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T检测心脏标志物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56
心脏标志物即时检测(POCT)专家共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者:刘梅颜一、前言心血管医学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预防医学、循证医学和介入治疗技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观念和手段不断更新。
我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才能最大程度防止致残、致死后果,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心血管检验是整个心血管领域中的“瓶颈”学科,因为只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正确诊断疾病,才能及时有效的将先进的治疗手段用于临床,使患者受益。
近年来,对于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日益深入,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和证据,逐步明确了它们的临床适应征和新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它们的临床应用。
生物标志物的监测可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
2000年以来,美国AACC会议上开始列入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内容,每年展会产品也日见增多,2006年的欧洲MEDICA也增加了POCT的技术报告和现场演示报告。
POCT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及医学诊断产业中增长率最高的产品。
其中,心脏病实时检验成为了所有的POCT检测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统计报告显示全球POCT诊断产品销量在2000年还只有1.22亿欧元,2007年预计将突破25亿欧元。
目前,国内心血管疾病的POCT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国外引进的和国产的POCT检测仪器和试剂也顺应心血管的诊疗技术在迅速发展,如15分钟检测心力衰竭的BNP或心肌梗死的Myo、CK-MBmass、cTn-I。
为了科学、合理应用心脏标志物,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曾于2006年制定了“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临床检测应用建议(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Cardiac Marker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and Heart Failure)”。
POCT在临床检测项目中的应用建议一、POC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检测心脏标志物的应用建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 rome,ACS)是常见的急诊和心血管疾病,ACS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采用POCT 方式有助于快速检测心脏标志物。
临床医疗单位应采取适当措施,合理应用POCT,保证检测质量,使患者及时得到诊治。
建议9 急诊室工作人员、心脏科医生、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共同合作,建立运用POCT检测心脏标志物以评估ACS患者的操作规程。
该操作规程应便于急诊室或医院的其他地方运用POCT检测心脏标志物,或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时,适用于ACS患者住院期间症状变化时POCT检测。
建议10 急诊室工作人员、心脏科医生、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POCT检测心脏标志物时应共同合作,采用质量保证措施,以利于ACS患者诊断治疗中医疗差错的减少和治疗效果的改进。
POCT方式检测心脏标志物应控制TAT在1h之内,最好能30min内完成。
采用POCT的方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时应选用可定量检测cTn的方法。
检测结果应与本医院中心化检测的结果相一致,否则应以中心化检测的结果为准。
必须指出的是,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灵敏度对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意义重大,特别是作为临床诊断ACS的重要标志物cTnI和cTnT。
POCT方式检测cTn 的分析敏感性与医院检验部门采用大中型免疫分析仪进行的中心化检测的分析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可能难以满足早期诊断的需求,一些cTn已经增高而POCT 检测值为“阴性”的患者可能会因此被漏诊而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因此对可疑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POCT仪器检测cTn时一定要慎重。
应尽可能选择分析敏感性高的POCT仪器。
另一方面,生产厂商应将提高POCT方式检测cTn的分析敏感性放在重要位置。
建议11 日常医疗活动中,对ACS患者的采血时间可参考患者到急诊的就诊时间和胸痛发作时间。
poct检测有哪些项目POCT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是指在临床患者的床边或者其他就诊场所进行的实时、快速和准确的诊断测试。
它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结果迅速的优势。
在POCT检测中,有许多不同的项目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诊断和监测患者的疾病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OCT检测项目。
1. 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POCT检测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者用于监测已知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2.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对动脉血进行分析,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和酸碱平衡状态。
常见的血气分析项目包括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H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肺功能、呼吸状况和酸碱平衡。
3. 心肌标志物测定:心肌标志物是指在心肌损伤后释放到血液中的生化物质。
通过测量心肌标志物的浓度变化,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疾病。
常见的心肌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等。
4. 凝血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测定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系统功能,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
通过测定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出血风险。
5. 尿液分析:尿液分析是对尿液中化学物质、细胞和细菌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通过尿液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感染状况和液体平衡等。
6. 肾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肾脏健康状况。
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肌酐、尿酸和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肾脏是否正常排除废物。
7.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患者免疫功能以及感染和炎症状态的重要指标。
通过快速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程度的严重程度。
8. C反应蛋白测定:C反应蛋白是一种常用的炎症标志物,其浓度的升高通常与炎症反应的范围和程度相关。
poct心肌标志物比对方案
心肌标志物(Cardiac biomarkers)是用于诊断和监测心肌损伤
的物质。
常用的心肌标志物有肌钙蛋白(Troponin)、肌酸激
酶(CK)和心肌型肌红蛋白等。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心肌标志
物比对方案:
1. 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比对方案:肌钙蛋白(TnI或TnT)是
目前最常用的心肌标志物,其释放发生在心肌受损后几小时内,并持续升高至数天。
与之相比,肌酸激酶(CK)在损伤后几
小时内升高,峰值在24-48小时内出现,然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
因此,通过测定两者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判断心肌损伤的发生和发展程度。
2. 肌钙蛋白与心肌型肌红蛋白比对方案:心肌型肌红蛋白(Myoglobin)是一种早期释放的心肌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后
1-2小时内达到峰值,然后迅速降至正常范围。
与之相比,肌
钙蛋白的升高和降低速度相对较慢。
因此,通过测定两者的变化,可以辅助判断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生和动态变化。
3. 多心肌标志物联合比对方案:由于不同的心肌标志物在心肌损伤的不同阶段释放和升高特点不同,因此,同时检测多个心肌标志物可以提高诊断和监测的准确性。
常见的联合比对方案包括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和心肌型肌红蛋白的组合。
通过综合分析各个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心肌损伤,
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超声等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心肌标志物的快速诊断和临床价值一、床边诊断(POCT)在心脏病诊断中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仅中国每年因该疾病入院病人在三百多万,死于该疾病的有五十多万人,而且每年在上升。
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已成为一个引起全球性重视的话题。
心脏病的诊断是整个心血管医学领域的“瓶颈”学科,只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诊断才能减少死亡。
欧洲和美国心脏学会,在2007年就建议:检验部门对心肌标志物的检测从标本采集到报告结果应在1小时完成。
传统的检测方法虽然精细,但是耗时太长,一般的从标本采集到出结果,需要1-2小时左右,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会在1小时死亡,容易延误抢救机会。
床边诊断,又称POCT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改善了传统的诊断速度和方法,它直接检测心脏标志物,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POCT技术能够在二十分钟出具报告结果,又更具时效性。
二、普朗FIA8000定量分析仪的特点和应用由普朗医疗研发的FIA8000型定量分析仪,是一款专门用于心脏标志物检测的仪器,也是国自主研发的首款用于诊断该类标志物检测的设备,它具有以下特点:1、按国际标准控制质量,产品稳定可靠。
2、便携、体积小、操作简单、样本量少、随时可以检测。
3、10-20分钟快速出结果,提高效率,为病人争取更多时间。
4、自动测试,可以储存10000多个病历,可自动打印,也可以和医院系统连接。
5、一机适用多种检测项目该仪器在医院能够应用的科室较多,具体为:心科:门诊、病房、CCU、手术室急诊科:ICU、急救车其它:检验科、肿瘤科、肾科、分泌科、儿科、老年科、呼吸科、胸外科等配套试剂:1、心肌肌钙白I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2、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3、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I二合一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4、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三合一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5、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三、仪器各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及意义1、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试剂盒(cTnI)对心肌细胞发生特异性坏死的标志物检测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将cTnI定为心肌损伤金标准,迅速在全球得到认同和推广。
心脏标志物POCT现状及展望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累及心脏及其血管的一大类疾病,由于该类疾病所累及器官的特异性,因此某些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为致死性的,且发病急,因此医生需和时间赛跑,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临床指南要求病人入院到医生得到病人心脏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的时间(veinto-brain time)不超过30分钟,从病人入院到医生启动溶栓治疗不超过60~90分钟,从而降低病死率。
床旁检测(Pointof care testing,POCT)的出现顺应了现代临床医学高效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缩短了临床实验结果回报时间,使医生和病人能够及时获得检测结果,为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治疗赢得时间。
因此现在提倡心脏标志物的床旁检测。
心脏标志物的应用现状目前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诊断最常用的三个指标: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s,cTn)、肌酸激酶MB(creatinekinase MB, CK-MB)和肌红蛋白(myoglobin,Mb)。
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病基金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CC)建议,心肌坏死诊断的生化标准为(1)在发病24小时内至少检测出一次cTnT或cTnI的最大值超过正常参考上限的99%可信区间;或(2)CK-MB连续两次超过正常参考上限的99%可信区间,或者发病24小时内至少有一次CK-MB的最大值超过两倍正常参考上限的99%可信区间。
心脏标志物即时检测(POCT)专家共识一、前言心血管医学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预防医学、循证医学和介入治疗技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观念和手段不断更新。
我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才能最大程度防止致残、致死后果,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心血管检验是整个心血管领域中的“瓶颈”学科,因为只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正确诊断疾病,才能及时有效的将先进的治疗手段用于临床,使患者受益。
近年来,对于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日益深入,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和证据,逐步明确了它们的临床适应征和新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它们的临床应用。
生物标志物的监测可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
2000年以来,美国AACC会议上开始列入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内容,每年展会产品也日见增多,2006年的欧洲MEDICA也增加了POCT的技术报告和现场演示报告。
POCT成为检验医疗器械中增长率最高的产品,其中,血管病发病急,预后危重,即时检验(POCT)成为了所有的POCT检测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如15分钟检测心力衰竭的BNP或心肌梗死的Myo、CK-Mbmass、cTn-I。
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销量1.22亿欧元,2007年预计将升为24.855亿欧元。
目前,国内心血管疾病的POCT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国外引进的和国产的POCT检测仪器和试剂也顺应心血管的诊疗技术在迅速发展。
为了科学、合理应用心脏标志物,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曾于2006年制定了“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临床检测应用建议(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Cardiac Marker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and Heart Failure)”。
遵循循证医学的概念和模式,根据欧美学术机构公布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了临床能够更好、更及时地对心血管疾病做出诊断,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协会起草这份专家共识,希望通过交流、网上互动、编辑处理和面对面会谈各种方式,充分征求意见。
一、NT-proBNP临床应用※早期发现心衰病人;※心衰的诊断和危险分层;※区分心衰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心衰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非心源性心衰病人的筛选和诊断;※辅助ACS危险分层和风险评估。
NT-proBNP排除/诊断心衰的标准年龄<50岁50-75岁>75岁心衰诊断NT-proBNP (pg/ml)≥450 ≥900 ≥1800 心衰可能性高300-450 300-900 300-1800 心衰可能性较低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诊断<300 <300 <300 排除心衰可能二、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试剂盒▲临床应用通过半定量或定量检测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判断心肌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严重程度,从而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炎、急性冠脉综合征等进行临床早期辅助诊断。
▲检测范围检测指标检测范围最低检测值cTnI 0.5-50ng/ml ≤0.5ng/ml▲参考值(范围)500例健康人体检样本测定正常参考值上限为1.0ng/ml。
三、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临床应用※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排除性诊断※肺栓塞(PE)的排除性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ACS的辅助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判断及检测※外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判定※溶栓治疗的监测▲参考值(范围)500例健康人体检样本测定正常参考值上限为0.5mg/L。
四、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临床应用科室疾病应用呼吸科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细菌性)、肺肿瘤、肺结核、肺梗塞、肺脓疡、肺胸等儿科儿童和婴幼儿的各种炎症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消化科胆囊炎、肝脓疡、腹膜炎、恶性肿瘤等泌尿科肾盂肾炎、肾盂炎、膀胱炎、肾周围脓肿、癌等妇科多种常见妇科炎症及妇科手术前后的临床检测,治疗监测口腔科牙周炎、额面部的感染、额面部损伤、种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院内感染监测以及拔牙手术前后检测肿瘤科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肿瘤患者化疗后的监测、肿瘤手术前后的临床检测心内科心血管炎症病变检测,对心血管疾病预后作用的监测其他科室胶原病、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期(风湿SLE、类风湿等)、传染病、败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参考值(范围)500例健康人体检样本测定正常参考值上限为3mg/L,小于3mg/L为正常,常规CRP正常参考值上限取第95百分位点为10mg/L,小于10mg/L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