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鲜鱼浆养殖日本黄姑鱼对比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
开题报告水产养殖学日本黄姑鱼对血糖耐受反应的研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 国内外研究动态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提供能量,长期以来,人们研究鱼类适宜的饲料糖含量时多以生长速度等相关指标作为判据,并用陆生恒温动物的适宜饲料糖含量作为参照水平,得出的结论是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低下[16]。
相对哺乳动物和鸟类,鱼类对对糖类的利用能力较低。
Phillips(1948)、佐藤(1967)、米糠夫(1969)以及早山等(1972)对鱼类的糖代谢机能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均表明鱼类的糖代谢能力低,吸收进入体内的糖类似乎不能有效地被利用[6]。
日本学者曾研究过糖类对鱼类血糖、肝脏脂肪、肝糖以及肝组织的影响,均证实鱼类对糖类代谢能力低,鱼体内被吸收的糖类不能有效地被利用[10]。
鱼类对CHO利用能力较低,但产生这种现象的糖代谢机制尚在争议之中[12]。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影响鱼类对糖利用低下的原因可分为:鱼类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
其中自身因素包括:胰岛素水平、酶活性、胰岛素分泌速度、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抗性,外界因素包括:糖水平、糖源、纤维素、饲料加工程度、铬及水温。
(二)选题的依据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俗称黑毛鲿,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日本黄姑鱼种[6-7]。
日本黄姑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和日本南部海域,是我国沿海黄姑鱼6个种之一[5]。
日本黄姑鱼是凶猛肉食性鱼类 [8],对盐度的变化适应性强,适宜生活水温6-32℃,最适18-28℃,适盐范围14-34,最适18-30[8]。
日本黄姑鱼生长速度极快,据相关研究[8,13],1年生日本黄姑鱼全长可达47cm,2年达68cm,3年可达80cm,4年可达87cm。
1995年以来,日本进行人工育苗,育苗量达数百万尾,主要用于人工放流。
1991年以来,韩国从日本引进日本黄姑鱼,1998年进行人工育苗,作为优良鱼种进行开发。
养殖大黄鱼和天然大黄鱼的理化指标比较
张农;刘海新;李庐峰;陈财珍;董黎明;叶玫
【期刊名称】《渔业现代化》
【年(卷),期】2007(34)6
【摘要】通过对养殖和天然大黄鱼的理化指标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养殖大黄鱼的肉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养殖和天然大黄鱼的体长、体质量以及水分、脂肪等指标的测定采用常规分析法,并对大黄鱼的肥满度进行分析.养殖大黄鱼体长和体质量的自然对数值成正比;无论是养殖还是天然大黄鱼,其肌肉中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成反比;肥满度的大小与脂肪含量成正比,但两者的变化范围以及变化速率都不尽相同.养殖和天然大黄鱼的主要差别在于其脂肪的变化,养殖大黄鱼的肉质改善重点在控制其脂肪含量上.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张农;刘海新;李庐峰;陈财珍;董黎明;叶玫
【作者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
【相关文献】
1.网箱养殖大黄鱼与天然大黄鱼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J], 段青源;钟惠英;斯列钢
2.野生和配合饲料养殖大黄鱼品质的比较研究 [J], 孟玉琼;马睿;申屠基康;张文兵;麦康森
3.大黄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骨骼micro CT扫描显微结构比较 [J], 王映;赵金良;柯巧珍;刘家富;陈佳;翁华松;韩坤煌
4.养殖与野外捕获大黄鱼躯干侧线系统的初步比较 [J], 刘鑫; 张东; 林听听
5.不同养殖阶段大黄鱼体色及营养成分差异性比较 [J],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李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鲁琼1,2 王立改1,2 楼宝2,3* 詹炜2,3【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试验以鱼粉、豆粕和小麦蛋白粉为蛋白质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实测值分别为37.52%、41.80%、46.52%、49.84%、56.80%和61.48%的6种等能等脂饲料。
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7.84±0.34) g的黄姑鱼幼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饲养于500 L流水钢化玻璃水桶中,在水温(27±2) ℃、盐度28~29的条件下进行8周的生长试验。
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56.80%时,黄姑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除61.48%组以外的其余各组(P<0.05)。
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黄姑鱼幼鱼的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P>0.05)。
黄姑鱼幼鱼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
黄姑鱼幼鱼肠道蛋白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稳定,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姑鱼幼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和肝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
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分析表明,黄姑鱼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55.39%。
【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5(027)012【总页数】9【关键词】黄姑鱼幼鱼;蛋白质;生长;体组成;消化酶蛋白质是鱼类维持生命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不仅参与体内组织的构成,而且是某些代谢活性物质(激素、酶、免疫抗体)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饲料成本中比例最大的部分。
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低则不能满足鱼类生长需要,过高则可能造成蛋白质浪费和饲料成本增加。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1-2]、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3]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4]等多种鱼类最适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日本黄姑鱼养殖技术与经验借鉴日本黄姑鱼,俗称黑毛鲿、巨鸣鱼、白鱼免,1987年后,学名更改为日本银身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是我国沿海黄姑鱼7个种之一。
日本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试养,1985年人工育苗成功。
1991年,由日本引入韩国,2000年由韩国引入我国。
资源调查显示,日本黄姑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和日本南部沿海区域,北纬不超过36°。
1种群鉴定自然界中日本黄姑鱼喜栖息于水深70~80m沿岸浅海区,尤其是泥或沙泥底海域,具有明显的季节洄游习性,产卵期游向近岸的河口附近或岛屿内湾浅水区,水深一般小于20m处。
至今发现的种类有黄姑鱼、浅色黄姑鱼、半花黄姑鱼、双棘黄姑鱼、尖头黄姑鱼、鱼免状黄姑鱼和日本黄姑鱼。
日本黄姑鱼和鱼免状黄姑鱼为大型鱼种,结构相似。
2个群体为同一属的不同物种,与形态学结果相同。
日本黄姑鱼的种质较单一,存在近交衰退的危险。
2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日本黄姑鱼野生苗种匮乏,品种不纯。
我国自引进日本黄姑鱼后,就积极开展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取得人工育苗成功,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均有突破。
2.1孵化环境日本黄姑鱼为秋冬季节多次产卵型,雌鱼4龄性成熟,雄鱼为3龄,雌雄鱼性别特征不明显,产卵多在夜间(18:00-24:00)至凌晨。
研究表明,日本黄姑鱼全长与怀卵量有一定规律,亲鱼全长135cm,怀卵量为1186万粒,全长120cm,怀卵量为756万粒,全长100~106cm,平均怀卵量为730万粒。
受精卵卵径为0.90~1.03mm,平均0.94mm,平均每克卵约1800粒,雌雄比1∶1,卵比重为1.022。
日本黄姑鱼喜安静,易受惊吓,短期难以驯化,催产不及时往往亲鱼性腺退化,产卵率低。
亲鱼孵化适宜温度为8~34℃,最适温度18~28℃;适宜盐度为5~60,最适盐度30~35;适宜pH为5.0~10.0,最适pH7.5~8.5。
孵化期间升温处理或向饵料中添加21金维他、VE等均可显著促进性腺发育,提高产卵率。
日本黄姑鱼优势的分析及推广的可行性研究九(11)班陈妤凡实验背景:舟山这个世界性港口每天聚集着无数经济鱼类,日本黄姑鱼就是其中一种,日本黄姑鱼被评为2000年韩国八大精致鱼类之一。
为改变我省网箱养殖海水鱼类品种比较单一的现状,省海洋水产研究专家经过反复比较研究,从韩国引入了日本黄姑鱼。
据介绍,日本黄姑鱼肉质好、味道鲜、生长快,做成的生鱼片在韩国受到普遍欢迎。
目前这种鱼在韩国市场每公斤零售价折合人民币在70元以上。
日本黄姑鱼在西闪成功繁殖的消息,为日本黄姑鱼在舟山站住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鱼类介绍:日本黄姑鱼:西闪岛2000年从韩国引进,共10万受精卵全长3厘米4-5年性成熟产卵年限:15龄2004 第一次产卵肉食性以小鱼小虾为食人工驯养: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
在人工饲养方面,配合饲料、用小鱼、鱿鱼、沙蚕饲养。
它栖息环境的环境大概是以下几点:自然环境:沙泥质,水深100米左右。
人工环境:室温8—33摄氏度或20—25摄氏度怀卵量:至少100万粒每尾封闭产卵性自然产卵水温:16—22摄氏度受精卵孵化温度:18摄氏度苗种培育温度:20---23摄氏度初孵仔鱼经过40天培育,全长30厘米,60天7厘米。
生长速度:当年可达1公斤左右4年可达7—8公斤左右现培育15公斤左右每天增重1—2公斤受精卵卵径:0.91-1.02厘米相关分析:日本黄姑鱼是一种经济性相当强的鱼类,生长周期短。
幼鱼发育迅速,成鱼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虽然此种鱼类在舟山才刚刚起步,但是国内已有成功引进的案例,所以我觉得所有的舟山人民都相信:引进这种鱼类会给舟山的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注入一阵强心剂。
不难发现舟山海域的环境非常适合培育这种经济鱼类,在培育大黄鱼等传统的经济鱼类之类,这种外来鱼种一定会给舟山养殖农民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不仅有利于舟山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全国各地的养殖鱼类基地带来一粒成功的案例。
在西闪岛的相关调查:在西闪岛的4天为我们的调查报告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数据,更加珍贵的是:我们从当地科研人员口中获得了文献资料中无法显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