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德育第二版第三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第3课-职业与企业第1节
- 格式:doc
- 大小:449.79 KB
- 文档页数:6
德育二教案第三课第一节第一篇:德育二教案第三课第一节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经济与政治常识第11、12次课学时:3 备课日期:2016年01月25日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发展中的我国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掌握公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概念;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与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意义(解决办法:先分别介绍每种所有制的含义和特点,再说清楚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多种所有制,以及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2、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解决办法: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首先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然后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实践检验证明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案例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1、课程引入先向学生提问:我们现在上学的学校是私营的还是公立的?大家将来去企业实习、工作,能否说出我们国家的企业实行哪些所有制,举出例子》2、新课讲解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公有制经济。
先讲公有制的含义:全民或集体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公有就是大家都有,不能哪个私人所有。
再讲公有制的几种形式:国有经济也即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也即集体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重点讲解国有经济的作用: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以保证国家掌握经济主动权;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
以及集体经济的作用:为社会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的资料卡片,课本第62页的案例链接,并可就相关知识举出更多例子。
2、非公有制经济。
分别介绍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指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生产或经营服务的一种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外资经济是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在大陆建立的独资或合作合资企业。
2.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探究问题: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尊敬老人、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作为重点。
为此,设置三个活动:
首先,互动在线:讲一讲《我的敬老故事》。
通过此活动,从情感到理性,认同和接受“尊敬老人”的道德观念,学会与老人交流沟通,强化亲情。
互动过程中,为增强情感渲染效果,可以使用手机与家长即时沟通。
然后,组织一次辩论:
正方:勤俭持家应提倡;反方:勤俭持家已过时。
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懂得“勤俭持家”与追求幸福生活并不矛盾,认同“勤俭持家”的道德要求。
最后,互动在线:小组合作,总结一个《和睦邻里十宜十忌》。
引导学生找到其中蕴涵的“尊重、友善、关心、谅解、互助……”等道德要求。
案例3:四幅漫画
探究问题:结合漫画,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①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里关系,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
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教者:彭枭。
14级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第二版第三册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德育(第二版第三册)2014年修订适用专业及适用对象:全国中等技术学校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已,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教学总体目标:1.教育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2.指导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
立业创业能力、依法从业能力、职业生涯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职业与成功课时分配:8教学要求:教学目标: 1、理解职业的人生功能。
2、掌握职业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
3、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和作用4、理解职业理想的概念5、掌握职业规划的内容6、了解职业成功的内涵和要素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职业活动的积极心态,能够分析职业的基本内涵,掌握职业的基本特征,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和作用,能够独立做一份自己的职业规划。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具教学内容:第一课职业与成功第一节职业是人生的基石一、职业来自社会分工二、职业的基本特征1、社会性2、经济性3、技术性4、稳定性5、规范性6、时代性三、职业的人生功能1、获取生活来源2、承担社会责任3、实现人生价值第二节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一、职业道德是一种行为准则二、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1、行为性2、养成性3、他律自律结合性三、职业道德的作用1、利益调节作用2、培养职业信誉3、提高社会道德水平4、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第三节面向成功的职业规划一、确立职业理想1、追求高品位的职业生活(1)职业认同度(2)职业胜任度(3)职业满意度2、正确进行职业定向(1)个人的职业兴趣(2)社会需要和发展趋势(3)职业选择的环境和背景3、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二、进行职业规划1、审视自己,自我评估2、归类整理,进行规划3、动态规划,不断调整三、理解职业成功的内涵四、了解职业成功的要素1、目标2、信心3、行动案例讨论:教材案例思考题:教材思考题作业:习题册课外学习要求:无第二章职业支点课时分配:6教学要求:教学目标: 1、掌握职业道德五条基本规范的含义、意义、基本要求2、掌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要求教学重(难)点:职业道德五条基本规范是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最主要内容;使学生陶冶职业情感,培养职业道德品质,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教学授课计划序号:05
授课题目课题一企业中的职业
目的要求 1、理解企业中职业岗位的特点;
2、熟悉企业组织架构,明确技能人才的定位和发展空间。
重点难点技能人才的定位和发展空间。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安定课堂秩序。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准备上课。
总结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5 )分钟
要想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首先我们要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下面我们从企业的组织架构开
始。
提问:1、什么是职业道德行为?
2、
3、
4、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法、分组讨论法
授课内容(40 分钟)备注
第三课职业与企业
课题一企业中的职业
一、企业组织架构与职业特点
1、企业组织架构
2、企业中的职业特点
二、企业中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高级能人才:
总结巩固新课( 10 )分钟
企业组织架构。
技能人才。
布置作业( 5 )分钟
《德育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习题册 P25页
参考资料《德育第二版第三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教学后记
编写日期 2018年 3 月 4 日教师梁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