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头痛病例讨论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10
头痛医患共同决策案例病案:王某,男,73岁,患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控制不理想。
患者最近2年经常出现发作性头部跳痛,且每次发作前多有左颞侧麻木、闷胀不适,继之出现左颞侧头痛,每次持续时间不一样,短则10余分钟,长则可达两三小时,疼痛难忍,影响进餐及睡眠。
患者曾在医院做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按血管痉挛给予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治疗,疗效一般。
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遂来笔者所在医院。
就诊时,患者神情一般,时有咽干口苦,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舌质暗,苔薄黄,脉弦细。
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头痛,治以平肝潜阳、通络止痛,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如下:天麻15克,煅石决明15克,杜仲12克,川牛膝10克,黄芩6克,首乌藤12克,茯神15克,益母草15克,钩藤15克,桑寄生15克,炙甘草3克,川芎15克,细辛6克,8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患者头痛明显缓解,咽干口苦基本改善,时有右耳后呈发作性跳痛状,睡眠质量一般。
上方去益母草、煅石决明,加葛根15克,谷精草15克,继续服用。
三诊:患者照上方服用10剂,头痛未再发作,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一个月余,以善后。
按:本案患者为老年男性,年过七旬,肝肾阴虚,加之既往患高血压病,平时性情急躁,久之则肝阳暴张,气血逆乱,复因忧思劳累,思虑过度,扰动心神,使心血暗耗,则阴血亏虚,阴不制阳,阳亢化风,气血上扰清窍,则头痛。
结合舌脉辨证属于肝阳上亢型头痛。
以肝肾阴虚为之本,阳亢于上为之标,治以平肝潜阳、标本兼治,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
阴虚为本,以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阳亢于上,风阳内动,以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
头痛日久,久病入络,久病为瘀,加血中之气药川芎、延胡索以止痛;头痛较剧,久痛不已,以善走头面之虫类药蜈蚣、全蝎、僵蚕搜风剔络止痛;佐以细辛,辛散通窍止痛。
诸药合用,阴虚滋养,阳亢得潜,标本兼顾,疗效显著。
头痛有关病例分析报告近期,我们接诊了一位患有头痛症状的患者。
以下是对该患者病情的病例分析报告。
该患者是一名40岁的女性,主诉头痛已持续两周。
头痛的程度在轻重之间变化,但始终存在。
她描述头痛为一种紧束感,常伴有轻微的眩晕和恶心。
头痛的疼痛特点是双侧性的,没有明显的搏动感。
患者表示头痛会在她进行一些体力活动或长时间工作后加重。
她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如视力模糊、嗅觉或听觉异常。
在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病史采集后,我们初步怀疑该患者可能患有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其特点是头部周围紧束感和压迫感。
这种头痛通常由压力、焦虑和紧张等因素引起,可以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我们要求患者进行一些辅助检查。
首先,我们进行了神经系统的检查,排除了其他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
然后,我们进行了头部CT扫描,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颅内肿瘤或出血。
最后,我们对患者的血液和尿液进行了常规检查,以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可能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我们最终确诊该患者患有紧张性头痛。
为了减轻头痛症状,我们建议患者采取以下措施:控制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工作,适当锻炼身体,规律饮食,避免过度使用药物。
在随访期间,患者报告头痛症状有所减轻,并且她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我们进一步强调了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诊以监测病情。
总结而言,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通常由压力和焦虑等因素引起。
在诊断过程中,详细的病史采集、身体检查和辅助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头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病例,希望通过我们的讨论,能够提高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下是我对这个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请大家批评指正。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头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加重1周。
病史: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头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位于前额部,伴有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患者自述头痛时伴有烦躁不安、乏力等症状。
加重1周前,患者头痛症状加剧,伴有视力模糊、眩晕等症状。
患者既往无类似病史,无家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
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眼压正常,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正常。
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正常,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诊断:初步诊断为紧张型头痛,需进一步排除其他疾病。
讨论:1.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S)的诊断标准,紧张型头痛的主要特征为:(1)反复发作的头部钝痛;(2)疼痛部位通常位于头部的一侧或双侧,有时可涉及整个头部;(3)疼痛程度轻至中度;(4)伴有颈肩部肌肉紧张;(5)排除其他头痛类型。
2. 病例中的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需排除以下疾病:(1)偏头痛:偏头痛的头痛特点为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头痛多发生在偏侧。
(2)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的头痛特点为剧烈的锐痛,多发生在单侧眼眶周围,且伴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等症状。
(3)脑肿瘤:患者头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可排除脑肿瘤。
3. 治疗建议(1)药物治疗:可选用抗抑郁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治疗,以缓解头痛症状。
(2)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理疗等方法缓解颈肩部肌肉紧张。
(3)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总结:通过对本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为患者可能患有紧张型头痛,需进一步排除其他疾病。
中医头痛医案分析(头痛4年发作半月)司某,女,57岁。
初诊:202*年2月14日。
主诉:头痛4年发作半月。
现病史: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成间断性发作,多于秋季时易发作,于半月前因感冒后出现头后枕部,头皮跳动,梳头触摸时均可引起头皮痛,伴有颈部及后背部灼痛,转颈时头晕,时有心烦急躁,胸闷,若长出气则舒,有阵发性烘热汗出。
纳眠可,二便调。
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
辨证:肝郁化火、阴血不足。
治则:疏肝养阴清热。
处方:一贯煎加减。
方药:川楝子9g,白芍15g,枸杞15g,黄柏30g,砂仁21g,生龙牡各30g,炙甘草15g。
7剂,水煎服。
二诊:复诊自述服上方3付头痛就明显减轻,现基本消失。
现症见:感觉后颈部及背部灼痛不适,头懵、心烦,阵发烘热汗出消失,稍胸闷,叹息,鼻干,出热气,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
中药:上方加生地12g、黄芩9g、威灵仙15。
按语:头痛,伴心烦急躁,胸闷喜叹息,此肝郁化火上攻所致;阵发性烘热汗出,因肝火过亢,耗伤肝肾阴血所致,
故本病虚在肝肾阴血不足,实在火热上扰。
治当疏肝清热,养阴潜阳,方选一贯煎合封髓丹加减。
前者养阴柔肝理气,后者泻火存阴益肾,加龙骨、牡蛎潜阳敛阴。
头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第一部分现病史女性,34岁,主因头痛6天,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
患者缘于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双侧颞部及枕部疼痛为著,程度不剧烈,尚可忍受,呈发作性,初始未在意; 1天前头痛症状较前加重,程度剧烈,不可忍受,并出现频繁的恶心及呕吐,非喷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咳嗽、咳痰、流涕等不适,无明显加重及缓解因素,为明确诊治来我院门诊,行头CT示未见明显异常,以“头痛原因待查”收入我科。
第二部分既往史既往“紧张型头痛”病史数年,劳累、紧张、休息不足时易出现,休息后缓解;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婚姻史:适龄结婚,育有子女,配偶及子家族史:父母亲健康,家族中无遗传史及类似病史第三部分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常规心肺腹查体阴性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眼球活动自如,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双侧面部感觉正常,示齿居中,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存在,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存在,转头耸肩对称有力,伸舌居中。
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感觉及共济运动检查未见异常,颈强(4横指),克氏征阴性。
入院前头CT未见明显异常。
第四部分入院后检查头MRI示未见明显异常,垂体略饱满。
头CTA未见异常头CTV未见异常颈椎MRI+MRA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可疑颅底凹陷症; MRA 未见异常。
入院后给予脱水降颅压、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患者仍间断剧烈头痛。
由枕部固定部位向上放射性头痛,疼痛示颈部处于伸直状态,约数分钟后可缓解。
根据疼痛性质,考虑枕大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维生素B1、甲钴胺及对症治疗后患者疼痛略缓解,给予枕大神经封闭术(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治疗后患者自动出院。
随访3天后患者头痛逐渐减轻,现患者偶有头痛发作,程度轻、时间短、发作频率减少枕大神经痛:枕大神经痛是指由于劳损、炎性刺激等原因导致局部软组织渗出、粘连和痉挛,刺激、卡压或牵拉枕大神经,引起枕大神经分布范围内(枕顶部)放射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头痛病例分析范文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由于引发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对头痛的分类也各有侧重。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病例,对头痛的原因、分类及处理进行分析。
病例描述:一位40岁女性患者近期出现了频繁的头痛症状。
她描述头痛的特点为双侧发作,呈搏动性痛,持续2-3小时,伴有恶心、呕吐和光过敏。
疼痛通常出现在上午或下午,且与月经周期无关。
首先,根据头痛的特点和伴随症状,我们可以初步将该病例归为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头痛,疼痛通常位于头部的一侧,呈搏动性痛,持续时间较长。
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光过敏等。
其次,饮食因素也可能是引发头痛的原因之一、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如酪氨酸、亚硝酸盐等,可能引发头痛。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记录日常饮食,并避免摄入可能引发头痛的食物。
此外,适当的饮食调节,如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也有助于缓解头痛。
另外,该患者头痛的发作时间与月经周期无关,因此排除了月经性偏头痛的可能性。
但是,激素变化也可能与头痛有关。
例如,一些女性患者在怀孕期间或绝经前后出现了头痛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的内分泌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卵巢功能异常等。
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
如颈椎病、眼部问题、口腔颌面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头痛症状。
因此,建议患者进行详细的全面体检,包括眼科和口腔科检查,以确定其他潜在原因。
在头痛的处理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首先,针对头痛的发作,可以考虑对疼痛进行缓解,如使用非处方镇痛药物。
然而,使用药物需要注意避免滥用,避免药物过度依赖。
其次,心理干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采用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此外,饮食调节、规律生活习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预防头痛的发作。
总结起来,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史、特点和伴随症状,以确定头痛的原因和分类。
对于偏头痛的治疗,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善等。
学生头痛案例分析报告书1. 引言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通过一个学生头痛案例的分析,探讨头痛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期对学生头痛问题有所帮助。
2. 案例描述小明,12岁男孩,近期频繁出现头痛症状。
头痛的位置多为额头和太阳穴,疼痛程度不重,但持续时间较长,每次约为2-3小时。
头痛发作时,小明感觉头晕、疲倦,还出现轻微恶心的症状。
小明的头痛并不影响他的食欲和睡眠。
3. 原因分析3.1 身体因素头痛是一个复杂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小明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过度依赖垃圾食品和经常熬夜可能会导致身体状况不佳,从而引发头痛。
此外,缺乏锻炼和长期保持不良姿势也可能加重头痛的频率和程度。
3.2 环境因素小明的学校离高速公路较近,噪音和空气污染可能对他的神经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头痛。
此外,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以及长时间接触不良照明条件下的书籍也可能成为头痛的诱因。
3.3 心理因素小明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压力较大,经常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这可能导致他的头痛。
另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和情绪波动也可能与头痛症状相关联。
4. 治疗方法4.1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小明需要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多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并避免食用过多垃圾食品。
他还需要保持足够的睡眠,并定期进行适量的锻炼。
4.2 缓解身体疲劳小明应在学习、使用电子设备之间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他可以采取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或进行瑜伽。
4.3 应对心理压力小明可以通过和父母、老师或辅导员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
同时,他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参加兴趣班,以缓解心理压力。
4.4 定期体检小明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以排除任何严重的健康问题。
医生可根据他的症状评估头痛的原因,并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5.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头痛,小明还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头痛的发生:-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神经内科死亡病例讨论模板范文[神经内科死亡病例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
神经内科疾病作为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情复杂多变,常常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
因此,神经内科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就在我们努力挽救患者生命的时候,还是会有不幸的死亡病例发生。
本文将围绕神经内科死亡病例展开讨论,探讨其中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第一部分:病例描述我们首先来谈谈一个真实的神经内科死亡病例。
该患者是一名59岁的男性,因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被送至我院急诊科就诊。
入院时患者Glasgow昏迷评分为5分,血压150/90mmHg,呼吸急促,心率90次/分,脑CT示大片占位病变。
经过全面检查和治疗,患者病情逐渐恶化,最终不幸离世。
第二部分:病例分析在对该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可能存在以下原因导致患者的死亡:1.存在一定的误诊情况。
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但在初步诊断时未能及时发现病变的严重性,导致治疗方案的延误,从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2.患者临床监护不足。
患者Glasgow昏迷评分低,意识丧失,呼吸急促等情况明显,但在监护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导致病情失控。
3.治疗方案的不合理性。
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导致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最终不治而亡。
第三部分: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分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来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
1.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诊断能力和急救技能,提高对病情的敏感度和判断能力。
2.完善护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监护系统,提高患者的监护质量和时效性,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
3.加强沟通协作。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科室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共同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
4.完善医疗设施和设备。
提高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水平,满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求。
5.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沟通和指导。
儿童头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一、讨论时间。
[具体日期],[上午/下午/晚上][具体时间]二、讨论地点。
[科室名称]医生办公室。
三、参与人员。
1. 主治医生:李医生。
2. 住院医生:张医生、王医生。
3. 护士代表:陈护士。
4. 实习医生:小刘、小赵等。
四、病例介绍(李医生)“各位,今天咱们来讨论一个比较头疼的病例,是个小患者,才8岁,头痛这个问题已经折腾他好几个月了。
这孩子呢,头痛没有啥特别的规律,有时候早上起来就喊痛,有时候又在下午或者晚上突然发作。
痛起来的时候,就抱着脑袋,说脑袋像被小锤子一下一下地敲,看着可心疼了。
”“咱们给他做了不少检查啊。
头颅CT扫了,没发现啥明显的占位性病变,也就是脑袋里没有长什么不该长的东西。
血常规呢,也基本正常,没有感染的迹象。
脑电图也做了,也没捕捉到什么异常的脑电波。
这可就把咱们给难住了,就像在一个黑匣子里找东西,知道东西在里面,可就是摸不着啊。
”五、病情分析与讨论。
1. 张医生。
“我觉得吧,这孩子会不会是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呢?虽然CT没看到鼻窦有明显的炎症表现,但有时候鼻窦的炎症比较轻微,CT可能显示不出来。
这孩子有没有流鼻涕、鼻塞这些症状啊?如果有,咱们可以再进一步检查一下鼻窦的情况,比如说做个鼻窦的磁共振成像(MRI),看得更清楚些。
”2. 王医生。
“我有不同的想法。
这孩子头痛没有规律,我怀疑是偏头痛的一种特殊类型。
虽然偏头痛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他家里人有没有偏头痛的病史啊?如果有的话,遗传因素就很值得考虑了。
而且,偏头痛有时候在儿童身上的表现可能不像成人那么典型,不一定会有视觉先兆之类的。
咱们可以试着按照偏头痛的治疗方案给他用点药,看看有没有效果。
”3. 陈护士。
“我在护理这个小患者的时候,发现他每次头痛发作之前,好像情绪都有点波动,要么是在学校和小朋友闹别扭了,要么就是被老师批评了。
我就在想啊,会不会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头痛呢?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也不小,这孩子是不是太紧张了?咱们可以找个心理医生给他评估一下。
病例分析
头痛
贾某,女,31岁,工人。
以“头痛3年”为主诉就诊。
患者3年前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当时伴有恶心、呕吐,作头颅CT未见异常,但患者从此出现头痛,以右侧为着,每遇情绪激动或休息欠佳时头痛发作剧烈,部位固定不移,患者情绪较
烦躁,精神差,舌质黯苔薄白,脉沉涩。
诊为头痛,证属气虚血瘀,治以补气活血、养血安神,方用芪丹四物汤加天麻、僵蚕各10g,炒枣仁、夜交藤各30g,合欢皮
12g。
7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头痛稍有减轻,以夜间疼痛明显,夜寐不安,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g,葛根12g。
三诊:夜间疼痛减轻,能较平稳睡眠,上方继用7 剂。
四诊:头痛基本缓解,为巩固疗效,续服上方5剂。
随访半年,头痛已痊愈。
按:头痛起于外伤,外伤后瘀血停留,久之阻滞气血运行,使得人体正气虚弱,正虚运血无力,加重瘀血。
治疗时要补气活血并用。
夜间人体血流缓慢,脑供血与白天相比要差,故夜间疼痛明显,加用天麻、葛根改善脑供血,加用夜交藤、炒枣仁养血安神,合欢皮幵郁安神,以上诸药共奏活血止痛之效。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字):
签名:
年月日。
【病案分析】之头痛周某,女,51岁。
主...
周某,女,51岁。
主诉:
头痛有10多年了,加重6年。
每当头痛发作时,痛不欲生,以头抵墙。
痛的时候博脖子僵直、僵硬,不能转动,同时胳膊也硬。
在未断经前(已断经3年),月经来时遇阴雨天气则加重。
曾住院也没有太大改善,检查提示:脑血管阻力大,余无异常。
平时服止痛pian维持,每天2次。
血压较高,经常脑鸣。
口臭,口黏。
诊查:脉象沉滞,舌质暗。
辨证:为瘀血头痛之证。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味。
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芎、桔梗、枳壳、蔓荆子、草决明、怀牛膝、葛根、甘草。
10日,头已基本不痛,颈项亦不强,唯余脑鸣。
原方去草决明,加磁石。
10日,仅前额有些微疼,脑鸣、口臭亦轻。
期间未再用止痛pian。
上方加荷叶,续服以巩固。
后随访未见复发。
【分析】此证时间久,疼痛程度甚,瘀不除则永无宁日,故直以血府逐瘀汤治之。
因病在头,又有口臭、口黏,故加蔓荆子、草决明以清热止痛。
瘀血阻滞,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养,以致颈项强硬,故加葛根以舒其经气。
患者年逾五十,经常脑鸣,应为肾虚阳亢之候,故加磁石以养肾气,摄纳潜阳,加荷叶以清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