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水肿病
- 格式:ppt
- 大小:605.00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内科学(水肿)-试卷1(总分66,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湿热壅盛型水肿的治疗是A.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B.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C. 运脾化湿,通阳利水D. 分利湿热E. 温补脾肾,行气利水2. 越婢加术汤是治疗水肿哪一型的代表方剂A. 风水泛滥B. 湿热壅盛C. 湿毒浸渍D. 水湿浸渍E. 以上都不是3. 关格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大便不通,呕吐B. 小便不通C. 小便不通,呕吐D. 大便不通E. 腹部胀大4. 肾阳衰微水肿,选用的代表方A. 实脾饮B. 五苓散C. 济生肾气丸D. 真武汤E.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5. 与水肿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A. 肺、脾、肾B. 肺、胃、肾C. 心、脾、肾D. 肝、脾、肾E. 心、肝、肾6. 水肿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攻下逐水药最适宜A. 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已虚B. 病久体虚肿甚,日久不消C. 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D. 颜面水肿,兼有表证E. 以上都不是7. 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属于八法中的A. 吐法B. 补法C. 汗法D. 消法E. 和法8. 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洁净府”一法,属于八法中的A. 清法B. 汗法C. 消法D. 下法E. 和法9. 阳水辨证属湿热壅盛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A. 己椒苈黄丸B. 木防己汤C. 舟车丸D. 疏凿饮子E. 八正散10. 石韦散可用于A. 气淋B. 血淋C. 劳淋D. 膏淋E. 以上均不可用2. A2型题1. 患者水肿8年,未系统治疗,出现心悸,咳喘,不能平卧,小便不利,下肢水肿,畏寒肢冷,舌淡,苔水滑,脉弦滑,其病机是A. 心脾两虚,血不养心B. 肺气不足,通调失司C. 脾气虚弱,健运失司D. 阳虚水泛,水气凌心E. 心阳不足,心失温养2. 患者,男,22岁,身发疮痍,甚者溃烂已1年余,久治无效。
近一周眼睑突然水肿,延及全身,伴恶风发热,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搏浮数,治疗宜选A. 黄连连翘赤小豆汤B. 越婢加术散C.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D. 五苓散合五味消毒饮E. 防己黄芪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3. 患者因皮肤疮痍破溃而引发水肿,肿势自颜面渐及全身,小便不利,恶风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内科学(水肿)-试卷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水肿证见湿热久羁,化燥伤阴,治宜选用(分数:2.00)A.猪苓汤√B.知柏地黄丸C.五皮饮D.滋肾通关丸E.大补阴丸解析:2.“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原则见于(分数:2.00)A.《金匮要略》√B.《伤寒论》C.《难经》D.《千金要方》E.《内经》解析: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水肿的证候是(分数:2.00)A.风水泛滥B.湿毒浸淫√C.水湿浸渍D.湿热壅盛E.脾阳虚衰解析:4.水肿日久,经一般治疗无效者,可联合下列何法(分数:2.00)A.泻肺行水B.攻下逐水C.通阳利水D.活血化瘀√E.补血益气解析:5.从病机而言,水肿是一种什么表现(分数:2.00)A.表里不和B.正虚邪实C.阴阳失调D.气血紊乱E.全身气化功能障碍√解析:解析: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表现,与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有关,导致水液潴留。
6.按照水肿的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其病理性质可分为(分数:2.00)A.皮水和涌水B.风水和石水C.阴水和阳水√D.正水和黄汗E.水气和痰饮解析:7.急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亏虚,水气泛滥证的治法是(分数:2.00)A.消热解毒,利湿消肿B.健脾渗湿,通阳利水C.散风清热,宣肺行水D.益气扶正,利水消肿√E.补肺肾,益气阴解析:8.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证的治法是(分数:2.00)A.补气健脾益肾B.补益肺肾C.温补脾肾√D.滋养肝肾E.益气养阴解析:9.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全身水肿,有胸水腹水,治疗宜选用(分数:2.00)A.茯苓汤加减B.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C.小半夏汤加减D.济生肾气丸加减E.桃红四物汤加减解析:10.《金匮要略》称水肿为“水气”,按病因、病证分五类,下列哪项不属于此五类(分数:2.00)A.风水B.皮水C.涌水√D.石水E.黄汗解析:解析:《金匮要略》称本病为“水气”,按病因、病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
癌症: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侵入,痰湿气淤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不寐: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鼻衄: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以鼻腔溢出者。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闭证:属实,骤起,邪气内闭清窍所致。
临床以神智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为特点。
喘症: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并可排除外伤所致者。
痴呆:多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的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功能减退性疾病。
癫狂:癫与狂,都是属于神智失常的疾病,皆因谈迷神窍、气机逆乱而致。
(癫)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狂)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癫病: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致使痰气郁结,痰迷心窍,阴阳失调,精神失常所引起的精神病。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於,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
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
临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
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痰淤阻结,气道不畅。
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中医内科学—肾系病症:水肿【定义】水肿是体内水液滞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表现的一类病证。
严重的还可能伴有胸水、腹水等。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论治。
【病因病机】水肿的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形成本病的机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病位】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
2.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总量、抗核抗体、肝肾功能、血浆蛋白、心电图、肝肾B超等有助于水肿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鼓胀、饮证水肿主要影响肺、脾、肾而致水气通调失职,水泛肌肤,四肢皮色不变,发病时头面或下肢先肿,甚者全身浮肿,可有喘息但先肿后喘,多伴有尿量减少。
鼓胀主要影响肝、脾、肾,脾虚木贼,湿热相乘,水聚腹腔,单腹肿胀,青筋暴露;病重时或兼下肢肿,或先积聚后成鼓胀,有时小便减少。
饮证由水气射肺所致,病位在肺,水凌胸肺,久咳喘逆后面目浮肿,其形如肿,实不是肿;严重时可见身肿,先喘,久喘才成肿胀,小便初正常,后偶有不适。
【辨证论治】(一)阳水1.风水相搏临床表现: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
可兼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临床表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中医内科学—水肿真题演练1、水肿风水相博证,其病位在()A、心B、肺C、肝D、脾E、肾2、下列各项,对于鉴别水肿与鼓胀无意义的是()A、有无腹壁青筋暴露B、有无目睛黄染C、水肿与腹水出现的先后D、有无胁下癥积坚硬E、有无头面浮肿3、治疗水肿肾阳衰微证,首选的方剂是()A、实脾饮B、五皮饮合胃苓汤C、疏凿饮子D、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4、治疗水肿湿热雍盛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疏凿饮子B、木防己汤C、舟车丸D、己椒厉黄丸E、八正散5、王某,男,45岁。
水肿延久不退10年,肿势轻重不一,以下肢为主,腰部刺痛,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B、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C、实脾饮D、疏凿饮子E、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6、水肿风水相搏证的水肿特点是()7、水肿湿热雍盛证的水肿特点是()A、麻黄、杏仁B、苏子、葶苈子C、白鲜皮、地肤子D、苦参、土茯苓E、茯苓、泽泻正确答案:BBDAB EA知识点总结:水肿定义: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一类病证。
水肿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
基本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水肿辨证首辨阴阳治疗原则:发汗、利小便、泻下逐水(治水三法)《内经》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阳水——属实。
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
病位在肺、脾。
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
多由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
病位在脾、肾。
治疗原则:三条基本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一)阳水1. 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2. 湿毒侵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3. 水湿浸渍证: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 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二)阴水1. 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2. 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3. 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五)肾系病证水肿(1)水肿的病机可归纳为什么?水肿的病机归纳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使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成。
(2)水肿与鼓胀的鉴别要点。
水肿以肌肤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甚则遍身浮肿为主,肿自下而上者多从足跗始,自上而下者,先见于眼睑、头面。
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致。
鼓胀以单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余处一般不肿。
为肝脾肾疏泄运化功能失调,气血交阻,水聚腹中所致。
(3)阳水、阴水的临床特征。
阳水由肺气失宣,三焦壅滞,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临床症状为颜面先肿,继及全身,腹胀,口渴,小便短涩,大便结,苔黄腻,脉滑或数。
阴水由脾阳不振,肾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临床表现为面浮足肿,或下肢先肿,胸闷食减,肢冷神疲,便溏尿少,身重腰酸,舌胖苔白,脉沉迟(1)李某,男,21岁,因全身浮肿1周入院。
1年前因全身浮肿在某省级医院住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服用强的松后尿蛋白转阴、病情缓解,但强的松仍维持10mg/d。
1周前因劳累过度、受凉后,又出现眼睑、下肢浮肿,伴发热、咽痛、尿少,当地医院予先锋Ⅵ静脉滴注,现已无发热、咽痛,但全身浮肿,身体肥胖,尿少尿黄,面部满布痤疮,口苦口干,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水肿(湿热内蕴)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蛇舌草茵陈车前子石苇白茅根薏苡仁茯苓丹参厚朴(2)麦某,男,65岁。
因双下肢浮肿半个月而就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服用心痛定或波依定可控制。
半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全身困重,纳呆,经服用西药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效果不明显。
现在症:双下肢浮肿,朝轻暮重,腰酸膝软,全身乏力,纳呆口淡,尿少,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诊断:水肿(脾肾阳虚)治法:温阳利水方药:真武汤加减:附子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生姜陈皮泽兰益母草川牛膝淋证1.淋证的基本治则是?实则清利,虚则补益2.尿血与血淋如何鉴别?鉴别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或仅有轻微胀痛或热痛,而血淋则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A.吐法B.补法C.汗法D.消法E.和法【答案】C2、聚证的主要病位在A.肝B.心C.脾D.肾E.肺【答案】A C3、厥证的病机是A.气机逆乱B.升降乖戾C.痰瘀互阻D.气血运行失常E.肝郁气滞【答案】A B D4、内伤头痛的病因包括A.情志不遂B.肝肾阴虚C.风寒上扰D.稟赋不足E.外伤久病【答案】A B D E5、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A.吐法B.补法C.汗法D.消法E.和法【答案】C6、痰饮的病理属性是A.本虚标实B.标实致虚C.阳虚及阴D.阳虚阴盛E.阳盛阴虚【答案】A D7、下列哪项是阳痿的常见原因A.劳欲过度B.情志失调C.饮食不节D.劳逸失度E.禀赋不足【答案】A B C D E8、癫狂的病位在A.心B.肝C.脾D.肾E.脑【答案】E9、阴茎萎软,阴囊潮湿,瘙痒腥臭,小便赤涩灼痛,胁胀腹闷,泛恶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应选用A.归脾汤B.逍遥散C.大补阴丸D.龙胆泻肝汤E.知柏地黄丸【答案】D10、若痉证久治不当,可以出现下列哪些症状A.半身不遂B.头痛C.痴呆D.痫证E.肢体不利【答案】A B C D E11、患者石淋日久,症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者,其主方为A.补中益气汤加减B.无比山药丸加减C.参苓白术散D.大补元煎E.举元煎【答案】A12、颤证的基本病机是A.肌肉筋脉失养B.肝风内动,筋脉失养C.筋脉失养而挛急D.劳逸不当,筋脉损伤E.肢体筋脉拘急失控【答案】C13、刘某,男,46岁,工人。
因汗出受风诱发腰痛月余就诊。
自述腰痛重着,转侧不能,热敷后症状可以减轻,阴雨天加重。
伴有畏寒肢冷,双下肢冷凉尤甚,舌苔白腻,脉沉而缓。
该病例为何种类型腰痛A.寒湿腰痛B.湿热腰痛C.肾虚腰痛D.瘀血腰痛E.痛痹【答案】A14、周某,男,16岁。
以进食海鲜为诱因,诱发血证,皮下紫斑遍身,并有鼻衄.齿衄,腹痛,便血尿血,发热,四肢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202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第六单元肾系病证水肿水肿的概念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水肿的病机病位:肺、脾、肾,关键在肾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
●水肿的诊断要点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重者见癃闭或尿少,抽搐,神昏谵语等。
●水肿的鉴别●水肿的辨证要点首先须辨阳水、阴水其次应辨病变之脏腑●水肿的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水肿的辨证论治(1/3)●水肿的辨证论治(2/3)●水肿的辨证论治(3/3)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水肿的转归阳水易消,阴水难治。
病变后期,可发展为关格,转为癃闭或兼见眩晕之证。
●水肿的预防调护肿势重者予无盐饮食,轻者予低盐饮食(每日3~4g)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
每日尿量少于500ml时,警惕癃闭的发生。
患者,男,26岁,晨起出现眼睑浮肿,继而四肢及全身皆肿,伴见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舌苔薄白,脉浮滑。
选用:A.五皮饮合胃苓汤B.越婢加术汤加减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D.疏凿饮子合己椒苈黄丸E.实脾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风水相搏证证候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水肿风水相搏证的治法是:A.宣肺解毒,利湿消肿B.疏风清热,宣肺行水C.健脾运湿,通阳利水D.分利湿热,利水消肿E.健脾温阳,利水消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风水相搏证证候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中医内科学笔记知识提纲上篇 总论第一节 感冒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咳嗽第三节 哮病 第二节 淋证 第四节 喘证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五节 肺痈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三节 癃闭 第六节 肺痨第七节 肺胀 第四节 阳痿 第八节 肺痿 第一节 心悸 第五节 遗精 第二节 胸痹 第一节 郁证 第三节 不寐 第二节 血证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四节 癲狂 第六章 气血津液 第三节 痰饮 第五节 痫病 第四节 消渴 第六节 痴呆 第五节 自汗 第七节 厥证 盗汗 第一节 胃痛 第六节 内伤 第二节 痞满 发热 第三节 呕吐 第七节 虚劳 第四节 噎膈 第八节 肥胖 第三章 脾胃病证 第五节 呃逆 第九节 癌病 第六节 腹痛 第一节 痹证 第七节 泄泻第八节 痢疾 第二节 痉证 第九节 便秘下篇 各论 第一节 胁痛 第七章 肢体经络 第三节 痿证 第二节 黄疸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颤证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四节 鼓胀第五节 头痛 第五节 腰痛 第六节 眩晕 第七节 中风 第八节 瘿病 第九节 疟疾中 医 内 科 学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三、病因病机:(一)病因:感受外邪,正气虚弱(二)病机;卫表失和,肺失宣降。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疏风宣肺(三)、分型论治: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加减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4、气虚感冒:参苏饮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第二节咳嗽一、定义: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三、病因病机:1、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