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 格式:ppt
- 大小:7.34 MB
- 文档页数:11
严重分层的石油及产品的取样方法一、介绍采样并测试油品的密度与水分是岸罐重量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采样标准是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按照此标准以及通常的做法,岸罐采样一般取三部位的样品。
分为:上部样: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的六分之一液面处取得的样品。
中部样: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的六分之三液面处取得的样品。
下部样: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的六分之五液面处取得的样品。
二、非常规条件下岸罐油品分布的复杂性常规和石油岸罐采用三点采样法:即:上部样,中部样,下部样。
但是在非常规条件下,石油岸罐的油品分布相当复杂,分层严重,用常规的三点采样法要引起较大的误差。
主要成因:1、密度分层严重:一些重质油品,比如南美委内瑞拉原油,或调和燃料油,本身油品和轻重组分分布不均,在岸罐内容易造成分层。
也就是在底部沉积着较重的油品,而在上层油品密度相对较轻,而且这种轻重油品的分布并没有一般的规律性,也就是在液位高度上并不呈线性分布。
2、输入的油品与岸罐底部原有的油品在密度上有较大差异,并且难以充分混合,造成混合后油品密度严重分层。
如原有的油品密度远小于输入的油品,原有的油品就会浮于上层,形成分层。
如用常规和三点采样法,无法采到上层油品,代表性不强。
同理,当原有油品密度远大于输入油品时,底部油品也难以被代表。
用常规取样的方法对岸罐内油品总体密度难以判定。
三、现行取样器不足之处的分析。
手工取样的的基本工具是取样器,取样器主要分为顶部开口取样器、底部开口取样器和全层取样器。
1、顶部开口取样器:顶部开口取样器下部封闭,上部有一圆口并用塞子塞住,塞子用绳子连接,下放前把塞子塞住,到指定位置,瞬间拉绳,打开塞子,液体便从上口进入桶内,桶内空气被挤出并冒出液面,等空气消失,再提起取样器。
其不足之处主要有:(1)当取样器下潜到一定液位时,塞子承受的压力增大,此时靠绳子的瞬间拉力无法打开塞子。
如果塞子在下放前塞得过松,容易导致液体在没有到达指定位置前,就已经渗漏到桶内.(2)由于在下放的过程中采样桶内一直为空,桶的自重必须克服自身的浮力才可以下放。
油品取样与测温指南2.3取样、测温操作指南2.3.1 油品取样操作取样操作按GB/T4756-199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进行。
取样所用器具有取样器、装油容器、防静电绳。
基本术语(1)上部样:在液面顶下,其深度的六分之一处所采的试样。
(2)中部样:在油品中部所采的试样。
(3)下部样:在罐(舱)底上六分之五所采的试样。
(4)顶部样:在液面下150mm处所采的试样。
(5)底部样:在油罐(舱)底部所采的试样。
2.3.1.1油罐取样(1)油罐卸船前照GB/T4756-1998方法,取液位中间的点样。
(2)油罐收油后按照GB/T4756-1998方法,在油罐取样器处放取上、中、下三点混合样,如不能放出或放出后有明水,则上罐在计量口取三点样,每罐各取3份1000ml样品,分别由商检、油库做分析,另一份封存。
(3)油罐装船前按照GB/T4756-1998方法,在油罐取样器处放取或上罐取发油段样,每罐取4份,由商检、油库各留两份。
(4)取样后立即封样,并填写取样罐号、日期,由商检和油库操作人员会签,并同时填写样品流转单,做好交接记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封存样品保留时间45天。
2.3.1.2外轮取样(1)外轮到港后,按照ASTMD4057-06方法,每个油种取3份1000ml混合样,1~3个舱全取,4~64个舱取4个,取上、中、下三点样的混合样。
(2)取样后立即封样,并填写取样船舱号、日期,由商检与船方会签,同时填写样品流转单,做好记录。
(3)样品由商检、油库各留一份做分析,另一份由商检保存,保留时间45天。
2.3.1.3装船后船舱取样(1)装船后按照GB/T4756-1998方法随机选取船舱:2~8个船舱以下取2个船舱,9~15个船舱取3个,16~25个取5个。
(2)样品为混合样,共取4份,每份1000ml,由商检、油库、船方各留一份,另一份商检封存。
(3)取样后立即封样,并填写取样船舱号、日期,由商检、油库和船方操作人员会签,并同时填写样品流转单,做好交接记录。
油品取样规定及标准油品取样规定及标准术语点样:从油罐内规定的位置上,或者在泵送操作期间,在规定的时间在管线中取得的样品。
上部样:在油品液体的顶层面下其深度1/6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
中部样:在油品液体的顶层面下其深度1/2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
下部样:在油品液体的顶层面下其深度5/6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
组合样:按规定的比例合并若干个点样所得到的代表整个油品的试样。
在油品计量中,组合样常按下列情况之一合并而成:1、等体积比例合并,分上、中、下部样2、对于非均匀的油品,在处于3个液面上所取得的一系列点样,按其所代表的油品数量成比例掺和。
3、从几个油罐或油船油仓中取得的单个样品,每个样品都与其中盛装的油品总量成比例。
4、在规定的间隔(时间或累计流量),从管线内的流体中采取的一系列等体积的点样。
取样原则1、用于试验的试样,必须对被取样油品具有代表性。
要保证做到这一点,有许多注意的事项。
它们取决于石油及石油液体产品的特性,被取样的油罐和管线以及对试样要进行试验的性质。
2、当油罐内样品是静止状态时才能够进行取样操作。
为了从一个静止的油罐中采取代表性的试样,通常采取上、中、下部取样,并按规定混合。
依据标准油品取样分为手工取样和自动取样手工取样的操作应按照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该标准主要用于各类容器(如油罐、油罐车、游轮等)及管线油品输送取样。
从油罐中取样时,其罐内压力应为常压,而且油品的温度不宜过高,并为液体。
自动取样法应符合SY/T5317-2006《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的有关规定,该标准适用于管输油品的连续自动取样,客服了手工取样的不足。
取样的准备及要求1、取样的条件应选择清洁干燥、不渗漏并有足够强度、容量适合的取样器、取样设备和试样容器。
试样容器是用于储存和运送试样的接受气,容积为0.25-5L,可以是玻璃瓶、塑料瓶(不能用于储存油品)、带有金属盖的瓶,应有合适的瓶塞、帽或阀密封试样。
《石油产品分析》课程教案加重取样器和界面取样器;用于底部样的有底部取样器;用于油罐沉淀物或残渣样品的有沉淀物取样器和重力管取样器;用于例行样的有例行取样器;用于全层样的有全层取样器等。
①取样笼:是一个金属或塑料保持架或笼子,能固定适当的容器(如玻璃瓶)。
装配好后应加重,容器口用系有绳索的瓶塞塞紧,取样器塞子能在任一要求的液面开启(见图1)。
图1 取样笼示意图1-转动杯;2-取样瓶;3-软木塞详图;4-加重的瓶子保持架②加重取样器:是一个底部加重(一般灌铅)并设有开启器盖机构的金属容器(见图2)。
图2 加重取样器1-外部铅锤;2-加重器嘴;3-铜丝手柄;4-可防火花的绳或长链;5-紧密装配的锥形帽;6-黄铜焊接头;7,9-黄铜焊的耳状柄;10-铅板③界面取样器:由一根玻璃管、金属管或塑料管制成,当其在液体中降落时,液体能自由地流过,通过有关装置可以使其下端在要求的液面处关闭(见图3)。
图3 界面取样器图4 底部取样器1-外壳;2-挂钩;3-放空提手;4-内芯;5-重物④底部取样器:当它降落到罐底时,能通过与罐底板的接触打开阀或启闭器,而在离开罐底时又能关闭阀或启闭器(见图4)。
⑤沉淀物取样器(抓取取样器):是一个带有抓取装置的坚固黄铜盒,其底部是两个由弹簧关闭的夹片组,取样器由吊缆放松,取样器顶上的两块轻质盖板可防止从液体中提升取样器时样品被冲洗出来(见图5)。
图5 沉淀物取样器图6 全层取样器图7 取样管1-底座充油孔;2-夹紧底座的滚花的环;3-温度计;4-扳倒开关;5-停止杆;6-接触线⑥重力管或撞锤管取样器:是加重的或者配备机械操纵装置的一根具有均匀直径的管状装置,以便穿透被取样的沉淀层。
⑦例行取样器:是一个加重的或放在加重取样笼中的容器,只是在取样瓶口处安装有钻孔的软木塞或有开口的螺纹帽,以限制取样时的充油速度。
通过在油品中降落和提升时取得样品,不能保证在均匀速率下取样。
⑧全层取样器:有液体进口和气体出口,通过在油品中降落和提升时取得试样,不能保证油品在均匀速率下充满,因此所取试样代表性稍差(见图6)。
2.3取样、测温操作指南2.3.1 油品取样操作取样操作按GB/T4756-199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进行。
取样所用器具有取样器、装油容器、防静电绳。
基本术语(1)上部样:在液面顶下,其深度的六分之一处所采的试样。
(2)中部样:在油品中部所采的试样。
(3)下部样:在罐(舱)底上六分之五所采的试样。
(4)顶部样:在液面下150mm处所采的试样。
(5)底部样:在油罐(舱)底部所采的试样。
2.3.1.1油罐取样(1)油罐卸船前照GB/T4756-1998方法,取液位中间的点样。
(2)油罐收油后按照GB/T4756-1998方法,在油罐取样器处放取上、中、下三点混合样,如不能放出或放出后有明水,则上罐在计量口取三点样,每罐各取3份1000ml样品,分别由商检、油库做分析,另一份封存。
(3)油罐装船前按照GB/T4756-1998方法,在油罐取样器处放取或上罐取发油段样,每罐取4份,由商检、油库各留两份。
(4)取样后立即封样,并填写取样罐号、日期,由商检和油库操作人员会签,并同时填写样品流转单,做好交接记录。
(5)封存样品保留时间45天。
2.3.1.2外轮取样(1)外轮到港后,按照ASTMD4057-06方法,每个油种取3份1000ml混合样,1~3个舱全取,4~64个舱取4个,取上、中、下三点样的混合样。
(2)取样后立即封样,并填写取样船舱号、日期,由商检与船方会签,同时填写样品流转单,做好记录。
(3)样品由商检、油库各留一份做分析,另一份由商检保存,保留时间45天。
2.3.1.3装船后船舱取样(1)装船后按照GB/T4756-1998方法随机选取船舱:2~8个船舱以下取2个船舱,9~15个船舱取3个,16~25个取5个。
(2)样品为混合样,共取4份,每份1000ml,由商检、油库、船方各留一份,另一份商检封存。
(3)取样后立即封样,并填写取样船舱号、日期,由商检、油库和船方操作人员会签,并同时填写样品流转单,做好交接记录。
浅析油库储油罐手工取样摘要:油品质量管理是石油库安全生产运行的关键环节,油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油库的生存和发展,是推进质量强国的具体体现。
目前,成品油企业储油罐单罐库容不断增大,万方以上的储罐不断增多,油品分层或入库后混合不均等现象常有发生,储罐所取油样代表性就成了油品检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油库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对油库储工手工取样工作进行探析,提出本人对油库储罐手工取样工作的一些个人见解,为促进成品油企业质量管理做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储油罐、手工取样一、成品油企业储罐取样特点目前成品油取样方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罐上手工取样,即取样人员上罐通过计量口借助取样工具进行手工取样。
另一种是在罐下取样,即在储罐下方安装了罐下取样装置,通过罐下取样装置进行取样。
罐上手工取样可根据需要取不同部位、不同液高的油样,但需要操作人员登上储罐,增加了上下储罐高处作业风险及静电风险。
罐下取样装置手工取样减少了操作人员上下罐作业风险,减少了操作人员工作量,但取样类型有限,只能取上、中、下、底及混合样,不能根据需求取样。
随着成品油储存企业的发展,万方以上的储罐在油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万方以上储罐在建设时大多没考滤储罐存储时自身具备单罐调合功能,由于储罐收油管线管径及收油流速以及不同批次油品进入同一储罐等诸多因素影响,罐存油品出现分层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所取油样不具有代表性,所检验结果也只能代表所取试样的质量状况,以此结果来判断油罐存储油品的质量状况,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取样是油品检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油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二、手工取样概述与试样分类检验是判断产品质量状况的最佳方式,其中最可靠的检验方式,就是全检。
全检的优点是判定比较全面,可获得充分可靠的质量信息,全检一般适用于非破坏性检验,适用于单件、小批产品,昂贵、高精度或重型产品,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但是全检存在着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
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一、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用手工方法从固定油罐、铁路罐车、公路罐车、油船、油驳、桶、听,或从正在输送液体的管线中取得液态烃、油罐残渣和沉沉淀物样品的方法2、本标准适用于液体石油产品、原油及中间产品,其罐内压力应为常压或接近常压,且被取样的石油或液体石油产品在从接近环境温度直到100℃时应为液态3、本标准不适用于特殊石油产品的特殊性质分析的取样,如:电器绝缘油、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沥青和化学产品以及雷德蒸汽压高于180kPa的不稳定原油的取样4、本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适用于采取用于下列目的的样品:A、确定油品质量如果用于A、B、CB、确定油品中水含量目的的取样条件有冲突C、确定所转移的液体中的其他污染物必须单独取样5、专业术语⑴完整样品:样品处于没有被改变的完整状态,即所保存的样品和从散装液体中取得时具有相同的组成⑵样品准备:在制备分析样品时,必须进行均化,并成为稳定样品⑶样品处理:指样品准备、转移、划分和运输,包括从取样器(接受器)中将样品转移到容器和从容器中将样品转移到进行分析的实验室仪器中⑷组合样:按规定的比例合并若干个点样所得到的代表整体物料的样品⑸点样:在油罐内规定的位置上或是在泵送操作期间在规定的时间从管线中取得的样品⑹出口液面样:从油罐内输出液体的最低液面取得的样品⑺上部样:在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1/6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⑻中部样:在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5/6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⑼下部样:在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1/2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⑽顶部样:在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150mm处所取得的点样⑾表面样(撇取样):从液体石油表面取得的样品⑿溶解水:在常温下与油形成溶液而存在于油中的水⒀悬浮水:以细小水滴的形式悬浮在油中的水⒁游离水:与油分开存在的一层水,其典型的位于油层下面⒂总水:石油货物中的溶解水、悬浮水和游离水的总和*撇取样油面*顶部样*上部样*中部样下部样*出口液面样*底部样*出口液面样三、取样原则:代表性:用于评价的样品尽可能地代表被取样的油品当罐内油品静止时,才能进行油罐取样(对于原油和重质油等,应先放出底部游离水)。
1 范围1.1 本方法规定了用手工法从固定油罐、铁路罐车、公路罐车、油船和驳船、桶和听、或者从正在输送液体的管线中(见3.3)获得液态烃、油罐残渣和沉淀物样品的方法。
1.2 本方法适用于从油罐中贮存的或是由管线输送的液体石油产品、原油和中间产品中采取样品,其罐内压力应为常压或接近常压,并且,被取样的石油或液体石油产品在从接近环境温度直到100℃时应为液态。
本方法规定的取样方法不适用于特殊石油产品的特殊性质分析的取样。
对于这类石油产品特殊性质分析样品的采取应该按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例如电气绝缘油、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沥青和化学产品以及雷德蒸气压高于180 kPa(1.8 bar。
)的不稳定原油的取样都有相应的特殊要求。
1.3 两个基本的手工取样法是:a)油罐取样;b)管线取样。
当接收或发运一批油品时,不是采用油罐取样就是采用管线取样,或者是两者都采用。
如果使用两种方法时,所取得的两组样品不应被混合。
1.4 本方法还规定了减少或消除样品中轻组分损失的方法。
在样品处理或转移期间,可能出现上述损失,而使得样品失去代表性。
1.5 如果将适用于采取贮存的或移动的均匀石油液体的代表性样品的方法用于采取在组成和沉淀物和(或)水分含量方面有明显差别的不均匀液体的样品时,所取得的样品可能没有代表性。
1.6 本方法规定的取样方法适用于采取用于下列目的的样品:a)确定油品质量;b)确定油品中水含量;c)确定所转移的液体中的其他污染物。
如果对于a)、b)和c)目的的取样条件有冲突时,必须单独取样。
1.7 本方法还规定了用于确定罐内不均匀油品的不均匀程度,并估计其质量和数量的取样方法。
1.8 本方法还包括了罐内残渣和沉淀物的取样方法,以及在惰性气体压力下的液态烃的取样技术。
2 相关技术术语本方法采用下列定义。
2.1 主管人员 competent person通过训练,在经验上、理论上和实践知识上能够发现装置或设备的故障或缺点,并能对其进一步使用的可能性做出权威性判断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