又增加四人,合三十二人”。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寺院壁画的肇始。
中国外国壁画介绍1502班李熙若鲁怡壁画它是指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
它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
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
如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中国古代寺观壁画石器时代壁画的发展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着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
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
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
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
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
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见到。
秦汉时期秦汉时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有壁画,但随着建筑物的陆续消亡几乎丧失殆尽。
本世纪70年代发现的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第一次使我们领略到了秦代宫廷绘画的辉煌。
在秦宫遗址3号殿的长廊残存部分上,发现了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这些形象都是直接彩绘在墙上的,并没有事先勾画轮廓,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没骨”法的最早范例。
西汉的壁画则主要是为了标榜吏治的“清明”而创作的。
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记载了当时一个诸侯王所建宫殿里壁画的盛况。
宣帝时更是在麒麟阁绘制了11位功臣的肖像壁画,开了后世绘制功臣图的先河。
东汉明帝时,由于明帝本人的爱好,壁画创作之风更盛。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佛教寺院壁画的肇始。
壁画中国古代壁画中国古代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
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
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领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墓室壁画,石窟寺壁画,寺观壁画。
1.古代墓室壁画: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分布较广,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画。
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如《仪卫出行》图这组骑卫绘于墓道西壁中栏,画面有八人三马。
八人皆戴黑弁帽,蹬长靴,执旌旗仪仗。
其中年长者二人,一著红衫,一著白衫,分别骑乘橘红色及大戏色牡马,处在队伍前列;备用红马一匹。
居中之马神态自若,悠然前行;两旁之马,侧首注视观众。
六名青年步随其后。
此乃北齐贵戚外出时从行部众的写照。
画面构图紧凑,人物顾盼传神,艺术水平卓越,从中不难窥见北齐画圣杨子华鞍马人物的风貌。
《狞猎》图画面中央横贯山峦,右上角山后一骑士策马回首,张弓欲射一对奔鹿。
下部山前有二骑士,左侧骑士,腰际佩箭囊驰马张弓射一猛虎。
马前有一猎狗追赶猎物。
右下另有一骑士也在驰猎。
画面笔法雄健;人物动态强劲有力,是高句丽壁画杰出的代表作品。
东汉壁画《乐舞百戏图》2.石窟寺壁画:自佛教传入我国,除墓室壁画外,还大量出现宣传佛教内容的壁画。
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就存留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
莫高窟壁画为典型代表,莫高窟壁画内容之丰富,堪称“墙壁上的图书馆”。
一副副壁画讲解这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
《九色鹿》九色鹿救落水弄蛇人《飞天》《反弹琵琶》3.寺观壁画: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以山西永乐宫壁画最为精彩。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
它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
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中国壁画艺术壁画是中国画的主干和精华,经过二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大众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代壁画可作研究歷史的补充材料,因画中呈现的古代建筑、服饰、舞乐、生产、车马、兵器等各种有关生活的形象,为史学家提供丰富的歷史数据。
鲁迅先生在论及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时,特别强调要学习汉刻(「深沉雄大」)、唐画(「佛画灿烂,线条流动如生」)、宋画(「周密不苟」)等,这些都是中国壁画的优良传统。
宋元以后,文人写意水墨画大发展,纸张开始广泛用于绘画,中国画由墙上转移到纸上,这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谓的「国画」,可以说源远流长的中国画的优良传统主要在墙上。
嘉峪关出土的《农耕图》壁画 (赵伟摄)南北朝时期壁画。
梁元帝萧绎画《职贡图》记录外国使者像,反映中外各民族文化交流情况。
(赵伟摄)墓壁画《狩猎出行图》出土于1971年发掘的章怀太子墓 (中新社摄)唐墓壁画《客使图》描绘唐朝时的欢迎仪式 (中新社摄)唐朝宫女形象壁画 (中新社摄)北京法海寺内的明代宫廷画师绘《帝释梵天图》巨幅壁画,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壁画。
图为壁画局部的菩提树。
(李平摄)山东华阳宫内的上古神话壁画 (中新社摄)新强吐峪沟千佛洞佛教壁画中的佛像 (沈桥摄)敦煌257号窟壁画《沙弥守戒》(北魏作品),该壁画描写一位小沙弥到长者家化缘,与少女之间的故事。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西方净土变》 (中新社摄)宁夏固原隋代史射勿墓中的牵马图壁画 (黄加法摄)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中的侍女,仪卫壁画。
(黄加法摄)北京颐和园排云殿内的壁画 (平子摄)甘肃祈连山脉内文殊山的一幅喇嘛壁画,和唐代这幅壁画记载当年文成公主将释迦牟尼金像运进西藏的情景内的壁画相似。
(李刚摄)这幅壁画记载当年文成公主将释迦牟尼金像运进西藏的情景《步辇图》描绘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派使者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的场面。
(赵伟摄)西藏山南昌珠寺壁画 (黄加法摄)西藏山南昌珠寺壁画 (黄加法摄)西藏寺庙中的壁画 (黄加法摄)颐和园长廊上的壁画,描绘西游记唐僧西行取经。
一、秦汉时期美术(公元前221~公元220年)0概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国。
公元前226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乘机夺权建立“新”朝,后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汉朝宗枝刘秀乘机而起,在公元25年重建汉帝国,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秦汉时期重要的美术创作,都是在王朝政府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01.宫室殿堂壁画0①秦代壁画遗存有咸阳秦宫壁画残片0②汉代内容丰富的壁画无一保存至今,考察汉代壁画艺术只能借助于地下考古发现。
02.墓室壁画0墓室壁画是为了丧葬需要而绘于地下墓室的。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贵族地主的生活和道德观念,内容包括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祥瑞迷信等,形象的展现了那一时代的社会面貌。
0汉代壁画墓的主要地区有: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密县及永城,山西平陆,山东梁山,河北望都,辽宁辽阳和金县,甘肃酒泉,内蒙古托克托及和林格尔等处。
0①西汉墓室壁画0A.洛阳卜千秋夫妇合葬墓壁画:是目前发现年代较早的西汉墓室壁画之一。
绘有墓主人升仙图,表现死者夫妇分别乘龙和三头神鸟在仙翁引导下升往仙境的场面。
0B.洛阳烧沟61号墓:内容有日月星象、驱邪打鬼及历史故事。
特别是二桃杀三士故事。
0②东汉墓室壁画0A.河北望都汉壁画墓0B.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是一座砖筑多室墓,由墓道、前室和左右耳室、中室和南耳室、后室组成,全墓通长19.85米。
03.画像石和画像砖0①画像石:是指砌在建筑上的雕饰图像的石。
主要流行于东汉时代。
画像石有阴线刻、阳刻减地、高浮雕等形式。
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
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
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武梁祠为东汉晚期武氏墓地三个石祠堂。
画像采取平面减地又加线刻的技法,即将形象以外的石面铲去一层,使之突出,然后细部用阴线刻画,具有明快醒目的艺术风格。
中国壁画发展史总结
一、前言
中国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自古以来,中国壁画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
历程,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总结中国壁画发展史。
二、早期壁画
早期壁画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
彩陶上就有简单的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
商周时期,则开始出现了人
物和神兽等更加复杂的图案。
三、汉唐盛世
汉唐盛世是中国壁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汉代以来,佛教传入中国后,
寺庙中出现了大量的佛教壁画。
唐代则是佛教艺术最为繁荣的时期,
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是唐代著名的佛教艺术遗产。
四、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壁画发展中一个比较平淡但也很重要的阶段。
这
个阶段中,宫廷、庙宇、寺庙等场所中的壁画艺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代的故宫壁画和清代的颐和园壁画。
五、现代壁画
现代壁画主要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壁画。
这个时期中,中国古典绘画与西方绘画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同时,也有一些新兴艺术形
式出现,如涂鸦、街头艺术等。
六、总结
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漫长而辉煌。
从早期简单的图案到汉唐盛世的佛教
艺术,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宫廷、庙宇、寺庙等场所中的壁画艺术,
最后到现代壁画。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之处,都为中国文化遗产增
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