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与检测2012河南中招物理考试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9
2012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每个人说话声带都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考点:光的色散。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2)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4)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色光屏,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故答案为:色散;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和太阳光是复合光.3.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解答:解:(1)小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也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能向前运动了;(2)小亮立定跳远之前是静止的,脚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运动了,说明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点评:平时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认识到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时时在身边.4.如图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小.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小.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物理纠错考试昨天是你的错误点,今天就是你的增长点。
进步从纠错开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如图2-2所示是小明拍摄的雁鸣湖风景之一,大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如果水深2m,桥栏杆上的石狮子距水面3m,到雨季后水面升高时,石狮子的像到石狮子的距离变_________。
小明把照片倒过来看也很清晰,他辨不出哪边是倒影,请你说出倒影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甲所示,一个男孩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能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受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填“左”或“右”),大小是_____ N.如图丙所示三种简单机械,使用时,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3.图(a)是一台某种型号吊车的示意图,吊车自身的重力为G.为防止吊起过重的货物时向后翻倒,在吊起货物前,采取了如下措施:把位于吊车四周略比车身宽一点的前后两组支撑柱1、2放下,如图(b)所示.则放下支撑柱后,如果把整个吊车视为一个杠杆,那么在图示吊起重物的情形下,支撑柱放下前后相比较,吊车的重力G的力臂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工人师傅常常利用斜面把重物运到汽车上。
如图(c)所示,汽车车厢的高度h=1.5m,斜面的长度s=3m,现有一个工人师傅用力F沿斜面把重G=1800N的汽油桶匀速推到车上。
若不计摩擦,推力F=_______N;若实际拉力F′=1200N,则该机械效率是________。
5.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________,逐渐改变边入电路的电阻大小。
如图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它实际上是一个旋钮型变阻器.若接线片A、B已接入了电路,则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时,收音机的音量将变_______(填“大”或“小”).6.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通过R1的电流为3A;当S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9V,R2消耗的电功率为9W,则R1的阻值为______Ω,电源两端电压为_______V。
2012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解析本试卷与往年试卷相比难度有所降低,本校差生面较大的情况下,优秀率达到百分之四十多,可见基础题占的比重比较大,再一次给我们一线教师警示:一定要抓好双基教学,教学过程要慢、准、稳。
下面就2012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详细分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考点:光的色散。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2)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4)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和太阳光是复合光.3.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点评:平时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认识到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时时在身边.4.如图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小.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小.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二,单项选择(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21.Lily is ______ interesting person. She is good at telling _____ funny stories.A.a; theB. an; theC. a ; /D. an; /( )22. Once a week, ______ Fridays, Nancy goes skating with her friends.A.inB. onC. atD. by( )23. Take it or leave it. It’s hard for a kid to make a ______.A.conversionB. differenceC. decisionD. discussion( )24. It was a good footbll match. ______ teams played well.A.BothB. NeitherC. EitherD. All( )25.---- What do you think of money?----- It’s important, but it isn’t _____ thing in life.A.importantB. more importantC. most importantD. the most important ( )26. He tried to find a job, but he ____ in the end. It’s impossible.A.got upB. looked upC. gave upD. turned up( )27.--- Are you thinking of going to see Tim?---Yes. ____ I go, will you come with me?A.IfB. WhenC. BecauseD. Though( )28. --- What happened to Tom?--- I don’t know. We ____ coffee when the police arrived.A.hadB. were havingC. have hadD. would have( ) 29.--- Maria says her father’s a farmer.---But he ____be. They live in the center of New York.A. canB. mustC. mustn’tD. can’t( )30. ---Would you like a glass of milk?---Thank you, but I _____one.A.hadB. haveC. have hadD. will have( )31. I’ m go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important, so please listen ______.A.carefullyB. quicklyC. clearlyD. easily( )32. ---David is very funny. He always keeps us laughing for hours.----Sure. I hope he _____to the party this weekend.A.invitesB. will be invitedC. is invitedD. has invited( )33. _____ the dishes there. I will wash them later.A.LeaveB. To leaveC. LeavingD. Left( )34. Anyone _____ wants to succeed must work hard and never give up when facing difficulties.A.whoB. whomC./D. whose( )35. Colin wanted to know_________.A.where am I going to spend the holiday.B.what would I do when I left school.C.that I could carry some boxes for herD.if I had seen her car keys.三.完形填空(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Life happens whether we are ready for it or not, and in May 2005, my mom passed away after an extended illness. I’m not sure whether we are prepared to lose_36___, I had more things to talk about with her, and I know I wasn’t _37__to let her go.Less than one month later, my husband died, too. He was not only my life partner but my business partner, so I was_38___ to run our business and my life alone. I was very sad to lose the two most _39___people in my life.However, I quickly learned that asking for _40__was the only way to stay away the sadness . I found that people really wanted to help, _41___they didn’t know how. My request opened the door for them to give the help.Two years has _42__since that time. I continue to ask for help _43___my families , friends, and colleagues because I am driven to a life of simplicity and joy, and I know I won’t get there_44___. And that’s just fine.So, I encourage you to ask for help, for it may help you go through the ____ and lead a brighter life.( ) 36. A. it B. her C. him D. that( )37. A. ready B. happy C. sure D. worried( )38. A. kept B. left C. put D. lost( )39. A. successful B. interesting C. lovely D. important( )40. A advice B. help C. money D. dinner( )41. A. and B. so C. or D. but( )42. A. passed B. spent C. lasted D. come( )43. A. of B. from C. with D. to( ) 44. A. quickly B. early C. alone D. together( )45. A. danger B. time C. success D. trouble四.阅读理解(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AThere was a man who had four sons. He wanted his sons to learn not to Judge things too quickly.So he sent them each on a quest,in turn,to go and look at a pear tree that was a great distance away. The first son went in the winter,the second in the spring, the third in summer, and the youngest son in the fall.When they had all gone and come back, he called them together to describe what they had seen.The first son said that the tree was ugly, bent, and twisted. The second son said no it was covered with green buds and full of promise The third son disagreed; he said it was laden with blossoms that smelled so sweet and looked so beautiful,it was the most graceful thing he had ever seen.The last son disagreed with all of them; he said it was ripe and drooping with fruit, full of life and fulfilment.The man then explained to his sons that they were all right, because they had each seen but only one season in the tree's life.He told them that you cannot judge a tree, or a person, by only one season, and that the essence of who they are and the pleasure, joy, and love that come from that life can only be measured at the end, when all the seasons are up.If you give up when it's winter, you will miss the promise of your spring, the beauty of your summer, fulfilment of your fall.Don't let the pain of one season destroy the joy of all the rest.Don't judge life by one difficult season.根据材料选择选择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提前括号内。
2012河南中招考试说明(考试时间、招生政策、命题要求)一、河南省2012年中招考试时间安排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4月26日,《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出炉。
《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录取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是普通高中录取的主要依据。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辖区内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展联合招生试点工作,按生源成绩平行分配到各校,逐步形成示范性普通高中公平竞争机制。
我省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实施,通过河南省中招信息管理平台()采集考生报名信息。
已经建立起中招信息管理系统的地方,要按照省里要求采集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上传到省教育厅。
近期省教育厅将专门开展中招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工作。
根据各地的选择,2012年全省中招考试方案仍为单科考试方案,全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各学科考试时间和分值点击查看)。
从2012年起,我省英语听力考试采用光盘播放,请各考点统一配备相关设备。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招统一管理。
体育考试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之中,进行运动与健康素质测评。
测评设定必考和选考项目,测评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测评结果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并按满分不低于30分计入中招考试总分。
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由各地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具体实施,按照每科5分,三科共15分计入中招考试总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音乐、美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必修课程,也应进行学业考查,体现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之中。
学业考试成绩(包括各学科成绩和总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制方式呈现,学业考试成绩由各地基础教育管理部门确定等级并统一实行网络化管理。
2012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物理6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图1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1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3.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如图2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 .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 .图25.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 成水蒸气.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空气分子仍然在 .图36.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电压表的示数为8 V,则电阻R 2的阻值是 Ω.将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变 .7.如图4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图4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8.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9.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D.利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图510.如图5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1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较长的脚与该用电器的外壳相连B.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与该用电器并联D.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了,一定是发生了短路12.如图6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图6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D.无法判断13.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4.白炽灯长期使用后,钨丝会变细.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A.熔点变低B.密度变小C.比热容变大D.电阻变大15.图7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图7A.8∶1B.4∶3C.1∶2D.4∶1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如图8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图817.如图9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图9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7分,第20题8分,共19分)18.用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2)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3)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4)该实验的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图1019.用图1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力.(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11所示,它的示数是N.图11实验次数12345压力F/N34567摩擦力f/N0.60.8 1.0 1.2 1.4(3)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2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图126B(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4020.用图13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一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与图13对应的电路图.图13(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较小,小灯泡不发光,其原因是:.(3)经过调整后,小灯泡发光,但如何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呢?你的措施是:.(4)爱探究的小强用另一只电流表A2和一个5Ω的定值电阻R,连接了如图14所示的电路,同样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操作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A,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15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图14图15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21.利用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叫光伏发电.安阳市启动了“光伏工程”示范项目,在某中学的教学楼顶安装了总功率为20kW的光伏发电系统.(1)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能转化为能.(2)一天的有效光照时间按8h计算,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共发电多少千瓦时?(3)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的发电量,如果由热电转换效率为30%的热电厂来完成,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煤?(煤的热值q煤=3.0×107J/kg)(4)请写出一条光伏发电的优点.22.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如果这个过程用时35s,则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3)小华根据自己的腿长和步距画出了图16所示的步行示意图,对步行时重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如果小华的质量为50kg,请根据图16中小华测量的有关数据,计算他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g取10N/kg)(4)资料表明,人步行时消耗的能量大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请你分析一下,人步行时还在哪些方面消耗能量?(写出一条)图162012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一、填空题1.答案振动音色解析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根据音色可以判断说话的人是谁.评析本题考查对乐音三要素的理解和应用.难度较低,应当重视生活常识中物理知识的应用,这种题型体现了物理走向生活的课改方向,也是近几年中考命题常见形式.2.答案色散不能解析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带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红色光屏能吸收其他色光而只反射红光,观察时只有红光被反射到人的眼睛中,所以不能看到七彩光带.评析本题考查对光的色散和颜色的理解.不注意审题易将现象的名称错答成折射.对光屏上的颜色判断要求考生理解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3.答案相互的运动状态解析立定跳远时人用力向后蹬地面,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地面与人脚之间产生相互摩擦的作用力,地面对人脚向前的摩擦力使人向前运动.这个向前的摩擦力使人由静止变为运动,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4.答案小小解析小孔处的水喷出是因为受到瓶内的水的压强作用.水喷出的距离变短说明受到瓶内水的压强变小.堵住瓶口前瓶内气压和瓶外气压相同,堵住瓶口后,瓶内被封闭的气体气压会因再流出一些水后体积膨胀而气压减小.当瓶内气压减小到与水压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时,小孔处的水因受到的内外压强平衡而停止流出.由p内+p水=p大气可知: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评析本题第二空将液体压强与大气压结合起来考查,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试题中使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做的小实验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中深度这一易混点的辨析.考生应当仔细审题,理解中考试题中描述的物理情景,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5.答案升华不停地运动解析湿润的空气是因为含有水蒸气,由题可知降水量很小,所以应是固态的冰雪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属升华现象.闻到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评析本题命题选材新颖,通过介绍实例让学生对其进行物态变化类型判定,属易混题.6.答案10小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测变阻器的电压,U1=8V;测电路的电流,I=0.4A.R2=U2/I=(U-U1)/I=(12V-8V)/0.4A=10Ω.根据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可判定:滑片向右移动时,R1变小,U1变小.评析考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解出本题,难度中等.7.答案能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解析实像既能用光屏承接也能用眼睛观察.评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像特点的理解,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合理的解释,难度较高.二、选择题8.B A项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B项是光从水中射到空气中发生的折射现象.C项是光的反射现象.D项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9.B B项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的,不是利用电磁波.A、C、D三项都是利用电磁波工作.评析发展迅速的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题重点选用的素材是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要求考生对电磁波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难度中等.此题易把声呐和电磁波雷达相混淆.10.A两边各去掉一个钩码后,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所以杠杆逆时针转动,杠杆左端会下降.11.A A项表述符合安全用电规则,较长的脚连接的是地线,它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连接,可以保证地线首先连接和最后脱离用电器,有效防止用电器漏电时对人体造成伤害;测电笔工作时人体必须与笔尾金属体接触,只有这样才能在火线、氖管和人体之间形成连通的电路,氖管才能发光,以验证火线是否带电等,B项错误;家用电器的开关应与用电器串联,否则会造成短路引起火灾,C项错;空气开关跳闸是由于电路中电流过大,电流过大的原因有:①用电器总功率过大、②短路,D项错误.本题选A.评析通过中考试题加强安全知识,普及教育,难度中等.考生应当加强对安全知识中的物理原理的理解.12.C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所以F浮=G船,再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两式联立可得:G船=G排,所以甲、乙鱼缸内物体的总重力相等,鱼缸完全相同,所以在台秤上的示数一样大.评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当熟练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综合应用.难度较大,有较高的区分度.13.B压缩冲程活塞对汽缸内的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为气体在做功冲程的燃烧做准备,所以应选B.A、D两项没有能量的转化.C项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4.D导体的电阻随横截面积的变小而变大,所以选D.熔点、密度和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所以A、B、C错.评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特性的理解和辨析.部分考生易错选熔点一项.15.D分析m-V图像可知:ρ甲=8g/cm3,ρ乙=1g/cm3.由V=m/ρ可知:两个正方体质量相同时,A、B的体积比:V A/V B=1/8,正方体棱长比a A/a B=1/2,正方体底面积比S A/S B=1/4,根据对地面压强p=F/S=G/S=mg/S知,因质量相同,所以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即p A/p B=4/1.所以选D项.评析本题综合了质量密度和压强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从坐标图像中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应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属易错题,难度较大.三、作图题16.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反射定律作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法线用虚线表示,光线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因两平面镜相互垂直,所以往返的两条光线应相互平行.17.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小球在弹簧上应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的作用,小球加速上升,说明受到的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弹力应大于重力.评析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注意题中所给“向上加速运动”这一关键词表达的物理意义.四、实验探究题18.答案(1)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1分)(2)有(1分)(3)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或使用磁性更强的磁铁或增大导体ab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等)(1分)(4)切割(1分)解析(1)在这个实验中是否存在感应电流要通过电流表来判断.(2)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才可能有感应电流.根据运动的相对性,若左右移动磁铁,导体同样可以切割磁感线,所以会和左右移动导体一样产生感应电流.(3)现象不明显是因为感应电流太小,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圈匝数和磁铁磁性强弱以及切割速度等有关,从这三方面考虑增加感应电流大小.(4)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才会产生感应电流.19.答案(1)平衡(1分)(2)1.6(1分)(3)如图所示(2分)(4)正比(1分)(5)不正确(1分)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1分)解析(1)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2)根据指针对应的示数读数.(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中描点连线.(4)画出的坐标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所以两者是正比的关系.(5)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因而得到的结论不正确.20.答案(1)如图所示(2分)(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电流过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较小,没有达到发光功率(2分)(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2.5V(1分)(4)0.5(1分)1(2分)解析(1)根据实物图中各元件的关系特点画出电路图.(2)由电功率的公式P=UI可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较小表示小灯泡的功率太小,所以小灯泡不亮.(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起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的作用.当小灯泡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才能正常发光.(4)图中定值电阻与小灯泡并联,电流表A2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根据并联各支路电压相等可知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支路电压应均为2.5V,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I=UR =2.5V5Ω=0.5A;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0.9A-0.5A=0.4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4A=1W.评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中的一些现象的理解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程度,本题引导学生应当重视初中物理重点实验的操作.五、综合应用题21.答案(1)太阳电(2)160kW·h(3)64kg(4)清洁无污染(或可再生或节约化石能源)解析(1)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2)W=Pt=20kW×8h=160kW·h(3)W=160kW·h=160×3.6×106J=5.76×108JQ=Wη=5.76×108 J30%=1.92×109Jm=Qq煤=1.92×109 J3.0×107 J/kg=64kg(4)光伏发电的优点为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节约化石能源. 22.答案(1)见解析(2)42m 1.2m/s(3)25J(4)见解析解析(1)用刻度尺测出沿直线步行10步的距离,除以10即得步距.(2)教学楼的长度为s=0.5×84m=42m他的步行速度为v=st =42m35s=1.2m/s(3)h=(65-√652-252)cm=5cm=0.05mW=Gh=mgh=50kg×10N/kg×0.05m=25J(4)四肢的运动要消耗能量.(或身体肌肉的收缩和拉伸要消耗能量或心脏推动血液循环要消耗能量或人体向外散热要消耗能量等)评析本题命题角度体现了两个结合,一是将数学的勾股定理与物理解题过程相结合,二是将生活中的实例与物理理论知识相结合,试题描述的物理情景比较复杂,考生要考虑的综合因素较多,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3)、(4)两问难度较大.。
2012年河南中招考试说明解密预测试卷物理(六)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3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2011年11月14日晚20时“天宫”与“神八”成功对接,“天宫”与“神八”这次太空中的亲密接触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可谓“一吻定江山”。
如图1,“天宫”与“神八”对接时,它们以地面为参照物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由于航天员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下生活会出现肌肉萎缩、骨丢失等症状,需要通过相关锻炼进行维护。
“天宫一号”首次搭载了太空锻炼器材,其中 不能作为失重防护锻炼器材(选填“拉力器”或“哑铃”)。
2.如图2所示是太阳能路灯,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供夜晚路灯照明.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7×107J ,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 W 的路灯工作60 h ,那么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是________%.3.汽车散热水箱中的冷却剂中主要含有水、酒精和一些添加剂,以防冻、防沸、防腐蚀.以水为主要成分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__较大的性质;添加酒精是冬季时利用它________较低的性质。
4.科学家在物理领域里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例如:丹麦得 分 评卷人图2 图1的科学家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与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为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奠定了基础。
请你写出能证明电与磁之间存在联系的一个实验:_________________,它的一个应用: 。
5.滑板车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3所示,小明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图中小明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当小明蹬一下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________向前滑行一段距离.6.生物学家最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3.6亿年前泥盆纪的一种邓氏鱼(如图4所示)的咬合力比任何已知生物都要强.它在啃噬猎物时每平方厘米的咬合力高达5.6×104 N ,由此可计算出它的咬合压强高达__________Pa.7.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能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图像。
2012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题分析及2013复习备考策略河南省实验中学中招物理研究组文淑霞2012.10.28一、近三年河南试题结构及考点分析从上面数据不难看出,我省最近三年中招物理试卷结构相对稳定。
在总题数、题型、总分,考试时间上保持了多年的传统没变。
相比前两年,12年题量减少一个,难度适中。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省最近三年中招物理试卷中,各知识模块分值基本稳定.力学和电磁学始终是命题的重点,约占试卷总分的75%,声、光、热共占总分值的23%.因此,在总复习阶段应合理安排时间,重点放在力学和电学上。
3、近三年中招命题特点(1)突出“注重基础”和“体现能力”两大主题注重基础: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始终是试卷的主旋律.河南省中招试卷中基础题量约占80%,考查的知识点分别为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及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题目既符合大多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注意了知识的覆盖面,部分题目情景和插图直接来源于教材,题目要求的起点低,提高了大部分考生的自信心。
(2)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所谓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迁移能力,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如10年23题以节能减排为背景,考查了能源,热学,电学及效率的计算等知识,综合性强,体现了知识的实用性。
11年21题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连接、灯泡电阻的特点及原因,伏阻法测电阻的方法.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12年15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体现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3)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把知识与技能融于生活情景中考察:10年第7题以郑西高铁为背景考查了速度及光现象的知识。
22题以电动自行车为例,知识涉及到压强,电流,功率等。
11年第4题浴室防滑踏垫为材料考查摩擦和大气压的知识,第11题以“中原福塔”为题材,考查了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压强、机械能的转化、平衡力的知识等。
1.物理实验题:探究灯泡亮度与灯泡功率的功率( 8 分)评 分 要 点(1) 检查器材 有检查实验器材的意识和动作。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1分);(2) 连接电路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线正确,量程选择合适( 1分);滑动变阻器连线正确(1分) 。
电路连成后,闭合开关前能检查电路,能把滑动变阻器的 (3) 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结果正确。
电流值、电压值、电功率值各占 1分。
本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只要所求功率等于电压和电流的 (4) 实验过程乘积即可。
若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两表无示数,经监考教师检查连 线正确,不扣分。
2.化学实验题:量筒的使用( 3 分)评 分 要 点将试剂瓶中的水向量筒中倒入接近 8mL 处(瓶塞倒放、标(1) 倒液向手心,无滴洒) 。
签将量筒放平,用滴管将水逐滴加入至 8mL ,无滴洒,滴管竖 (2) 滴加直悬在容器口上方,不伸入量筒。
读数时,量筒放平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 准确读数用后滴管放回原处。
3.生物实验题: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永久装片( 3 分)评 分 要 点安放玻片(1)调焦观察4 .整理器材:将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 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眼睛不从侧 面看着物镜或 玻片被压碎扣 1 分) ;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 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 中出现物像,移动玻片,将 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微 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在低 倍镜下观察物像 (看 不到物像扣 1 分) 。
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 压住玻片的两端(不压扣 1 分) 。
分值1 分值1阻值调到最大。
分值 扣分扣分扣分2 33111 111.物理实验题: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 8 分)(1)(2)(3)(4)(5)检查器材连接电路检查电路实验测量整理器材评 分 要 点有检查实验器材的意识和动作。
2012年河南中招考试说明解密预测试卷物理(五)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3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一位同学骑着自行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重力和支持力突然消失后,该自行车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2.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3,比热容之比为1:3,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3:4,则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
3.如图1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 以0.4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 重为20N ,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3N ,则在5s 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百姓家庭,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应用了很多方面的物理知识与技术,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的喇叭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的;(2)载重汽车一般安装很多车轮,其目的是 。
(3)运油车的尾部常拖着一条铁链,这是为了 。
(4)公路上常有“雨天路滑,小心慢行”的警告牌警示司机,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它的含义 。
5. 2011年秋天,鹤壁市在新世纪广场举办了菊展,在去看菊花的路上,还没有看到菊花就闻到了花香,这说明了 。
图16.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K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 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7.“神舟八号”飞船在发射升空时,刚开始在地面上出现了大量“白雾”,仔细看地面上有一大水池,说明发生了_______和_______现象。
8. 现有两只灯泡,分别标有“10V 10W ”和“8V 4W ”的字样。
当将它们串联使用时,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V,较亮的灯是_______。
考试范围与要求指导思想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
因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应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以及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有利于高中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
命题原则由于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具有水平检测与选拔的双向些粉因此涵甲杨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以‘物理课程坪淮》丙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的程度。
充分体现试题的基础性、科学性、教育性、探究性和导向性,为评定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物理学科的命题应遵循以下原则:l.突出试题的基础性,严格遵守《物理课程标准》确定的内容和标准,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物理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
2.注重试题素材的时代性,加强试题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物理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3.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有机渗透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体验与应用,引导物理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物理规律的能力。
4.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不断优化试题的结构,有效控制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以有利于全省初中物理教学。
考试范围物理学科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不受具体教材内容的制约,考试内容不超过《2012年河南省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中的考试内容与要求。
重在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过程和方法;考查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水平;考查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的能力;考查有关物理、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认识与体验等。
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学科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
为了便于广大师生复习,又将科学内容具体细化为17 个知识板块。
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一、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在一个探究中,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也可涉及所有要素,对科学探究的考查,既要考查学生对探究要素具体目标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查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对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检验学是否真正经历过科学探究。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二)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
●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
●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五)分析与论证●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认识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必要性。
(六)评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七)交流与合作●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
●有团队精神。
●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二、科学内容1.声现象(l)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
2.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探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4)通过探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6)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7)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8)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9)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简单应用。
3.质量和密度(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会根据物质的一些属性将物体分类,并了解这些属性的简单应用。
4 .物体的运动(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用钟表、秒表,能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测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读数。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4)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和速度一时间图像。
5.运动和力(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什么是重力及重力的方向。
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会应用公式G=mg 计算物体的重力。
(3)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通过探究,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能用力的示意图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6)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7)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津。
6.压强(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3)认识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7.浮力(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3)了解浮力的简单应用。
认识物体浮沉的条件。
8. 简单机械(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及其作用,了解简单的滑轮组(只包括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
9.功和功率(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功的概念。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又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会用公式P=W/t 进行简单计算。
(3)结合实例理解效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够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在生产、生活中有提高效率的意识。
10.机械能(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2)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11.物态变化(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12.内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2)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它解释某些热现象。
(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认识燃料的热值。
(7)了解汽油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13.串、并联电路(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初步认识电流和电压,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14.欧姆定律(1)认识电阻。
通过探究,了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会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5)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超导体对社会的可能影响,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15.电功率与安全用电(1)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2)会读家用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
知道保险丝的作用,会使用测电笔。
(5)了解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意识。
16.电与磁(1)认识磁体的磁场。
知道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知道地磁场。
(2)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电流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