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水肿病
- 格式:ppt
- 大小:743.50 KB
- 文档页数:50
中医内科学(水肿)-试卷1(总分66,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湿热壅盛型水肿的治疗是A.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B.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C. 运脾化湿,通阳利水D. 分利湿热E. 温补脾肾,行气利水2. 越婢加术汤是治疗水肿哪一型的代表方剂A. 风水泛滥B. 湿热壅盛C. 湿毒浸渍D. 水湿浸渍E. 以上都不是3. 关格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大便不通,呕吐B. 小便不通C. 小便不通,呕吐D. 大便不通E. 腹部胀大4. 肾阳衰微水肿,选用的代表方A. 实脾饮B. 五苓散C. 济生肾气丸D. 真武汤E.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5. 与水肿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A. 肺、脾、肾B. 肺、胃、肾C. 心、脾、肾D. 肝、脾、肾E. 心、肝、肾6. 水肿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攻下逐水药最适宜A. 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已虚B. 病久体虚肿甚,日久不消C. 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D. 颜面水肿,兼有表证E. 以上都不是7. 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属于八法中的A. 吐法B. 补法C. 汗法D. 消法E. 和法8. 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洁净府”一法,属于八法中的A. 清法B. 汗法C. 消法D. 下法E. 和法9. 阳水辨证属湿热壅盛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A. 己椒苈黄丸B. 木防己汤C. 舟车丸D. 疏凿饮子E. 八正散10. 石韦散可用于A. 气淋B. 血淋C. 劳淋D. 膏淋E. 以上均不可用2. A2型题1. 患者水肿8年,未系统治疗,出现心悸,咳喘,不能平卧,小便不利,下肢水肿,畏寒肢冷,舌淡,苔水滑,脉弦滑,其病机是A. 心脾两虚,血不养心B. 肺气不足,通调失司C. 脾气虚弱,健运失司D. 阳虚水泛,水气凌心E. 心阳不足,心失温养2. 患者,男,22岁,身发疮痍,甚者溃烂已1年余,久治无效。
近一周眼睑突然水肿,延及全身,伴恶风发热,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搏浮数,治疗宜选A. 黄连连翘赤小豆汤B. 越婢加术散C.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D. 五苓散合五味消毒饮E. 防己黄芪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3. 患者因皮肤疮痍破溃而引发水肿,肿势自颜面渐及全身,小便不利,恶风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内科学(水肿)-试卷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水肿证见湿热久羁,化燥伤阴,治宜选用(分数:2.00)A.猪苓汤√B.知柏地黄丸C.五皮饮D.滋肾通关丸E.大补阴丸解析:2.“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原则见于(分数:2.00)A.《金匮要略》√B.《伤寒论》C.《难经》D.《千金要方》E.《内经》解析: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水肿的证候是(分数:2.00)A.风水泛滥B.湿毒浸淫√C.水湿浸渍D.湿热壅盛E.脾阳虚衰解析:4.水肿日久,经一般治疗无效者,可联合下列何法(分数:2.00)A.泻肺行水B.攻下逐水C.通阳利水D.活血化瘀√E.补血益气解析:5.从病机而言,水肿是一种什么表现(分数:2.00)A.表里不和B.正虚邪实C.阴阳失调D.气血紊乱E.全身气化功能障碍√解析:解析: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表现,与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有关,导致水液潴留。
6.按照水肿的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其病理性质可分为(分数:2.00)A.皮水和涌水B.风水和石水C.阴水和阳水√D.正水和黄汗E.水气和痰饮解析:7.急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亏虚,水气泛滥证的治法是(分数:2.00)A.消热解毒,利湿消肿B.健脾渗湿,通阳利水C.散风清热,宣肺行水D.益气扶正,利水消肿√E.补肺肾,益气阴解析:8.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证的治法是(分数:2.00)A.补气健脾益肾B.补益肺肾C.温补脾肾√D.滋养肝肾E.益气养阴解析:9.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全身水肿,有胸水腹水,治疗宜选用(分数:2.00)A.茯苓汤加减B.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C.小半夏汤加减D.济生肾气丸加减E.桃红四物汤加减解析:10.《金匮要略》称水肿为“水气”,按病因、病证分五类,下列哪项不属于此五类(分数:2.00)A.风水B.皮水C.涌水√D.石水E.黄汗解析:解析:《金匮要略》称本病为“水气”,按病因、病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
中医内科学—肾系病症:水肿【定义】水肿是体内水液滞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表现的一类病证。
严重的还可能伴有胸水、腹水等。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论治。
【病因病机】水肿的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形成本病的机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病位】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
2.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总量、抗核抗体、肝肾功能、血浆蛋白、心电图、肝肾B超等有助于水肿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鼓胀、饮证水肿主要影响肺、脾、肾而致水气通调失职,水泛肌肤,四肢皮色不变,发病时头面或下肢先肿,甚者全身浮肿,可有喘息但先肿后喘,多伴有尿量减少。
鼓胀主要影响肝、脾、肾,脾虚木贼,湿热相乘,水聚腹腔,单腹肿胀,青筋暴露;病重时或兼下肢肿,或先积聚后成鼓胀,有时小便减少。
饮证由水气射肺所致,病位在肺,水凌胸肺,久咳喘逆后面目浮肿,其形如肿,实不是肿;严重时可见身肿,先喘,久喘才成肿胀,小便初正常,后偶有不适。
【辨证论治】(一)阳水1.风水相搏临床表现: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
可兼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临床表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中医内科学—水肿真题演练1、水肿风水相博证,其病位在()A、心B、肺C、肝D、脾E、肾2、下列各项,对于鉴别水肿与鼓胀无意义的是()A、有无腹壁青筋暴露B、有无目睛黄染C、水肿与腹水出现的先后D、有无胁下癥积坚硬E、有无头面浮肿3、治疗水肿肾阳衰微证,首选的方剂是()A、实脾饮B、五皮饮合胃苓汤C、疏凿饮子D、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4、治疗水肿湿热雍盛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疏凿饮子B、木防己汤C、舟车丸D、己椒厉黄丸E、八正散5、王某,男,45岁。
水肿延久不退10年,肿势轻重不一,以下肢为主,腰部刺痛,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B、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C、实脾饮D、疏凿饮子E、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6、水肿风水相搏证的水肿特点是()7、水肿湿热雍盛证的水肿特点是()A、麻黄、杏仁B、苏子、葶苈子C、白鲜皮、地肤子D、苦参、土茯苓E、茯苓、泽泻正确答案:BBDAB EA知识点总结:水肿定义: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一类病证。
水肿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
基本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水肿辨证首辨阴阳治疗原则:发汗、利小便、泻下逐水(治水三法)《内经》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阳水——属实。
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
病位在肺、脾。
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
多由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
病位在脾、肾。
治疗原则:三条基本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一)阳水1. 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2. 湿毒侵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3. 水湿浸渍证: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 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二)阴水1. 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2. 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3. 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