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民族传统的工艺美术
中国民族传统的工艺美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包括了陶瓷、织锦、漆器、玉器、雕塑、木工、金属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
1. 陶瓷: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源远流长,著名的有青花瓷、白瓷、大明五彩等。
其中青花瓷以其特殊的工艺和美丽的纹饰而著名,被誉为中国陶瓷的瑰宝。
2. 织锦:中国的织锦技艺历史悠久,以织造工艺精湛、色彩丰富著称。
其中苏绣、湘绣、蜀锦等地方绣种是中国传统织锦艺术的代表。
3. 漆器:中国的漆器制作源于古代,中国人在自然树脂的基础上研制出特殊的漆器工艺。
漆器具有防潮、防腐、装饰效果持久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餐具、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4. 玉器:中国古代被誉为“玉石”的材质,在中国民间有着极高的地位和重要性。
玉器制作工艺繁复,如玉雕、玉绳编织、玉镂空等,以其精致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而著称。
5. 雕塑:中国古代雕塑工艺丰富多样,包括木雕、石雕、泥塑等。
木雕以其立体感和细腻的手感深受爱好者的追捧。
6. 木工:中国的木工工艺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代表有红木家具、楠竹编织等。
红木家具以其质地坚硬、纹理美丽、雕刻精细而著名,被视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绝佳代表。
7. 金属工艺:中国的金属工艺有镂金、铜器等。
其中镂金工艺是一种将金箔或金丝加工粘贴到器物表面的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品和装饰品制作中。
这些传统的工艺美术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独特之处,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历史上的许多文明古国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
中国作为世界上文明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艺术领域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古代,工艺美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器皿、装饰、建筑材料等都蕴含着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陶瓷、铜器、玉器、漆器等。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古代中国各种类型的工艺美术。
陶瓷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工艺之一。
中国陶瓷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
在以后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瓷器逐渐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
汉代、唐代的陶瓷器制作技艺十分高超,其制作技术较为精细,品质非常出众。
唐代所制作出来的青花瓷器,至今仍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作。
明代之后,瓷器制作进一步发展成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创新。
如元代的饰刻工艺、清代的釉上彩等,使瓷器产生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
铜器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工艺美术,而且铜器是当时货币、礼品、典章等场合中常用的物品。
铜器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以其精湛的制作技巧和华丽的造型,展示出强烈的民族魂和文化底蕴。
古铜器多以青铜为材料,通过冶炼、铸造、鎏金、刻画等工艺流程,完成了出类拔萃的外形和造型。
像宋代铜鉴、金代铜镜等铜器,都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被历代人们所喜爱。
玉器是中国古代最为特别的工艺之一,受到了古代人们的特别喜爱。
玉器的原则非常明显,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玉器产出,如六朝的雕刻玉、南北朝时期的烤妇玉等。
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代表着长寿、美德、高尚的精神品质。
在所有的玉中,翡翠是最具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修改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像汉代的勾玉、唐代的饰品、明代的品号、清代的千屈菜等,都是非常出名的玉器。
漆器则是中国古代的又一绚丽篇章,它几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漆工在器具的表面上施加厚重的9层漆面,再通过巧妙地雕刻和装饰,使其不但具有了实用功能,而且美观程度也更高。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观念和审美方法,更是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示的一扇窗口。
本文将从工艺美术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
一、工艺美术的定义与分类工艺美术是指通过手工艺术技法制作出具有美感和实用功能的各种物品。
它与视觉艺术不同,更注重物品的使用和实用性,但同时也兼顾了审美的需求。
根据物品的用途和材质的不同,工艺美术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如陶瓷、木器、金银器、丝绸等。
在这些分类中,又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体系。
二、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在早期的杂交文化时期,中国的陶器艺术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艺术技法被应用于制作各种物品,如器物、工具和建筑等。
而在各朝各代的文化氛围中,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1.古代工艺美术的先驱时期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先驱时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许多精美的器物被制作出来。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以及玉器等都是当时较为显著的代表。
2.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熟时期,此时的工艺美术以制作实用性强的器物为主。
这个时期艺术家们逐渐将观念和技术相结合,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工艺品。
其中,以陶瓷器和玉器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3.唐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陶瓷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如唐三彩、青花瓷等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
在木器和金银器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如唐代的楹联画、宋代的紫砂陶和元代的宣德瓷等。
4.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依然保持着高水平,不仅在器物的装饰和造型上有所创新,而且在绘画和雕塑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中国工艺美术史概述中国工艺美术源远流长,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本文将对中国工艺美术史进行概述,从古代到现代,探索其发展脉络和代表性作品,以展示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一、古代工艺美术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冶铸、陶瓷、丝织、木工、漆器等众多领域均有精湛的表现。
以冶铸为例,青铜器是古代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商代的青铜器造型庄重大气,饰纹精美,多以祭祀、礼器为主题。
而汉代的青铜器则更加精巧细腻,富有装饰性,常用于殷墟文字的铭文刻制,体现了当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陶瓷作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从陶器、瓷器到瓷画的演变过程。
唐代的三彩瓷以其鲜艳多彩的颜色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于世。
宋代的青瓷、白瓷、黑瓷则在瓷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以其朴实典雅的风格成为后世所追崇的经典。
二、近现代工艺美术近现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逐渐融合了西方的艺术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风格。
在陶瓷领域,中国近现代的瓷器创作出现了多种风格的转变,如民国时期的景德镇陶瓷、文革时期的红色陶瓷等,每一段历史都有其特殊的风格与意义。
木工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了传统家具的制作,也包括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优雅的造型蜚声中外。
而现代木工艺术在保留传统工艺技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与人性化的设计,展现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漆器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技艺,具有独特的地位。
漆器多以木材为基础,通过数道漆涂层和纹饰的修饰,打造出光泽明亮、色彩绚丽的作品。
明代的徽州漆器凭借其独特的技法和图案,成为中国漆器中的瑰宝,被誉为东方的黑胡桃。
三、当代工艺美术在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和创新,涌现出了许多具有现代时尚感的作品。
例如在陶瓷领域,出现了创意陶瓷、陶瓷雕塑等新兴的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展现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此外,金属工艺、玻璃工艺、纺织工艺等领域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民间美术一、中国古代工艺美(一)古代漆器1、云纹漆耳杯套盒(通高12.2厘米,口长19.6厘米,宽16.5厘,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西汉斫木胎。
盒呈椭圆形,两端有耳,系两个大耳杯扣合而成。
内装七个小耳杯,小耳杯也为椭圆形,其中六件相叠侧置,一件反扣。
这套耳杯盒造型优美、设计精巧、大小套扣、聚散为整,充分利用空间,使用方便,便于保存,体现了汉代人卓越的设计才能。
盒及小耳杯内壁皆髹朱漆,外髹黑漆,并绘以云气纹及几何图案,线条纤细圆转,红、黑二色相映,显得分外精致华美。
此器为酒器,是墓主人长沙国丞相利苍家专门定做的。
漆器是中国古老的工艺美术品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代先民已开始造漆器。
漆器是以木、竹、皮等材料为胎,表面涂饰天然漆树的汁液制成。
漆器色泽以红、黑二色为多,常采用绘画、雕刻、镶嵌等多种手法装饰,典雅华贵。
(二)、古代银器1、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造型仿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皮囊。
腹部两面有模压冲出的舞马一匹,马口衔杯。
它表现了盛唐时期宫廷舞马祝寿的情景。
唐玄宗时曾驯养一批能闻乐起舞的骏马,每逢皇帝生日大宴百官时,舞马助兴。
曲终,舞马跪拜献寿,皇帝赐酒,舞马衔杯自饮。
此壶装饰生动地再现了这一精彩情节。
壶表面鎏金,造型、装饰、工艺均体现了盛唐金银器的时代特征。
(三)、唐三彩1、三彩骆驼载乐俑(驼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 舞俑高25.1厘米,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723年)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唐骆驼立于一块长方形的陶板上,曲颈昂首,高大雄壮。
骆驼背负平台,台铺花毡,四角各坐乐俑,二为胡人,二为汉人,或弹拨、或吹奏、或拍击。
仅存的乐器是传自波斯的四弦琵琶,它为左前方的胡人持抱,但持抱与弹拨方式与今日不同。
中立的胡人俑做歌舞状,神情颇生动。
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与装饰艺术中国有着悠久的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历史,其历代文明在物质文化领域的显著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底蕴。
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与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特征以及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
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主要包括瓷器、青铜器、玉器、织锦、木雕、石刻、装饰陶器和漆器等。
其中,瓷器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的制作工艺和装饰花纹丰富多彩,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此外,在古代中国,青铜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美术形式。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次印模、浇铸、打磨和加热,最后得到完整的青铜器。
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例如:它们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追求的是精致和雅致的效果,而不是追求规模和速度;它们的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它们广泛使用的装饰和花纹元素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政治和宗教意义。
古代中国的装饰艺术古代中国的装饰艺术是指以彩画、雕刻、绣花、嵌花等形式向人们传递美感的艺术形式。
古代中国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建筑、家具、衣饰和器物等各方面。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古代中国的宫殿、寺庙、园林等都是具有高度艺术品位的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北京故宫和苏州园林等。
在家具方面,古代中国的家具设计风格小巧精致,讲究可移可摆、美观实用。
在衣饰方面,古代中国人讲究色彩和材质的搭配,强调整体效果和装饰性。
在器物方面,古代中国的陶瓷、玉器、青铜器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例如青铜器上的各种图案、文字和其他符号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
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的影响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还对我们今天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工艺美术形式如青铜器、瓷器等已成为国宝级文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工艺美术品;其次,中国的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已成为当今世界时尚和艺术领域的重要来源,其特殊韵味和文化内涵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最后,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对今天中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为我们打造具有独特中国特色的时尚魅力和文化品牌提供了不少启示。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就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迁和演进,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
一、远古时期的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起源于远古时期,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主要是以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器物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这些器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水平。
例如,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其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就成为了当时社会等级和宗教信仰的象征。
而商代时期的商代青铜器,则呈现出了浓郁的商代文化和特色。
二、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不仅在器物制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绘画、雕刻、建筑等方面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成就。
例如唐彦直、吴道子等画家的作品,雕刻家严维、饶庆铭的作品,北魏时期的洛阳白马寺等建筑都是充满魅力的代表。
同时,秦汉时期的陶俑、瓷器、漆器等,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
三、唐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唐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不仅在器物制作上有了更高的水平,而且在工艺的独具特色上也逐渐形成。
例如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双料窑和定窑、元代的青花瓷等,都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
同时,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也富有大气和美感。
例如,雄伟壮观的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大运河、气势恢宏的长城等,都成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珍品和世界文化的宝藏。
四、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续发展和演化。
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一方面延续了前一个时期的高雅风格,另一方面也为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带来了新的变革。
例如,明代的景泰蓝、清代的黑木家具和铜器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同时,此时期的工艺美术对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表现和呈现也更为深入。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文化特色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其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其中,古代工艺美术作为其中一种文化形态,尤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
当时制作的铜器、玉器等工艺品,质感细腻,雕刻工艺精湛。
在战国时期,制作工艺不断创新,出现了丝绸等许多标志性作品,成为古代工艺美术的一段优秀历程。
随后,汉唐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在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铜器、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等工艺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工艺品雅俗共赏,不但适合现代审美需求,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二、工艺美术的特色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性与博大精深为古代工艺美术注入了崭新的艺术元素。
古代工艺美术的鲜明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内涵丰富古代工艺美术不仅有艺术价值,更强调文化内涵。
工艺品通常在艺术造型、工艺技巧与文化内涵三个方面集于一身,使之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2. 手工艺格调浓郁古代工艺美术以手工艺为主,这种手工实际是许多工匠多年累积的体验与技巧。
在其制作过程中,需要追求极致的匠心精神以及精湛的技艺,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3. 表现表达方式独特古代工艺美术的文化传承特色,不仅体现在其制作过程中,同时延续到了表现方式。
工艺美术作品在表现和表达上,更注重传递一种文化内涵,使观者通过作品理解其中隐含的文化价值。
三、工艺美术的多样性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是多样性的,包括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品种。
这些多样性,在工艺美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1. 陶瓷陶瓷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代表之一。
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古代陶瓷制作,以青瓷和白瓷最为著名,工艺制作精湛,不失古典与时尚之感。
2. 纺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纺织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茧丝、织锦、绣花等技艺精湛,作为一种传承武器与文化的手工艺,一直在龙的传承中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3. 金银器质金银器质作品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又一代表。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周村实验中学张颖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大致的了解,让学生了解
欣赏工艺美术的方法,了解基本的有关知识,激发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对工艺美术的认识,欣赏方法的培养。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内容繁多,知识陌生。
教具:课件
授课过程:
导入: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列举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性的品种?
学生回答:工艺美术品就是家里的摆设,比如壁挂,我们生活中的工艺美术品有:青铜器、丝绸、陶瓷、漆器、玉器、金银器、景泰蓝
老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工艺美术品,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文化,我们这节课就是让大家来欣赏和了解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教会大家如何欣赏,并欣赏优美的作品,接着展示课件。
老师:请大家欣赏这些图片,我们今天这节课的老师不是我,而是你们的同学,他们准备了精致的课件及丰富的知识,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同学为我先讲述陶瓷部分学生:请同学告诉我陶瓷的区别有哪些?
学生1:质地不同,色彩不同,一个白另一个是土色。
学生2:1、材料不同,陶器用的是陶土,瓷器用的是瓷土;2、烧制温度不同:陶器在1000度以下烧制,瓷器在1200度以上温度烧制;3、质地不同,陶器、粗糙,而瓷器细腻;
4、用釉不同:陶器用低温釉,瓷器用高温琉璃釉。
展示课件。
学生:欣赏这些彩陶作品时,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它们在造型和纹饰上各有什么区别?
学生1:这些作品在造型上各有特点,可能是分工不同,纹饰上也很抽象。
学生:请大家仔细欣赏这些纹饰,虽然很抽象,但大家是否可以判断出它们是来自哪里的呢?
学生1:有的像水的漩涡,有的像动物的皮毛,有的像天空的星星。
学生: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大家是否可以想象出当时的人们是多么充满智慧啊!他们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然后在抽象变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图案。
造型:以生活中常用器皿为主,实用,多样。
纹饰:以表现渔猎生活及常见事物的抽象几何纹为主,简洁,流畅。
色彩:采用取自天然的红黑白三色,搭配陶土本色,,朴素,和谐而不乏明度对比。
彩陶充分展现了在实用基础上简单朴素的美感,。
其纹饰更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多样统一,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高度概扩。
学生:接下来我们开始欣赏瓷器, 瓷器则是用瓷土加水,经比烧陶器更高温度的火力烧成的。
创造瓷器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又一伟大贡献,所以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为同一
单词China。
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祖先,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各自都独立地发明创造了陶器,唯有瓷器是由中国人发明,在公元五、六世纪以后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为了扫清障碍,现在将一些专用名词给大家解释一下:
青花瓷:用钴料在坯胎上装饰,施透明釉,在高温( 1280~1350℃)中一次烧成,呈青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又称釉下青花瓷、釉里青、青花白瓷、青花白地。
中国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
斗彩也称豆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结合而成的。
制作过程是先用青花釉料在白色瓷胎上打出花纹的轮廓线,入窑烧制后再用彩料绘出花纹,然后再用低温烧一次,形成又一道釉上彩。
珐琅:搪瓷的旧称。
现多指艺术搪瓷。
珐琅一词源于音译。
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琺瑯。
1918 ~1956年,琺瑯与搪瓷同义并用。
1956 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琺瑯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红花的釉里红产品,其烧制工艺与青花瓷相似,但由于铜需要在还原气氛中才能烧成红色,这比青花瓷的生产又增加了难度,明清景德镇工匠成功地掌握了这一项烧制技术,生产出多种釉里红产品。
接下来开始欣赏精美的古代瓷器,看课件。
老师:感谢这位同学的讲解,下面我们开始青铜器的讲解,青铜器是一种合金,因为铜的硬度很低,而熔点很高,如果加上一定比例的其它金属就变得熔点低而硬度极高,出土的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当初的青铜器是一种稀有金属,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拥有,当时是用来进行祭祀时候的一种礼器,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的了解青铜器,下面请同学为大家作精彩的讲解。
学生:青铜器作为一种礼器,其实还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有一句成语叫做一言九鼎,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啊?
学生1:就是说说出来的话像九只鼎一样的分量。
学生2:其实一言九鼎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要像古代的君王那样算数,因为只有皇帝才可以拥有九只鼎,鼎的数量随着官阶的变化而变化。
这说明青铜器在远古时代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青铜器最兴旺的时期是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演变,秦汉时期就变成了日常的生活用品,直到后来渐渐的被铁器所取代。
下面我们通过课件来欣赏一下古代青铜器。
青铜器可以分为礼器、乐器、酒器、兵器、食器等。
古代的青铜器有很多的纹饰,这些纹饰在各个时代有着不同的装饰风格,下面请大家欣赏这些精美的纹饰。
不同时期的青铜器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
请同学分组对商、西周、春秋和秦汉的青铜器加以欣赏和分析,并举例说明其特点。
商代的青铜器装饰感强,神秘﹑厚重由权威。
商代的青铜器装饰感强,神秘﹑厚重由权威。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造型奇巧,手法趋向写实,纹饰易于理解。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更加轻便,精巧,实用。
欣赏几件代表性的作品老师:很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讲解,青铜器的演变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品都凝结着那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创造力,我们要通过这些作品的欣赏认真体会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下面我们请同学给大家讲解古代玉器。
学生: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制作玉器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
古代社会玉不仅被用于装饰,而且是财富、权力的标志,又是统治者祭天祀地、沟通神灵的法物。
玉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道德化。
孔子说:“君子比德如玉焉”,说明玉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呢?古代中国以玉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和高尚人格,所以古人以佩玉为尚。
对于玉我们中国人都不陌生,很多人都喜欢佩戴玉的饰物,关于玉的传说也很多,穿插关于玉的故事,从这个故事我们足以了解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下面请大家随着我的课件走入玉的世界,将天然的玉石加工成无暇的美玉就需要“剜脏去绺”、“因材施艺”,而“巧色”
与“俏色”是指合理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泽展现玉材之美。
玉在古代分为礼器、依仗器、实用器、装饰器等。
课堂小结:感谢这几个同学的精彩讲解,通过这节课我们除了欣赏到这些精美的古
该工艺品外还了解了很多关于古代文化的一些知识,使我们了解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而且我们掌握了一些关于欣赏工艺品的一些知识,实用和审美是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
我们今天看到的作品还很有限,希望大家在课后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多了解一些关于我国古代工艺品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这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