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二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3.81 KB
- 文档页数:5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说课稿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说课稿1一、说教材《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课,这一篇是一篇老课文,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课文之一。
这一组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
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
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的学习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文中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4、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
5、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
二、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因为在我们南方,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1、信息收集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前一周,我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如果遇到下雨的话,就更应及时,仔细地观察,让学生用心地观察,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雷雨》说课稿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好,我们年级组分工合作,执教的任务由曾妮来承担,今天由我来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18课《雷雨》的第二课时。
说教材: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课文内容及课型特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朗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认为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是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教学“、“多形式的朗读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教师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可以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
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质疑激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学校二班级语文《雷雨》教案1[教材分析]:酷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快。
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观赏着漂亮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调皮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玩耍。
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
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育同学具有感受、理解、观赏的技能。
”“让同学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低班级段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同学“开展想象,感受语言的精美。
”本课的阅读教学尊敬同学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导同学有情趣地诵读、想象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读说结合,激发情感,培育同学灵性。
[学习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让同学在自主诵读、创情想象中感受课文的意境。
3、能按肯定的顺次观测图画,培育观测技能和说话技能。
4、在体会文章意境时,让同学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开阔视野,培育喜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难点]1、让同学在创情想象中感受课文的意境。
2、能感受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改变的特征。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1、〔板书:雨〕你见过什么样的雨?2、同学自由回答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雨的样子,老师相机总结同学的回答。
今日,老师要带大家去观赏夏季里雷雨的壮美景色。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播放影像,情境体验1、播放雷雨前、中、后的影像,让孩子们仔细观看。
〔师仔细观测孩子们在观看时的表情〕2、总结孩子们刚才看影像时的感受,让同学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同学自由汇报。
3、师依据孩子叙说,相机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爱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精确。
2、同桌互读互评。
〔媒体出示评价标准:能仔细读书,得;能仔细读书,读得精确,得;能仔细读书,读得精确流利得。
〕3、获一颗星和两颗星的小伙伴齐读课文,争取得三颗星。
第二课时(出示课件13)课时目标1.背诵课文。
2.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3.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到来之前的景色,同学们朗读一遍(1-3自然段)很好,看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
今天我们学习雷雨中,和雷雨后两部分。
(板书:雷雨雷雨中雷雨后)二、品析课文(一)雷雨中1.默读4-6自然段,想象一下雷雨时的情景。
(出示课件14:4-6自然段原文)2.课件展示雷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15:雷雨景象)3.找出这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变化的句子。
(出示课件16)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变小4.品读句子(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出示课件17)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大很急。
)(2)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说明雨下得非常大)(出示课件18)(3)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出示课件19)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教师指导:两个渐渐地,体现出了雷声和雨声在一点一点变小,说明了雷雨变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变化。
(二)雷雨中1.结合课件观察:雷雨后,你看到了哪些景象?(彩虹、蜘蛛、青蛙等等)请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
(出示课件20)2.品读句子。
(1)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出示课件21)仔细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挂”这个字来买描述彩虹。
(2)蜘蛛又坐在网上。
(出示课件22)从坐字体会蜘蛛在雷雨后悠闲的心情。
3.雷雨后,写了哪些景象?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就在这幅画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出示课件23)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欣赏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丽景色。
大自然中还藏着无穷无尽的奥妙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让我们打开书,带着充沛的感情,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导语】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是⼀门基础学科,⼀个⼈只有具备了⼀定的语⽂知识,有了⼀定的语⾔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雷⾬》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雷⾬》教案 第⼀课时 ⼀、导⼊: ⼩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哗哗哗的声⾳)学⽣猜。
它有可能是⾬的声⾳,⾬的声⾳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才会是这样的声⾳呢? ⼆、识字 1、初读⽣字。
⾃由地读读课⽂,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字。
出⽰⽣字,让学⽣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不同的⽅法识字。
如,⽤动作记"压"、"垂";⽤联想法记"乱"。
联系⾃⼰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树乱摆的样⼦从⽽记住"乱"字;⽤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1)联系⽂中的词语、句⼦巩固识字。
如: 压:压下来。
满天的乌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
忽然⼀阵⼤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
⼀只蜘蛛从上垂下来,逃⾛了。
虹:彩虹。
⼀条彩虹挂在天空。
(2)联系⾃⼰的⽣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彩"是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字旁,"蜘"的⾍字旁最瘦。
③"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之旁,"越"是⾛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先把每个字临写⼀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个,争取第⼆个⽐第⼀写得好。
(3)⽰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条垂线上,第⼆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18.雷雨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词,重点教学“压”、“垂”、“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
3、理解文中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
2、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
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听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
雷雨是一中天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夏天,来得快去得也快,变幻无穷。
有一个作者细心观察发现了雷雨前后的变化,写下了这篇文章,齐读课题。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
(板书课题)
二、复习巩固。
1、雷雨这课的生字宝宝,你还记得吗?(小组内开火车,读对后跟读一遍)
2、老师带来了一些新词语宝宝,你们还会读吗?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越下越大倾盆大雨越下越小
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彩虹高挂
3、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可厉害了都是有备而来,读得这么流利。
台老师也特意找了三幅图片,谁是火眼金睛,能给它们排排队。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3、好厉害啊,你是从什么景物中发现了这样的顺序,知道了写雷雨的时候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你真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这样的顺序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
如果以后我们要观察别的天气想象也可以按照前--中--后的顺序。
4、接着,我们就按照这样的顺序先学习第一部分,描写雷雨前的景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全文一共(8)个自然段,雷雨前(1-3自然段),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
三、研读雷雨前
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乌云、叶子、大风、树枝,闪电,雷声)
2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1)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怎样的乌云?(满天的乌云,说明乌云很多;黑沉沉说明乌云很黑、很多)乌云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天气也越来越黑,这样的天空谁会读。
你感觉怎么样?(压抑,很闷)老师知道了越多越厚的乌云就像一块大石头,慢慢地压到头顶、压到肩膀,压每个人身上。
大家一起读。
板书:乌云密布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在这乌云密布的时候,除了我们觉得非常难受,大自然的动植物也觉得非常不舒服,谁来读读。
我找一找,谁一动也不动,叶子叶子,你平时最喜欢跳舞了,现在你为什么么不动了?(要下雨了、没有风)你看这叶子回答的时候也是一动不动,果真是被这天气折磨的,还有哪片叶子也是这样难受,请你读读。
叶子一动不动多难受,女生一起读。
是啊,叶子一动不动真难受,和他一样难受的还有(蝉,男生读)。
老师想采访一下,蝉平时最爱唱歌了,现在为什么不唱了(因为天气很闷热,空气很潮湿,蝉难以发声)
(3)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空气这么潮湿、闷热,此时最想来一阵风。
大自然课了解我们了,请听。
谁能告诉我,你听到了怎样的风?(大风)刚才一动不动的大树现在突然就被大风吹得乱摆。
这阵大风来得太突然了。
(一起读)是啊,大树一会往东,一会往西,谁来演演大树。
大树怎么样?(乱摆)下面我们一起来当当大树,不读边做动作。
板书:狂风大作(4)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大树发威了,吓得(一起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垂吗?请看图片(蜘蛛爬下来,蜘蛛垂下来)垂可以看出蜘蛛速度快,与逃走相呼应。
垂字是本课的生字,要求书写。
这个字结构是独体字,部首是撇。
老师有个顺口溜,你读,保证你写得又快又好。
(孩子们自己练习书写)
(5)闪电越来越响,雷声越来越亮。
就在你们写垂字的时候,闪电和雷声也发威了(一起读)闪电雷声发起威来,一次比一次吓人。
(男生读,女生读)
听完孩子们的朗读,台老师的脑海里涌现了雷雨前的景象,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台老师读黑色的,同学们回答括号里的)板书:电闪雷鸣
四、自学雷雨中、雷雨后。
暴风雨终于来了,下起了倾盆大雨。
1、自由读课文4-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雷雨中景物变化的词。
(越下越大,倾盆大雨,越下越小板书)
七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现在就雨过天晴了。
2、齐读课文7-8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雷雨中景物。
(板书)
五、巩固课文顺序
考考你给下面的句子填上顺序号: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五、大自然的天气还有霜,雪,奉节昨天就发生了特大暴风雨,找同学说说,再图片展示。
六、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雷雨的写作顺序,感受到了雷雨前、中、后的自然美景,深深地学会了在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中学会观察。
课后反思:
总体来说,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设计巧妙,注重朗读训练。
能够及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环境教育。
不足之处:“垂”字讲解时,还需说说字的意思。
雷雨前是重点,讲解完需要再读读。
对学生整体关照不够。
教师语言需要更精简写,后面有点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