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
- 格式:docx
- 大小:16.82 KB
- 文档页数:4
教师读《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5篇1. 读《赏识你的学生》有感《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给予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温馨。
在这个充满着竞争和繁忙的社会中,学生们的成绩和考试似乎成了唯一的评判标准,输了豪不罕见。
作为老师,我们也常常陷入了这种认知之中,一时难以顾及学生的个性和情感。
而这本书,就启发了我去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去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
2. 了解个性,发现优点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倡了倾听、尊重和赏识的教学方式。
这也让我联想到了美国的孩子节(The Kid's Day)活动。
在这个节日里,学校通常会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放松身心,自由发挥。
完全无需考虑分数和成绩,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去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与兴趣,去发现、鼓励、引导他们的优点和特长。
3. 打开心扉,营造氛围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解大家的情感和生活。
我们可以从启发性问题、小组互动、分享经验等方面来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温馨、包容和相互尊重的氛围。
而当学生们敞开心扉,我们也能了解到更多他们的内在需求与感受,从而更准确地调整教学方法。
4. 成功就是经验加油作为老师,当我们能够真正赏识你的学生时,一定有一些令人难忘的教学经验。
例如,对于一个大胆的学生,我们可以启发他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对于一个害羞的学生,我们则可以鼓励他多冒险尝试,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一起承担,并且让学生了解到,成功的背后,往往是经验的累积和不断尝试的勇气与努力。
5. 忽略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打造真正的教育在这本书里,作者还通过许多具体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性别差异是假的”的观点。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对学生的性别、学历、年龄等因素的刻板印象,刻意或无意地对他们进行了不公正的判断。
2023年《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7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1闲暇时间,我常常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不是用心在教育学生?我有没有做到善待每一个学生?我能不能让每一个家长都安心把孩子交在我的手上?这样想着,《赏识你的学生》中的一个个典型案例,引领我渐渐悟到了一些“赏识学生”的真谛:01、平等之爱——是赏识教育的根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赏识教育来说,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真挚的、近乎本能的、一视同仁的,无排斥、无挑剔的“赏识教育”,它启发着我们“永不放弃”!教师永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02、尊重个性——是赏识教育的前提。
要非常了解学生,懂得因材施教。
赏识学生的一些基本理念: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呵护他们的自尊;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鼓励为主。
但是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正如“一粒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
03、关注弱势——是赏识教育的侧重点。
聪明的孩子人人爱,爱不聪明的、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赏识优等生是锦上添花,赏识弱势群体那才是雪中送炭。
因为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正如高尔基所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关键是如何教育孩子”,对教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关爱孩子的最佳体现。
04、坚定信念——是赏识学生成功的保障。
人人能成材,人人都是有前途的,一个也不能少。
教师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不是虚情假意的做作,而是教师个性品质、教育理论修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的熔铸的合金。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止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更是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对事理的洞见、用自己饱含的激情、用自己高尚的灵魂、坚定的信念在从事神圣的教育。
05、肯定优点——是赏识学生教育的切入点。
赏识学生的教育,其行为特征就者激励、赞赏、肯定学生,以学生的长处、优点、闪光点为教育的切入点,先带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自信和成长的自尊,进而让学生内心的这点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最后不断由小成功走向大成功,由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直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13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1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相信没有一位教师否认。
但是同时,不要忘记的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提出要求,而没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有许多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对学生可能要求太高,是他们达不到的。
教师一般都喜欢乖巧、安静、听话的孩子,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一般没有耐心,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了事。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
他们也会口服心不服,一会还犯。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
教师心中要有爱。
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宠幸,不是溺爱,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期待。
你的爱的表达学生能感受到,并同样也能得到反馈。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
就是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帮助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
当学生有进步时,需要得到的是认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的鼓励。
一句“你能行”,或许会使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
此时,教师期待的目光,或许会激发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拥有一本好书,就像站在山顶上看风景,风景无限好。
《赏识你的学生》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它通过“一束鲜花”,“美丽的回报”,“宽容让我如此美丽”等案例,折射了教师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
在看了此书以后“赏识、理解、信任、奉献”等词像波浪一样冲击着我,让我沉思。
从《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
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赏识我的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2尽管这世界有许多诱人的芳香,但如果缺少了“书香”,精神的家园将是怎样的黯淡。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8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1当第一次拿到《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时,就被这本书的封面深深地吸引了,一棵嫩绿的幼苗在努力地生长,是那么的渴望让人发现,渴望得到路人的肯定……翻开书后,细心品读,更沉浸在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中,和书中发出感慨的教师一起思考,更折服于教育专家的专业点评,为我指点迷津。
认真拜读此书后,确然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面对同一束玫瑰花,有人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有人则看到了尖锐的刺。
世界需要用一颗闪亮的心去欣赏,而不是用忙碌的眼睛去观看。
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或许是一种不幸和悲哀。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又笨又丑,脾气倔强,性格孤僻的小女孩被当成差生而年年坐在最后一排。
老师不喜欢她,对她不屑一顾。
孩子很自卑,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直到一位新来的年轻老师改变了她……那是一堂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小女孩对那些机械的抄写很是头疼,唯独对造句和写话有兴趣,正当她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文字世界中时,不知什么时候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抽走了她的练习册,小女孩很惶恐,有点不知所措,以为自己又犯了错,头埋的低低的,如临大敌。
老师没有对小女孩大片的空白作业大发雷霆,而是把小女孩的造句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花骨朵儿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读完后不由得夸赞:“写得真美!很有想象力,你是个有灵性的孩子。
”小女孩心头一震,被欣赏的感觉真好。
从此她有了向上的动力,总想写出点好__让老师欣赏。
故事中的小女孩便是当代作家乔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还能给人鞭策,使得人的潜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
反观自己的教学,也许在某次急于求成的教育,我无意中伤害过某个孩子;也许在某一次不经意的课堂评价中,我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也许在某一次误解中,我淡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是自己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在自己严厉的话语中伤了孩子的自尊。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精选15篇〕《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精选15篇〕《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篇1随着学校“校园书香”的浓浓气息,我也被此情景深深吸引住了。
于是,轻轻捧起《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万千:有已为人父人母的过来人对教育的感谢和期盼,有一个个曾经或正在困扰着众多老师的教育话题的考虑与讨论,更有专家理性深化的点评分析^p 为我们指点迷津……就是这样一本书《赏识你的学生》,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从老师、家长、学生的角度诠释了赏识教育的真谛,读着这些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身边的学生,联想到了那些对我们教育满怀希望的家长们。
它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我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它让我反思,寻找我的可取与缺乏。
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也就是说作为老师,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表,处处以身作那么,用老师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
我们广阔老师平时要严于律己,以自身的良好师德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满怀热情地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思想上波动大的学生,以多谈心,多接触,多到学生家的方法,做到了擅长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并抓住这些闪光点,经常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用真诚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
我深知对学生的爱,会使学生逐步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会使学生给老师讲心里话,进而由“听其言,观其行”到达“行其乐,乐其道。
”随着所读页数的增加,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应更好的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才能感化和教育学生。
”看看班里那37双得意的笑脸,当你夸了他们后,笑的是那样的灿烂;当你批评后让他改正时又是那样的诚恳,憨厚中带着渴求;当你处理不恰当时,他们撅着高高的小嘴巴;看着他们无奈的样子,老师,你是否觉察到他们的存在,为你的生活和工作增添了多少乐趣。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9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1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全书共七章,每章都用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来诠释。
作为一本探讨教育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它并没有从理论上对我们进行空泛枯燥的说教,而是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每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低下、调皮、不爱学习的孩子,而正是这些孩子,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了成功之路。
该书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在说明着一个道理:即赏识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这本书感动了我,它那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情节、贴近生活的故事,使人读起来感到无比亲切,同时思想上也受到了冲击,很震撼。
书中有一篇名叫《让孩子摆脱噩梦》的故事留给我的印象最深,讲的是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救治“问题孩子”的故事。
李老师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用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理解和热爱,用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帮助他们摆脱噩梦,走进了美好的明天。
李老师曾说过:“所有送到这里的孩子,心灵都受过有意无意的伤害。
而伤害他们的往往是老师或是他们的父母”。
她说:“我并没有什么绝招,只是和学生平等地、真诚地对话,总是给学生以希望,帮他们找回自信”。
要让孩子摆脱伤害,必须真正地走近孩子的生命,理解孩子,千万不要把理解当成了剥夺和占有,把学生当作工具来控制、操纵。
否则无法沟通、交流,最终受伤害的是“孩子”。
不可思议的是“老师”反而成为罪魁祸首。
赏识其实可以很简单,也许就是一句“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我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或者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说一句温馨的话语、做一个爱抚的动作、给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书中还有一篇故事叫《难忘的八个字》,故事中的伦纳德夫人用自己的真诚关爱着班上的每一名学生,即使是长着裂唇、牙齿倾斜、说话结巴、左耳失聪,这样一个受嘲弄的残疾儿童,也同样是她倾情关注的对象。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9篇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1(1803字)翻开《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书中那浓浓的爱心,崭新的理念,生动的教育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么样才能发现这些潜力,怎么样才能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本书作者周泓以他的实践从一个角度做了回答,期待每个老师都能够赏识自己的孩子,进而享受每位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书中讲述的赏识教育的事例取得惊人的成效,从不同角度向我们揭示了"赞扬""赏识""暗示"所潜藏的教育魅力及其成功的依据。
这就是目前推广的赏识教育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好好地学习和应用这一理论。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巴甫里克,一个"差生",在一次植物课上进行"把果树嫁接到野生砧木一"的试验时,提出"不经过嫁接就培育出树苗",而后进行实验并成功,他"手指尖上的智慧"被发现,从此他的思维开始觉醒。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的思维的觉醒、迅猛的智力发展、对知识的兴趣的增强,——这一切都是跟那位生物教师善于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的禀赋有着直接联系的。
"书中花了很长的文字来记录这个学生的成长转变过程,这让我们眼前一亮,因为我们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抱怨,"后进生"让自己头疼。
或许,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通过你的赏识也能使他的思维觉醒。
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应该要经常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学生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
我们何不拿起它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在教学中,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经常忍不住说:你们上课都干什么去了?听课了吗?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说说为什么?说得学生少了几分信心,多了几分厌学。
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委婉的语气,效果会大大不同。
《赏识你的学生》经典读书心得体会(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赏识你的学生》经典读书心得体会《赏识你的学生》经典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7篇)《赏识你的学生》经典读书心得体会篇1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超越。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3篇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也是从小培育爱的一种教育,是富有人情味及生命力的教育。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赏识你的学生》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一)当第一次拿到《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时,就被这本书的封面深深地吸引了,一棵嫩绿的幼苗在努力地生长,是那么的渴望让人发现,渴望得到路人的肯定……翻开书后,细心品读,更沉浸在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中,和书中发出感慨的教师一起思考,更折服于教育专家的专业点评,为我指点迷津。
认真拜读此书后,确然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面对同一束玫瑰花,有人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有人则看到了尖锐的刺。
世界需要用一颗闪亮的心去欣赏,而不是用忙碌的眼睛去观看。
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或许是一种不幸和悲哀。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又笨又丑,脾气倔强,性格孤僻的小女孩被当成差生而年年坐在最后一排。
老师不喜欢她,对她不屑一顾。
孩子很自卑,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直到一位新来的年轻老师改变了她……那是一堂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小女孩对那些机械的抄写很是头疼,唯独对造句和写话有兴趣,正当她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文字世界中时,不知什么时候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抽走了她的练习册,小女孩很惶恐,有点不知所措,以为自己又犯了错,头埋的低低的,如临大敌。
老师没有对小女孩大片的空白作业大发雷霆,而是把小女孩的造句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花骨朵儿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读完后不由得夸赞:“写得真美!很有想象力,你是个有灵性的孩子。
”小女孩心头一震,被欣赏的感觉真好。
从此她有了向上的动力,总想写出点好文章让老师欣赏。
故事中的小女孩便是当代作家乔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还能给人鞭策,使得人的潜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3篇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也是从小培育爱的一种教育,是富有人情味及生命力的教育。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范文1: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
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
学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
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
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
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
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
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
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
学习《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
伊宁市第五小学
杜圣敏
《赏识你的学生》文中倡导的人类美好的精神——教师对学生全身心的奉献。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每个故事都深深地感动着我。
下面,我主要阐述一下我的几点感触:
一:赏识是爱,赏识是尊重
赏识是沟通、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
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孩子,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
“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
爱是尊重。
作为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最基本的师德的表现。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个性、情感、甚至隐私。
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更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一个人若没有了自尊,没有了自我,是难以想像的。
二.赏识是不经意的一次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后,需要对
他们有特别的关心和耐心。
不让一句话、一个手势使得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他不懂英语,更看不懂儿子的作业,但每次她都认真地把儿子的作业拿在手上,仔细地看,由衷地赞叹:“太棒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挂在墙上,逢客便讲:“瞧,我的儿子的作业多棒!”客人当然点头附和:“真不错!”儿子受到了鼓励,每次都争取比上一次好,成绩一天天地提高,成为杰出的人。
刚刚接触教师这个岗位的我,深有体会。
班上有那么一个小男生,三年级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英语,学起来相当吃力,久而久之,十分自悲,上课时候不爱发言,帮他补习,收到的效果甚微。
后来,在一节英语课上,我发现我对他的表现做了赞赏之后,他上课积极多了,还主动的举手发言。
虽然回答的不尽人意,但眼神却是异常的渴望。
这时,我有种莫名地感动,我只是运用了一项很平常的课堂评价语,或许,他拥有的太少的观众,得到太少的喝彩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常利用一些简单的问题,他可以顺利回答,我便竖起大拇指,告诉他:“你真行!”小男生信心十足,小手一次比一次举得高,学习成绩也提高得很快。
我欣慰极了,赏识孩子,你能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进步,欣赏孩子,你可以发现他身上蕴藏的一点又一点的闪光。
三、赏识是用生命诠释的艺术
《赏识你的学生》中专家说道:“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
只有善于理解生命,才能真正达到对孩子的理解。
”要理解学生,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必须与孩子进行平等地对话,善待每一个生命,用真诚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实践——试着去了解每一个学生,试着去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种技巧,甚至形成一种人格魅力。
《让孩子摆脱噩梦》中写到李圣珍老师救治了许多的“问题孩子”,她的成功正是教育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的体现——用自己的生命去理解与爱另一个生命赏识的辨证观。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更新,又有对教学目的和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调整,其核心便是教育对“学生主体”的尊重,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赏识你的学生》——就是这本书,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
从《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中,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折射出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折射出几个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尊重、信任、理解、欣赏、激励、宽容……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性格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
作为一个教育者,又何必吝啬简单
的一句:“孩子,你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