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1.00 KB
- 文档页数:13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当骑行者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时,路面受到的压力与自行车受到的支持力是对相互作用力C.如果自行车在行驶中所受到的力全都消失,那么车会慢慢停下来D.当骑行者在平直路面上,停下来时,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在压力大小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A错误;B.当骑行者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时,路面受到的压力与自行车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正确;C.如果自行车在行驶中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自行车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做匀速直线运动,C错误;D.当骑行者在平直路面上,停下来时,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等,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等于车和骑行者的重力之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分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绳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上,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详解】AB.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压力一定,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B错误;C.木块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故C错误;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力与运动的关系-单选题专训及答案力与运动的关系单选题专训1、(2020婺城.九上期中)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体m连在弹簧上,并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恒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大,从B到C动能越来越小B . 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小,从B到C所受合力不变C . 物体从A到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B到C动能一直减小D . 物体在B点动能最大2、(2019慈溪.八上期末) 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 . 只有重力B . 重力和空气阻力C . 重力和手的推力D . 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3、(2018浙江.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图中速度υ的方向是小强同学在体育中考“原地掷实心球”项目测试中球出手时的飞行方向。
对从球出手到落地的过程,下面关于机械能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A . 球出手时动能最大B . 球出手时势能最大C . 球落地时机械能最大D . 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4、(2018浙江.中考模拟) 一辆娱乐电瓶车,工作时电压为24V、电流为10A,效率为80%。
电瓶车及人总重为1500N,行驶时阻力是总重的0.1倍,则此电瓶车水平匀速行驶100m所用的时间约为()A . 78秒B . 833秒C . 104秒D . 83秒5、(2019宁波.中考模拟) 如图是女子网球亚洲“一姐”李娜在比赛中的情景,以下有关网球比赛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发球后,由于网球受惯性力的作用,网球能继续向前飞行B . 发球时,球拍对网球的力大于网球对球拍的力,所以球被击出C . 回球时,网球的动能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所以只有球拍会变形D . 发球前,向上抛出网球,网球在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6、(2019东阳.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及其他阻力,小球可在A、B间来回摆动。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试题、答题及解析一、课题:力和运动的关系二、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2. 知道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3. 了解平衡状态三、学习内容:1.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当物体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都表示处于平衡状态。
3.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力平衡四、学习检测1.如图a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作直线运动。
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b中的图线甲、乙,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A.F1可能大于F2B. F1可能小于F2C. F1一定大于F2D. F1一定等于F2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同一物体匀速上升时,速度越快,所受拉力越大C.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就会慢慢停下来D. 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会产生力的作用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玩排球的一个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排球离开手后就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B. 排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排球在地面上静止时,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也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兵乓球被击出后,仍受到球拍的弹力作用B. 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击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力D. 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6.某一时间内,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图中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 B. C.D.7.校园足球在厦门市方兴未艾,关于踢球时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力踢足球时脚感到疼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力作用C. 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落地,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D. 不踢球时球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8.用手握住一个重5N的啤酒瓶,瓶口向上静止在手中,此时手对瓶有一个向上的摩擦力静摩擦力,已知手对瓶的压力为8N,则手对瓶的摩擦力f 1=_____N;当手对瓶的压力增大到10N时,手对瓶的摩擦力f 2 ______f1填“”、“”或“”,当往瓶中倒入一定水时,瓶仍静止在手中,手对瓶的摩擦力______填“”、“”或“”.9..抛出手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关于小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受力 B.只受重力C.只受手向前的推力 D.受手向前的推力和重力10..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向右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1s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B.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C.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3s后人突然用6N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物体立刻向左加速运动11.体育课上,小阳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一、选择题1.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可看成质点),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
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下列v-t图像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图线是()A.B. C. D.2.2020年7月20日消息,近日俄军最新型的图-160M战略轰炸机首飞,飞行过程持续34分钟,飞行高度为1500米,能搭载多达40吨的各型炸药。
在这则新闻中涉及了质量、长度和时间及其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闻中涉及的“34分钟、1500米和40吨”中,只有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千克米每二次方秒”被定义为“牛顿”,所以“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秒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而天只是时间的单位D.两个或更多的符号表示的单位一定是导出单位3.战斗机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着陆甲板时,若飞机勾住阻拦索减速,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将大大减小。
着舰使用阻拦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斗机的速度变化的更慢B.战斗机的惯性减少得快C.战斗机的加速度变大D.战斗机的速度减少得多4.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同时同高度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块和一张纸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块落地用时少B.纸片落地用时少C.石块与纸片同时落地D.无法比较5.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F随时间t(F=kt+F0)线性增大到某一个数值后,接着又线性减小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不变),在这个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
那么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v-t 图线是图中的()A.B.C.D.6.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按如图所示放置,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用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倾角为30︒的直角边上,物体C放在倾角为60︒的直角边上,B与C之间用跨过定滑轮轻质细线连接,A、C的质量比为34,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μ<1)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弹力大小为mg,C 与斜面间无摩擦,则()A.物体A、B均受到摩擦力作用且受到的摩擦力等大反向B.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2mg,物体B不受摩擦力作用C.弹簧处于拉伸状态,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12mg,方向均沿斜面向下D.剪断弹簧瞬间,物体B加速度为2g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在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A.加速度逐渐先减小后增大B.经过O点时的速度最大C.所受弹簧弹力一直减少D.所受弹簧弹力始终大于摩擦力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kg的小球用轻绳挂在倾角α=45︒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向右加速运动,小球相对斜面静止,g=10m/s2,当加速度a=2g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A .1002NB .1003NC .1005ND .200N9.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质量分别为2m 、m 的a 、b 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 用细线连接在木板上,调整细线使之与斜面平行且使系统静止时,物块b 恰与斜面底端的挡板无弹力,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 。
备考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力与运动_压强_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填空题专训及答案备考2021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力与运动_压强_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填空题专训1、(2017鹤岗.中考真卷) 到云南旅游的北方游客在当地就餐时,经常会感觉米饭夹生或不熟,是因为当地海拔较高,气压较________(选填“高”或“低”),使水的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的缘故.2、(2019泸州.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三个小实验:甲为敞口烧瓶内装有保持95℃的热水来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乙为用装满水的杯子和盖着的薄塑料片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丙是充有一定量空气的气球。
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请你推测:甲实验中的热水会________;乙实验中薄塑料片会________;丙实验中气球的体积会________。
3、(2019邗江.中考模拟)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 和B ,A 中装有一些水,B 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
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 杯中的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
另外,B 杯中的水________(能/不能)沸腾,理由是________。
4、(2017牡丹江.中考模拟) 五一假期小明全家从哈尔滨到西藏游玩,到达西藏后,小明感到呼吸有些困难,爸爸告诉他这是由于西藏地区海拔高,大气压比哈尔滨________的缘故;并且告诉小明大气压对液体的沸点也有影响,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________(填“高”或“低”),所以当地烹饪牛羊肉以烧烤为主.5、(2020韶关.中考模拟) 用钢笔吸墨水时,先捏笔胆排出里面的空气,在________的作用下,把墨水压进钢笔内;在青藏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 ___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00℃;平时用的茶壶的壶盖都有一个小孔,下端是连通的,构成一个________。
备战2021中考物理(沪粤版)基础提升训练-力学综合(二)一、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质量、绳子质量和轴摩擦均不计。
当撤去拉力F1,物体静止后,改用大小为3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向右运动10m,如图乙所示。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60N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0NC.乙图中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图中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力的合力为10N2.水银气压计若挂歪了,其读数将会()A.与实际气压一样大B.比实际气压小C.比实际气压大D.无法确定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减小B.飞机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利用了流速越大气压越大的原理C.汽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4.小明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一般速度骑自行车上学,行驶过程中自行车所受的阻力为车与人总重的2%,则小明同学骑车的功率最接近于()A.1 WB.100 WC.1000 WD.700 W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乙图中百米冲线后运功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丙图中小明在做引体向上时,单杠的重力和他的重力对平衡力D.丁图中小陆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仅受到重力的作用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在木板上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第2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大一些D.两次拉力的功率相等7.两位同学想用弹簧拉力器来比试臂力的大小,他们在同一拉力器上安装了三根弹簧,结果两人都成功地将拉力器拉开,由此可知()A.手臂粗的同学所用的力较大B.手臂长的同学所用的拉力较大C.两位同学所用的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两位同学所用力的大小8.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的关系B.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9.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A.5:7B.2:3C.3:7D.1:110.对下列四幅图情景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表明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B.图乙中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压强,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D.图丁中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变小,浮力不变二、多选题11.一边长为l0cm的正方形实心铝块,密度为2.7×103Kg/m3时,按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然后按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浸没在盛水的容器中,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5cm,g 取1O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70Pa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2500 PaC.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0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N1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4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g/c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400Pa13.你所答的这张物理试卷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C.因为它是静止的,所以没有受力的作用D.因为受摩擦力,所以静止在桌面上1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D.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15.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
核心考点01牛顿第一定律一、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1、不同物理学家的观点物理学家对力与运动的贡献研究方法评价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依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根据生活经验得出,但是没有对这些物理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根据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得到研究方法:设计理想斜面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经过逻辑推理得到结论,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笛卡尔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那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数学演绎法对伽利略的科学推理进行补充:惯性运动的直线性。
2、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小球沿斜面A 点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滚上另一斜面,如下图所示:推理1: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C 点处;推理2: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例如上图中的BD和BE,小球仍从A点静止释放,最终将达到原来的高度D点处和E点处,不过它要运动得远一些;推理3:若将第二个斜面放平,如上图BF,小球无法到达原来的高低,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注意】理想实验并非真实的科学实验,是在经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
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物体这种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惯性定律。
2、揭示的内容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句话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也就是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以下三种:速度大小发生改变,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大小不变;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的改变其实就是速度发生改变,只要有加速度运动状态就一点发生改变。
指出了理想化的状态:不受外力的状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力与运动的关系-填空题专训及答案(二)力与运动的关系填空题专训1、(2017淮安.中考模拟) 空中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升力来自________;风吹树摇,风停树静,说明力是________的原因.2、(2017平谷.中考模拟) 小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在水平地面上用力匀速推动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困难,请你根据小刚这一发现,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3、(2017润州.中考模拟) 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 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1推A,________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________N;若要让图乙中A、B在水平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一个大小为________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4、(2016遂宁.中考真卷) 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Pa,由图象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3s~6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N,9s~12s物体做________运动,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5、(2012贵港.中考真卷)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t=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 N.6、(2013玉林.中考真卷)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越大,刹车皮与车轮间的压力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车轮受到的摩擦力也就越大,所以自行车就停得________(选填“越快”或“越慢”).7、(2012苏州.中考真卷) 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10N,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________.8、(2018齐齐哈尔.中考真卷) 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答案】A【解析】【详解】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A正确;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重力的作用,不是平衡力,B错误;C.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能说球受到惯性,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上运动,C错误;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这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为零,D错误。
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如果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物体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D.中对传送带的压力是物体施加的力,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BD不合题意。
C.物体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且两个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加速运动,所以受到传送带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C符合题意;3.一个上、下底面材料相同的圆台形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按图(a)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a,按图(b)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b,则()A.F a>F bB.F a<F bC.F a=F b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分析】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倒置后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所以两图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又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水平力与摩擦力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故两图中的水平力大小应相等。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拉力大小的比较,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要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4.一辆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卡车的支持力B.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地面的压力C.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D.地面对卡车的摩擦力和卡车对地面的摩擦力【答案】A【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详解】A .卡车静止,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卡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关系,故A 正确;B .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地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 错误;C .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 错误;D .地面对卡车的摩擦力和卡车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 错误。
故选A 。
5.如图l 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 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从t =0开始,小兵每隔2s 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4s 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B .8~l0s 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C .t =l0s 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D .若16s 时撤去F ,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丙确定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态,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及图2,利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详解】由图3知,12到18s 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2知,此时f =F =4N 。
A .由图2知,0~4s 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 =2N ,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止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 ,故A 错误;B .由图3知,8~10s 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摩擦力仍等于4N ,故B 错误;C .由图3知,从10到12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10m 5m/s 2ss v t === 而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做加速运动,因此全程的平均速度应大于10s 时的速度,故C 正确;D.若16s时撤去F,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1)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2)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3)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不会保持静止;(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
【详解】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A正确;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B错误;C.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是由于弹簧恢复原状所以不会保持静止,故C错误;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A。
7.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D.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消失了【答案】A【解析】【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详解】A.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A正确;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汽车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B错误;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通过不同的选项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一定要知道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8.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是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而不是摩擦力;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可以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所以其运动状态可以被摩擦力改变;木块最后停止是由于摩擦力与弹力相等。
故选B。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C.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1)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对有水的水杯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答;(3)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解】A.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在向上运动,故A错误;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则受力平衡,分析可知竖直方向上,水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此外水平方向上,手对杯子有压力,故B错误;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如果选择与太阳运动方向和速度都相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它就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B和C之间的摩擦力0NB.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0NC.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所受的合力为零,AB受到5N 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C对AB向左的摩擦力5N,即B和C之间的摩擦力5N,故A 不符合题意;B.因为A向右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可知A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C.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所受的合力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D.对整体分析,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整体受到5N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地面对整体水平向左的摩擦力5N,即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A.在远地点静止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落回地球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其速度不为零,方向是沿远地点切线的,所以当此时所有外力消失,卫星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