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河南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大纲2018河南中考考试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7.52 KB
- 文档页数:1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踏.青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学习参考好帮手(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荀子》)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A2.B3.(1)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1)①格列佛在小人国得宠是因为他帮助使利立浦特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国。
失宠的原因主要是他不支持国王消灭不来夫斯古国,用小便灭了皇宫的大火和遭受陷害、污蔑等。
②食人族再次来到岛上的时候,鲁滨逊救下了一个将要被吃掉的俘虏,因为那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给那人起名“星期五”,成了他的仆人和朋友。
(2)②尸魔三戏唐三藏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一路走到了宛子山。
山中有个妖魔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修得不死之身,于是两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和婆婆,前去诓骗唐僧,不料均被悟空识破。
最后白骨精幻变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悟空识破,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假老丈击毙。
白骨精化青烟逃走。
唐僧误为孙悟空无故三次伤人,佛法难容,十分愤怒,从而逐走悟空。
悟空苦苦哀求但是唐僧不予原谅,无奈痛别师傅跟师弟们,暂归花果山。
“极真之理”: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5.芳香油不同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6.(1)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②2)该漫画中一个人被禁锢在竹笼子里,旁边放着被禁的原因“失信”二字,竹笼子上方贴有“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该漫画寓意,一个人若失信,将寸步难行二、现代文阅读(一)7.(1)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听“我"吹笛,笛声一响,她就跟着哼唱;(2)女儿五年级时,“我”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当了环卫工。
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讨厌“我"吹笛;(3)女儿上初中时,“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了电视节目。
“我”曝光在女儿的全班同学面前,女儿偷扔了“我"的长笛;(4)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勾起了女儿的回忆,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
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_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荀子》)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③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即于信。
(《韩非子》)④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材料二:“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
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
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
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
“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材料三:漫画(见右图)(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0字左右。
2分)(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
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篇: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 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 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 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 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齐齐哈尔市2016 年初中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一、命题范围与原则(一)命题范围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第四学段(7-9 年级)的语文学习情况。
以本市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为基准。
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原则1.全面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思维空间。
评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3.研究先进的教学研究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努力体现全面化、科学化、发展性的学生评价的基本理念。
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体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品格的教育,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坚持我市初中语文考试“创新、盘活、求精”“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注重积累和感受,注重分析与综合,注重运用与探究,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试卷应简约,清晰、合理。
6.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以适当的方式体现我市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文物古迹等文化特色,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00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分析】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
【解答】A.yǐn/yān;jué/jiáo;tiáo/diào;B.rú/nuò;shì/shì;duō/chù;C.kǎ/qiǎ;píng/bǐng;dù/dù;D.pì/pì;zhà/shān;pū/fù;故选:A。
2.(2.00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解答时要认真审题,回顾平时所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对词语中单个字的意义也要弄懂。
【解答】A.书写有误,“松驰”应写作“松弛”;B.书写正确;C.书写有误,“谈笑风声”应写作“谈笑风生”;D.书写有误,“水笼头”应写作“水龙头”。
故选:B。
3.(8.00分)古诗文默写(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WORD 格式整理版河南省 2018 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殷勤∕踏青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 8 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学习参考好帮手WORD 格式整理版(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 8 分)材料一:学习参考好帮手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殷.勤∕踏.青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 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2012年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从内容变化来看。
有三块变化:【一】是针对附录五的两字词语的调整,在词语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增删替换了20个。
【二】是对题型示例进行了调整。
把往年的例题替换为了2011年的中考真题。
【三】是作文的变化,作文更注重强调的是有真情实感,及切身体悟的表达,考试说明上的原话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从考试范围上来看:延续了往年的考试范围,从知识点上看没什么变化。
从题型设置来看趋同于2011年的题型设置,版块上仍是选择、填空、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
考题数量依旧。
复习准备:1、关注新变的20个词语、读音、写法、解释及适用的语境编造包袱蓓蕾哺育濒临淡薄典范低谷广袤骄傲观望厚重粗犷捐献绮丽求索涉猎萧索邮购恣意2、关注最新变化的例题与之前两年的题型示例的变化及规律。
*选择题修辞、标点、关联词*综合性(关注内容概括、信息提取、活动参与题)3、文言文,去年考的不是热点文言文,建议今年复习要全面到位。
以文下注释为主。
4、阅读题-关注赏析表述【记叙文】与2009-2011考试说明的例文篇目《老北京的小胡同》、《乡间的庙会》、《又临黄河岸》、《忆冼星海》相比对后发现:2012年现代文阅读分值最高达到了15分,三道题分别为4分、4分、7分,拓展延伸题分值达到空前的高度。
从设题上来看:第一题还是以概括题的形式出现(概括行文思路、概括情感变化题为主)。
第二题仍会是局部理解题(考查词语涉及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两部分)。
这对应“考试内容和标准”中涉及的品味文章有表现力的语言应该在此部分的体现,除此之外赏析词语、赏析句子或词句的含义、词句的作用第三题依旧是思维拓展题,【主要是文章内部的拓展,涉及到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写作手法分析等。
】【说明文】把握说明内容和说明事物的特征,必考的材料链接题一般都是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考查。
【议论文】比对2010、2011、2012的题型例文后发现,匹配题(匹配词语及论据)继续是热点题型外,材料与观点的关系题也是必备题型。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2018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word版)·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了解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二、科学内容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
为了便于广大师生复习,结合我省教学情况,将科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整合细化为18个知识板块,具体要求如下:1.声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
2.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6)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7)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8)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9)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简单应用。
(10)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3.质量和密度(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及其简单应用。
4.物体的运动(1)知道机械运动,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时间,会用钟表、秒表测量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读数。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关于2012年初中语文中考的几点说明各初中学校:今年初中语文中考考试说明可能不再下发,样题中除了与2011年相比变化以外的内容,仍然执行去年的中考考试说明。
并说明如下几点:1.选择题中词意理解、语病、成语运用题等仍在考查范围之内。
2.课内文言文阅读,古诗词理解、欣赏题皆在考试范围之内(即样题中《归园田居》的考查形式)。
3.语法题要占2分左右。
4.古诗文默写题(题型可能是选择也可能是填空题),仿写句子或其它类的语言运用题目皆在范围之内。
5.课外文言文不超过14分,题型见样题。
宁阳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2012年5月11日泰安市二0一一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一、考试依据及内容范围 (一)充分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二)本届学生所学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至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本次考试的范围为所学教材以及与所学教材同等水平的教材外内容。
二、各卷内容及要求 第Ⅰ卷 1、容易读错、写错的常用字的读音和书写。
2、常见形声字、同音字、形似字及多音多义字的辨析。
3、常见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4、常见词语的感情色彩。
5、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的含义与一般用法。
6、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
7、常见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
8、常见修辞格的一般用法。
9、常见的句法关系。
10、重点作家作品的有关常识。
11、一般的文学、文化常识。
12、文言文(含文言诗句)通假字及文言实词的含义与基本用法。
13、文言文(含文言诗句)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14、文言文(含文言诗句)的翻译。
15、现代文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16、现代文思想内容与情感。
17、现代文层次结构。
18、现代文写作特点。
第Ⅱ卷 19、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句、段、篇的默写。
20、句段的扩写、缩写、补写、续写与仿写。
21、生活中常见的语文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22、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
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答案与解析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后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后,考试时间11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搞在答题卷标定的边线上,务必特别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当。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30分后)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藩篱(fān)劲歌(chà) 踉踉跄跄(qiàng)B. 静谧(mì) 承蜩(chóu) 强聒不舍(guō)C. 规整(chēng) 褴褛(gōu) 迥乎不同(jiǒng)D. 家醅(pēi) 眼睑(jiǎn) 成吉思汗(hán)2.以下词语没别字的一项就是(3分后)A.挺拔兽铤亡群部署按部就班 B.度假渡过难关诡辩鬼计多端C.径直不径而跑朦胧弥天大谎 D.Anglure 一泻千里文明一文未明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内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3分) ( )A.乌镇,有著逼仄谨严的小巷,纯净绵长的河水。
来到乌镇,就是来到了云水之乡(苍凉)B.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浓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的作品来的。
(品味)C.政治人物的所谓中国军事干预朝鲜半岛的论调,如果不是幼稚,那么就是别有用心。
(居心叵测)D.虽然苹果公司没有真实透露向大陆市场推出新3G版Iphone的计划,但苹果公司对亚洲市场并没有忽视。
如果有合适的运营商合作,Iphone进入大陆指日可待。
(倚马可待)4.插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后) ( )所以,为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当经常有意识地与生人交谈。
①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生人攀谈中受鼓舞,产生启发,因而有所发明创造的。
②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
③经常骂人,尤其在生人面前骂人,总必须尽量说道得精确、独特、生动些,这就可以锻炼身体大脑的思维能力。
语文考试说明(2018)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命题原则1.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内容范围和学习程度的要求为依据。
2.命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3.命题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既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在语文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4.命题要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性。
5.试题要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及适当的选拔性。
二、考试范围考查《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
其中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只考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其中《十五从军征》、白居易《卖炭翁》、李清照《渔家傲》、陆游《游山西村》、秋瑾《满江红》、《〈孟子〉三则》中的《富贵不能淫》、《〈庄子〉一则》、《〈列子〉一则》除外)。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一部分来自教材上的课文,范围是《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中的散文部分(其中《〈孟子〉三则》中的《富贵不能淫》、《〈庄子〉一则》、《〈列子〉一则》除外);另一部分来自课外散文。
考查现代文阅读的阅读材料一律来自课外。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积累与运用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
能记准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汉字;书写汉字规范,不写错别字。
2.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辨析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词语;能修改病句,能正确运用句子恰当地表情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