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学院路共同体选修课类别划分
- 格式:xls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7
学院路共同体选修课介绍学院路共同体选修课是为了促进学院内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一个跨学科学习的机会而设立的一门选修课。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以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为导向。
本文档将介绍该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课程设置学院路共同体选修课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项目阶段。
基础阶段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科导论:介绍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学科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2.跨学科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跨学科项目实践活动,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4.学术研究方法:介绍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项目阶段项目阶段是学院路共同体选修课的重点阶段,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一个跨学科项目进行研究和实践。
项目阶段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一个跨学科项目,项目可以是一个实践项目或者一个研究项目。
2.项目指导:学生在项目阶段将得到指导老师的指导和支持,老师将对学生的项目进行评估和指导。
3.项目实践:学生将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实践,例如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实验等。
4.项目报告:学生需写一份项目报告,介绍项目的目标、方法、结果和总结等内容。
教学方法学院路共同体选修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项目指导等。
1.课堂讲授:通过专题讲座和学科导论等形式,介绍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个学科的核心内容。
2.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考察、社区调研和企业实习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任务。
学院路教学共同体辅修专业介绍学院路共同体辅修专业是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整合共同体成员校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集体专业性优势,本着国家需要,学生满意、体现北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色开设的辅修专业。
学院路共同体成员校共同开办单个共同体辅修专业,着重开办一批目前国家高等教育目录中没有而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例如总部运行及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低碳生态工程等。
从社会需求出发,突出共同体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形成完整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增强竞争能力。
每一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将共同体管理办公室负责统一从所有成员校中择优选聘。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得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认可及监督。
本学期将开设8个辅修专业,分别是艺术设计、会展经济与管理、法学、总部运行及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学、英语、低碳生态工程。
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成立于1999年,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学院路共同体由北京市教委担任理事长,目前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电影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联大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音乐学院19所学院路地区高校组成,其中“985”学校4所,“211”学校12所,分别占全国同类学校的10%。
目前除北京外,全国还没有任何一个省或直辖市超过4所“985”学校。
学院路教学共同体许多成员校是在各行业处于领先的水平,整个共同体的教学优势是目前全国任何一所学校或联合办学组织所无法比拟的。
这些学校分布在一条3公里道路的两边,具有显而易见的专业和地域优势。
目前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前后开设了265门跨校选修课,已有超过10万人次的成员校学生参加了其他学校的跨校选修课的学习,尤其是近年来每年开设近200门课程,1万5千人次参加学习。
北京联合大学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选课要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选课选课即将开始,为使同学们顺利选课,现提出以下选课要求:根据学校相关文件规定,2011级-2013级本科生在校期间须修8学分通选课,其中人文和艺术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沟通交流类各2学分;2011级-2013级专接本和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须分别修2学分和4学分的通选课,课程类别不限。
2010级毕业生没有修够学分的同学建议选择超星尔雅通识教育课程,该类课程于2014年6月初进行期末考试,原则上不影响毕业资审工作。
二、选课规则、时间及结果查询选课分为三轮:第一轮为抽签制,即选课不限制容量,选课结束后随机抽签决定是否中选,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查询抽签结果。
选课时间:2013年12月24日(周二)上午8:00至12月29日(周日)晚上24:00。
选课结果查询时间:2013年12月30日(周一)上午12:00后。
特别提示:没有中选的同学务必参加第二轮选课。
第二轮为抢选制,即选即中,选课后马上可以查询结果。
选课时间:2014年1月1日(周三)上午12:00至2014年1月6日(周一)上午8:00。
第三轮为试听制:开学第一周学生可以试听,对于不满意的课程可以退选后再进行选课(在退课之前一定要查看其它课程课余量,以免退课后无课可选)。
退改选时间:2014年2月28日(周五)上午9:00—3月2日(周日)下午18:00。
教务系统开放,同学自主在网上进行退改选。
同学们一定珍惜选课机会,选课一律在网上进行,不接受任何形式人工选课、退选,贻误选课者均视为自动放弃选课机会。
三、获得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的途径与流程(一)校开通识教育选修课1. 传统教学方式的通识教育选修课(1)登陆校教务处网站(),点击“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2)用户名为学号、初始密码为学号(建议在“信息维护”中对初始密码进行修改)。
(3)点击“网上选课”—→“全校性选修课”进行选课。
附件四:北京城市学院公共选修课选修细则(2012年8月修订)一、选修说明1.按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及《北京城市学院关于公共选修课调整的决定》(2012年6月1日)的要求,从2008级开始,本科生至少选修四门公共选修课程,从2012年6月1日起,这4门公共选修课皆调整为校级公选课,由学校每年按北京城市学院公选课设置方案在校内开设。
2.按照《北京城市学院关于公共选修课调整的决定》(2012年6月1日)(见附件)的规定,学生可以自费选修学院路共同体的公选课,课程合格后可以替代校级公选课。
3.选修学院路教学共同体辅修专业的学生,可选辅修专业中任意四门考试及格课程代替公共选修课程。
4.学生需于一年级春季学期至四年级秋季学期内完成公共选修课的选修学习。
5.为保证必修课程的学习时间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质量,每位学生每学期只能选修一门公共选修课程。
6.未达到公共选修课选修门数要求的学生不予毕业,学生可向各学部教务科查询。
二、操作细则(一)学院路教学共同体选修课1.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简介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由北京市教委倡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发起,学院路地区各学校自愿参加。
成员高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19校1处。
2.操作细则(1)每学期的课程简介、教师简介请登陆“北京城市学院网站首页—信息服务—学院路教学共同体”栏目查询。
(2)选修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平台选修课的学生,请于春季、秋季长学期末关注“北京城市学院网站首页—信息服务—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公布的信息,登陆进行选课并交费。
(3)学习结束后,共同体将于选课下一学期将纸质成绩单返回教务处,教务处负责将成绩登入教务系统。
关于面向“学院路教学共同体”课程申报的通知各教学单位:根据“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安排,现开始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2017下)校际选修课申报工作。
1.任课教师:教授或副教授,教学效果良好。
2.课程要求:新开课程需满足在我校已开设三次以上(含),为广大学生所喜爱,专业性不是很强,能够反映学科知识前沿,课堂效果好。
3.课程设置:建议30学时(2学分)或20学时(1.5学分)。
4.上课时间:周六或周日的上午或下午(每周一次)。
5.上课地点:健翔桥校区或小营校区6.申报截止日期:请各教学单位于2017年6月12日(星期一)前,将填好的《开课计划表》、新开课程填写的《开课审批表》,报小营校区教一楼103房间邹老师(包括纸质版及电子版),联系电话:82426128。
7.资格审查合格后,下学期即可面向学院路教学共同体成员校的选课学生开课。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计划开设的课程一经审批,无特殊情况不允许调课或取消。
8.学校对所开设的校际选修课计入本人及所在教学单位工作量。
教务处2017年6月6日填写:学校名称2017-2018 学年第1学期(2017秋)校际公选课开课计划课程内容样表1、课程名称:《中国观鸟》英文名称:讲课学时:30学时教学方式:网上授课、面授和野外实习结合任课教师:赵欣如教师介绍:赵欣如,北京师范大学副研究馆员,多年从事动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鸟类生态学、濒危雉类人工繁殖、鸟类环志研究、鸟类鸣声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参加国家、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攻关、重要科研项目8项。
发表论文30多篇,主要著作有《北京鸟类图鉴》、《鸟声研究》等。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针对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野生鸟类的识别,鸟学基础、鸟类环志(给野鸟做标记)技术方法和鸟类保护与利用等。
根据季节特点,组织野外的观鸟活动和鸟类的捕网与环志实践。
通过课程初步掌握鸟类环志与保护的研究思想,并对鸟类的类群及北京地区常见种类有所了解。
校际间跨校选课教学管理规定总则第一条为使校际间跨校选课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学生注册第二条参加选课的学生必须是各成员校在校本科学生。
第三条校际选课全部采用网上选课方式,成员校学生须在网上平台注册后方可选课。
第四条为方便学生网上注册管理,学生网上注册学号只能是本校学号代码加本人学号。
选课管理第五条校际间开设的课程全部安排在双休日上课,考虑到各成员校教学日历的差异,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校际课程的可选率,课程的开课时间须晚于最晚开学的成员校。
第六条校际课程代码由八位数字组成,前五位为开课学校代码,第六位为课程类别代码,第七、八位为流水编号。
第七条校际课程可以是单独开设的供其他成员校选课的独立课堂,也可以是留有足够课余量(20人以上)对本校学生已开出的课堂。
第八条独立开设的校际选修课,选课学生人数在20人以上的方可开课,20人以下的课程学生可以改选其他课程或退课。
第九条校际课程选课一次性完成,按开课课容量选满为止。
第十条各成员校应在每学期选课前两周将校际选课课程简介(包括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情况简介)发给学生,使学生对课程及任课教师有明确的了解。
第十一条各成员校应在每学期选课前一周将课表在网站平台上公布,学生放假前一周内完成校际课程的选课工作。
第十二条学生对所选课可以试听一周,如对课程不满意可以在第二周内改选其他校际课程。
第十三条校际课程一经选定后,学生必须参加课程的学习,缺课三分之一学时者取消其参加考核及成绩评定资格。
成绩管理第十四条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从网站上登录学生考试成绩并下载学生成绩单,任课教师需在下载的成绩单上签名,并加盖开课校教务处章,方可有效,然后由开课校教务部门集中返回学生所在学校教务处。
第十五条成绩评定一律采用百分制,并要求取整,不带小数。
或采用优、良、中、及、不及格等。
第十六条凡选修此类课程的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考核后合格者,可获得一定学分,学分量值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
目录学院路地区21所高校“教学共同体”关于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2015上)校际公共选修课公告 (8)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规定 (10)2015上校际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及上课时间 (14)2015上校际公共选修课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5)课程名称:《古今茶文化》课程名称:《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课程名称:《人生哲学》课程名称:《CAD与三维设计》课程名称:《图像处理(一班)》课程名称:《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宗教与文化》课程名称:《台湾政治经济与两岸关系》课程名称:《声乐与合唱艺术》课程名称:《中西方人文经典导读》课程名称:《国际商法》课程名称:《有效沟通》北京科技大学 (35)课程名称:《中国股票市场》课程名称:《国际象棋》课程名称:《工业产品艺术设计与3D造型》课程名称:《今天的日本》课程名称:《箫演奏基本技巧》课程名称:《中国陶瓷赏析》课程名称:《知识产权实务》课程名称:《传感技术与信息世界构建》课程名称:《嵌入式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课程名称:《电影音乐赏析》课程名称:《工业生态学——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化》中国地质大学 (43)课程名称:《宝石鉴定与欣赏》课程名称:《地震与地震灾害》课程名称:《户外急救》课程名称:《攀岩(一班)》课程名称:《攀岩(二班》课程名称:《拓展训练(一班)》课程名称:《拓展训练(二班)》北京师范大学 (47)课程名称:《批判性思维及在社会与金融中的应用》课程名称:《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程名称:《论文撰写中的软件应用与实践》课程名称:《化学与生活》课程名称:《生命与化学》课程名称:《生命科学教授讲坛》课程名称:《股票投资理论与实践》课程名称:《犯罪心理实证》课程名称:《思维技能训练》课程名称:《思维训练与学习力提升》课程名称:《心理学与生活》北京林业大学 (63)课程名称:《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课程名称:《实用新闻学》课程名称:《木结构建筑与人居环境》课程名称:《欧洲文化入门》北京联合大学 (67)课程名称:《人际交往心理学》课程名称:《圣经文学导读》课程名称:《礼仪与修养》课程名称:《影视欣赏》课程名称:《剪纸》课程名称:《新民族图形设计》北京大学医学部 (73)课程名称:《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安全性问题》课程名称:《健康免疫学》课程名称:《成年期常见病的早期预防》课程名称:《营养与疾病》课程名称:《大学生健康教育》北京城市学院 (79)课程名称:《城市探索》中国矿业大学 (81)课程名称:《实用心理学》课程名称:《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名称:《营销理论与实践》课程名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北京电影学院 (86)课程名称:《摄影技巧与赏析》北京邮电大学 (87)课程名称:《集邮学》课程名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语言大学 (89)课程名称:《德语入门》课程名称:《德语入门》课程名称:《世界语》课程名称:《西方音乐理论与音乐鉴赏》中国农业大学(东区) (92)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课程名称:《保健按摩》课程名称:《现代饮食营养安全与健康》课程名称:《实用食品学》课程名称:《烘焙食品营养与文化》课程名称:《花卉文化与花艺欣赏》课程名称:《耳穴保健》中国农业大学(西区) (101)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课程名称:《女性学专题》课程名称:《素食文化及营养保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105)课程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课程名称:《创造力开发》课程名称:《高级JAVA程序设计》课程名称:《基础JAVA程序设计》课程名称:《互联网原理与应用》课程名称:《公关礼仪》北京体育大学 (111)课程名称:《体育舞蹈》课程名称:《自卫防身术》课程名称:《流行舞蹈》课程名称:《围棋》课程名称:《运动、营养与健康》课程名称:《轮滑基础》课程名称:《综合格斗》课程名称:《足球》课程名称:《篮球》课程名称:《跆拳道》课程名称:《体育养生》课程名称:《太极拳》课程名称:《空手道》课程名称:《中医运动养生》课程名称:《西方美术赏析》课程名称:《桥牌入门》首都体育学院 (121)课程名称:《中国散打》课程名称:《桥牌基础》课程名称:《高尔夫A班》课程名称:《高尔夫B班》课程名称:《高尔夫C班》课程名称:《高尔夫D班》课程名称:《健美运动与健身指导》课程名称:《播音主持艺术》中国音乐学院 (125)课程名称:《琵琶初级演奏与音乐欣赏》华北电力大学 (126)课程名称:《社交礼仪》北京交通大学 (128)课程名称:《葡萄牙语入门》课程名称:《模型思考》课程名称:《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课程名称:《个人投资理财》课程名称:《中国文化艺术欣赏》课程名称:《葡萄牙语初级》课程名称:《计算机三维效果图与特效动画作品设计》北京舞蹈学院 (135)课程名称:《中国舞考级1-2级》课程名称:《街舞》课程名称:《中国民族民间舞体验》课程名称:《诗词壁画的舞蹈》课程名称:《拉丁舞》课程名称:《古典芭蕾舞认识与体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40)课程名称:《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课程名称:《国际结算》课程名称:《管理学魔方》课程名称:《金融信托与金融租赁》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名称:《日本概况》课程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实践》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与ERP》课程名称:《综合商务英语》北京学院路地区21所高校“教学共同体”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2015上)校际公共选修课公告北京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21所高校,为适应教育部“质量工程”及北京市“质量创新工程”的建设要求,服务于学生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应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加强学生人文、管理和科学素养的需求出发,互开选修课程、跨校辅修专业、“教学共同体”辅修专业,互认学分,实现了校际间的学科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构成了与学生所在学校专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