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版本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GBT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目录0.1颁布令0.2诚信方针、诚信目标批准令0.3任命书0.4公司简介0.5公司诚信管理体系结构图0.6诚信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0.7诚信管理体系手册管理说明0.8诚信管理体系手册管理总则1.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要求和承诺4.1诚值管理体系要求4.2承诺及履行5策划5.1确立诚信方针5.2确立诚信目标5.3识别诚信要素5.4应对变化6支持过程6.1资源保障6.2诚信意识培养6.3诚信信息交流6.4文件7管理实现7.1总则7.2诚信要素管理实现7.2.1人力资源管理7.2.2外部诚信环境变化影响因素分析7.2.3需求或期望的分析、识别和确定7.2.4社会责任履行7.2.5信息交流与控制7.2.6诚信风险管理7.2.7诚信文化建设8检査与分析8.1总则8.2监视和检查8.3审核与评价8.4失信评估和处置9持续改进附件:程序文件清单程序文件清单序号版本文件名称备注1A诚信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程序2A诚信运行实现控制程序3A人力资源控制程序4A基础设施及实施环节控制程序5A资源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6A企业知识控制程序7A诚信意识培养控制程序8A诚信信息交流控制程序9A文件控制程序10A记录控制程序11A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控制程序12A社会责任履行控制程序13A诚信风险识别评价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4A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15A监视和检查控制程序16A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7A合规性评价及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8A失信评估和处置控制程序19A持续改进控制程序0.1颁布令根据《产品安全法》和《产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要求,依据GB/T31950-2015《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以及SA8000-2014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制完成了《诚信管理体系手册》A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最新版本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GBT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目录0.1颁布令0.2诚信方针、诚信目标批准令0.3任命书0.4公司简介0.5公司诚信管理体系结构图0.6诚信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0.7诚信管理体系手册管理说明0.8诚信管理体系手册管理总则1.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要求和承诺4.1诚值管理体系要求4.2承诺及履行5策划5.1确立诚信方针5.2确立诚信目标5.3识别诚信要素5.4应对变化6支持过程6.1资源保障6.2诚信意识培养6.3诚信信息交流6.4文件7管理实现7.1总则7.2诚信要素管理实现7.2.1人力资源管理7.2.2外部诚信环境变化影响因素分析7.2.3需求或期望的分析、识别和确定7.2.4社会责任履行7.2.5信息交流与控制7.2.6诚信风险管理7.2.7诚信文化建设8检査与分析8.1总则8.2监视和检查8.3审核与评价8.4失信评估和处置9持续改进附件:程序文件清单程序文件清单序号版本文件名称备注1A诚信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程序2A诚信运行实现控制程序3A人力资源控制程序4A基础设施及实施环节控制程序5A资源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6A企业知识控制程序7A诚信意识培养控制程序8A诚信信息交流控制程序9A文件控制程序10A记录控制程序11A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控制程序12A社会责任履行控制程序13A诚信风险识别评价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4A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15A监视和检查控制程序16A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7A合规性评价及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8A失信评估和处置控制程序19A持续改进控制程序0.1颁布令根据《产品安全法》和《产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要求,依据GB/T31950-2015《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以及SA8000-2014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制完成了《诚信管理体系手册》A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质量诚信因素识别和评价表
信息沟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
宣传,与相关方的交流
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制度,相关法律法
规、制度在员工中的
宣传不到位,与相关
方缺乏交流
影响公司工作效率,出现违
规事件,造成公司经济损
失,影响公司信用度
及时获取相关法律法规,认
真学习、贯彻,加强在员工
中的宣传,加强与相关方的
沟通交流
极少严重否
注:此表为企业各部门进行诚信因素识别的思路用表,各部门应根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进行细化,找出各部门自身容易失信的因素,并加以控制。
填表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企业诚信等级评价流程如下:
评价受理:企业有申请信用等级评价的意愿后,经评价委员会与企业初步接洽后,认为企业符合申请信用等级评价条件的,会与企业签订评价合同,并发给《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材料清单》,正式受理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
申报咨询:领取《申报材料清单》后,按照填写要求和实际情况逐项填写,同时提供相关附加材料,所提供材料复印件要加盖公章,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评价委员会通过、传真等方式给申报企业提供咨询、指导。
企业按要求完成申报材料后,将装订好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书》1份报送到评价委员会,并将申报材料的电子版材料发一份到指定的受理邮箱。
信息审核: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在收到提交的信用等级评价申报材料后,会对提供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初步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如果企业申报材料不完整,会向企业发送《申报材料补充要求》。
信息审核主要包括资料审核和调查。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诚信治理体系程序文件名目公司发布、修改记录1 目的识别、评判本公司能够操纵以及能够期望对其施加阻碍的诚信因素,确定重要诚信因素,并及时更新这方面信息,以对其进行治理和操纵。
2 适用范畴适用于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的诚信因素的识别、评判、更新与治理。
3 职责3.1 诚信负责人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批准。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诚信因素及其阻碍的识别和初步评判。
3.3 诚信治理体系小组组织诚信阻碍的评判活动,进行综合评判,编制重要诚信因素清单,负责依照确定的重要诚信因素制订治理方案,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更新。
4工作程序 4.14.2 诚信因素识别与评判的时机a .公司诚信治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诚信评判时;b .以公司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年底前,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c .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或修改活动、产品、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情形下。
4.3 初次进行诚信因素识别和评判前,诚信因素识别和调查人员应参加诚信治理体系小组组织的诚信因素调查和评判培训,把握诚信因素识别评判的差不多方法和技巧。
4.4 诚信因素识别4.4.1 诚信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生产经营、产品供应、广告宣传、技术改造、新产品配方和销售服务等活动中涉及的诚信因素包括:——食用农产品原料及其它投入品的质量安全操纵,专门是微生物、农残、重金属、环境污染物、违法添加物等;——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操纵;——包装材料、标识治理;——仓储、物流治理;——其它b)与新项目有关的诚信因素包括:——新产品配方与预期用途;——技术改造;——其它c)阻碍诚信的其他因素4.4.2 要紧以过程方法来操纵各部门以本部门职责的工作过程活动为主线:生产厂以工艺流程为主线,加后勤治理、职员食堂的过程活动来进行诚信因素分析,其中有外包过程的如虫害的操纵,包装供应、广告策划、物流运输等也要求进行诚信因素分析,并施加诚信阻碍。
诚信运行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运行控制的内容,以预防失信行为,确保本公司诚信体系的持续改进。
适用于本公司诚信因素,特别是与重大诚信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控制,以确保这些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2、适用范围适用与本公司诚信体系运行过程中所有控制程序的管理。
3、职责本程序由诚信体系工作小组归口实施,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诚信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的控制。
4、诚信运行和活动实施运行控制4.1对人员的控制:管理层对员工诚信意识的培养,解决职工困难,疏导职工心理,提高员工忠诚、敬业度。
同时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针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
4.2对基础设施进行控制:确保设备能力、作业环境满足过程所需。
对能源进行重点管理,以确保能源充分有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
在购买设备、材料,应尽可能采取低耗、低噪声、低污染的设备,符合环保要求。
4.3财务部门对财务进行控制:确保偿债能力、履约能力和发展能力。
4.4采购部在采购原辅料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加强原物料的管理,并及时向内、外部相关方沟通信息。
4.5销售部要全方位的与顾客进行沟通,顾客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
4.6管理层要随时关注政府的信息动态,确保新的法律法规得到执行。
国家及地方新颁布的与本企业相关标准由诚信体系工作小组及时采标和引用。
4.7诚信体系工作小组监督生产活动保证按计划进行,监督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保证满足预定的准则,确保内部的诚信基础,同时解决信息不对称因素。
确保顾客的投诉得到满意的答复。
4.8失信的控制本公司建立《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重大诚信因素管理方案》,对公司的失信行为进行控制。
4.9体系运行过程中所有诚信信息的交流、传递与处理详见《信息交流程序》。
4.10对相关方失信因素施加影响4.10.1体系覆盖的各部门对各相关方失信因素施加影响,应列出《重点施加影响相关方一览表》4.10.2对相关方诚信施加影响的实施,举例说明如下:5、相关记录重点施加影响相关方一览表。
最新版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诚信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程序1. 目的识别、评价本公司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诚信因素,确定重要诚信因素,并及时更新这方面信息,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的诚信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 职责3.1 .诚信负责人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批准。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诚信因素及其影响的识别和初步评价。
3.3 .诚信管理部门组织诚信影响的评价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编制重要诚信因素清单,负责根据确定的重要诚信因素制订管理方案,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更新。
4. 工作程序4.1 .4.2. 诚信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a.公司诚信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诚信评价时;b.以公司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年底前,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c.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或修改活动、产品、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情况下。
4.3 .初次进行诚信因素识别和评价前,诚信因素识别和调查人员应参加诚信管理体系小组组织的诚信因素调查和评价培训,掌握诚信因素识别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4. 诚信因素识别4.4.1 诚信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生产经营、产品供应、广告宣传、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销售服务等活动中涉及的诚信因素包括:——质量安全控制;——交付时间;——售后服务;——仓储、物流管理;——其它b)与新项目有关的诚信因素包括:——新产品预期用途;——技术改造;——其它c)影响诚信的其他因素4.4.2. 主要以过程方法来控制各部门以本部门职责的工作过程活动为主线:生产车间以工艺流程为主线的过程活动来进行诚信因素分析。
在识别诚信因素和诚信影响时应考虑以下方面:a)人员结构:包括能力要求、健康状况、对本岗位工作的胜任程度等;b)制度履行:指制度制订是否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对制度执行情况是否合适;c)环境设施:应包括工作环境,诚信环境、设施要求是指设施和设备;d)信息沟通:内部沟通、外部沟通、上下沟通。
生效:2018-09-01状态:□受控□非受控分发号:持有者:诚信管理体系诚信管理程序文件编制:诚信管理小组审核:批准:××食品有限公司目录Q/SBG 0551-2016 诚信因素识别、评价、管理和更新程序 (03)Q/SBG 0552-2016 信息交流管理程序 (07)Q/SBG 0553-2016 文件管理程序 (12)Q/SBG 0554-2016 记录管理程序 (16)Q/SBG 0555-2016 诚信运行管理程序 (18)Q/SBG 0556-2016 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 (21)Q/SBG 0557-2016 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24)Q/SBG 0558-2016 不符合识别、纠正、预防及信用修复管理程序 (26)Q/SBG 0559-2016 内部核查管理程序 (29)Q/SBG 0560-2016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32)Q/SBG 0561-2016 体系评价管理程序 (34)1 目的识别、评价本公司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诚信因素,确定重要诚信因素,并及时更新这方面信息,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的诚信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 职责3.1 诚信负责人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批准。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诚信因素及其影响的识别和初步评价。
3.3 诚信管理体系小组组织诚信影响的评价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编制重要诚信因素汇总及控制表,负责根据确定的重要诚信因素制订管理方案,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更新。
4 工作程序4.14.2 诚信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a.公司诚信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诚信评价时;b.以公司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年底前,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c.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或修改活动、产品、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情况下。
4.3 初次进行诚信因素识别和评价前,诚信因素识别和调查人员应参加诚信管理体系小组组织的诚信因素调查和评价培训,掌握诚信因素识别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诚信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诚信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诚信因素,为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诚信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编制本程序,在实施过程中指导与控制;负责重要诚信因素评价和更新。
3.2公司各部门负责各自诚信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报品管部,对重要诚信因素制定管理方案。
4、程序
4.2诚信因素识别前的培训
品管部会同劳动人事部对参与识别和评价诚信因素的人员进行基础理论的培训。
4.3诚信因素识别
4.3.1识别诚信因素方法
a)主要通过现场调查、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测量、专家咨询等方法来识别诚信因素。
b)公司各部门根据《诚信因素调查评价表》的内容,组织本单位人员采用诚信因素识别的某一种或几种综合的方法,从活动、产品、服务中找出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诚信因素,填入《诚信因素调查评价表》,并及时调查新出现的诚信因素。
4.3.2识别诚信因素
识别诚信因素时,应对公司的整个生产活动的诚信进行分析,应从三种状态、十个方面考虑。
a)三种状态:
①正常状态:指正常工作(生产)时的状态;
②异常状态:生产活动中诚信问题与正常生产活动有较大不同的状态;
③紧急状态:指生产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可能对诚信造成影响的火灾、事故、洪水等。
b)十个方面:供应商的评价、原材料采购与使用、生产工艺技术、包装及材料安全、生产过程、仓储及运输、销售运输、企业管理、依法纳税、企业员工。
4.4重要诚信因素评价
4.4.1评价原则
a)诚信影响的范围、规模及严重程度;
b)发生频率、持续时间;
c)法律法规遵循情况;
d)改变诚信影响对其他活动与过程将带来的“影响”;
e)相关方的利益;
f)组织的公共形象等。
4.4.2评价重要诚信因素的方法
a)定性判断
公司的诚信因素若出现不符合法律法规,不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的任一方面时,都要把它确定为重大诚信因素。
b)打分法
诚信因素的评价方法如下:
注:当
a=5或b=5或c=5或d=5或e=5或∑=a+b+c+d+e≥14时,确定为重大诚信因素。
c)重大诚信因素确定后,填写《重要诚信因素清单》,执行3.2条款,并制定管理方案、应急预案加以控制。
4.5诚信因素更新
4.5.1为保持信息的有效性,公司各部门每年1 月份对本单位、部门诚信因素重新识别、评价,如有变化予以更新,并填写《诚信因素调查评价表》。
4.5.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各单位、部门要及时组织与下列活动有关的人员进行诚信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
a)当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
b)当本组织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
c)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
d)当公司诚信方针有变化时;
e)当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
5、引用文件和术语定义
5.1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5.2术语定义
诚信因素: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诚信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重要诚信因素: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诚信影响的诚信因素。
诚信影响: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诚信造成的任何有益的或有害的变化。
可以简单地认为,诚信因素是导致诚信影响的原因,诚信影响则是诚信因素作用于诚信的结果,因素与影响互为因果。
6、记录
6.1《诚信因素调查评价表》
6.2《重要诚信因素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