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面积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5
“面积和面积单位”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 通过观察、操作、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的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3.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面积的含义学习过程一、我会预习自学内容:教材第50-54页.自学要求: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记下心中的疑惑。
二、我会探究1. 自学教材第50-51页,我有信心解决下面的问题!(1)观察:餐厅和厨房哪个大?(2)比一比:数学课本额封面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小?(3)猜一猜:这两个图形,哪个大?2.比一比,上面两个图形哪个大,我有许多好办法!3.自学教材52页,我会填!(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边长()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如()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3)边长()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如()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4)边长()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如()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
4.我还有的疑问:归纳整理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就是它们的()。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的面积单位来测量三、检测训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2.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3.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4.房屋地面的面积约为50()5.单人床的面积约2()6.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6()53-54页的自主练习四、课后巩固提升1.估计自己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2.估计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你知道吗? 面积的测量单位主要包括:平方米——国际标准单位公亩——100平方米公顷——10,000平方米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
青岛版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单元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
2.能力目标:清楚地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情感目标:培养、发展学生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二卷《面积与面积单元》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到引入统一面积单元的必要性。
从小到大,理解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外观。
让学生不断丰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感性知识。
为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方形区域”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有关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三、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未闭合的图形;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教具。
学习辅助工具:米尺、白纸、铅笔、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教学对象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单位对学生是全新的知识,而且这些概念较为抽象,容易混淆。
在本节课学生要完成教学任务比较困难,所以要让学生充分感知,比较发现,形成概念。
但要学生完全地掌握这些知识,还需要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教育,在教师层层推进的教学和媒体的逐一演示后,学生有条有理地掌握了知识。
五、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愿望,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媒体设计:(1)“辨别图形面积”的设计,把图形面积用黄颜色涂出来,具体形象,简洁明了,巩巩固“区域”的含义,帮助学生生动地理解该概念。
(2)“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张纸的大小”的媒体设计,比较了纸的大小,又引出了面积单位。
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3)“1平方厘米感知”媒体显示,展示1平方厘米左右的物体可以让学生产生特定的图像感知,从而分散了教学难度,效果明显。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的意义》学历案一、课标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面积问题。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学习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表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的一个量。
2.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
4.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评价任务1. 通过课堂提问和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评价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情况。
四、重难点重点:面积的概念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面积的概念,将面积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五、资源与建议1. 教材: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教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面积测量工具等。
3. 建议: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面积的概念;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供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关于图形和数量的知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面积。
面积是描述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的一个量。
那么,什么是面积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学生:好!(二)学习任务一教师:首先,我们来理解面积的概念。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桌面,你们觉得桌面的大小是多少?学生:桌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面积和面积单位一、知识点概述在数学中,面积是指一个二维图形所占据的区域大小。
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矩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状的面积,并了解面积单位及其转换。
二、矩形的面积计算矩形是由两条相等且相交成90°角的直线组成的四边形。
它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 长 * 宽例如,一个矩形的长为6cm,宽为4cm,那么它的面积为:面积= 6cm * 4cm = 24cm²三、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是由三条边所组成的图形。
它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 底边长度 * 高 / 2例如,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为8cm,高为6cm,那么它的面积为:面积= 8cm * 6cm / 2 = 24cm²四、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是四边相等、角度均为90°的四边形。
它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 边长²例如,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那么它的面积为:面积= 5cm² = 25cm²五、常见面积单位我们通常使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²)、平方米(m²)和平方千米(km²)等。
其中,1平方米等于1万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等于1亿平方米。
六、面积单位换算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进行面积单位的转换。
以下是常见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1平方英尺 = 0.0929平方米例如,一个长为3m、宽为2m的矩形面积为:3m * 2m = 6m²转换成平方厘米为:6m² = 600000cm²七、综合练习1.计算一个长为5cm、宽为3cm的矩形的面积;2.计算一个底边长度为10cm、高为8cm的三角形的面积;3.计算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的面积;4.将一个长为20m、宽为15m的矩形面积转换为平方千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定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意义。
2. 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面积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计算器、投影仪。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和意义2.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4. 面积知识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面积知识进行计算。
3. 拓展练习:研究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面积概念时,可以通过实际物体(如书本、桌子等)的表面大小来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在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借助教具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公式的来源和含义。
面积和面积单位(导学案)前置知识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知道公式为面积 = 长× 宽,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在学习本课前,我们需要回忆和巩固一下这些知识。
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学会应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面积的概念面积是物体表面所占的空间大小,它的单位通常为平方米(m2),表示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米的面积大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地图上的面积单位来了解城市、国家等地的大小。
另外,测量房屋、农田等的面积也是应用面积知识的重要应用之一。
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计算面积时,我们需要用到公式:面积 = 长× 宽(或底边长× 高)。
例如,一个长为3米、宽为2米的矩形的面积为:面积 = 长× 宽 = 3米× 2米 = 6平方米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单位的一致性,因为长、宽的单位不同会导致面积单位不同。
如果长、宽的单位是米,那么面积的单位将是平方米,如果长、宽的单位是厘米,那么面积的单位将是平方厘米。
面积单位的换算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类似,但需要注意的是,它是平方的关系,例如1平方米等于10,000平方厘米。
下面是常见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表:单位换算关系1平方米(m2)10000平方厘米(cm2)1平方米(m2)100平方分米(dm2)1平方米(m2)1/100平方千米(km2)实际问题解决了解了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换算后,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的房间长5米,宽3米,地板商店建议每平方米铺2块地砖,小明需要购买多少块地砖铺满整个房间的地面?解:首先计算房间的面积:面积 = 长× 宽 = 5米× 3米 = 15平方米然后需要求出所需的地砖数量,每平方米需要2块地砖,所以15平方米需要2 × 15 = 30块地砖。
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
点
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小组合作
1.仔细观察课本第55页上的情境图,观察一下房子平面图形的小卧室地面
是()平面图形。
2.借助学具操作、观察比较,想一想怎样求出小卧室的面积。
3.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和()有关。
写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4.发挥小组合作精神求出正方形餐厅的面积。
5.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有关。
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6.各小组全部做完以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并做好录,把小组内存在的问题记录好。
二、汇报展示
1.展示小组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讨论形成一致的解题方法。
2.展示组内存在的问题。
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三、达标检测57页自主练习
1.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单位:cm)
2.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
篮板的长是18分米,宽约11分米。
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四、自我评价温馨提示:
细心读题、理解题意后再认真做。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青岛版一、课前预习1.定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指用单位面积的正方形数来描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
2.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3.了解常见图形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²)•平方米(m²)•其他面积单位:平方毫米(m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千米(km²)二、课堂学习1.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实例•实例1:某个长方形的长是5cm,宽是2cm,求它的面积。
解:面积=长×宽=5cm×2cm=10cm²•实例2:小明要在家种花,家门口有7m×5m的长方形草坪,他要在草坪中间种一块花卉,大小为2m×3m,请你算一下还剩多少面积可供小明玩耍?解:家门口的草坪面积为7m×5m=35m²,小明要种的花卉占用的面积为2m×3m=6m²,那么玩耍的面积为35m²-6m²=29m²。
2.学习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实例•实例1:某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cm,求它的面积。
解:面积=边长×边长=3cm×3cm=9cm²•实例2:某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cm²,边长是多少?解:已知面积S=25cm²,代入公式 S=边长×边长,得到25cm²=边长×边长,求解可得边长为5cm。
3.学习面积单位换算•比如有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9cm²,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有多大呢?解:可以将9cm²转换为平方分米(dm²)。
1cm=0.1dm,所以9cm²=9×0.1×0.1(dm)²=0.09dm²。
三、课后练习1.小明家的花坛为长方形,长14m,宽8m,他想铺地板,地板单位面积为0.5m²,需要多少块地板?2.某个正方形有面积6.25cm²,它的边长是多少?3.写出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例子?4.小明要在自家门口的草坪周围铺一条宽0.5m的路,如果草坪长20m,宽15m,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路?四、教学体会本次课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面积单位换算,还学习了一些实例。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备课一、重点及难点1、理解什么面积单位2、对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直观理解二、任务单预习单课本50-52页学习单1.感知面涂一涂,比一比,看下面的彩旗和树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初步认识面积(1)你能涂色表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2)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面积吗?(3)常用面积单位有哪些?3.通过预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三、练习单自主练习1.2.3.5题估测图形的面积一、重点及难点重点: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掌握常用的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会进行换算。
二、任务单预习单1.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可以写成()。
边长是()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学习单:1.观察情境图,找出已知的数学信息。
解决问题: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大?(1)理解题意看平面图可知小卧室的地面的形状是(),求小卧室的面积有大也就是求()的面积有多大。
(2)探究方法借助长方形的纸片来研究,量出长方形纸片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
摆一摆:在这个长方形中,借助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发现:长方形每行的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长行数=长方形的宽推导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试一试: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得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1)解决问题:餐厅的面积是多少?(2)说一说你是如何推导的?(3)正方形的面积=()×()三、练习单自主练习57页1、2题。
博瑞教育2014年春季班三年级数学第五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
1.周长的含义:
面积的含义:
2.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1、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
2、测量或计算面积时,用()作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计算土地面积常用()和()作单位。
3、长方形的长16厘米,宽1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4、计算面积要用()单位,计算长度要用()单位
5、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周长是()。
6、长方形长8米,宽4米,它的面积(),周长()。
7.一本练习册的封面面积约是4()
一个果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60()
小美家新买房子的面积是120()
一根电线杆长9()
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
1.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米=()分米=()厘米
2.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1000000平方米
练一练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平方分米=()平方米
25平方米=()平方分米 2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及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 –宽长方形的宽 =周长÷2 –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长 = 面积÷宽长方形的宽 =面积÷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练一练
一、填空
1.物体的()或()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2.一个足球场长90米、宽45米,半场的面积是()。
3.1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的()倍。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8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长方形长10米、宽6米,分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数学课本宽14()
黑板的面积有4()
教室的面积约有50()
一支铅笔长2()
某城市面积是9805()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2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5米=()分米=()厘米
(4)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1平方米20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6)6公顷=()平方米
(7)1000公顷=()平方米
二、我会判
1、100公顷=1平方千米。
()
2、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一个长方形,长5分米,宽4分米,它的面积是20分米。
()
4、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增加2平方厘米。
()
5、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长方形得长是7分米,宽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
A、35平方分米
B、35分米
C、24分米
2、用两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
A、48厘米、36平方厘米
B、42厘米、72平方厘米
C、36厘米、72平方厘米
3、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比()。
A、一样大 B周长大、面积小 C、无法比较
4、1米与1平方米()
A、一样大
B、1平方米大、1米小
C、不能比较
5、下面说法是正确的是( )
A、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B、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C、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6、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A、25米
B、20平方米
C、25平方米
四、在○里填上“>”“<”或“=”(10分)
60平方厘米○6平方分米 5公顷○4900平方米
300公顷○3平方千米 5平方米○500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800米○6千米
700000平方米○70公顷 88平方分米○5平方米
6平方分米○60平方厘米 8公顷○9042平方米
六.解决实际问题
1、妈妈买来两块布,一块是长方形的,长5米,宽3米。
另一块布是正方形的,边长4米,这两块桌布谁的面积大?
5、草坪是一块块的草皮拼起来的,每块草皮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
用这样的草拼25块,能铺多大面积?
6、有一块正方形的果园,边长的40米。
给这块果园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有多长?这块果园的面积有多大?
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0米,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又是多少?
如果每4平方米种1棵苹果树,能种多少棵树?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2厘米,从这个长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9、一块正方形的小麦田的边长是40米,这块地共收小麦8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
10.小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选哪种方砖便宜?便宜多少钱?
6米
4米
2分米 每块5元 1分米 每块3元
知识点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1.复习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2.复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3.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4.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
5.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及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