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文言常见实词汇编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68.19 KB
- 文档页数:8
七至九年级文言文实词解释大全(一)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类七年级上册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童趣》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论语》十则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聪慧)《论语》十则5、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乌”同“无”,没有)《山市》6、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裁”同“才”,仅仅)《山市》7、尊君在不?(“不”通“否”,在否,在不在)《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伤仲永》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贴上)《木兰诗》10、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通“座”,座位)《口技》1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12、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聪明)《两小儿辩日》八年级上册13、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通“邀”)《桃花源记》(2007年考过)1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15、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横着)《核舟记》16、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同“父”,男子美称)《核舟记》17、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核舟记》18、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1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三峡》20、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选拔、推荐)《大道之行也》21、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八年级下册2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通“啭”,鸟鸣声)《与朱元思书》23、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反”通“返”返回,回去)《与朱元思书》(2010年考过)2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文言常见编汇词实词语例句意思词语例句意思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喜爱,爱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陈列;摆开.爱A1者1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恐惧不敢自陈述;陈安江南好,风景旧曾cén曾怎安能辨我是雄曾不若孀妻弱连…都安风雨不动安如.18而记其长曾不盈竟衣食所安,弗敢专安曾益其所不 ng既来之,则安使…,加定先帝称之曰称B 3饭结束;完著称、著准犹得备晨《不以千里称19说420详子在川上河,河前人之述备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平挂着,佩右备容停数日,辞军士吏被同“披”辞别,告5☆《周亚夫军柳穿未尝稍降辞同舍生皆被绮同“披”言21蒙辞以军中多蜀之鄙有二边远的地推鄙陋、目光22公将驰肉食者驱车追6年与时孔子鄙其小轻视,看疾行,迅速愿驰千里赶马快先帝不以臣卑见识短23诚如是,则大业可臣本布原来,本果真,如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真正,确7此之谓失其本固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本实在,确请循其诚心,真靠其两膝相比帝感其《核《愚公移山记8跟及,等一狼仍《陈涉《狼比至家24顺、众妙必全、《与朱元从流飘书9太守归而宾客从吾与汝毕力平尽、跟着,跟出则无敌国外患指在国军沙场秋点10水落而石出露兵器,武兵甲已不敢出一言以发迫薄暮冥2511不复出东皋薄暮《出去,与入接望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皆出酒C12曾、曾拿思而不学则疑长舟首尾长约八分奇D是殆天所以资将《三顾26大道阻且长。
(《庐经1327众惧辟易遁长风破浪会有逃但知其 //但当辽秋水共长天一28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擅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正确的方法常,经常长使英雄泪满襟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路,道路教学相长zhǎng促进伐竹取道《小石潭记29益慕圣贤之学说,思暂凭杯酒长精zhǎn增长,振不足为外人道说,14操蛇之神闻握、一狼得骨止《狼一封朝奏九重天朝zhā早获得,得夕呷浪之鳞,悠然自chá得意,满皆朝于朝15湖中焉得更有此予朝京师《送东阳朝能够,可生序30览物之情,得无异会,于是入朝见威朝得之心而寓之酒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领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办16执策而临之《马说鞭所识穷乏者得我策勋十二记录、记通“德”,即更刮目相重恐前后受其攻室中更无gn匹敌,相出则无敌国外患31更敌盖以诱《白头搔更望47湖中焉得更有此博学而笃坚32是日更定揣度,估du度已失gēn古夜间计时48衡孤不度德量du亲《出躬耕于南33表49苟富贵,无相如越关山度若苟全性命于乱憎货恶其于地苟且,姑《大道之E也固不可顽讨厌,憎死亦我所34固国不以山溪之不娇儿恶卧踏里巩兴起,指被求之下流,固固舜发于畎亩之50其将固可袭而掳征于色,发于声,显露、流必,一F后35子固非鱼野芳发而幽本(花)开温故而知出有时朝发白学过的知而两狼之并驱如齐师伐攻旧、原3651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缘伐竹取砍故渔者歌曰《三峡所以,因法使内外异法也《出表37顾野有麦入则无法家拂守法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五十弦翻塞外演难52三顾茅反而,反到乡翻似烂柯38拜元方入门而不风掣红旗冻不回头翻动,飘技亦灵怪矣窥谷忘同“返”,奇异,奇5339固以怪之诧怪,觉得同“返”,寒暑易节,始一焉.吾谁与归。
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类整理(一)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说(yuè)”:通“悦”,愉快。
2、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
(《论语六则》)“罔(wàng)”:通“惘”,迷惑不解。
3、默而识之。
(《论语六则》)“识(zhì)”:通“志”,记,记住。
4、尊君在不?(《期行》)“不(fǒu)”:通“否”,没有。
@简单初中生宁可共载不?(《陌上桑》)“不(fǒu)”:通“否”,吗。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pān)”:通“攀”,牵,引。
6、著我旧时袍。
(《木兰诗》)“著(zhuó)”:通“着”,穿。
7、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帖(tiē)”:通“贴”,粘贴。
8、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火(huǒ)”:@简单初中生通“伙”,伙伴。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ěr)”: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quē)”:通“缺”,断缺。
11、哀转久绝。
(《三峡》)“转”(zhuàn):通“啭”,声音转折。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竦(sǒng)”:通“耸”,高耸。
1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zhuò)”:@简单初中生通“座”,座位。
14、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强项令》)“臧(cáng)”:通“藏”,躲藏。
15、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班(bān)”通“颁”,分发。
16、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见(xiàn)”:通“现”,出现。
17、技止此耳!(《黔之驴》)“止(zhǐ)”:通“只”,只不过。
18、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岳飞》)“阙(quē)”:通“缺”,缺少。
19、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出现,显现。
20、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简单初中生梗塞,这里指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