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色下人工鱼礁模型对褐菖鲉和日本黄姑鱼诱集效果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408.18 KB
- 文档页数:6
收稿日期:2021-08-03修回日期:2022-01-03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2047);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6KF004);山东交通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S201902051)。
作者简介:刘璐,1988年生,女,讲师,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研究。
E-mail:***************通信作者:高天翔,1962年,男,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生态学研究。
E-mail:************************褐菖鲉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学比较研究刘璐1,周永东2,高天翔3(1.山东交通学院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2.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316021;3.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舟山316021)摘要: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 )常见于西北太平洋近海的暖温水域底层,是我国重要的广布型海洋经济鱼类。
研究褐菖鲉群体间形态差异及其与生境的关系,能够为我国近海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鉴于生物多元统计需要尽量缩小不同鱼类群体大小和规格差异为前提,通过传统形态测定和多变量框架量度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统计方法,对采集自浙江舟山、福建厦门、广东汕头及广西北海附近海域的4个褐菖鲉群体共112尾个体的8个分节特征和15个量度特征开展研究。
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可数性状特征差异不明显,难以作为有效区分4个褐菖鲉群体的依据;结合框架法和传统形态学进行研判,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正确率在81.5%~96.7%。
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51.74%,北海群体和舟山群体的形态特征指标分别与其他2个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比于北海群体,厦门群体的尾柄更长、头部更小。
生境差异以及褐菖鲉生活范围相对稳定,使得被隔绝于相对独立生活环境的群体产生了形态特征上的适应性分化。
㊀㊀2024年第65卷第3期693收稿日期:2023-03-10作者简介:萧云朴(1975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水产养殖和海洋牧场研究工作,E-mail:992043220@㊂通信作者:蔡厚才(1963 ),男,讲师,从事海洋保护与渔业发展研究工作,E-mail:382037699@㊂文献著录格式:萧云朴,徐丽丽,陈献稿,等.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管理现状㊁问题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24,65(3):693-699.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279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管理现状㊁问题及对策萧云朴1,徐丽丽1,陈献稿2,蔡厚才3,4∗,叶永丰4,5(1.平阳县农业农村局,浙江温州㊀325400;2.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温州㊀325400;3.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温州㊀325400;4.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浙江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浙江温州㊀325400;5.温州永丰海洋牧业有限公司,浙江温州㊀325400)㊀㊀摘㊀要:南麂列岛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第一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首批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和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㊂建设海洋牧场是保护区长期努力的社区经济发展方向,已成为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㊂文章分析了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管理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从保护先导㊁产业融合㊁科技创新㊁政策扶持等角度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可为有关部门和其他类似地区发展海洋牧场提供参考借鉴㊂关键词:海洋牧场;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南麂列岛中图分类号:S953.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4)03-0693-07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marine ranch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Nanji IslandsXIAO Yunpu 1,XU Lili 1,CHEN Xiangao 2,CAI Houcai 3,4∗,YE Yongfeng 4,5(1.Pingya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Wenzhou 325400,Zhejiang;2.Pingyang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Administration,Wenzhou 325400,Zhejiang;3.Nanji Islands National Marine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Bureau,Wenzhou 325400,Zhejiang;4.China Rura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ssociation Zhejiang Pingyang Yellow Croaker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Wenzhou 325400,Zhejiang;5.Wenzhou Yongfeng Marine Animal Husbandry Co.,Ltd.,Wenzhou 325400,Zhejiang)㊀㊀Abstract :The Nanji Islands are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marine nature reserves established in China and the firstmarine type nature reserve to join the UNESCO World Biosphere Reserve.It is also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demonstrationbases for promo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sea and the second batch of national marine ranch demonstration areas.Building marine ranches is a long-term direction for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otected areas,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odel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rine ranches in the Nanji Islands,pointed out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andpropose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tection guidance,industrial integr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olicy support,etc.,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other similar regions to develop marine ranches.Keywords :marine ranch;present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Nanji Islands㊀㊀海洋牧场是指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㊁生长㊁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㊂按现行标准可分为养护型㊁增殖型㊁休闲型3种类型㊂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海洋经济新业态,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极具发展潜力,已成为我国应对近海生态环境恶化和渔业694㊀㊀2024年第65卷第3期资源衰退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海洋生态文明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1-2]㊂建设海洋牧场,不仅能有效养护海洋生物资源㊁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还能提供更多优质㊁安全的水产品,打造 蓝色粮仓 ,推动捕捞转型㊁养殖升级㊁加工提升㊁三产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海洋渔业向绿色㊁协调㊁可持续方向发展,经济㊁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1-2]㊂我国沿海各地海洋牧场建设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目前全国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有8批169个,并正在掀起研究和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热潮[1-9]㊂经过多年努力,2016年12月南麂列岛海域成功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对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有力地带动了大黄鱼产业的迅速发展[2,10]㊂为全面了解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该海洋牧场示范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发挥海洋牧场示范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助推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和渔旅融合发展,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笔者于2022年9 10月对该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管理与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赴渔业主管部门平阳县农业农村局㊁项目实施地南麂镇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座谈,收集历年监测评估资料,察看现场实效,并到山东烟台和舟山普陀㊁嵊泗等地考察学习,经过反复研讨,形成如下报告,可为有关部门和其他类似地区发展海洋牧场提供参考借鉴㊂1 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管理现状1.1㊀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起步早、规模大㊀㊀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和研究起步较早,作为全国最早(1984年)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试点研究的地区之一,一直致力于以人工鱼礁为重点的海洋牧场建设,得到了国家和省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3,10-19]㊂纵观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人工鱼礁试验阶段(1984 1987年)㊁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阶段(2001 2006年)㊁海洋牧场建设阶段(2007 2014年)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创建与建设阶段(2015年至今)[2-3,10],见表1㊂截至2022年,南麂列岛海域海洋牧场建设历时38a,累计投放各类人工鱼礁单体5522个(台/座/艘),共计空方数240813.0m3,形成单位鱼礁108个,鱼礁群14个,鱼礁带7个,累计投资5695.32万元㊂示范区海域面积约698.5hm2,覆盖面积1239.5hm2,其规模之大在国内范围也屈指可数㊂整个示范区分别由马祖岙口㊁下马鞍破屿西南㊁火焜岙口㊁上马鞍西南㊁大檑后麂山及东界外牧场区组成,水深在14~43m,平均水深25.43m,在海洋功能区划上,除东界牧场区位于保留区以外,其余均位于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内㊂1.2㊀南麂列岛海洋牧场管理维护机制已初步形成㊀㊀自2019年开始,由平阳县农业农村局以委托授权方式,委托下属国有企业 平阳县顺安标准渔港投资有限公司对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进行建设与管护,开展基础设施建设㊁组织拟订规章制度㊁承办宣教活动㊁组织年度监测㊁评价㊁复查㊁增殖放流工作㊁辐射带动周边渔民转产转业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海洋牧场建设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㊁落实安全责任㊁加强档案管理㊁配合上级部门检查等,制定了‘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与管理制度“‘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同时由农业农村局下属机构平阳县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对该示范区进行执法巡查㊂该示范区至今已开展水下侧扫㊁潜水㊁水动力㊁初级生产力㊁浮游植物㊁浮游动物㊁底栖生物㊁渔业资源㊁生态环境㊁附着生物等相关内容调查共计24次,其中国家级示范区创建之后共21次㊂近5a来,该示范区共安排管理维护经费324.75万元,包括监测调查㊁宣传教育㊁人员工作㊁办公费等,其中调查费用支出284.16万元㊂该示范区自2019年开始年度评价至今已连续开展了3个年度评价工作,其中2019年度评价结果为 较好 ;2020年㊁2021年度评价结果均为 好 ㊂2022年还开展了5a(2017 2021年)复查,结果为 较好 (最优等级)㊂1.3㊀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已初显成效㊀㊀通过多种途径的资源增殖养护手段,南麂列岛海洋牧场示范区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已经得到了明显的修复和改善㊂南麂列岛海洋牧场本底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人工鱼礁投放后礁区的渔获量和渔获种类相较自然海区均有显著增加㊂通过垂钓和水下摄影显示,礁体附近生物量有了较大改观㊂通过对当地渔民的走访,了解到投礁后,目标鱼种相比投礁前有了较大增长,生物资源量有一定的恢复㊂同时,多年来的增殖放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增殖放流海域周边,也能捕捞到相关的放流品种,海域渔业资源衰㊀㊀㊀㊀表1㊀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项目情况表Table1㊀National marine ranch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Nanji Islands area 阶段项目名称项目年份承建单位建设海域礁体类型与数量空方数/m3投资额/万元人工鱼礁试验阶段浙南人工鱼礁研究1984 1986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㊁温州渔政处㊁平阳县水产局上马鞍西南海域多层翼型船礁4座㊀712.8㊀14.60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阶段南麂列岛人工鱼礁生态渔业建设项目一期工程2001 2005平阳县南麂岛投资有限公司马祖岙口海域㊁下马鞍破屿西南海域㊁大檑后麂山海域钢质客轮1艘㊁钢质渔船礁5艘,钢质轮胎礁1个㊁钢构鱼礁2个㊁砼船礁2艘㊁木质船礁10艘㊁鲍礁220个㊁30mˑ8mˑ8.3m木质船礁29艘㊁40mˑ9mˑ9m运沙船1艘㊁长23~28.5m㊁宽6.5~7.5m㊁高7.12~8.7m木质船礁18艘120934.01229.26海洋牧场建设阶段浙江省南麂列岛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2010 2012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㊁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㊁平阳县海洋与渔业局火焜岙口海域0.6mˑ1.0mˑ1.14m礁1000个㊁3mˑ3mˑ3m砼框礁32个㊁4.2mˑ6mˑ5m四棱台钢礁110个㊁直径1.5m高3.5m中层浮鱼礁50个㊁台长100m间距5m浮鱼礁200台㊁海藻增殖礁250个47517.2592.65南麂列岛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2014 2016平阳县海洋与渔业局㊁平阳县顺安标准渔港投资有限公司火焜岙口海域㊁保护区东界外海域三层三脚藻礁60组300个㊁2mˑ2mˑ2m米砼框礁1630个13640.0770.25一打三整治收缴涉渔 三无 船舶改礁2014 2015平阳县海洋与渔业局上马鞍西南海域改造钢质涉渔 三无船礁17艘2636.5500.00国家级海洋牧场创建与建设阶段鱼礁一期工程2017 2020平阳县顺安标准渔港投资有限公司保护区东界外海域3mˑ3mˑ3m砼框礁700个㊁3mˑ3mˑ4m砼框礁922个㊁9mˑ4.5mˑ4.5m船礁18个55372.52588.56合计5522个(台/座/艘)240813.05695.32退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渔民收入增加,社会各界和渔民群众对增殖放流给予了广泛认同和普遍好评㊂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2021年对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一期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估调查,5月海洋牧场区渔业资源密度尾数值比对照区高出60.35%,渔业资源密度质量值比对照区高出133.61%;9月海洋牧场区渔业资源密度尾数值比对照区高出86.31%,渔业资源密度质量值比对照区高出38.48%㊂在潜水调查时还发现礁体上附有曼氏无针乌贼卵,且2021年春季海洋牧场区渔获物调查时均采集到黑鲷㊁大黄鱼㊁黄姑鱼的繁殖亲本(性腺成熟)㊂由此可见,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资源养护和增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㊂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社会效益已逐渐体现,开始受到广大游客和垂钓者的青睐,有力促进了当地的海钓业和休闲渔业等第三产业发展㊂2019年10月,平阳县渔业主管部门对南麂海洋牧场建设区海域生计渔民(钓捕)和业余垂钓爱好者进行了社会调查[19]㊂结果发现,南麂有多艘渔船在鱼礁区进行钓捕作业,钓获的主要种类有褐菖鲉(船均渔获量为500kg㊃d-1)㊁花鲈(船均696㊀㊀2024年第65卷第3期渔获量为200kg㊃d-1)㊁黑鱾(船均渔获量为200 kg㊃d-1)㊁黑鲷(船均渔获量为50kg㊃d-1)㊁黄鳍鲷(船均渔获量为50kg㊃d-1),每天在南麂鱼礁区海域的钓捕船在10艘以上,且钓捕的渔获物均为鱼礁区的主要增殖和养护对象㊂此外,海洋牧场区休闲垂钓者众多,南麂已有钓鱼俱乐部5家,休闲钓鱼船6艘,全年接待服务钓鱼客近万人次㊂海洋牧场的建设还有助于固碳和消减氮磷,降低赤潮发生的风险㊂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2021年对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一期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估调查,海洋牧场示范区浮游植物㊁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建设前本底调查结果相比均明显增加;人工鱼礁投放半年后,其混凝土表面基本被附着生物所覆盖,形成以牡蛎为优势类群的人工牡蛎礁,发挥着净化㊁去氮㊁固碳㊁提升生物多样性和增殖养护渔业生物等多种生态功能㊂调查获得牡蛎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819个㊃m-2和3.56kg㊃m-2,一期工程人工鱼礁总附着面积为3.8ˑ104m2,估算附着牡蛎总数量为3112ˑ104个,总鲜重为135.28t㊂据测牡蛎壳约占牡蛎总质量的84%,牡蛎壳中碳含量为12%,据此计算出一期工程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牡蛎)的年均固碳量为13.6t㊂而以平均含肉率16%计算,则牡蛎鲜肉总重为21.64t,据此分析估算,一期工程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牡蛎)每年约吸附了1131kg氮㊁77.11kg磷㊂2 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1㊀海洋牧场建设未形成规模,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现象㊀㊀长期以来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内容单一,主要就是大量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如2021年完成竣工验收的示范区人工鱼礁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2588.56万元,其中人工鱼礁工程支出2 106.9098万元,占总投资的81.39%㊂这些人工鱼礁区选址多在天然岛礁附近,与数量庞大的天然鱼礁相比,人工鱼礁所占比例并不高,只是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㊂该示范区前期建设的人工鱼礁项目主要以多点分散方式投放为主,而且礁体高度不足,难以形成良好效果,而后期投放的人工鱼礁项目采取集中叠放,形成二次空方,适合在以淤泥底质为主的东海区域投放,效果较好,但目前规模尚小㊂另一方面,保护工作未很好纳入海洋牧场工作内容,海洋牧场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现象,人工鱼礁投放后日常维护和后续管理力量十分薄弱,至今既无建设管理平台,也无购置专用管理船,管理维护尚未步入正轨㊂例如,在人工鱼礁区常常可看到外来渔民进行流网㊁延绳钓等作业,不少价值较高的经济鱼类在尚未形成有规模的鱼群时就被捕获,不利于人工鱼礁渔场的形成㊂2.2㊀海洋牧场科研能力薄弱,无法推进海洋牧场纵深发展㊀㊀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科研基础较薄弱,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十分缺乏,目前建设主要由国有企业平阳县顺安标准渔港投资有限公司承担,具体办事工作人员仅1人(兼职),只负责处理招投标事宜和年度监测评估㊁5a定期复查,无暇顾及具体运营,海洋牧场建成后由于人力与资金不足,缺乏必要的管护,开展全过程监测评估与信息化预警预报等现代化管理工作更是力不从心㊂与舟山普陀㊁嵊泗等地相比,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发挥科研作用明显不足,除委托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必要监测外,较少开展深入的研究,至今没有承担过国家层面的海洋牧场科研项目,如国家 863 计划项目㊁ 蓝色粮仓 项目和农业农村部行业公益项目等,无法推进海洋牧场纵深发展[2-3]㊂2.3㊀公益性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不足,企业化运作举步维艰㊀㊀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资金一直由政府主导投入,以公益性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为主要方式,缺少产业化运作,与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标准有一定距离㊂通常每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央财政一次性补贴2500万元,而要达到建设基本标准,总投资4000万~5000万元,但南麂列岛目前投资基本以国家补贴为主,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不足㊂海洋牧场建设不仅限于海底,更需要在水面和陆地建设配套工程,资金缺口很大,包括配套的管理船艇㊁管理维护平台等日常管护设施和监测设备的购买维护㊁海洋牧场可视化㊁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以及本底调查和跟踪调查等资金落实难㊂另外,由于目前南麂列岛海洋牧场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不齐全,投入成本大又无经济效益,社会资本很难进入海洋牧场建设领域㊂海洋牧场工程投资大㊁风险高㊁见效慢,企业化运作举步维艰,投资主体难以取得直接经济效益和持续产出㊂2.4㊀海域使用方案设计不合理,优惠政策落实难㊀㊀近年来,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保护区东界外已新确权海域172.0084hm2,需缴纳海域使用金8427.91124万元,但由于海域使用优惠政策落实不了,海洋牧场管理维护单位自身无直接经济收入,财政也没有安排预算,至今仍未领取海域使用权证㊂对照各地其他海洋牧场确权情况,南麂海洋牧场海域使用方案设计明显不合理,没有区别实际投礁面积和资源增殖区,导致整个牧场所有面积均套用透水性构筑物用海方式这一过高的收费标准(年缴海域使用金1.25万或1.16万元㊃hm-2,而开放性养殖用海仅0.075万元㊃hm-2)㊂鉴于该示范区内的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均为养护型海洋牧场,属于公益性海洋牧场,旨在修复海洋生态环境㊁增殖渔业资源,且以财政投入为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十五条第(四)款的规定,可申请免缴海域使用金㊂但由于在上述条款规定中没有明确指定人工鱼礁项目,一直未能免缴,给海洋牧场的后续管理维护和产业化推进造成被动,如此高昂的海域使用金变成了一道高门槛,令许多企业望而却步㊂3 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发展对策针对南麂列岛海洋牧场建设与管理现状,在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保护先导㊁产业融合㊁科技创新㊁政策扶持等角度提出加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推动海洋牧场与深远海智能化养护增养殖㊁休闲渔业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健康发展㊂3.1㊀以保护为先导,加强海洋牧场维护与管理,切实利用好南麂列岛独具优势的海洋资源㊀㊀一是加大保护力度,加强海洋牧场维护与管理㊂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将生态环境修复与优化㊁生物资源养护与增殖㊁环境友好型选择性采捕等环节融为一体,与传统的捕捞㊁养殖和增殖有很大的不同[1,4-9]㊂因此,对栖息地环境和生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是首选和最佳的海洋牧场管理模式㊂南麂列岛海域岛礁星罗棋布,共有岛屿85个,其中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有52个[10]㊂这些自然岛礁构成的岛礁渔场原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天然海洋牧场,这是南麂列岛海域独具优势的自然资源禀赋,加上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作为补充,可通过保护增加效益㊂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落实管理责任㊂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理工作规范“,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护上来,改变长期以来 重建设,轻管理 的思路,力求做到建设与管护并重㊂根据该示范区规划和功能定位,在兼顾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的同时,加大力度做好促进渔民转产转业㊁涉渔 三无 船舶治理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㊁发展生态型渔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工作㊂三是进一步形成保护共管机制㊂由于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正好建在海洋保护区内或位于其附近海域,而保护区在岛上已建有较完善的执法管理和科研监测队伍以及配置相关设施设备,因此,海洋牧场管理单位需要与海洋保护区管理机构一起共享人员和设备㊁船只㊁信息等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海洋牧场保护工作,提高行政资源利用效率,也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海洋牧场管理力量不足问题㊂同时需要吸收本地的养殖㊁捕捞从业人员,建立海洋牧场管护队,以 海洋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改革 为契机,整合渔政㊁海监㊁海事㊁港航等执法力量,强化对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执法监管,加大对违法捕捞行为的严厉查处㊂3.2㊀以产业发展为目标,聚焦海洋牧场与深远海智能化增养殖㊁渔旅融合,助推南麂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㊀㊀一是要以产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拓展南麂列岛海洋牧场纵深空间,与深远海养殖㊁渔业增殖㊁生态修复㊁海上垂钓㊁休闲娱乐㊁观光旅游㊁文化传承㊁科普宣传以及餐饮美食等活动有机结合,形成海洋牧场与现代新型产业深度融合发展㊂要积极推进牧旅融合和休闲型海洋牧场的发展,打造新型旅游休闲海洋牧场品牌,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整体效益㊂要结合南麂列岛景区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积极谋划 蓝色海湾 整治㊁海岸带生态修复等项目,争取上级支持,聚焦高质量和现代化精准发力,带动渔旅融合㊁渔能互补㊁设施渔业㊁数字渔业㊁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富有南麂特色的海洋牧场产业链㊂二是地方财政应加大对海洋牧场公益性项目的投入,重点建设海洋牧场管护与观光平台㊁种苗繁殖场㊁驯养场㊁增殖站㊁水上水下监控㊁配套管护船艇等投资大收益小的公益性项目,以待筑巢引凤,吸引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海洋牧场,让南麂海洋牧场示范区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㊂经营性项目如海上交通㊁游698㊀㊀2024年第65卷第3期艇㊁住宿㊁餐饮㊁海钓俱乐部㊁增养殖㊁苗种繁育等投资经营则由企业㊁渔业组织或渔民负责㊂近年来,南麂岛深水网箱生态养殖大黄鱼发展迅猛,贝藻类养殖也很有潜力,积极探索扩展海洋牧场的外延和内涵,推动牧养融合,促使南麂列岛海域海洋牧场早日实现企业化运作[20-24]㊂三是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让有实力㊁懂技术㊁会经营的企业参与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运营,积极探索和实施有企业和渔民参与的管理模式和经营体制,进一步提高海洋牧场的持续产出能力和综合效益㊂南麂大黄鱼生态养殖已引起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的兴趣,多次前来考察㊁洽谈合作事宜,本地企业也有意向参与合作,政府要抓住机遇,提早创造有利条件,促成项目合作落地,冀望海洋牧场事业成为南麂保护区经济发展新亮点㊁新增点㊁新模式㊂3.3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壮大海洋牧场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增强海洋牧场建设和运营的科技支撑能力㊀㊀一是要大力引进相关人才,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开展横向业务交流,提高从业者的管护水平,形成稳定㊁精干的海洋牧场科技队伍,为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促进海洋牧场建设科学化㊁现代化㊁规范化㊂目前,政府投资3000万元正在南麂火焜岙建设海洋科技中心,主体工程即将完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5766.70m2,总建筑面积为4700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海洋生物研究中心㊁贝藻育苗室㊁大黄鱼育苗室㊁循环水养殖系统㊁综合楼以及室内外配套设施工程等,要及早谋划组建运营队伍,引进有实力㊁懂技术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运营,争取在南麂建设资源增殖站,大力开展海洋生物苗种繁育研究,尤其是本地物种(如赤点石斑鱼等)繁育研究,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优质的增殖放流苗种㊂二是规划建设海洋牧场观测网,使海洋牧场内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达到 可测 可视 可控 和 可预警 ㊂南麂列岛要视实际需求引进相关技术,与相关科研单位开展紧密合作,着力建设南麂列岛海域海洋牧场观测网,并组建海洋牧场研究实体,切实解决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实践中的各种技术难题,为该示范区朝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㊂三是要持续对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礁体状态㊁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变化进行跟踪监测,评估礁区海床变化及流场效应㊁资源养护效果,不断积累基础数据,进一步开展人工鱼礁投放密度评估㊁资源容量评估㊁海洋捕捞强度控制评估,建立海洋牧场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分析海洋牧场示范区对渔业生产㊁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下一步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决策制定相关目标和管理要求提供科学依据㊂3.4㊀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加快海洋牧场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多渠道㊁多层次㊁多元化的海洋牧场投入和产出长效机制㊀㊀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水上水下监控系统,同时配套建设水上观光平台㊁科普基地㊁展示厅,通过可视化㊁智能化和信息化监测系统,扩大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影响力,带动三产融合发展㊂南麂列岛海洋牧场目前已在筹划建设400m2以上的海上管护平台,要尽早落实资金启动建设,建成之后既可以作为深远海养殖的基地,又可以为开展海洋牧场主题活动提供场所,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牧场,参与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㊂二是出台海洋牧场相关政策,在海洋功能区划㊁海域使用和资金政策方面扶持海洋牧场建设与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海洋牧场建设,建立多渠道㊁多层次㊁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㊂对于养护型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海域使用金予以免缴;对于增殖型或休闲型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海域使用金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十六条相关规定,给予减缴或免缴,或者合理调整海域使用方式,鱼礁实际投放区按透水构筑物标准收费,其他部分按开放式养殖标准收费(比如瑞安北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已按此标准进行海域确权,海洋牧场确权总面积131.6294hm2,其中透水构筑物仅4.0500hm2,其余127.5794hm2均为开放式养殖用海),大大降低海域使用金费用,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海洋牧场建设,提高现有海洋牧场的综合效益,促进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㊂三是争取在南麂列岛东部海域再创建一个以增殖型和休闲型相结合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㊂近年来,舟山市已开始突破浙江省原有海洋牧场建设都以养护型为主的固化思维,在普陀东部海域白沙㊁嵊泗东部东库黄礁海域㊁普陀东部海域桃花岛㊁普陀东部海域六横陆续开始创建4个以产业化为目标的新型海洋牧场,已分别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五至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南麂列岛除拓展原有养护型海洋牧场功能之外,应抓住机遇争取再创建一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充分利用好南麂列岛。
四种方形鱼礁对黑鲪和大陇六线鱼的集鱼效果作者:郑德斌栾凯刘克奉陈卫刘皓姚新华汪志清陈广春来源:《河北渔业》2019年第08期摘要:为了解不同构型的人工鱼礁对鱼苗的聚集效果,利用室内装置,在静水和流水条件下,研究了大窗箱型、大小窗箱型、“卍”字型和双层增殖型四种方形人工鱼礁及其不同组合对于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和黒鲪(Sebastesschlegelii)的聚集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水条件下,大小窗箱型对黑鲪的诱集指数最高,为0.74,双层增殖型对大泷六线鱼的诱集指数达0.8;而在流水条件下,大小窗箱型和双层增殖型诱集指数均大于0.6。
在实验的四种礁型中,上述两种礁型的诱鱼效果较好。
关键词:人工鱼礁;集鱼效果;黑鲪(Sebastesschlegelii);大陇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人工鱼礁是人们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随着对鱼礁的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渔场和增养殖海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1-2]。
人工鱼礁建设采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石块、沉船、废旧轮胎和水泥构件等,因流场效应以及声响效应等在不同鱼种间有相应的差异表现[1-3]。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科技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工鱼礁材料中水泥构件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际在海域使用的水泥构件礁体多种多样,这是由于不同结构的鱼礁所产生的各种效应之差異所致[2]。
无论基于何种机制,有了人工鱼礁就能达到诱鱼、集鱼及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栖息隐蔽场所之目的。
大量研究证明,聚集在鱼礁区的鱼类有三种:定居性鱼类、恋礁性鱼类和滞留性鱼类,黑鲪(Sebastesschlegelii)和大陇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都具有较强的恋礁性[4-5]。
此外人工鱼礁能产生多种效应而有利于诱集鱼类[5-7]。
人工鱼礁投放到海底后,最直接的是流场效应,鱼礁周围会产生多种流态:上升流带动底层营养盐到海水表层,从而提高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背涡流可以为多种鱼类、甲壳类提供较为稳定的小环境[7-10]。
野生花鲈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趋集性研究张贝叶;左涛;张传涛;曹金凤;王俊【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24(43)1【摘要】以花鲈为目标对象,研究其野生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行为反应和选择性,为花鲈的资源养护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试验池(4.5 m×4.0 m×2.0 m)均分为72个平面观测网格单元(0.5 m×0.5 m),池中心网格为礁模型放置区。
笔者试制6种人工鱼礁模型(棱台形、方形和星形框架×有、无牡蛎),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比较花鲈幼鱼在礁区放置不同模型时的趋集行为和分布特征。
试验结果显示,未放鱼礁时,花鲈幼鱼在试验池中呈分散均匀分布,单个观测网格的最高分布率为6.65%,空白礁区的平均分布率为1.19%;放入礁体,花鲈幼鱼经短暂巡游试探后集群入礁,鱼群主体分布在礁区,礁区的平均分布率>20%、集群出现率>75%。
相较于无牡蛎礁型,有牡蛎礁型中花鲈幼鱼响应和聚集时间长,礁区平均分布率(32.2%~49.9%)更高,集群优势更明显,其中以结构最简单的方形牡蛎礁组内的礁区分布率最高,个体离礁距离和群体重心离礁距离最短,集鱼效果最明显。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花鲈幼鱼的趋集行为参数和聚集效果在6种礁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花鲈幼鱼具有一定的趋礁性,放置礁体可引起花鲈幼鱼趋集行为,该鱼种可在鱼礁区放流。
针对花鲈幼鱼设制人工鱼礁时,可适当增加结构复杂性,同时,应为鱼类活动保留相对较大的有效空间。
【总页数】8页(P71-78)【作者】张贝叶;左涛;张传涛;曹金凤;王俊【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53.1【相关文献】1.不同饵料组成对花鲈幼鱼生长和生理活性影响研究2.盐度与碱度对花鲈幼鱼的毒性研究3.不同群体花鲈幼鱼温度耐受特征的初步研究4.花鲈稚、幼鱼生长的初步研究5.花鲈幼鱼个体代谢与体重关系的初步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叠放形式的圆管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数值模拟与PIV试验研究郑延璇;梁振林;关长涛;宋协法;李娇;崔勇;李强;单晓鸾;徐雯雯【摘要】人工鱼礁单体按不同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组合投放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圆管型礁为目前黄渤海区增殖礁的重要礁体型式,为优化该礁体的投放数量与排列方式,选择了3种不同叠放个数(1个、3个和6个)的圆管礁,设定了5个流速梯度(4.5、9.0、13.5、18.0和22.5cm/s),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圆管型人工鱼礁的流场进行水槽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水槽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20%以下,表明数值模拟能够反映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当礁体叠放个数一定时,最大上升流流速、上升流高度和上升流面积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背涡流面积呈现不规则的变化;当来流速度一定时,最大上升流流速、上升流面积、上升流高度和背涡流面积均随礁体叠放个数的增加而增大.【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14(045)001【总页数】9页(P11-19)【关键词】人工鱼礁;流场效应;数值模拟;PIV试验【作者】郑延璇;梁振林;关长涛;宋协法;李娇;崔勇;李强;单晓鸾;徐雯雯【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水环境工程实验室青岛 2660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碳汇渔业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水环境工程实验室青岛 266003;山东大学(威海)渔业工程实验室威海26420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碳汇渔业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水环境工程实验室青岛 2660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碳汇渔业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碳汇渔业实验室青岛266071;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威海264500;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威海264500;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威海264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1人工鱼礁是人为地在海中投放的构造物, 能够利用海洋生物的行为特性, 将生物诱集到鱼礁区, 为海洋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繁育的人工场所。
日本黄姑鱼育苗中的饵料问题
柴学军;徐君卓;楼宝;吴祖杰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
其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是为促进我省深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而从韩国引进的优良养殖鱼种。
进行日本黄姑鱼大规模的工厂化人工育苗生产,如何保证充足适宜的饵料和在生产中的正确使用,已成为影响育苗成败的关键。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柴学军;徐君卓;楼宝;吴祖杰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
山,316100;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316100;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316100;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316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J], 楼宝;徐君卓;柴学军;吴祖杰
2.长毛对虾育苗中饵料问题的探讨 [J], 柴学军
3.不同饵料搭配对日本对虾人工育苗存活率的影响 [J], 林琼武;单保党;黄加祺
4.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试验 [J], 王建华;周彦恒;蔡瑞;周海涛;白锦海;吴继宗;毕东明;
贾晓丽;高士香
5.海水鱼育苗中饵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 [J], 葛慕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横山鱼礁生境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汪振华;章守宇;王凯【摘要】为了解三横山人工鱼礁建设的生态效果,2009年1-8月对鱼礁、泥地、岩礁3种生境中的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组成及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及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生境的相关生物群落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鱼礁区除保留原有泥地生境中的优势种外,还增加了褐菖鲉等岩礁优势种类.鱼礁生境的种类丰富度显著高于泥地和和岩礁生境(P<0.05),多样性也明显高于泥地生境(P<0.05),但和岩礁生境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鱼礁和岩礁生境相关群落基本处在同一功能块,且显著区别于泥地群落,但三者之间的种类组成相似性均未达到中等相似水平,仍分属3种不同的群落.温度对鱼礁生境生物群落的相关性最高(0.472),而泥地为叶绿素a(0.459),岩礁为温盐组合因子(0.684),不同生境的生物群落对相同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并不同.由此可见,人工鱼礁生境综合了自然和人工环境的特点,其特有的群聚模式对自然群落结构有着互补和强化作用,对保护岩礁资源和岛礁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而特殊的作用.【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0)008【总页数】10页(P2026-2035)【关键词】三横山;鱼礁;岩礁;泥地;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作者】汪振华;章守宇;王凯【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人工鱼礁是人为地设置在水域中的构造物,用以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海洋生物(包括水生植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从而达到保护、增殖生物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1]。
1988年在美国召开的第4届国际人工鱼礁会议上把人工鱼礁正式改名为人工生境 [2],将鱼礁的作用提升到生态系统层面上。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1.01.002几种不同类型人工鱼礁的稳定性和集鱼效果比较张云岭赵祺12,齐遵利3,张秀文3,叶敏3,崔晨3,石保佳3,侯润3(1.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611;2.河北省近海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唐山063611;3.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3)摘要:根据唐山祥云湾海洋牧场海域具体特点,设计并投放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礁(A1、A2、A3、AQ、岩石礁(Bi'BJ和船礁(G)等三种不同性质的鱼礁%通过对鱼礁抗滑移、抗倾覆参数及集鱼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的人工鱼礁礁型。
结果显示:上述几种礁体抗倾覆系数、抗滑移系数均大于1,保证了礁体在海水中的稳定性%几种礁体对渔获量的影响差别较小,从集鱼效果上看,最好的是A: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礁%关键词:人工鱼礁;稳定性;集鱼效果;礁型人工鱼礁是为了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地,为海洋生物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人为投放到海水中的构造物E。
鱼礁投放到海中后形成的上升流、涡流等将海底沉积的营养盐、有机物释放到海水中上层,增加了海水的肥度,促进了饵料生物的繁殖生长,改善了海水水质,提高了初级生产力,吸引了更多的生物聚集$鱼礁本身的特有结构及其表面附着的生物会形成许多孔隙、洞穴,供底栖生物栖息、躲避敌害,成为海洋生物栖息聚集的良好场所通过对三种类型礁体稳定性和集鱼效果的比较,确定了适宜唐山祥云湾海洋牧场海域典型泥沙底质特点的人工鱼礁礁型。
1材料与方法1-1礁体设计根据祥云湾海洋牧场泥沙底质特点,制作并投放了方形钢筋混凝土构件礁、圆台形岩石礁和船礁等三种鱼礁。
三种鱼礁按“点、线、面”的布局分别投放了36300空方、225433空方和2275空方$三种鱼礁礁型设计实物图见图1一图3$111A】型礁体:即8孔钢筋混凝土构件礁,单个礁体规格1.8mX18mX1.7m,壁厚12c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4个侧面各开设2个宽0.4 m、高1m的长方形透水孔,顶口为敞开式$凡型礁体:即16孔钢筋混凝土构件礁(椭圆形孔),单个礁体规格、壁厚、强度、顶口同码,4个侧面各开设4个宽0.4m、高0.3m的椭圆形透水孔$入型礁体:即16孔钢筋混凝土构件礁(方形孔),单个礁体规格、壁厚、强度、顶口同码,4个侧面各开设4个宽0.4m、高0.4m的方形透水孔$入型礁体:即12孔钢筋混凝土构件礁(椭圆形孔),单个礁体规格、壁厚、强度、顶口同码,4个侧面各开设2个宽0.4m、高0.15m的长方形透水孔和1个宽0.2m、高0.2m的方形透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