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岛和世森林别墅——以设计思路介入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01 MB
- 文档页数:35
"I CULTURE AND EXPLORATION呼反耳|文化与探索浅析妹岛和世建筑风格邓加贝(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摘要:日本建筑注重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女性建筑师从自身独特的角度给予建筑不同的风格特色。
妹岛和世的设计简单纯净,注重人的感受,对建筑、材料、空间有独特的理解,坚持将自己的建筑理念导入设计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与大部分设计师不同,妹岛有很多出色的小而美的住宅设计作品,针对这些建筑总结妹岛的建筑艺术风格。
关键词:妹岛和世;建筑艺术;不确定性;通透性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0-0001-011背景(日本建筑的发展)在建筑领域男性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女性建筑师做出的成就正在逐渐在打破这种性别的界限,由于女性独特的审美角度和心理感受与建筑风格相结合给建筑注入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当代,妹岛是女性建筑师的代表之一,其作品表现着女性独特的品味。
日本设计起步晚但善于吸收别的国家的设计风格特点,受到东方文化与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同时避免了东、西方文化的一些不足。
日本建筑注重自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几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建筑物的布置也是不对称避免产生人工造成的效果。
走在日本街头,让人感觉日本建筑样式单一,走进建筑物会发觉内部设计缜密精致,其现代建筑材料多采用混凝土,钢架,玻璃。
而妹岛的设计充分表现了日本设计的特点。
妹岛说“玻璃是前卫而性感的材质,白色又是最基本的色彩,它能对光线产生延伸作用,使得整个空间成为同质空间,我不是为了透明而透明”,她的设计是简洁纯净的。
2妹岛和世简介妹岛和世(1956-)出生于日本茨县城,建筑师,1981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之后进入伊东丰雄的工作室工作。
妹岛继承了伊东丰雄设计的不确定性,形成了一种轻盈飘逸的风格逐渐形成极少主义。
妹岛善用大面积白墙,她的设计又被称为“白色暧昧”。
拍自DOMUS的封面普利策奖得主妹岛和世9月14日同济演讲/v_show/id_XMjA2NzI3MTIw.html中性的包容--妹岛和世和扎哈哈迪德作者:方振宁东与西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还强调文化的地域性,把一些文化现象分为“东与西”似乎有些落伍。
但是对于日本的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和英国的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来说,他们的建筑设计风格,在全球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之前就形成了,而设计风格的形成显然和东与西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有关。
我写过好几篇关于妹岛和世和扎哈,哈迪德的评论,可是从来没有把她们两放在一篇文章中写,更没有进行过比较性研究,这篇短文就算是一次“快餐”。
在世界建筑的历史上,尤其是近代史上,女性建筑师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左右着国际建筑的方向,或者说引领潮流,妹岛和世和扎哈,哈迪德一东一西,其风格显示为一静一动。
妹岛从她早期的作品开始,就一直显示着静谧,朦胧,超薄,暧昧的特征;而扎哈,哈迪德则是激烈,高速,像狂飙,像海浪一样袭来。
那种激情和速度显示着一种强烈的欲望,而身材彪悍,性格鲜明的扎哈,如果她的设计不是那样?那倒让人意外。
妹岛瘦弱,安静,不具供人欣赏的体型。
这几年的穿着开始时尚,而在此之前她的穿着总和她的建筑设计不搭调。
如果你在扎哈面前提出她是伊拉克建筑师,她会立刻给你纠正说她是住在伦敦的英国人。
而妹岛相当的寡言,即使在被迫接受采访时,也是她的搭档西泽立卫比她善言。
不过这些都不会影响到外界对她们设计作品的评价。
或许会与她们二位的设计风格产生某些联想。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静与动单看设计,我们完全看不到扎哈,哈迪德的女性气质。
这种超凡的气质,在她学生时代的习作上就能看到,而外界第一次向她投去吃惊的眼光,可能是上世纪80年代,她在参加香港的一次概念投标设计上得奖开始的。
扎哈早期一些受俄罗斯构成主义影响的纸上作品,得益于他的老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教诲,在20多年之后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展出时,仍然清新无比,那些跃然纸上的激情,如今丝毫未减。
规划师PLANNERS1999年 第15卷 第2期 Vol.15 No.2 1999妹岛和世和她的住宅研究汪丽君 舒 平摘 要:近年来活跃在日本建筑界的青年女建筑师妹岛和世,近期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集合住宅中建筑体量与周边环境各项因素关系的研究课题。
作者试通过介绍她和她的这项研究课题,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崭露头角的日本女建筑师,并且为研究有关项目的人员,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视点。
关键词:妹岛和世 住宅研究 在日本这个竞争激烈的男性世界里,近年来活跃着一名令人注目的年青女建筑师,她的单个作品影响并不大,也都不是庞然大物,但每个作品都极具特点,并且经过深思和反复推敲,总体能量不可低估,而且正悄悄地改变着女建筑师在日本建筑界的地位她就是妹岛和世。
她的才干和天赋使得她的作品尽管不惊世骇俗,却也耐人寻味。
1 生平简介与创作历程 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1981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的大学院,获硕士学位,然后进入伊东丰雄的建筑事务所,并于1987年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事务所中除她以外的三名所员中,有两位是女性。
1988年随着作品千叶县胜浦的周末住宅“栈桥 I”的建成,妹岛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接着在1990年又建成了“栈桥 II”;1991年建成了她的最著名作品“熊本市再春馆制药女子寮”;1996年与西治立尉(RUYE NISIZAWA)合作了新作国际情报科学艺术工作室。
1997年又再次与西治立尉合作了熊野古道美术馆。
与此同时,她积极参加各种设计竞赛,1988年鹿岛赏住宅杯竞赛入选( SD REVIEW);1989年获东京都建筑士会住宅建筑特别奖、吉冈奖(新建筑特集、新人奖), BL国际工业设计竞赛二等奖;1990年在日法文化会馆的设计竞赛中获优秀奖;1992年 GID竞赛二等奖、商环境设计竞赛二等奖、 JIA新人奖(日本建筑士会);1994年第一次日本文化艺术助成金奖、94商环境设计奖、94建筑奖。
确定“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解读(该文载于《建筑师》杂志2009年4期)王发堂等(武汉理工大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建筑世界中,世界活跃了一批富有才气和创新能力的激进青年建筑师。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在80-90年代浮出水面,之后迅速窜红而一跃成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企图对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进行分析。
先是介绍他们的师承或他们前辈的相关建筑思想,其次介绍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形式的不确定性、功能的不确定性和方法的不确定性。
一、师承关系妹岛和世曾经说:“一般来说,我自己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
” 她承上主要是指承袭了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发展了库哈斯的观察和思考现实的方式。
因此在解析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之前,就必须对这两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的思想有所展开。
(一)伊东丰雄在日本战后,存在着三个主要建筑流派,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由大高正人、菊竹清训和黑川纪章等等当时的“少壮派”所展开的“新陈代谢派”的运动。
“新陈代谢派”运动的时代背景,可以用丹下健三的1959年的一番话来做说明。
丹下说:“在向现实的挑战中,我们必须准备要为一个正在来临的时代而斗争,这个时代必须以新型的工业革命为特征,……,在不久的将来,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即信息革命)将改变整个社会”。
丹下在讲话中,很明显把新技术当作是对信息革命的应答措施。
(但是,在当时信息革命的特征不很明朗,只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电脑和网络盛行的时代,这种特征才表现为越来越明显。
)对信息工业社会的特征把握不很准确,也就使“新陈代谢派”无法拿出相应正确的对策。
也就是说,“新陈代谢派”之所以很快就消失历史的黑洞中,就如它们自己的主张一样:即“强调事物的生长,更新与衰亡”,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思想着眼点的超前性和对信息时代特征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
也可以说“新陈代谢派”企图用工业技术(即工业社会的手段)去解决信息社会的存在的问题。
Analysis on the Villa in the Forest Done by Kazuyo Sejima“解析”妹岛和世的“森林住宅”摘要:本文通过对“森林住宅”进行文字与图示分析,从若干视角“解析”了建筑的合理性与建筑师的设计意图,猜想出种种结果与意图的联系,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建筑的生成游戏。
针对分析不热衷著述和理论表达的建筑师的作品,似乎提供了另一种分析的方法和可能性,猜想的结果或许与原作相去甚远,但它就像一个游戏一样刺激着我对建筑的种种探索。
关键词:森林住宅 装置 生成 游戏李丽妹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硕士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建筑师一、关于建筑师妹岛和世是日本女建筑师,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1981年获日本女子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妹岛和世在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工作了六年后,创建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妹岛和世是一位非常理性的建筑师,她的工作往往从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入手,并花大量时间制作和研究工作模型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最后使建筑呈现出一种整体简洁的效果。
人们往往会惊讶于用这种极其理性、繁重的工作方式如何最后形成了她作品中那种纤细、敏感、柔弱的氛围之美。
二、关于森林住宅森林住宅是妹岛和世的早期作品,1994年完成。
住宅位于日本的千野市,建于一片森林里。
建筑用地面积为126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1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8.84平方米,分两层,主要用作居住,艺术工作室及展览室。
(图1)1.环境分析住宅位于一片森林中,此森林均质且缺乏方向感,但有很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
建筑用地很大(1260平方米),建筑师却选择了一种体块集中的建筑体量,占地面积仅为156平方米,约占建筑用地面积的1/8,尽可能保留了用地的原有环境和肌理。
森林地面有一定的坡度,住宅建造在坡上,建筑处于基地深处,一条图3图2图6图7构形态,层层往内吸附,最后集中于圆形空间的中心位置(图2)。
零散的外围体块中最为醒目的是位于东南角的楔形体块,只有此体块为楔形,其他都是矩形或矩形的变形。
妹岛和世作品分析与设计手法解析妹岛和世作品分析与设计手法解析摘要:通过对2010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日本女建筑师妹岛和世经典作品的分析, 阐释了其独特的灵感来源、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
关键词:妹岛和世;作品分析;设计手法一.妹岛和世简介:妹岛和世(1956年─﹚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筑师,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本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妹岛和世的建筑风格逐渐的受到世人注目,她与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多带有重要的“穿透性”风格。
大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
亦有报导称其为“穿透、流动”式的建筑。
在SANAA事务所建立的十余年里, 他们陆续在国际性竞标中夺魁, 这使得妹岛逐渐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 其作品也因为对于新美学的诠释和鲜明的实验性而引起了世界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二.建筑思想:妹岛和世遵循的原则应该是空间概念,她的概念源自于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消隐,她的理解是拒绝明确的空间秩序,即拒绝空间与功能的明确对应。
注意她是拒绝明确,追求模糊,而非拒绝对应与秩序。
她设计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就能很好体现她的原则:低矮的圆形建筑,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将室内外和室内空间边界模糊化,而被使用者理解成穿透、流动。
1.形式的不确定性: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视觉上的不确定性。
在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建筑的轻型材料的使用,从而造成建筑的轻盈感或者说漂浮性。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处理,没有伊东丰雄那样,用材料的“形式”来营造轻盈的气氛。
他们的建筑形式反而是笨拙的方形、圆形或方形和园形组合而成的。
他们的建筑外在体量(形式)透出了一种拙朴,但是他们建筑的材料(透明性或半透明性)的使用,应该削弱了形式(体量)的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