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泛肌肤水肿成 标肺肾本制在脾 严氏分为阴阳水 利水消肿随证施 湿热壅盛疏凿饮 湿毒麻连风水婢 水湿浸渍胃苓五 实脾肾气脾肾宜
〔二〕治疗方案的基本要求
1、保持身心愉快,避免精神刺激 2、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劳倦过度 3、保持清淡,低盐,低脂饮食,避免
刺激性食品 4、适当配合食疗,气功以助康复
〔三〕源流 1、分类 〔1〕、《内经》:"水"、"水气":风水、石水、
涌水
〔2〕、《金匮要略》:"水气病"按症状分:风 水、 皮水、石水、正水、黄 汗 按部位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 肾水
〔3〕、《中藏经》水肿:分青水、赤水、黄水、
〔5〕、宋·严用和《济生方》首分阴水阳水辨证
"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涩少而 清、大腑多泄,此阴水也,则宜用温暖之剂,如实脾饮, 复元丹是也;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 渴小便赤涩,大腑多闭,此阳水也,则宜用清平之药,如 疏凿饮子、鸭头丸是也."
缓.
2、治则: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3、方药:实脾饮加减
白术 附子 干姜 草果——健脾温阳 茯苓 猪苓 泽泻——淡渗利水 厚朴 大腹皮——行气导滞 4、加减: 脾虚甚——党参 北芪 湿重——苍术 厚朴 法夏 肿退以后,可用参苓白术散调理
• 〔六〕肾阳衰微型 • 《诸病源候论》:"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 • 1、辨证依据: • 〔1〕水肿迁延不愈,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两足跗尤
无所事,随表里寒热上下,因其势而利导之,故宜汗、 宜下、宜渗、宜清、宜燥,宜温,六者之中,变化莫拘".
• 〔7〕、近代:辨证论治 • 扶正〔健脾,温肾,益气养阴〕 • 攻邪〔清热利湿,活血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