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7.41 KB
- 文档页数:2
浅议语言学习中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论文关键词]语言学习语境语义[论文摘要]当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时,它所表达的意义只能是众多义项之一,甚至变成了词典上所没有的临时含义,究其原因,语境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学习语言的人,除了学习词语的基本含义外,还要了解语境对词语含义的影响,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
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很多时候会求助于词典,然而词典并不是每次都能帮上忙。
原因在于,词典上罗列的是词语的基本含义,而当词语进入特定语境或言语片断时,其意义往往要发生变化。
因此,要想正确理解这类词语,不仅要了解其基本含义外,更重要的是“揣摩词句的语境含义”。
一、什么是语境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语言活动也不例外。
“语境”一词,由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首先提出。
对这一术语的理解和使用学术界历来有较大的分歧。
但大体上,人们认同于把“语境”看成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在我国,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汉语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最早明确提出语境问题并作出理论探讨。
后来王德春教授又把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明确。
他说:“什么是语境呢,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性格、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二、分析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1.语境使语义单一化“一个多义词虽有几种或十几种含义,但只要把它用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具体的语言环境把这个多义词的其他讲不通的含义都排除了。
”(1)语境有助于义项定位词的多义现象使得语言可以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意思,体现了语言的节约多效机制,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这种现象给阅读带来的不便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往往看着众多的义项无法确定是哪一个。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分析语境。
例如,“走”的义项很多,但是在“讲话~了嘴”一句中只适用“漏出,泄漏”这一义项。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
在书面语中表现为上下文所产生的语言环境。
在口语和其他语言形式中语境比较复杂,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编码者和解码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素养等等诸多因素。
正是由于语境涉及的面特别广泛, 需要涉及修辞、阶级、团体等因素, 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词义的解释, 使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词义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用范围中所产生的意义。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义除了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外, 还包括它的主观评价和在特定范围中的意义。
语境和词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词义依赖语境,语境制约着词义。
产生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深化和偏移现象,是根据语境是外因是条件。
在我们看作品或日常运用等时候,利用语境确定所指,使原文中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一性;依据原文特定语境的表达需要创造译文特殊的表达形式;通过语境确定词义的褒贬内涵;利用语境消除含糊,使词义具体化;借助语境的补衬作用,正确获得言外之意。
由此证明,语境这个外因、条件是重要的。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曾指出:“语境是决定词义的唯一因素, 舍此别无意义可言”。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 因此分析语言现象, 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 离开一定的语境, 把一个语言片断独立起来分析, 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
”可见, 词义依赖语境, 语境
影响着词义。
通过语境理解词语的词义与用法语文教学课件一、引言在语文学习中,词语是构建语言的基本单位。
理解词语的词义与用法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本课件将通过语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词义与用法,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二、语境的重要性1.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语境是指词语所处的上下文环境,包括前后文的语句、段落以及整篇文章等。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词义,因此,理解词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2. 语境对词语用法的影响语境不仅影响词义,还影响词语的用法。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和搭配方式,只有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词语。
三、通过语境理解词义1. 上下文提示通过前后文的提示,学生可以推测词语的词义。
例如,在一篇文章中出现了“炎炎夏日,烈日当空”的描述,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推测出“炎炎”表示天气炎热的意思。
2. 词语搭配词语的搭配也可以提供词义的线索。
例如,“雄心勃勃”中的“雄心”和“勃勃”都是积极向上的词语,通过搭配可以理解为“充满雄心壮志”。
3.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词语的使用,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词义。
例如,“聪明”和“智慧”都表示智力高,但“聪明”偏重于反应敏捷,而“智慧”则强调智力的深度和广度。
四、通过语境理解词语的用法1. 语法功能语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语法功能。
例如,“他是一位医生”中的“医生”是名词,而“他医生地说道”中的“医生”则是动词。
2. 搭配要求语境也可以提供词语的搭配要求。
例如,“喜欢”通常搭配名词或动词不定式,而不搭配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
3. 修辞手法语境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修辞手法。
例如,“如雷贯耳”中的“如雷”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声音响亮。
五、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语境理解词义与用法的能力。
例如,给出一段描述:“小明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鸟,他立刻用手里的布包住它,轻轻地抱着送往医院。
”学生需要根据语境理解“受伤”、“布包”、“抱着”等词语的词义与用法。
英语翻译中语境对词义的影响2019-09-20摘要:词义与语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狭义的⾔语环境来说,单词需要具体的语境来确定其内涵,语境的变化决定着词义的变化,若是脱离了语境,词义就存在局限性。
从⼴义的语境来看,⾔语表达时的情景语境和社会⽂化语境,都是影响词义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语境⾔语语境情景语境⽂化语境词义⼀、引⾔语境这⼀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语⾔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语⾔环境对理解词义是必不可少的,并将语境分为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化语境。
英国语⾔学家费斯继承和发展了这⼀观点,认为句⼦的意义只能在语境中确定。
费斯的学⽣、功能语法的创始⼈韩礼德,把语境看做是语篇之外的情景因素,认为所有语⾔都是在情景中应⽤的语⾔,同时还强调社会⽂化语境对于语⾔的作⽤和影响。
在我国,胡壮麟教授将语境分为“上下⽂语境”、“情景语境”和“⽂化语境”。
李运兴教授在其《英汉语篇翻译》⼀书中也将语境分为三类,即语⾔语境、情景语境和⽂化语境。
在冯⼴艺教授所著的《语境适应论》中,从范围上将语境分为⼴义语境和狭义语境两⼤类(这⾥的⼴义语境不包括上下⽂)。
本⽂主要从狭义的语境和⼴义的语境来阐述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狭义语境下的词义变化狭义的语境,亦称上下⽂语境,或称语⾔语境,就是⼀个多义词周围的词项。
不管是原语⾔还是译语⾔,都存在⼀词多义现象和歧义句。
译者必须既能准确传达出原语⾔作者的意图,同时译⽂表达⼜必须以译语⾔习惯为参照。
只有这样译⽂才能既忠实于原⽂,⼜易于被译语读者所接受。
英语中存在⼤量的同⾳异义词和多义词,所以⼈们只有在⼀定的语境中使⽤词语,才可能消除潜在的词语歧义。
⾸先,通过例⼦分析原语⾔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如:High vaulted rooms with cool uncarpeted floors,great dogs upon the hearths for the burning of wood in winter time,and all luxuries befitting the state of a marquis in a luxurious age and country.(Charles Dickens:A Tale of Two Cities)。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在日常交际中,语境总是在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这导致了语境中的词义也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语境的变化造成了词义的变化,语境对词义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不同的语境下,词义和词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标签:语境;词义;影响;关系一、概念阐述(一)语境概念语境,即语言环境,指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定的具体场合”。
根据交际的原则,语言交际必须符合语言环境。
语言是一套不完备的体系,词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决定,而要由语境来决定。
语境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可以概括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两大类。
狭义的语境指一定的语言上下文,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境;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背景知识、情景知识以及交际双方的相互知识,包括狭义语境,及与人的言语表达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环境气氛等等。
(二)词义概念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
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它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其中的词义也就理所当然地有了很多变化,一般来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和感情色彩的变化等等。
语境和词义的关系就是指词义在不同语境中发生的以上的变化。
二、语境和词义的关系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因此,语境对词义有制约作用。
首先表现在对词的理解和选用上。
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这时就要依据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理解。
单词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因为没有语境我们就无法确定讲话者想用这个词所表达的哪个确切意义,很多词的词义往往是特定的语境中扩展出来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独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
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摘要: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义与语境密切相关。
特别在英语学习中,语境对词义制约作用更为突出,它能够选择词和词义,确定变化了的词义内容,增添词的文化内涵,以及制约词搭配时的词义。
关键词:语境内部语言环境外部言语环境制约词义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功夫没少下,效果不理想,形成“学生很吃力,老师不高兴,家长不满意”的怪圈,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容易走入误区,盲同的使用参考资料,上补习班等,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没有好成绩。
其实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感觉困难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没有认识到英语是一门语言,需要运用,忽视其应用的文化背景,更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剥词的制约,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在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中,掌握语境对词的制约作用至关重要。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国家间的接触、民族间的往来日益频繁。
那么,英语这一国际间交流的主要语言形式就起着人类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
如何正确的使用英语,使之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笔者认为理解好语境对词的制约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语境严格地制约着词义的生成与确立。
若对语境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词义、选择词语,就会影响对文本的理解、译文的质量或与对方的交流。
本文从英语教学和英语交流过程中语境对词义制约的诸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有利于准确选词,从而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一、对语境、词义的内涵分析1,对语境的理解语境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它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前提。
如何理解语境?国内外语青学家曾有过许多论述。
语境充满魅力,它深奥朦胧,却又有规律可循,它出氛围、出画面、出意境,有一种朦胧而炫目的美。
因此语境有制约性。
语境又是无形态的,它不是原语的结构成分,没有原语的语法功能,但它依附于原语结构,具有依附性。
上下文对词汇的上下位义选择的制约-------语篇理解策略探究摘要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发展衍化的。
其中,语言交际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离不开语境,语境可以分为两种: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在外语教学中,上下文对词语的上下位义的语境制约也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因为在外语的阅读理解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生僻词,如何理解这些生僻词对于理解文章的语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下文对词语上下义的制约作用,可以对在外语阅读中遇到的生僻词进行猜测,从而推导出整句句子的意思。
因此说,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选择适合的上下位义词对于外语的阅读以及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理解和翻译,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对国内外语言语境文献进行梳理之后,重新对认知语境有了自己的界定和理解,为今后继续研究语篇语境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上下文;上下词义;制约;语义;认知语境目录摘要 (1)目录 (2)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7)1.3 要解决的问题 (8)1.4 论文框架 (9)第二章文献综述 (10)2.1 语境制约 (10)2.2 上下词义内涵 (19)2.3认知语义的空间语境分析 (23)第三章语境的功能语义分析 (23)3.1 语境认知语义学理论基础 (23)3.2 情景上下文对语境的制约 (25)3.2.1话语上下文对语用的制约 (25)3.2.2情景上下文对语言的制约 (26)3.3 上下义词语境衔接分析 (26)3.3.1语篇语境衔接理论 (26)3.3.2 非语言语境中语篇衔接的提示功能对上下位义词的影响 (27)3.3.3 非语言语境中的语篇的篇章组织功能对上下义词的影响 (28)第四章上下文对上下位义选择理解的制约 (29)4.1上下义词空间词汇的认知——功能语义分析 (29)4.1.1 上下义词空间词汇认知 (29)4.1.2词语理解对上下义词的认知 (30)4.2教学中的应用 (33)4.2.1上下文语言语境对上下位义的制约进行阅读理解教学 (33)4.2.2对教学的启示 (35)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英国的B.Malinowski教授早在1923年就总结出了语境的概念。
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摘要:词义与语境关系密切,每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
一个词的准确意义必须由它所处的语言环境加以限定才能明确。
关键字:语境多义与歧义褒义与贬义感情色彩制约作用语境(context)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狭义地看,它主要是指语言的搭配结构及上下文关系,其中包括词语之间临时或固定的结合形式、词语在这种形式中以及通过句、段、章等较大的语言单位所表现出的不同语义等;广义地讲,语境还可同时用来指“言语环境”,它主要涉及言语活动中的讲话内容、讲话方式、讲话人和听话人的地位关系等方面内容。
关于语境的定义可谓是五花八门,而最为简洁的当推英国语言学家菲什曼(J .A.Fishman)格言式的界说:“谁于何时对谁说了什么话。
”但应当指出的是,这里需要再加上“何地”与“如何”,因为言语活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场合和方式的。
语境所涉及的各种内涵决定了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而另一方面,词语本身的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也为这种制约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按照词汇学和语义学的观点,词的多义性在不同情况下会以各种特定形式体现出来,
语义依赖语境,语境制约着词义,在进行英汉译时,离开特定的语境就不可能正确的理解语义。
也就谈不上对词的正确翻译。
对此,我将从语义理解的角度,论说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一、利用语境确定所指,使原文中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一性从实践上说,翻译的过程可以分为理解与表达两大阶段。
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比较突出,因此在翻译过程的理解阶段,词义辨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弗斯所说:每个词用在新的语境中就是新词。
上下文是意义的基本参照系,最简单的上下文是词语搭配。
不同的词语搭配和上下文对一个词的具体意义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如“table一词在字典中就有七个释义。
在翻译中要想翻得准确,就必须结合语境,由于语境不同,词义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1、a piece of furniture (一件家具,桌子)2、the people sitting at the table for a meal or playing cards (就餐或玩牌的一桌人)3、the food put on the table (放在桌上的食物)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又如“credit”一词,在学校里表示“学分,精英”credit course ,在银行业务中表示“信用”credit card,在商业中又可以表示赊账credit sales
等。
多义词和同音同形异义词都可能使同一个词语产生歧义,使该词所在的语句成为一个词语歧义句。
由此看来,词离开语境,意义就不明确;句子离开语境后,其表达的意义也可能产生歧义。
因此,要准确地理解语言结构所传达的意义,通常是不能脱离语境的。
二、通过语境确定词义的褒贬内涵;
英语和汉语一样,有些词常带有褒义,如modest(谦逊的),noble(高尚得的),honor(光荣);而有些词又带有贬义,如notorious(臭名昭著的),arrogant (傲慢的),mean(吝啬的)。
通常来说,原文是褒义词,译文也得用褒义含义表达;原文是贬义词,译文也得用贬义含义表达。
但是有些词,如bilious,aggressive,scheme等,既可作褒义也可作贬义使用,这个时候,要确定其褒贬含义,就必须结合上下文,结合语境,根据语境确定其褒贬含义,以达到准确的效果。
如“aggressive”一词。
它既可以表示“有进取心的”,也可表示“好斗的,挑衅的,侵略的”。
由此看来,词一旦离开语境,词的褒贬就难以准确定位,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就会很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要准确定位词的褒贬含义,通常也是不能脱离语境的。
三、通过语境传达词语感情色彩
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扩展信息容量,染上独特的感情色彩,成为词语使用者文采,风格和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而一些极其寻常的词语在特殊的搭配关系中会显得别具一格的情趣,变得十分生动、形象。
而我们知道一个词本身是没有感情色彩的,通过语境,词的这一功能便可实现。
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Those that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 how swift is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词语swift , shift, such, rush 等词,营造出了音韵上的匆促与纷扰,传达了原文的感情色彩,确保了译文的美学价值。
由此看来,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能为与原文增色,而这也是依赖语境的,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综上所述,词义与语境息息相关,词义在语境中体现其功能和效果,而语境又是制约词义的特定环境,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特别把握这两者的关系,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