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及双人使用简易呼吸器
- 格式:ppt
- 大小:10.77 MB
- 文档页数:41
2010版单人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急诊科培训材料,不作为标准流程)目的:并不是以病人的现场急救苏醒为唯一成败目标,主要目的在于使病人的脑细胞因有氧持续供应而不致坏死。
病例:1床,王芳,女性,65岁,急性心肌梗死。
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血压计,听诊器,输氧管,纱布,弯盘。
流程: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意识不清→提高声音喊患者姓名两次,同时拍打患者双肩,患者没有反应→呼救:快来人啊,1床,抢救→记录时间→掀去患者盖被(仅掀上半身,可拉开上衣及裤带即可),解开上衣,暴露胸部,同时看病人胸廓是否有起伏,“没有呼吸”→松开裤带,撤去枕头,放在床旁椅上→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触摸颈动脉(用右手食指中指沿喉结向近侧或对侧滑2-3cm,触摸5-10秒,轻声数:1001、1002、1003、1004、1005→“没有颈动脉搏动”→按压30次→部位:男性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女性: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姿势:双臂伸直、垂直按压→深度:胸骨下陷至少5cm→频率:至少100次/分(每30次不超过18秒)→放松与按压时比为1:1,放松后胸廓完全反弹→轻声数:01、02、03、04……至30→将患者头侧向一边,清除口腔分泌物,有义齿的取下→开放气道(仰面抬颌法)→将面罩紧扣口鼻部(手法:拇指和食指扣在面罩上,其余三指托在下颌处,保持气道开放彻底)→挤捏球体(1L的挤压1/2-2/3,2L的挤压1/3)→挤压气囊1秒,放送气囊至少1秒,中间间隙约4秒→通气频率:8-10次/分,连续两次,使胸廓抬起→轻声数1…2…→以上按压与人工呼吸反复5个循环→直至人工呼吸到第10次后→判断复苏效果:触摸颈动脉,“有颈动脉搏动”,看胸廓起伏:“病人有呼吸”→继续检查评估复苏效果:瞳孔缩小、有眼球转动,面色、口唇转红润(看面色时顺便将头部放正),测量血压到90/60mmHg (若判断心肺复苏不成功则继续CPR)→看时间→安置病人(穿好衣服,盖好被子)→进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处置用物→洗手→记录抢救过程。
心肺复苏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流程简介心肺复苏和简易呼吸器是紧急救援中常用的急救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本文档将介绍心肺复苏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流程。
心肺复苏的使用流程1.确认环境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若环境危险,先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
2.紧急呼叫急救服务: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拨打120,并告知患者情况。
3.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轻轻摇动患者,喊叫他们的名字,观察他们是否有反应。
同时,检查他们的呼吸是否正常。
–若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仅有很弱的呼吸,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若患者有正常呼吸,将他们放置在安全位置,转向侧卧位,继续观察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4.叫人帮忙:寻找旁人的帮助,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让其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找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5.心肺复苏(CPR)步骤:–手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双膝微屈。
将一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中间,另一只手掌叠放在上方,握紧手指。
用身体上半部分的重量,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深度至少5厘米的按压。
保持按压和松开的时间比例为30:2。
–人工呼吸:在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后仰,并捏住鼻子,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观察患者胸部抬起并下沉,再进行下一次按压。
–继续CPR:按照以上步骤持续进行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流程1.准备简易呼吸器(Pocket Mask):确保简易呼吸器的面罩清洁,无损坏。
将简易呼吸器与呼吸囊连接好。
2.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可采取以下措施:–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额头,用另一只手指撑住患者的下巴,将头部抬起。
–手指探查法:用食指和中指打开患者的嘴巴,检查有无异物,并清除。
–头后仰法:将患者头部后仰,以使头和颈呈直线,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佩戴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的面罩紧贴患者的嘴巴和鼻子。
心肺复苏(CPR)和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第一篇:心肺复苏(CPR)和简易呼吸器的使用西医三基学习内容时间:2016、7、24 地点:康复科主讲人:参加人员:学习内容:心肺复苏(CPR)和简易呼吸器的使用1.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手消剂、手电筒、吸氧管、简易呼吸器(各阀门连接紧密、气囊无漏气、面罩充气良好)下层:心脏按压板,另备特护记录单。
2.场景描述:抢救间有一心脏骤停的患者,立即给予抢救,看床头卡:拍左右双肩叫名字,判断意识状态,报时间,呼叫医务人员,说一声除颤仪(AD)已备好摆体位:撤枕头,放下床档,掀开被子,解开衣服判断:从下颌喉结旁开2cm数1001—1010环视肢体活动,数完后无心脏搏动立即给予心脏按压,垫心脏按压板,两乳头之间连线中点按压,01、02、03—10、20、30清理口腔分泌物,有义齿取下义齿,开放气道(压额抬颏法)取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表(调到8—10L/分)给面罩吸氧2次,EC手法固定(E:下压,C:上抬)按气球2次说胸廓有起伏,气道无梗阻;第二组心脏按压01—10、20、30简易呼吸器2次(10—12次/分)五组循环已结束呼吸、心跳一起判断数1001—1010有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计时间整理用物,拍双肩呼叫姓名,意识恢复,撤去心脏按压板及简易呼吸器用手电筒看瞳孔直接、间接2遍,说散大瞳孔已缩小,对光反射存在,遵医嘱给予鼻导管吸氧,看颜面、甲床、口唇色泽红润搭双手说身体末梢温暖,盖被,垫枕头,加床档,报心电图监护生命体征,告诉病人:×××您不用紧张医护人员就在您身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尿量变化;手消剂消手(六步法)记录于特护记录单上,治疗车归于原处,处理用物,洗手处理用物:气囊、挤氧袋500mg/L有效氯擦拭;一次性面罩弃去,氧气500mg/L有效氯浸泡,清水冲洗晾干;心脏按压板500mg/L有效氯擦拭。
第二篇:CPR心肺复苏技能培训CPR(心肺复苏)培训课程1.拍双肩在患者两侧耳边呼唤,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
心肺复苏合并简易呼吸器使用•心肺复苏简介•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心肺复苏与简易呼吸器的联合使用•心肺复苏与简易呼吸器的培训与推广01CATALOGUE心肺复苏简介定义目的心肺复苏的定义心肺复苏的重要性生存率历史发展趋势心肺复苏的历史与发展02CATALOGUE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评估现场安全确保现场安全准备急救设备判断意识和呼吸检查意识轻拍患者的双肩并呼唤其姓名,观察是否有反应。
检查呼吸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起伏,耳朵贴近患者的嘴鼻,感觉是否有气流。
呼救并获取AED立即呼救获取AED找到按压位置进行按压胸外按压0102开放气道放患者的气道。
人工呼吸03CATALOGUE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简易呼吸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呼吸装置,用于提供氧气或空气给患者。
功能简易呼吸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氧气或空气给患者,帮助患者进行人工呼吸,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定义简易呼吸器的定义与功能VS准备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或空气打开气道扣面罩挤压气囊观察患者反应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注意氧流量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注意患者的反应使用完简易呼吸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使用后清洁消毒04CATALOGUE心肺复苏与简易呼吸器的联合使用联合使用的必要性抢救生命心肺复苏和简易呼吸器使用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能够迅速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挽救生命。
提高存活率早期实施心肺复苏和简易呼吸器使用可以增加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减少医疗资源消耗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可以减少患者转运时间和救治难度,降低医疗资源消耗。
联合使用的步骤与注意事项步骤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 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 → 拨打急救电话 → 放置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 实施胸外按压 → AED除颤(如有条件)。
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 正确使用简易呼吸器 → 避免过度通气 → 避免胸外按压中断 → 及时寻求专业急救人员帮助。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心肺复苏(成人,使用简易呼吸器))(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
(二)操作要点。
1.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地面或垫板)。
3.暴露胸腹部,松开腰带。
4.开始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联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min。
5.采取仰头举颏法(医务人员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L/min(有氧情况下)。
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
通气频率8~10/min。
6.按压和通气比30:2。
7.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未成功则继续进行CPR,评估时间不超过10s。
(三)注意事项。
1.按压应确保足够的速度与深度,尽量减少中断,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
2.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
3.人工通气时,避免过度通气。
4.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术操作并发症【一】肋骨骨折1.原因(1)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如冲击式猛压;按压位置不当,用力方向与胸壁不垂直,按压动作呈摇摆样,松开按压时双手离开胸壁等,均可引起肋骨骨折。
(2)病人本身年龄较大骨质疏松,肋骨弹性减弱,胸外心脏按压时,胸部受到前后挤压,使腋中线附近非受力部位的肋骨向外过度弯曲而发生折断。
骨折多在肋骨中段,断端向外移位,易刺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壁血肿。
2.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且随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等运动而加重,有时病人可同时自己听到或感觉到肋骨骨折处有“咯噔咯噔”的骨摩擦感。
心肺复苏技术技术操作 (简易人工呼吸器法)注意事项1.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为身体长轴垂直。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以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血流。
3.胸外按压过程中,如需建立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
4.开放气道时,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应避免抬颈,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脊柱。
并发症一、肋骨骨折1.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不间断地进行,不要左右摆动;不能冲击式猛压,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以免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
2.单处肋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止痛、固定和预防肺部感染。
3.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的处理,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尤其注意尽快消除反常呼吸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充分供氧、纠正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和防止休克。
4.在需行开胸手术的病人,可同时对肋骨骨折进行不锈钢丝捆扎和缝扎固定或用克氏针作骨髓内固定。
二、损伤性血、气胸1.同肋骨骨折预防及处理。
2.若为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可在2~3周内自行吸收;气体量较多时可每日或隔日性胸腔穿刺排气。
3.若为张力性气胸:可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如果针尖在深部改变方向使破口扩大再加上正压机械通气,气胸会急剧加重形成的张力性气胸,这时应提醒外科医生应早行刨胸探查,处理肺部破裂口。
4.患者由于气胸的存在往往会出现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所以要给患者吸氧,必要时行机械辅助通气。
但需注意,气胸患者行机械通气必须常规进行闭式胸腔引流。
5.血气胸在肺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缓解,若继续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和适当的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6.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三、心脏创伤1.同肋骨骨折预防及处理1。
2.伤员需卧床休息,做心电监护。
3.给予相应的抗心律紊乱药物治疗,纠正低血钠。
4.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且心室率低的病原给予洋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