篓子里的青虫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0
阅读理解考点+例题_全面解析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篓子里的青虫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卵。
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
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
大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
鸡妈妈带着小鸡到菜地捉虫来了。
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
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心想:“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于是,它逮了好多好多青虫,放进一只篓子里。
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鸡想: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
它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
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
翻倒的篓子里滚出好多空壳,别的什么也没有。
小青虫呢?它们到哪儿去了?小黄鸡呆住了。
(1)读了短文,我知道小青虫是________(益虫/害虫)。
(2)找出描写小黄鸡心理活动的句子,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它________的特点。
①贪心②目光长远③贪吃(3)篓子里的那些小青虫没有了,原因是()A. 它们跑掉了B. 它们变成了蝴蝶C. 它们被别的小鸡吃掉了【答案】(1)害虫(2)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②(3)B【解析】2.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锯是怎么发明的木工用的锯(jù),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次,鲁班要造一座宫殿(diàn),需要很多大木料,就叫他的徒(tú)弟上山去砍树。
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kào)斧子,一天最多砍几棵。
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
山很陡(dǒu),鲁班抓住树根和杂(zá)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根小草划(hud)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chǐ),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xǐng)了鲁班。
他想: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tiě)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得多吗?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小学二年级语文《篓子里的青虫》教案及教学反思【#二年级# 导语】《篓子里的青虫》是一篇介绍蝴蝶生长变化的科学童话故事,生动形象的插图、趣味十足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篓子里的青虫》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篓子里的青虫》教案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篓子里的青虫》,(出示课文第一幅图。
)从一、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堆——(卵),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大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
2、大白菜多可怜呀!我们快去帮它捉虫吧!只要读对了这些虫子背后的词语,就能帮大白菜消灭一条虫子了。
谁愿意带大家读?(小老师带读)3、真是群热心肠的孩子,我代表大白菜谢谢你们。
二、品读课文,感悟体验1、学习第三自然段(1)那么,除了我们,还有谁也来帮助大白菜捉虫呢?请看图——(2)指导学生看图回答,注意把话说完整。
(3)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表情怎样?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4)你们的想象真丰富,翻开书54页,看看课文第3段是怎样描写的?(5)谁能读出鸡妈妈一家是怎样吃虫的?“大大小小的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
(6)引导看图直观理解“大大小小”,仿说叠词(7)能吃到这么多的青虫,鸡妈妈一家心情怎样?谁读出他们的高兴劲儿。
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4自然段(1)吃着吃着,有只小黄鸡的小脑袋瓜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它在想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谁来当这只小黄鸡,告诉大家你在想些什么?(3)问:你为什么要逮一大批小青虫呢?评: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得意、贪吃、可爱、聪明)(4)读出你的感受来。
(5)小黄鸡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
(6)多可爱的小黄鸡呀,让我们来演一演吧,请大家大声地读第4自然段,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篓子里的青虫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卵。
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
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
鸡妈妈带着小鸡到菜地捉虫来了。
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
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心想:“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于是,它逮了好多好多的青虫,放进一只篓子里。
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鸡想:“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
”它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
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
翻倒的篓子里滚出好多空壳,别的什么也没有。
小青虫呢?它们哪儿去了?小黄鸡呆住了。
1.读了短文,我知道小青虫是______ (益虫害虫)。
2.小黄鸡把一大批小青虫藏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因为小青虫遇到了危险。
(____)(2)因为小黄鸡想留着以后吃。
(____)3.篓子里的那些小青虫没有了,原因是()。
A.它们跑掉了B.它们变成了蝴蝶C.它们被别的小鸡吃掉了二、阅读短文,然后完成练习。
羊妈妈收菜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
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
小羊要吃萝卜叶子。
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颗小白菜。
小羊要吃白菜的根。
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
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
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羊妈妈带着小羊到了菜园的哪些地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3.读了短文,我知道了西红柿的(______)好吃,萝卜的(______)好吃,白菜的(______)好吃。
4.填空题。
羊妈妈带着_____到_______去收菜。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
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
二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篓子里的青虫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卵。
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
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
鸡妈妈带着小鸡到菜地捉虫来了。
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
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心想:“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于是,它逮了好多好多的青虫,放进一只篓子里。
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鸡想:“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
”它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
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
翻倒的篓子里滚出好多空壳,别的什么也没有。
小青虫呢?它们哪儿去了?小黄鸡呆住了。
1.读了短文,我知道小青虫是______ (益虫害虫)。
2.小黄鸡把一大批小青虫藏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因为小青虫遇到了危险。
(____)(2)因为小黄鸡想留着以后吃。
(____)3.篓子里的那些小青虫没有了,原因是()。
A.它们跑掉了B.它们变成了蝴蝶C.它们被别的小鸡吃掉了二、同步阅读。
祖国的宝岛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岛,它像一片叶子盖在祖国大陆的东南海面上。
这就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
晴天,站在大陆海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岛上的云雾。
台湾有“米的世界”“东方糖库”“水果之乡”的美称。
它的山岭上,林木茂盛,四季常青,地下有几十种矿藏。
台湾还有着丰富的海产品和海底矿藏。
它真是祖国的宝岛。
1.台湾岛的形状像_____________,它在祖国大陆的________。
2.下面的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A.米的世界B.煤炭之乡C.水果之乡D.东方糖库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台湾真是祖国的宝岛”?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着一只大青蛙,着碧绿的衣裳,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
【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篓子里的青虫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卵。
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
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
大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
鸡妈妈带着小鸡到菜地捉虫来了。
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
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心想:“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于是,它逮了好多好多青虫,放进一只篓子里。
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鸡想: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
它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
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
翻倒的篓子里滚出好多空壳,别的什么也没有。
小青虫呢?它们到哪儿去了?小黄鸡呆住了。
(1)读了短文,我知道小青虫是________(益虫/害虫)。
(2)找出描写小黄鸡心理活动的句子,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它________的特点。
①贪心②目光长远③贪吃(3)篓子里的那些小青虫没有了,原因是()A. 它们跑掉了B. 它们变成了蝴蝶C. 它们被别的小鸡吃掉了【答案】(1)害虫(2)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②(3)B【解析】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地球清洁工这一天,地球公公在一棵榆林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工报名处”。
不到半天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的。
海鸥说:“我是海面的清洁工,我能把海面漂(piāo)着的死鱼,人们倒在海里的剩饭、剩菜什么的都吃掉,使海面上干干净净。
河里的卿(jì)鱼从水里伸出头来说:“我每天在河里吃水虫呀、水草呀,还吃河里的垃圾,河水被我打扫的干干净净。
穿着一身黑的鸟鸦说话了:“别看我样子长得丑,我专吃地面上的蝇蛆(yíng qū)呀、地蚕呀,我把地面上的脏虫子吃掉,地面就干净多了。
”蚯蚓(qiū yǐn)从泥土里钻出头来,说:“我在地下吃的是垃圾,经过我的消化后,就变成了肥料。
地球公公听了大家讲的,哈哈地笑起来:“你们能为我做那么多的清洁工作,我真要谢谢你们啊!”(1)文中说到的地球清洁工有________。
(部编语文)二年级阅读理解(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篓子里的青虫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卵。
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
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
大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
鸡妈妈带着小鸡到菜地捉虫来了。
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
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心想:“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于是,它逮了好多好多青虫,放进一只篓子里。
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鸡想: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
它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
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
翻倒的篓子里滚出好多空壳,别的什么也没有。
小青虫呢?它们到哪儿去了?小黄鸡呆住了。
(1)读了短文,我知道小青虫是________(益虫/害虫)。
(2)找出描写小黄鸡心理活动的句子,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它________的特点。
①贪心②目光长远③贪吃(3)篓子里的那些小青虫没有了,原因是()A. 它们跑掉了B. 它们变成了蝴蝶C. 它们被别的小鸡吃掉了【答案】(1)害虫(2)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②(3)B【解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节选)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写下来。
①烂泥淤积,不好走。
________②找,觅求。
________(2)按选文填空。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路上 ________的小路 ________的细雨(3)朗读选文的时候语速要()A. 舒缓B. 急促C. 轻松(4)雷锋叔叔在哪里呢?【答案】(1)泥泞;寻找(2)迷路;泥泞;弯弯;蒙蒙(3)A(4)雷锋叔叔活在我们心里。
【解析】3.我会读短文,回答问题。
羊妈妈收菜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
10、篓子里的青虫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学习3—8自然段;
教学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头饰、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篓子里的青虫》,今天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一幅图。
)从一、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堆——(卵),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大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
2 、复习生字词语
大白菜多可怜呀!我们快去帮它捉虫吧!谁只要读准了这些词语,就能帮大白菜消灭一条虫子。
谁愿意带着大家读?
二、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在你们的帮助下,这两颗大白菜上的虫被捉光了,你们真棒!可是其它大白菜上还有虫子呢!(出示课本第二幅图)你们看,谁来了?它们来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交流。
虫很多对吗?你从哪里知道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大大小小的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青虫很多啊?(体会“大大小小”“太多了”“不停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真快乐啊!有一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它的小脑袋瓜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
它在想什么呢?快去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2)指名交流。
(3)(出示头饰)谁想来当这只可爱的小黄鸡?(出示句子“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心想:…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
(4)读词“一大批”在这里指什么呢?(很多很多的虫子)指名读,齐读。
(5)小黄鸡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知道的同学站起来读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小黄鸡背着装满青虫的篓子回家了,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鸡肚子饿了,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黄鸡,这时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读句子: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鸡想: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
4、学习6—8自然段
(1)小黄鸡吃到虫子了吗?(出示图三)瞧,发生了什么事?
(2)自由读6-8自然段,想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黄鸡看见什么了?
(3)指名读第6自然段
指导读好句子:它刚刚把篓子打开“扑扑扑”,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
比较句子:它刚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了。
①男女生对比读
②看看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③自由读读两个句子,感受去掉这个词,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④从“扑扑扑”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什么呢?(一大群蝴蝶飞出来了。
它
们扑扇着翅膀,你挤我,我碰你,抢着从篓子里飞出来。
)⑤读了它,能让我们好像看到蝴蝶在拍翅膀,听到蝴蝶展翅飞舞的声
音,多美妙呀!谁能把蝴蝶飞舞的样子读好?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
生比赛读,齐读。
)
⑥像“扑扑扑”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像这样的象声词你还
知道有哪些呢?你能采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吗?(4)看到这个情景,小黄鸡怎样了?(吓了一跳)结果把篓子也碰翻了,滚
出了好多像豆子那么大的空壳。
小黄鸡放进去的明明是青虫,可现在却
变成了空空的壳子,别的什么也没有。
怪不得小黄鸡看了后——呆住了。
(理解“呆住了”)学一学。
(5)假如你们就是小黄鸡,现在最想知道什么?齐读第8自然段。
5、看来,小黄鸡的确不明白,小青虫到哪去了?别着急,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认真看,仔细听,想想小青虫不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边看课件边介绍,蝴蝶产卵,卵变成小青虫,小青虫分泌一种胶质包裹身体,也就是蛹,蝴蝶是在蛹内完成变化的)
6、指名说说小青虫不见的原因。
相机完成板书。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数昆虫一生都要经历这样几个变化过程,谁还想提醒提醒小黄鸡,除了小青虫外,还有哪些小昆虫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蚕,蜜蜂,苍蝇等)
四、朗读全文,总结回顾。
1、大自然可真奇妙呀!来,让我们一起读读整篇课文,再一次感受一下这个奇妙的过程吧!
2、大自然美的神奇,有无尽的奥秘,只要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五、指导写字.
1.课文学完了,还记得我们学的生字吗?请大家大声大声
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吧。
2.:说说怎样记?提醒大家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生自由说.
4.教师范写“该”。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10、篓子里的小青虫
卵青虫蛹蝴蝶
《篓子里的青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篓子里的青虫》,(出示课文第一幅图。
)从一、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堆——(卵),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大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
2 、大白菜多可怜呀!我们快去帮它捉虫吧!只要读对了这些虫子背后的词语,就能帮大白菜消灭一条虫子了。
谁愿意带大家读?(小老师带读)
3、真是群热心肠的孩子,我代表大白菜谢谢你们。
二、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那么,除了我们,还有谁也来帮助大白菜捉虫呢?请看图——
(2)指导学生看图回答,注意把话说完整。
(3)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表情怎样?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
(4)你们的想象真丰富,翻开书54页,看看课文第3段是怎样描写的?
(5)谁能读出鸡妈妈一家是怎样吃虫的?
“大大小小的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
(6)引导看图直观理解“大大小小”,仿说叠词
(7)能吃到这么多的青虫,鸡妈妈一家心情怎样?谁读出他们的高兴劲儿。
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1)吃着吃着,有只小黄鸡的小脑袋瓜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它在想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谁来当这只小黄鸡,告诉大家你在想些什么?
(3)问:你为什么要逮一大批小青虫呢?评: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得意、贪吃、可爱、聪明)
(4)读出你的感受来。
(5)小黄鸡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
(6)多可爱的小黄鸡呀,让我们来演一演吧,请大家大声地读第4自然段,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7)谁想演一演这只小黄鸡?指一名学生当小黄鸡,其他学生读旁白。
(8)还想演吗?我读旁白,你们来演小黄鸡。
师生合作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8自然段
过渡: 后来,小黄鸡吃到藏在篓子里的青虫了吗? 赶紧去读读课文的5——8自然段吧。
(1)(出示图三)瞧、发生了什么事?
(2)小黄鸡放进篓子里的明明是小青虫,现在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
(3)比较句子:
A、它刚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了。
B、它刚刚把篓子打开“扑、扑、扑”,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
①男女生对比读
②看看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③自由读读两个句子,感受一下去掉这个词,好不好?像“扑扑扑”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读了它,使我们好像看到蝴蝶在拍翅膀,听到蝴蝶展翅飞舞的声音,多美妙呀!你能模仿着说个象声词吗?
(4)小黄鸡还看到什么?这些豆大的空壳是什么呢?养过蚕的小朋友联系养蚕经验说一说。
这些是大大的空壳就是蝴蝶的蛹。
(5)看到这些,小黄鸡有怎样的反应?“呆住了”是怎样的表情?谁来演一演?
(6)假如你是小黄鸡,现在最想知道什么?你能读读第8自然段吗?指导读出疑问、惊奇的语气。
(7)这只小黄鸡还没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5——8自然段,重温一下那令人惊奇的一幕吧!
4 、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1)小青虫呢?它们到哪去了?谁知道?
(2)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其实,蝴蝶的生长过程就藏在课文中,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4个句子,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3)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蝴蝶是哪里来的?
(4)小黄鸡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谁来告诉它蝴蝶是哪儿来的。
完成板书(板书:卵——小青虫——蛹——蝴蝶)
5、大自然可真奇妙呀!同学们一起来把这篇有趣的课文读一读吧!
三、课外拓展
1、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数昆虫一生都要经历这几个变化过程,谁还想提醒一下小黄鸡,除了小青虫外,还有哪些小昆虫是不能藏的呢?(蚕,蜜蜂,苍蝇等)
2、大自然美妙神奇,有无尽的奥秘,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吧!
四、识字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认读
2、学习“批、该、呆”
(1)说说怎么记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批”
(4)学生练写,师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