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山玉林唐氏宗祠赋——唐经棣
- 格式:docx
- 大小:16.08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资料推荐………………………………………………………………………………………………………………最新资料推荐…………………………………………………3 目录第1章字辈谱 (5)1.1祖谱传下来的字辈谱(40字) (5)1.2祖谱的字辈谱续写(增加20字) (5)1.3唐氏其他版本字辈谱(仅供参阅) (5)第2章世系总图 (6)第3章谱序 (7)3.1关于唐姓的起源与演变 (7)3.2关于唐姓迁徙分布 (8)3.3当代唐姓的情况 (8)3.4唐姓血型 (9)3.5唐姓的传统文化——郡望 (9)3.6唐姓的传统文化——堂号 (10)第4章家谱凡例 (11)4.1字辈谱传承规范 (11)4.2唐氏族人取名原则 (11)4.3续谱原则 (11)4.4本谱纪年原则 (11)4.5本谱入谱人员范围 (12)4.6本谱世系本源书写规范 (12)4.7人物录及传记 (13)4.8修谱期限 (13)4.9其他 (14)……………………………………………………………最新资料推荐…………………………………………………第5章家风---家训家规 (15)5.1家规文化(十二条) (15)5.2家训文化 (17)第6章传记及人物录 (21)6.1人物传——第四世 (21)《XX字辈》奋斗史 (21)6.2祖居录——XX屋基 (22)《XX屋基》由来及历史变迁 (22)6.3人物录 (25)第7章谱系本源 (26)7.1唐氏族人的详细本源记录 (26)一、第一世 (26)二、第二世 (27)三、第三世 (28)四、第四世 (29)五、第五世 (31)六、第六世 (33)七、第七世 (34)八、第八世 (35)后记14……………………………………………………………最新资料推荐…………………………………………………5第1章 字辈谱1.1 祖谱传下来的字辈谱(40字)惠星照海全,萬里奉春軒; 宏發坤德盛,安邦定國賢; 家和祖太平,壽域永其昌; 開明朝先慶,福禄文光庭;1.2 祖谱的字辈谱续写(增加20字)惠星照海全,萬里奉春軒; 宏發坤德盛,安邦定國賢; 家和祖太平,壽域永其昌; 開明朝先慶,福禄文光庭; 志高谋贵官,忠孝添声振; 睿智遗后泽,宗族旺世延;1.3 唐氏其他版本字辈谱(仅供参阅)根据唐氏七修族谱记载,我唐氏历代修谱,均列有字辈,在光绪十九年第五修时进行规范,曾制定(40字)字辈字。
唐经棣诗词楹联选一、诗词1、盛世铸华章唐王贵胄传晋昌,周礼祖德耀国邦。
悠悠时空三千岁,家乘谱牒纪辉煌。
唐氏通谱联中华,寻根溯源纂提纲。
江海为墨天若纸,白玉成碑金饰潢。
跪乳唐孙报列祖,拳拳丹心献芬芳。
赫赫先功标青史,盛世妙笔铸华章2008.10.112、晋祠春风杨柳送子归,千年古柏迎君回。
圣母殿前祭列祖,唐叔祠下思绪追。
桐叶惠封七百载,驰马扬鞭听惊雷。
战车千乘强国梦,摇旗挥戈十国随。
太宗御书传天下,帝王名士墨香徊。
巍巍龙山揽圣殿,碧玉晋水映朝晖。
经棣题2003年3、贞公颂威远将军唐贞公,挥戈灭金豪气宏。
铁骑横扫朱仙镇,精忠为国建奇功。
金牌十二阻北伐,岳武血泪染碧空。
英雄无奈奸贼计,仰天长啸气惯虹。
2005年4、介公颂监察御史唐子方,凛凛英气劾奸妄。
忠愤所激何所俱,浩然正气挽狂澜。
独立敢言真御史,中流砥柱屹如山。
参知政事理万机,鞠躬尽瘁护国邦。
心底无私神鬼敬,冰清玉洁天地畅。
直赠质肃垂青史,伟度高名万古芳。
2005.9.3(北宋御史唐介劾张尧佐,在殿上与宋仁宗争辩,张尧佐被罢免,文彦博罢相,介公从二品贬英州别驾。
介公在宋神宗朝升参知政事)5、蒙公颂汉武盛世中郎将,唐蒙忠心报国疆。
礼服夜郎收沃土,奇功伟业一朝建,神兵十万降南粤,决胜千里迅如电。
交趾两粤归大汉,热血丹心照汉天。
2005.11.9(六世祖唐蒙,汉武帝时拜中郎将,请命前往说服夜郎国归大汉,修筑通往蜀地的千尺道,建元六年,献策汉武帝并指挥十万夜郎兵沿佯河奇袭南越都城广州,收服广东、广西、越南北部的交趾等归顺大汉)6、绵山魂2005.11悠悠绵山介子推,千军万马唤不回。
烈火真金撼天地,壮士一去魂难追。
木屐重耳仰天叹,唐晋忠义卷风雷。
城濮大战定霸业,礼贤下士群英汇。
清明寒食祭介子,心底无私万古垂。
晋文公重耳43岁避难流亡国外,十多位贤士追随重耳,五贤士之一的介子推两次救重耳于危难之中,重耳公19年后复国登基,赐封追随之贤士及晋国功臣之后,唯介子推不愿封赐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晋之公派数万人唤喊寻找介子推,无奈之际晋文公下令三面烧山逼其下山,介子推宁烧死也不下山,次日文公发现介子推母子烧死在绵山上,文公仰天长叹,天地为之动容,义薄云天、狭肝义胆的介子推,使文公更加礼贤下士,勤政爱民,四年后与楚国在城濮大战而胜奠定下百年霸业。
唐氏族谱——第三部唐氏族谱——第三部唐姓名人按语:下列是抄录不同历史时期唐姓和我族祖先优秀人物,他们一生,在当时的求学、治家做人,为官等各个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希望子孙后代,认真学习他们的事绩,沿着他们的足迹世世代代留传下去,使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发扬光大。
一、两汉时期于史记载的唐氏著名人物唐厉:秦汉之际人,汉朝任左司马,封武成侯,因讨伐黥布有功被封斥丘侯食邑一千户。
唐秉:字宣明,号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
唐都:西汉前期著名天文学家,汉武帝时征写编制《太初历》的著名学者。
唐蒙:西汉武帝时任命郎中将,与司马相如主持修复内地通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
唐林:字子高,江苏沛县人,汉哀帝时历任尚书令。
唐尊:字伯高,江苏沛县人,两在王莽时位历公卿,唐尊被封平化侯。
唐羌:字伯游,东汉和帝时武人,曾任临武县长,上书劝誎和帝,罢献荔枝。
唐檀:字子产,东汉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精通灾异星相,占卦术(即阴阳占卜术)汉顺帝永建五年(公元前131年)举孝廉任郎中,后弃官,回家乡,以教书为生。
唐珍:字惠阳,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东汉灵帝时任司空等职。
弟弟唐衡为中常侍,兄弟二人权势显赫。
两汉时,唐姓女子入居皇宫,成为汉朝皇帝妃嫔:一位西汉景帝妃,史称唐姬,生子名叫刘发,被封为长沙定王。
另一位,东汉少帝妃史称唐姬,颖川(今河南禹县)人。
其父唐瑁为会稽太守。
汉献帝册封为“弘农王妃”。
- 1 -二、三国时见于史册的唐氏著名人物。
唐咨:利城人,曹魏黄初年间(公元前220年)曹丕称帝,利城反叛,众推唐咨为主,魏文帝遣军破之,咨逃亡至孙吴,历任前将军,左将军等职封侯持节,成为孙吴高级将领。
后吴国破灭而被生擒。
曹魏授唐咨为安远将军。
唐固:字子正,丹阳人,三国时期著名儒学家,著《国语》,《公羊》,《谷梁传》注。
孙权拜唐固为议郎。
孙吴大臣陵逊,张渴,骆统等,都拜他为师。
黄武四年《公元前226年》为尚书仆射,卒年70余岁。
唐彬:字儒宗,鲁国邻县(今山东邻县)人,魏晋之际著名将领,其父唐台,任泰山太守。
新坪始迁祖振宇公墓唐朝东摄兴安县唐介公墓附录(一)数万人清明祭炎陵(据新华社西安4月5日电)今天是清明节,炎陵故里陕西省宝鸡市数万名社会各界人氏,以多种形式祭祀华夏人文始祖炎帝。
上午九时,宝鸡市清明节祭祀炎帝大典仪式在位于市区中心,国内规模最大的炎帝祠隆重举行,宝鸡市党政军领导、港澳台胞代表及社会各界数千人,向炎帝塑像行三鞠躬礼并敬献了花圈,宝鸡炎帝研究会负责人恭读祭词,与此同时,在市区南郊常羊山上的炎帝陵前举行了民间传统的祭炎帝仪式,数万民众为炎帝扫墓,上香焚表叩拜先祖——炎帝。
唐梓桂摘自1998年4月6日漓江日报附录(二)立碑黄陵见证历史特写香港回归纪念碑,揭碑仪式今天是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一大早,数百名来黄帝陵祭祖的海内外人士就聚集在参史古柏掩映下的轩辕庙,参加“香港回归纪念碑的揭碑仪式。
”上午九时,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姜恩柱与陕西省的主要领导,以及香港知名人士代表为揭碑仪式剪彩。
这座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题写碑名的大理石纪念碑,是由西安碑林博物馆精心设计的。
纪念碑的外形相典雅,庄重美观,碑身通高3.5米,宽1米,厚0.4米,由碑头、碑身、碑座、台座四部分组成。
碑身镌刻着香港著名书画家方召麟女士书写的碑文,落款为“香港各界人士敬立”。
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王敏刚告诉记者,由民间人士发起的立碑活动在香港产生了很大反响,特首董建华题写了碑名,霍英东、李嘉诚、李兆基、邵逸夫、曾宪梓、范徐丽泰、郭炳湘等百余名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和陈方安生、梁华诗等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都积极响应。
此外,立碑活动还得到了国家和陕西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今天,不少澳门同胞也参加了“香港回归纪念碑”的揭碑仪式,澳门钟立雄先生说:“我们希望在明年澳门回归以后也能在黄帝陵立碑纪念。
”新华社西安4月5日电,摘自1998年4月6日漓江日报唐梓桂第七节唐氏祠堂湖南湘西龙潭大埠元福公宗祠湘西龙潭八大祠堂之?1944年,日寇向湘西龙潭大举侵犯,企图打过雪峰山,黄茅园唐氏在唐高坤带领下,组织的唐家子弟为主的民团。
广西玉林北流姓氏族谱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
全市总面积245 7平方公里,辖2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118万人。
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第二大侨乡。
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向北流而得名。
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
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以境内圭江流向而得名。
南朝梁(502—557)置北流县,为北流行政建置之始。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北流县、普宁县(今容县)设置铜州,贞观六年(627年)更名容州,治所在北流长达百余年。
历元、明、清、民国,至今县行政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民国24年版《北流县志》载:“县内各姓多系汉族,于宋元明清时代由江浙粤闽赣等省迁来,生息繁衍,人口日增……”可见,以前市内人口多由外地迁来。
以下以旧志为依据,摘编北流部分姓氏根源,以飨姓氏研究者和编谱同仁。
编摘各姓氏历多少世、代,以至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为准,皆不推延至今。
如欲推延至今,一般20年为一世,依次类推。
梁姓东平梁族宋咸淳间梁遗由河南来任广西提刑搂察使,卸任后迁居北流,世居一厢鸭垠,散居吉京平陵沙圳小一(里)新荣大元民乐隆盛塘坪扶来塘头。
历三十余世一万余人,梁宗平祠建于鸭垠。
卞三(六靖)沙垌梁族清初由广东迁来,世居卞一石牛冲卞三沙冲。
建祠宇一间。
波二(六麻)泰坡梁族清康熙中年梁延鸾由广东南海坝头圩森村迁来,世居六麻泰坡里冲新塘,传十二代约一千多人。
梁文初祠建于泰坡,梁安平祠建于进士洞,丕烈祠建于新塘。
卞二大坡梁族明未由郁林丹楼村迁来,历十余代建祠一间,世居卞二大坡波二牛皮滩等处。
小一(里)新荣村梁族清初由本里文叙垌迁来,历十二世,建有梁华封支祠一间。
卞三灯草梁族清初由广东三水迁来历十余代建祠宇二间。
唐经棣楹联
为中华唐氏题联:
明君英主宰相公侯大臣将军状元进士集天地之精灵多少雄姿彪青史。
安邦定国运筹帷幄文韬武略诗画唐风极山川之秀气万千锦绣留华章2010、2
为唐叔虞—晋靖公27代唐晋古国楹联(该联已镶刻于兴业县唐氏宗祠)
七百年虎啸麟斗逐鹿中原恩威播华夏,廿七代凤子龙孙文治武功仁德传晋昌。
2003年9月
晋昌郡唐氏源流长联:(该联已镶刻于兴业县唐氏宗祠)
文王兴姬周武王建国桐叶惠封叔虞开唐武公继位文公复国成霸业悼公中兴造盛世靖公东都肇唐宗立晋昌唐晋七百二十九载历二十七世威赫武功周礼祖德传万代,
唐蒙授中郎礼服夜郎计收两粤子亮封侯金华开枝子方直声动天下唐贞抗金威远将惟显西粤倚葵岭拓新基汉今二千二百余年继八十八代枝繁叶茂人杰地灵耀千秋。
2003年9月。
北流留题地赋一、罗明斗题化石山地赋艮卦行龙入坎宫,开屏列帐隐真踪。
贪狼木火五星曜,辞楼下殿宿腰峰。
双池脱刹双车转,两杆连生两国公。
一金明吐珠丝穴,九曲暗朝玉带龙。
逆局龙岗高点穴,更加余气好长丰。
九星皆随蟠龙会,日月石人水口中。
有缘似得明师眼,方信完全说未空。
化石山高廉贞祖,为官一品到三公。
二、廖金精题化石山地赋化石星辰千古留,距驳驰灵穴可求。
仰面太阳深藏坐,辛水朝流会斗牛。
子癸水流曲转出,行回大步戌藏收。
门前大江暗朝拱,过峡寅龙虎抛球。
文笔雅朝排五将,葬后儿孙御史州。
飞凤朝阳人罕识,湾龙逆结顾回头。
形奇穴怪多丑拙,知是福人在后秋。
名师题化石山高气势雄,辞楼下殿宿真踪。
益坐太阳金主脑,灵光一点在其中。
回头转面官星耀,后抱砂环绕过宫。
卦榜巳方朝北阙,马居巽位笑东风。
捍门二乙随身抱,彩润三星照眼珑。
明堂交顾三全聚,暗拱湖溪一路通。
地户叠关锁轮牙,天门显达正当胸。
若问庐山真面目,将军驻马踏蟠龙。
三、广西北流大坡外笔架尖留题赋(清)邬万吉(美女坐高机)------邬万吉题天堂发脉甚英雄,筑建天池莲肚中。
上落天梯串珠走,长坡峙起贪狼峰。
开屏列帐石狗岭,山水父母两相逢。
长男长女燕窝岭,中男中女小水中。
少男少女六明顶,石井相会行九峰。
蛛丝马迹蜂腰鹤,铺毡结彩盖塘冲。
列起胎息行夫妇,廉贞峰耸送龙峰。
步上天梯起笔架,美女高机会金童。
穴横前心无人识,定注时师看不通。
后有名师登此穴,定判仙姑坐芙蓉。
送走三胎息中结,穴明正水两乳中。
穴泰趋否水丁未,本堂辛戌合杨公。
水朝上堂乾亥位,寅卯流水富石崇。
辰方江河云霄盖,贤相贪狼六靖江。
天秀南山天地否,天水石玉又来逢。
塘岸笔架参天秀,华表捍门在蟠龙。
狮象大牛化石岭,铜石铁锁暗朦胧。
龙虎绿会禄龙虎,印仓拥护列前中。
贪狼青衣军帽岭,后凭三台贵人峰。
旌旗极左铁旗寨,金鼓喧天地福龙。
正印铜帽居甲第,桅杆列列对鹅公。
龙带六剑应前面,前朝文笔星门风。
大小罗伞耀科甲,罗带圭江会金龙。
凤阁严君集岭上,带安六国袍新丰。
700万广西玉林人姓氏的来源玉林,是广西人口第二大市,这里主要以汉族为主。
其实玉林人中,真正原来的土著居民不多,现有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唐宋之前的南迁汉人与本地土著杂居通婚的后代,还有一部分是明清为了躲避战乱到玉林的汉人。
玉林人中的10大姓氏中,有李、陈、梁、黄、林、张、王、冯、朱、胡等10个,这些人都来自哪些地方呢?比如在博白,陇西堂李氏是比较大的一个姓氏,光在博白就有32个宗支,分布在28个乡镇,人口约17万多人,达到博白全县人口的1/10左右,可谓一步一李家。
又比如玉林陈姓,堂号有德馨堂来自浙江天台山,号称玉林城四大望族。
玉林梁姓对峰公一族,来自江西吉水县,后到了广东连平。
对峰公元朝当年到郁林任职后留在玉林。
玉林黄姓中语言有桂东南粤语方言,也有说客家话的。
早期黄氏汉代随伏波将军南定南越时留在玉林了,明清时期黄姓迁入玉林的最多,主要来自广东、江西、福建以及桂西地区。
而玉林林姓,基本上来自福建省,以莆田、惠安、仙游、泉州等地较多。
部分林姓是官派而来,还有就随家族迁入,还有就是逃难而来。
玉林陆川沙坡镇林姓比较集中。
玉林张姓主要分布在多个地区,如北流白马镇、平政镇、民乐镇等,还有玉州区南江街道、城北街道,博白松旺镇、新田镇等多个乡镇。
玉林王姓的始祖是王必亨,明代从广东平远县到广西玉林县北市经商,后定居于此,是北市王氏的始祖。
玉林胡姓有3万多人,他们的先祖大都是明清时期从福建、江西迁徙广东南雄珠玑巷,再从珠玑巷迁徙而来。
玉林市胡姓语言有三:一是客家话,二是桂东南粤语方言,三是博白地佬话。
玉林胡氏宗祠正堂对联写道:“宗开东粤迁西粤,派衍梅州及鬰林”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
玉林还有很多姓氏,基本上都是外地迁入为主,对于玉林来说,都是客家人。
你贵姓呢?你的祖先是如何到玉林定居发展的呢?欢迎留言发表你家族的历史吧。
四川省唐氏宗亲字辈(三)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蓬莱镇福寿村
九再仲钦尚以敬登文永
世应国祥兆德寿祚高明
爵享万钟粟禄增亿代春
景象乾坤定纲常纪朝庭
仁崇礼可盛均沾荣焕恩
后贤智慧聪勤俭善称颂
富贵福根深创业献奇功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天福镇安家架构村
元享义贞天道之祥
仕才相纯梦承易恒
福柏荣跃吉逢昌毕
科德宏大良广安康
孝弟忠信书声永振
名登金榜光前裕后
时绍清太克兆慎方
今锡孔维啓登有上
雍傅和章恩玉里光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老观镇双庙村祖宗壬子付讳荣仲国尚
胜正三阳开仕登联科显
仙容金玉来茂美达前俊
群英冠步台树立名嘉会
时中诚攀才文博舒广秀
厚德崇高志光耀万代兴。
湖南唐氏世系表衡阳唐氏世系表唐公传勋(夫人文氏)唐公芳树(字竹西,道光中署历官湖南永州府及新化训导,通志县志并有传。
夫人何氏)唐公昭育(字汝蕃,武举人,曾九帅克南京,为江南总兵。
夫人李氏) 唐公祖倬(字卓人,绩学未达,因其子功勋卓越,敕封荣禄大夫,寿高至九十三岁。
夫人袁氏至孝,五代同堂)唐公子明(官名际昌,派名德佈,清代任江苏知府,升候补道,湖南盐巡,后任江宁下关制验、江南新创银元局、江宁筹防局要职,花翎二品顶戴, 冮苏候补道署江南盐巡道, 赏给一品封典, 诰授荣禄大夫。
夫人罗氏)唐公桂生(派名升阶,夫人翁氏)唐熙元(派名恆吉,夫人汤氏)唐健芝(派名恆刚,夫人魏氏)唐北汉(派名恆鄂,夫人郭氏,无嗣)唐励成(派名恆勉,夫人周氏)唐寿云(适李)唐绿云(适王)唐储珍(适殷)唐仕云(女,未嫁)唐公子襄唐公春海(曾任湖南省议员)唐果泉唐坚白唐双元(适师)唐肖英(适张)唐昭云(适傅)唐定男(适陈)唐文英(适袁)唐公绍南唐镇东唐菱,(适熊)唐二姑(适杨)唐公子静唐公笠青唐公子蕃唐公子中(讳郁华,曾任淮南官盐会长,美乌发,性喜清洁,身高昂,美仪容,人呼好好先生,六十八岁无疾而终。
夫人及继室袁氏) 唐舜姑(适袁海观) 唐九姑(适袁)唐公兰生(武举人,夫人熊氏)唐公子澍(派名德溥,夫人郭氏)唐公桂生(派名升阶,清例监生,钦加三品銜,赏戴花翎,湖北补用道奏调广东全省营务处总办兼水陆巡防营统领,寿高八十七岁。
夫人翁氏)唐熙元(派名恒吉,夫人汤氏)继慧智民继圣觉民唐健芝(派名恒刚,夫人魏正云,后改名魏平) 继贤惠民继高爱民继述乐民继发拯民继昌灏民唐北汉(派名恆鄂,夫人郭氏,无嗣)唐励成(派名恆勉,夫人周名启)继涛继畴乡民继寿三民唐公子襄唐公春海(曾任湖南省议员)唐果泉唐登唐皇唐公子静唐公兆,唐细二(女) 唐金波唐公子蕃唐公实梅唐寿岑唐皇唐菊英(女) 唐银妹(适陈) 唐公子中唐公文鼎(派名升谟,又名连升,字吟秋,夫人袁氏,继室赵氏慧融)唐芝轩唐金鉴唐关保(女) 唐稼轩(无嗣) 唐桐轩唐滋轩唐京轩(派名恒兆,字汉仪,夫人向传棠)唐继华唐继瑞唐继蕃唐继洪唐明轩唐龙轩怀化唐氏世系表唐贤元(适李)唐公镜寰(派名升让,字海澄,夫人肖氏)唐公叔和(派名升钰) 唐壁金(适向述彭) 唐公镜寰(派名升让,字海澄,夫人肖氏)唐松轩(派名恒茂) 唐维炎唐维龙唐曼(女)唐农轩(派名恒毅) 唐鸿唐应元(适宋希陈) 唐应鸾(适向健实) 唐公叔和唐仁轩唐金鸾(女)唐公子澍唐公伯端(派名升云,夫人沈氏)唐公仲彬(夫人罗氏) 唐公叔勉唐公季涌(派名升霆,夫人杨氏,继室万氏) 唐文英(适杨)唐华瑛(适孙)唐公伯端唐成初(派名恒暄,夫人沈氏)唐志阳唐启民唐迈杰唐次牛(派名恒玮) 唐甸方唐灿东唐灿明唐殿龙唐燕嫱唐燕玲唐燕娟唐灿芝(适唐)唐灿薇(适黄)唐曜青(派名恒灿)唐吉晖(适何)唐公仲彬(夫人罗氏)唐松皋唐蒲仙唐芷芳(适黎)唐公叔勉唐沛苍(由伯端公四子入嗣,派名恒定,夫人任基志)唐徵宇(派名继浩)唐嘉骏唐嘉蔚唐慧民(适何)唐公季涌唐策平唐倩平(适周)唐治平(夫人黄慧敏)唐浣平(适卜)会同县唐氏世系湖南省会同县唐氏家祠自时俊公1142年(南宋高宗绍兴12年)落籍于吉连团(今会同县连山乡洞脚黄),至2010年已经历868年,现已经繁衍至39代子孙(良字辈),时俊公系唐介公第10代孙,良字辈即唐介公的48代孙。
葵山玉林唐氏宗祠赋唐祠坐圣地,欎州北阙,葵峰巍巍,西江缠玉带,鸣水流福田。
北锁霄寒,南护欎府,葵山脉翠,左翼连寒山,隆起大榕延南江,右翼接十万,双龙出海北部湾,近观龟蛇护穴,凤舞葵峰,山环水抱,祠前三水绕胜地,气象万千,虎踞龙盘,群师朝拜,千山拱岱,旗山、鼓岭遥遥相望,石山列阵尤如万马千军,山苍照紫气,林茂映朝阳,百鸟朝凤鸣山谷,万峰竞秀入云天。
看祠门高耸,浑然天成五龙抢珠,得天地之造化,集日月之灵光。
紫铜香炉明烟肃肃,唐人来此敬祭列祖怀古舒今,孝悌之心油然而生。
姬周一脉,桐封世泽,始祖叔虞,继文王之遗风,承武王之霸气,唐晋古国战车千乘,上下三军,重耳复国图霸,悼公强国中兴,靖公立姬唐之始,汉中郎将唐蒙服夜郎收两粤,金华侯唐子亮,安远将军唐咨,广武将军庸县侯唐彬,征东大将军唐瑶,征西大将军唐和,镇南将军陕州刺史唐钦,安西将军晋昌公唐玄达,中坚将军东郡太守唐景宣,东吴皇帝唐寓之,北海太守、卫将军唐永,大都督、车骑将军唐陵,户部尚书、骠骑大将军唐瑾,北齐尚书右仆射温国公唐灵芝,尚书令左仆射、晋昌王唐邕,应州刺史唐君明,中书舍人顺州刺史唐君顺,龙骧将军唐欢,云州太守、骠骑大将军唐规,中书舍人唐次,唐侯唐荣、梁侯申国公唐华,唐朝宰相唐休璟,宋朝参知政事唐介直声动天下,圣旨曰:唐介“以儒术之渊源达兵家之形势,智谋深博,决胜千里运筹帷幄之中”。
宋监察御史,湖北转运使唐淑问,宋监察御史,广州知府唐义问,宋监察御史唐恕,宋监察御史唐仲友,宋威远将军唐贞,明延安侯唐胜宗,明南京兵部侍郎唐荆川文章盖世,兵机深谋抗倭寇,唐寅诗画冠江南,民国总理唐绍仪,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
欎州唐氏英才俊杰代不乏人:明万历解元进士监察御史唐之夔,明贡生平南教谕唐聪,明万历举人浙江崇德知县唐汝修,明举人户部主事中顺大夫唐鸣熙,明北京兵马司正指挥唐鸣勋,明监军副使中顺大夫唐桥,明万历举人唐允中,明成化举人廉州府正堂唐君冕,明贡生廉州府教授唐君亮。
葵山脚下的历史文化村榜山村庞月承2014年6--7月葵山脚下的历史文化村—榜山村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葵阳镇的北面,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名叫葵山。
海拔827米的葵山,是兴业县的诸山之秀,清朝的时候,葵山的“葵峰夕照”就列为兴业的八景之一。
葵山之阳的一条支脉,几经曲折起伏,突然冒出一个小山包,空中鸟瞰,就像一条巨龙从云雾山中奔腾而下,龙头、龙颈、龙身、龙尾,活灵活现。
依傍龙头,有一座大村庄,像龙口含着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这村庄就是闻名遐迩的榜山村。
榜山是一座古老文明并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自然村,从明代弘治年间建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目前全村总人口约为2850人,其中常住人口2280人,外出干部及其子女家属定居在外的有570人。
榜山村共有三个姓氏组成,其中唐姓人口居多,占全村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余是庞姓和萧姓。
榜山村得天独厚,山明水秀,人杰地灵。
山水山泉奔流不息,引进村里,成为洁净的天然自来水;流进田间,浇灌出五谷丰登,养育代代村民。
早在明清时代,榜山村就出了一批科名仕宦。
其中有武进士出身的唐维舟一人,举人出身的唐汝修、唐鸣隆、唐鸣熙、唐钟琛、唐尚修5人。
另外还有贡生、监生、附生、廪生、庠生等164人。
榜山唐氏始祖唐秉义及其妻子庞氏,一个享年96,一个享年97,可谓百年偕老。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秉义94岁的时候,皇帝钦赐他们百岁齐眉冠带寿官。
后辈都称秉义为百岁祖。
一门鼎盛,功名显赫,唐秉义之子唐汝修,历任浙江崇德、湖南耒阳等县知县,告老还乡后乐善好施,建造西望江大石桥,倾囊赈济饥民,获兴业县“名宦乡贤”之美誉。
秉义之孙、汝修长子唐鸣煕,任四川广元县正堂,后升户部主事,诰封中顺大夫(正四品官禄);汝修三子唐鸣勋,任北京北城区司马正指挥(正四品官禄);鸣煕三子唐桥任高州电白县知县,提授监军道,升监军副使,诰授中顺大夫(正四品官禄)。
除此之外,教谕、学正、教授、千总、侍卫等七品以上文职武职官员累计有28人之多。
江苏徐州睢宁县唐氏一支字辈:"书典献章慈和允良家学永昌。
"堂号:继尧。
广西全州沙坪、广西灌阳、四川岳池红星、四川绵阳安县河边、四川阆中、重庆合川字辈:孟孔叔梓彦,永志唐德守;元良启世昌,礼义承继祖;荣华(福/发/兴)万方,孝友传家宝;忠贤辅国章,天伦全克备,富贵耀桐庄。
湖南善邑唐氏字辈:一支:"伯宝涵全楚清桂兴添住仲允崇世万继希志方启";一支:"钟济植耀达锡汝新煌基镇淑相照载钦治乐鸣培";一支:"克绍彰先泽诗书迪俊贤傅家维孝友福寿自连绵"。
一支:"昌升平如"。
湖南长沙望城河西晋阳堂唐氏字辈:南楚家声振,西河世系绵,振朝惟学士,开业绍明贤。
忠厚培源远,诗书治国先,显扬支锡福,祖德度长延。
湖南浏阳唐氏字辈:小河旧序:"日子化三千际开裕廷锡";大屋旧序:"汝再朝兴际开裕廷锡";小河大屋新序:"锡洪植焕起金源本辉基锦泽树荣增铭湘集炳培"。
湖南湘潭唐氏字辈:"青紫傅芳昭如圭章学遵诗礼行重伦常惟着有庆家声辉煌"。
湖南湘潭河口武冈益阳沅江唐氏字辈(唐辉后裔):始祖凉陵将军居晋昌讳辉公主迁祖明季卜居古塘讳思铭公主老字派:普正宗廷可知唐如汉,永世成伦祖佑万代昌续字派:传家敦孝友,佐国建忠勋,绍美昭先泽,诒谋裕后昆。
新字派:诗书堪继武,行谊迪前光,品学珪璋选,声名带砺长。
湘潭唐氏作述昭先泽,声名起继贤,传家贻令绪,树德务心田。
湖南双牌唐氏字辈:"一二三建光成如亚澳欧非美"山东高唐唐氏字辈:"德凤光永存善良咸寿吉康文同书在本一泽长"。
山东夏津唐氏字辈:"登有风显□天进□学善文清世立致常"。
江西丰城唐氏字辈:"大士金之秉光垂鉴泰来燕台铨毓象熙逵衍锡材"。
贵州镇远一支始祖祖籍江西丰城玉兰街来于明季唐氏子孙字辈:"学家大廷士其正有元仁永胜兴中朝天必贺文光"。
唐氏族谱目录第一部唐氏族谱续修语(七律)唐氏族规唐氏字辈前言续谱凡例唐姓的起源唐姓、郡氏:晋昌郡、翼城郡唐氏总源图抄源本流记附(一)唐氏谱序附(二)唐氏谱序附(三)渠阳唐氏谱序附(四)唐氏谱序附(五)渠阳唐氏合建家庙序附(六)唐氏谱序附(七)唐氏谱序附(八)重修唐氏谱序附(九)重修唐氏谱再序附(十)唐氏谱序唐氏谱续修序言杨家沟唐氏第二次续修宗谱序杨家沟《唐氏族谱》二OO七年续修族谱序重修唐氏谱序唐氏祠堂对联并附神座对联牌坊对联并附赞凡例十则唐谱宗政第二部鉴修宗支图及唐氏唐氏介祖启序世系图(今放生北门村支脉)徙川先祖唐光富发派徙川先祖唐光伯发派光伯祖长房仲遐房系光伯祖二房仲遴房系徙川祖公唐光琏发派南冲寺学堂湾唐氏徙川前启序世系图自楚来川东到南冲寺分支发派衍庆图光武发派图光舜发派图按语(一)两汉时期于史记载的唐氏著名人物(二)三国时见于史册的唐氏著名人物(三)南北朝时期的唐姓名人(四)唐朝时期的唐氏大家族(五)两宋时期唐氏名人(六)明朝时期唐氏名人,明清以来唐氏的分布与唐姓名人(七)唐氏宗族名人及名卿纪略,宗族内名卿,唐氏三祖衍图(八)共和国时期我族部分族人简介第三部世系蕃衍及厝所一、唐氏世祖蕃衍及陵寝(入川前)二、来乐至杨家沟光富祖蕃衍及陵寝三、居杨家沟下节唐光伯世系蕃衍及陵寝四、唐光琏祖来乐至杨家沟北门坳世系蕃衍及陵寝五、居南冲寺学堂湾唐光武唐光舜二祖世系蕃衍及陵寝第四部唐氏谱家箴家训编修按语报本篇治家篇事亲篇为学篇性命关系论志意心身四大境界仕官类学问类冠公六悔铭惜字惜谷要言十好语葬祭类念庵诗云蒙童入学规矩吟十穷语家箴事亲友爱夫妇训后女戒行善悔过祖孙称呼辈次五服血缘亲戚图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文件为小沟人形坟地起诉序放生关圣武夫子肚脏文书唐氏谱第二次续修捐助人名单干支次序表裔孙续记表第一部七律唐氏谱续修语五百余年但录媵从今付梓庆新乘创垂后裔宗功远,伸引前徽祖武绳。
阖族详书无缺陷,开卷阅览有明徵。
葵山玉林唐氏宗祠赋
唐祠坐圣地,欎州北阙,葵峰巍巍,西江缠玉带,鸣水流福田。
北锁霄寒,南护欎府,葵山脉翠,左翼连寒山,隆起大榕延南江,右翼接十万,双龙出海北部湾,近观龟蛇护穴,凤舞葵峰,山环水抱,祠前三水绕胜地,气象万千,虎踞龙盘,群师朝拜,千山拱岱,旗山、鼓岭遥遥相望,石山列阵尤如万马千军,山苍照紫气,林茂映朝阳,百鸟朝凤鸣山谷,万峰竞秀入云天。
看祠门高耸,浑然天成五龙抢珠,得天地之造化,集日月之灵光。
紫铜香炉明烟肃肃,唐人来此敬祭列祖怀古舒今,孝悌之心油然而生。
姬周一脉,桐封世泽,始祖叔虞,继文王之遗风,承武王之霸气,唐晋古国战车千乘,上下三军,重耳复国图霸,悼公强国中兴,靖公立姬唐之始,汉中郎将唐蒙服夜郎收两粤,金华侯唐子亮,安远将军唐咨,广武将军庸县侯唐彬,征东大将军唐瑶,征西大将军唐和,镇南将军陕州刺史唐钦,安西将军晋昌公唐玄达,中坚将军东郡太守唐景宣,东吴皇帝唐寓之,北海太守、卫将军唐永,大都督、车骑将军唐陵,户部尚书、骠骑大将军唐瑾,北齐尚书右仆射温国公唐灵芝,尚书令左仆射、晋昌王唐邕,应州刺史唐君明,中书舍人顺州刺史唐君顺,龙骧将军唐欢,云州太守、骠骑大将军唐规,中书舍人唐次,唐侯唐荣、梁侯申国公唐华,唐朝宰相唐休璟,宋朝参知政事唐介直声动天下,圣旨曰:唐介“以儒术之渊源达兵家之形势,智谋深博,决胜千里运筹帷幄之中”。
宋监察御史,湖北转运使唐淑问,宋监察御史,广州知府唐义问,宋监察御史唐恕,宋监察御史唐仲友,宋威远将军唐贞,明延安侯唐胜宗,明南京兵部侍郎唐荆川文章盖世,兵机深谋抗倭寇,唐寅诗画冠江南,民国总理唐绍仪,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
欎州唐氏英才俊杰代不乏人:明万历解元进士监察御史唐之夔,明贡生平南教谕唐聪,明万历举人浙江崇德知县唐汝修,明举人户部主事中顺大夫唐鸣熙,明北京兵马司正指挥唐鸣勋,明监军副使中顺大夫唐桥,明万历举人唐允中,明成化举人廉州府正堂唐君冕,明贡生廉州府教授唐君亮。
清雍正举人贵州遵义知县唐秉琰,清乾隆举人青田知县唐敬,清乾隆举人桂平教谕唐圣品,清乾隆举人广东增城知县唐槛,清乾隆武举人九江前卫唐尚信,清乾隆进士唐维舟,清道光进士长安知县唐中宪,清同治进士北京内阁中书唐泰澜,清同治举人唐匡渠,清光绪举人唐沛芳,清嘉庆举人唐乾学,清光绪举人唐宝典,清乾隆举人唐诗兴,清道光举人,腾县教谕唐钟繇,清贡生永安州学正唐子玉,清咸丰举人国子监学正唐钟琛,清光绪举人唐延升,清光绪举人直隶同知中宪大夫唐梦侯,清光绪布政司、奉政大夫唐咨基,陕西县副省长唐绩初,国际仲裁副主席英女王最高学位,瑞典国王北极星勋章获得者唐厚志,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唐绍禹,美国航天署科学家唐绍曾,复旦大学地下党支书学运领袖唐健,少将唐瑞明,南宁市地下党书记唐敬中,中山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唐廷勇,广州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唐选中。
历史的长空唐氏子孙群星灿烂,光耀参星。
已丑年初,传志、唐乾、世忠、家明、文林等企业家宗亲春绘宏图,封拜吉穴,谋划良策,捐献巨资,筑宝殿于吉穴,护龙脉于葵峰,设计独特,大门高筑,殿宇宏伟,一期工程,框架建成,葵山喜殿宇而标秀,胜地乐唐祠而神灵,尤晋祠南移到西粤,龙山脉延至葵岭。
先祖显灵佑欎州唐氏子孙枝繁叶茂,承先启后,瓜瓞绵长,英才辈出!奋发图强,威振家声。
诗曰:
古树参天栖仙凤,葵峰秀色腾青龙。
紫烟徐徐入天景,众孙高韵唱丰功。
唐祠成就圣人地,玉女献花迎金童。
赫赫列宗佑晋脉,帝王将相出唐宗。
经棣撰2009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