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及机理 营养学小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维生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及代谢机制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本文将讨论维生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其代谢机制。
1. 维生素的生理作用维生素有许多生理作用,下面将分别介绍。
1.1 脂溶性维生素1.1.1 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维生素A还可以维护视觉健康和刺激免疫系统。
1.1.2 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和磷,从而维护骨骼健康。
同时,维生素D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预防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1.1.3 维生素E维生素E同样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伤害。
它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1.1.4 维生素K维生素K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
此外,它还可以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1.2 水溶性维生素1.2.1 维生素B1维生素B1有助于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同时还可以维护神经系统和心脏健康。
1.2.2 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以帮助人体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维护眼睛和皮肤健康。
1.2.3 维生素B3维生素B3同样有助于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同时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心脏健康。
1.2.4 维生素B5维生素B5可以帮助身体释放能量,同时还可以维护皮肤和神经系统健康。
1.2.5 维生素B6维生素B6可以维护血液健康,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时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1.2.6 维生素B7维生素B7有助于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维护头发、皮肤和指甲的健康。
1.2.7 维生素B9维生素B9可以帮助身体制造DNA,同时还可以预防某些神经系统问题和先天性心脏病。
1.2.8 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同样有助于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维护神经系统和血液健康。
2. 维生素的代谢机制维生素的代谢机制与其类型有关。
2.1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体内积累,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使用。
它们往往需要脂肪来帮助吸收,因此如果饮食过于低脂肪,人体无法吸收足够的维生素A、D、E和K。
浅谈B族维生素在生命代谢中的重要性维生素B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
这些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
如果缺少维生素B,则细胞功能马上降低,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人体会出现怠滞和食欲不振。
相反喝酒过多等导致肝脏损害,在许多场合下是和维生素B缺乏症并行的。
维生素B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它们协同作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
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其中维生素B1、B6、B12有助保护神经组织细胞,维生素B2则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水晶体老化,摄取充足的维生素B 还可以保持眼睛的健康。
本文就以下几种常见B族维生素和辅酶的关系进行论述,以期阐述B族维生素在生命代谢中的重要性。
维生素B1维生素B1又称硫胺(分子式C12H17ClN4OS,在人体中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类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
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提高食欲。
维生素B1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是人体重要营养要素之一,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它在体内形成焦磷酸硫胺,作用于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参与糖代谢中,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同时激活胆碱乙酰化酶和抑制胆碱指酶的活性维持胆碱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可想而知,缺乏维生素B1会使生命代谢紊乱,产生相应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脚气病和魏尼凯氏综合征。
山西医药杂志2010年10月第39卷第10期下半月中一篇报道(《婴幼儿冲心型脚气病35例临床分析》)就介绍了维生素B1缺乏所引起的疾病——婴儿冲心型脚气病。
其发病急骤, 来势凶猛, 常猝然发生心力衰竭。
若处理不当, 易导致死亡。
换这种疾病的婴儿临床表现为气促、烦躁不安, 咳嗽, 呼吸困难( 呼吸 60次/m in) 30例, 面色苍白。
这种冲心型脚气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体内维生素B1 缺乏导致心肌糖代谢障碍, 心肌能量供给不足, 心肌纤维和心肌间质水肿, 这种非炎症性心肌损害, 严重时可使心肌收缩障碍, 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1] 。
探析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及对人体的生理作用石建东(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摘要: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与健康日渐重视,科学饮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基本需求。
但是,当前我国居民对营养知识了解较少,营养人才严重缺乏。
为了广泛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全民营养素质。
尤其是人们随着对维生素广泛、深入的研究,已发现维生素还有许多新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对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面,有很多实验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明确结果。
维生素的这些作用的揭示,适宜的维生素摄入对人类维护健康,远离慢性疾病的困扰无疑是有利的本文通过对维生素的概念、理化性质及其对人体的生理作用的介绍以期让更多的人们进一步了解维生素的特点及其作用,能在日常生活饮食保健方面更能合理科学的应用。
关键词:维生素理化性质生理作用胆碱生物素叶酸引言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在体内其含量极微,但在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它们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虽然各异,但有共同特点:①均以维生素本身,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化合物(维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②非机体结构成分,不提供能量,但担负着特殊的代谢功能;③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 例外)或合成量太少,必须由食物提供;④人体只需少量即可满足,但绝不能缺少,否则缺乏至一定程度,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病。
维生素摄入过多时,水溶性维生素常以原形从尿中排出体外,几乎无毒性,但摄人过大(非生理)剂量时,常干扰其他营养素的代谢;脂溶性维生素大量摄入时,由于排出较少,可致体内积存超负荷而造成中毒。
为此,必须遵循合理原则,不宜盲目加大剂量。
1.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是维持人和动物机体健康所必须的一类营养素,本质为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所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的每日需要量甚少(常以毫克或微克计),它们既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体内供能的物质,然而在调节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导致疾病(avitaminosis)2.维生素的分类维生素的家族很庞大,到目前为止,己发现的维生素有几十种,公认的维生素共有14种,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通常将维生素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它们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包括维生素A、D、E、K;其特点:①化学组成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②仅溶于脂肪和脂溶剂;③在肠道随脂肪经淋巴系统吸收,大部分储存在脂肪组织,由胆汁少量排除④可以在肝脏等器官蓄积,排泄慢,过量可以引起中毒;⑤短期缺乏用一般血液指标不易查出。
维生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摘要】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大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来供给。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相应的代谢反应就会出现问题,从而产生维生素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会让我们的肌体代谢失去平衡,免疫力下降,各种病毒就会趁虚而入。
【关键词】维生素身体健康维生素缺乏症正常生理功能【正文】一、维生素概述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
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3大物质不同,在天然食物中仅占极少比例,但又为人体所必需。
有的人认为,既然维生素对人体益处很大,就应该多吃维生素。
这是不对的。
缺少维生素对人体生长发育不利,多吃了个别的维生素也会影响健康。
例如,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D,就会引发高血钙,使软组织硬化,容易产生疲乏、头痛、多尿等病症。
有些维生素吃多了,虽然不会危害健康,吸收后还会分解排泄出来,造成浪费。
因此,不可过量服用维生素。
二、维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1、维生素A维生素A(包括A1和A2两种)亦称抗干眼醇。
纯品为淡黄色结晶体,属脂溶性维生素,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被紫外光破坏与三氯化锑混合产生深蓝色,可以此特征鉴别维生素A。
其前身为胡萝卜素。
维生素A主要作用是保持皮肤、骨骼、牙齿、毛发健康生长,还能促进视力和生殖机能良好的发展。
要摄取维生素A,除全乳制品、动物肝脏、肾脏、蛋、鱼肝油之外,多食用色泽鲜艳的蔬菜和深绿色蔬菜。
浅谈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作者:亓荣冯晓林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242-01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在正常情况下需要量很少,但如果从食物中维生素摄取的不足,或者机体的吸收不利用发生障碍,或者某种疾病导致需要量增加,这时就应给予维生素制剂来补充,进行治疗和预防,开始可以给予较大剂量,当缺乏状态缓解后,即可按日需量口服,平时预防应从饮食方面考虑。
饮食结构合理,维生素是不会缺乏的,但如果生活无规律并且经常食用加工食品,那么维生素的摄入量就很难保证了。
本文分析了维生素的作用,对人体缺乏维生素的表现进行说明,并提出了过量服用维生素的副作用。
1 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可谓很广泛,其种类繁多,一般不同的维生素,其作用也不一样,但大体上维生素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1 人体的许多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
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而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
1.2 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像维生素A: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和全身上皮组织间接抵抗各种疾病的感染。
缺乏时会造成夜盲、干眼症、角膜软化甚至穿孔、失明以及免疫力低下。
维生素A来源于鱼肝油,胡萝卜,动物的肝、肾、乳类、蛋黄,有色蔬菜(南瓜、鸡毛菜、克莱、芥菜、紫菜等)及黄色水果(杏、柿等)。
1.3 促进人体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
像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
它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关节痛等等。
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通过添加合适的维生素D和镁可以有效的提高钙离子的吸收度。
除此以外,维生素D还被用于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机率,对免疫系统也有增强作用。
1.4 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
维生素论文范文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维生素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营养素。
缺乏这些维生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消化不良、麻痹、精神失常、肌肉乏力、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粗糙及严重贫血和心脏衰竭等。
在机体的代谢过程中,各种维生素的作用是相互协调的,并非孤立完成。
本文浅谈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各种维生素的缺乏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并力求找到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维生素;缺乏症;人体健康;解决方法一、维生素及其分类维生素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一般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
维生素不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
人类很早就意识到维生素的存在,中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经指出,用动物肝脏防治夜盲症,用谷皮汤熬粥防治脚气病。
1912年,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物质(硫胺),他称之为Vitamin,这是第一次对维生素命名。
随着分析科学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维生素被发现,人们开始用字母来区别不同的维生素,出现了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名称。
维生素分为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吸收后体内贮存很少,过量的多从尿中排出。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叶酸、泛酸、维生素B12、生物素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可随脂肪为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储积,排泄率不高,脂溶性维生素包括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二、维生素缺乏对人体的危害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
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论文范文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维生素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营养素。
缺乏这些维生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消化不良、麻痹、精神失常、肌肉乏力、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粗糙及严重贫血和心脏衰竭等。
在机体的代谢过程中,各种维生素的作用是相互协调的,并非孤立完成。
本文浅谈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各种维生素的缺乏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并力求找到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维生素;缺乏症;人体健康;解决方法一、维生素及其分类维生素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一般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
维生素不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
人类很早就意识到维生素的存在,中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经指出,用动物肝脏防治夜盲症,用谷皮汤熬粥防治脚气病。
1912年,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物质(硫胺),他称之为Vitamin,这是第一次对维生素命名。
随着分析科学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维生素被发现,人们开始用字母来区别不同的维生素,出现了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名称。
维生素分为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吸收后体内贮存很少,过量的多从尿中排出。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叶酸、泛酸、维生素B12、生物素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可随脂肪为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储积,排泄率不高,脂溶性维生素包括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二、维生素缺乏对人体的危害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
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
浅析维生素C与人体健康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作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对人体的影响,说明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维生素。
关键词:维生素C功能健康前言: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 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分子结构最为简单,理化性质最不稳定,人体每日需要量最大,膳食分布最为集中等特殊性质,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方面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
1.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
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2.维生素C的性质(1)分子结构最为简单的一种维生素。
(2)理化性质最不稳定的一种维生素。
(3)唯一不属于B族维生素的水溶性维生素。
(4)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
(5)膳食分布最为集中的一种维生素。
3.维生素C的作用(1)合成Collagen(胶原蛋白)-以形成软骨、骨质、牙釉质及血管上皮的重要基质。
(2)促进脯胺酸转变为氢脯胺酸之反应,而氢脯胺酸为构成胶原重要成分之一,因此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之生成。
(3)维持结缔组织之正常-因为胶原是构成结缔组织之细胞间质。
(4)参加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可参加酪胺酸及某些物质的氧化反应。
(5)制造肾上腺类固醇激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物质的生物学机制及其作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人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和生化反应,从而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功能。
本文将介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生物学机制及其作用。
一、维生素的生物学机制及其作用1.维生素的生物合成和吸收维生素是人体需要的一种有机化合物,一些维生素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合成,而其他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例如,人体可以通过皮肤细胞中的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C等则必须通过食物获取。
维生素在体内被吸收并转化为其有效形式。
这些有效形式被利用于特定的生化反应中,并帮助维持身体正常机能。
例如,维生素B12与胃液中的胃蛋白酶结合后,转化为其有效形式,然后被小肠中的细胞吸收。
2.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可以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
这些维生素在人体内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和生化反应。
例如,维生素C可以帮助身体抵御感染和改善铁吸收;维生素B群可以促进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维生素A可以维护视觉系统和促进骨骼生长。
不同的维生素有不同的作用,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不能被身体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取。
二、矿物质的生物学机制及其作用1.矿物质的吸收和转运与维生素一样,矿物质也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与维生素不同的是,身体可以自己合成矿物质,但每个人的身体合成能力不同,所以仍需要通过食物获取矿物质。
矿物质在胃和小肠中被吸收,并通过血液转运到需要的部位。
例如,钙被吸收后储存在骨骼中,维持骨骼强度;镁、铁等矿物质则被运送到肌肉和红血球中,支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物学过程。
2.矿物质的作用矿物质对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同样重要。
它们参与了人体内多种生化反应和生理过程,包括维持骨骼健康、血液循环、神经和心血管功能等。
例如,钙和磷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重要成分;铁、铜、锌等矿物质则参与了红血球生成和氧气传递等生理过程。
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不可缺少的、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
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等,后者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极重要作用。
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
一般由食物中取得。
维生素是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物质,除个别维生素,如维生素D可由人体自己合成外,一般均需由体外供给。
临床上常见的维生素有:1.维生素A对人体的生长、视觉和生殖功能都很重要,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有调节作用,同时对上皮组织的生长、增生和分化有重要调节作用,可改善角化过度缺乏维生素A 时,首先出现暗适应能力降低以及夜盲症。
然后出现一系列影响上皮组织正常发育的症状,如毛囊角化症。
皮肤出现棘状丘疹,异常粗糙。
引起干眼病。
此病进一步发展,则可成为角膜软化及角膜溃疡,还可出现结膜皱折和毕脱氏斑。
此外,由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角化和失去纤毛,可使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易被细菌侵袭,特别是儿童可因此而引起支气管肺炎,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人体摄入过多维生素A 时主要症状为厌食、过度兴奋、长骨末端外周部分疼痛,肢端动作受限制,头发稀疏、肝肿大、肌肉僵硬和皮肤瘙痒症。
维生素A中毒还可使肝脏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导致肝细胞坏死、纤维化和肝硬化。
2.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它与钙、磷代谢及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及血管系统有密切关系,对组胺和胆碱酯酶有拮抗作用,具有皮质类固醇激素样作用。
鱼肝油是维生素D最丰富的来源(8 500IU/100克)。
天然食物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相对而言,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高。
对一般成年人而言,经常接受天照就是取得维生素D3最好的来源,一般不需要再行补充。
浅谈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摘要:在七大营养物质中,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
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的维生素的作用及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维生素;营养;健康
前言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
人体有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
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
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
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
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
可以认为,维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一类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许多“类维生素”。
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
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u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1 维生素A
简介:维生素A是眼睛中视紫质的原料,也是皮肤组织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会得干眼病、夜盲症等。
通常每人每天应摄入维生素A2~4.5mg,不能摄入过多。
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它还有抗癌作用。
动物肝中含维生素A特别多,其次是奶油和鸡蛋等。
胡萝卜、番茄等蔬菜中含多量胡萝卜素,它是维生素A的前体,在人体中易变为维生素A,因此食用蔬菜同样可补充维生素A。
功效:增强免疫系统,帮助细胞再生,保护细胞免受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
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肠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损害,维生素A 还可明目。
副作用:每天摄入3毫克维生素A,就有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
长期每天摄
入33毫克维生素A会使食欲不振、皮肤干燥、头发脱落、骨骼和关节疼痛,甚至引起流产。
2 维生素B
它是一类水溶性维生素,大部分是人体内的辅酶,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维生素B1
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等,缺少它会得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
成人每天需摄入2mg。
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食物中,目前已能由人工合成。
②维生素B2
B2又名核黄素。
人体缺少它易患口腔炎、皮炎、微血管增生症等。
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4mg,它大量存在于谷物、蔬菜、牛乳和鱼等食品中。
③维生素B5
B5又称泛酸。
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
④维生素B6
它有抑制呕吐、促进发育等功能,缺少它会引起呕吐、抽筋等症状。
成年人每天摄入量为2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大豆、蛋黄和动物肝脏中。
功效:我们的身体需要维生素B6来制造大脑递质血清素,会带来"好情绪"的激情。
此外,它还是重要的止痛剂。
副作用:日服100毫克左右就会对大脑和神经造成伤害。
过量摄入还可能导致所谓的神经病,即一种感觉迟钝的神经性疾病。
最坏的情况是导致皮肤失去知觉。
3 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
其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体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人体灭菌能力和解毒能力。
长期缺少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成人每天需摄入50~100mg。
多吃水果、蔬菜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
据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研究,服大剂量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和抗癌有一定作用。
功效:维生素C能够捕获自由基,在此能预防像癌症、动脉硬化、风湿病等疾病。
此外,它还能增强免疫和,对皮肤、牙龈和神经也有好处。
副作用:迄今,维生素C被认为没有害处,因为肾脏能够把多余的维生素C 排泄掉,美国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体内有大量维生素C循环不利伤口愈合。
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超过1000毫克会导致腹泻、肾结石的不育症,甚至还会引起基因缺损。
4 维生素D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是帮助人体吸收磷和钙,是造骨的必需原料,因此缺少维生素D会得佝偻症。
人体每天应摄取维生素D25μg,但不宜过量,否则易产生副作用。
在鱼肝油、动物肝、蛋黄中它的含量较丰富。
人体中维生素D的合成跟晒太阳有关,因此,适当地光照有利健康。
功效:维生素D是形成骨骼和软骨的发动机,能使牙齿坚硬。
对神经也很重要,并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副作用:研究人员估计,长期每天摄入0.025克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
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恶心、头痛、肾结石、肌肉萎缩、关节炎、动脉硬化、高血压。
5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人体内优良的抗氧化剂,人体缺少它,男女都不能生育,严重者会患肌肉萎缩症、神经麻木症等。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它有防老、抗癌作用。
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肉类、蔬菜、植物油中,通常情况下,人是不会缺少的。
功效:维生素E能抵抗自由基的侵害,预防癌症的心肌梗死。
此外,它还参与抗体的形成,是真正的"后代支持者"。
它促进男性产生有活力的精子。
副作用:每天摄入200毫克的维生素E就会出现恶心,肌肉萎缩,头痛和乏力等症状。
每天摄入的维生素E超过300毫克会导致高血压,伤口愈合延缓,甲状腺功能受到限制。
结束语:
对于维生素补充,应该从饮食和维生素制剂两方面来补充。
水果蔬菜的维生素含量高,但由于每种蔬菜和水果的维生素含量都不同,未必能够在各方面均衡补充维生素,蔬菜水果在加工、烹调中维生素也有损失,维生素制剂就能够起到均衡的作用。
但维生素制剂不容易吸收,又非天然绿色,因此还是以水果蔬菜的补充为主。
参考文献:
[1]吴越,周晓玉. 与维生素D相关的临床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01:68-70.
[2]马丁,胡瑛,苏欣. 维生素D和人类免疫的最新研究进展[J]. 糖尿病天地(临床),2012,06:258-265.
[3]王素荣. 人体所需维生素及主要食物来源[J].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52-54.
[4]柳春红,周韫珍. 维生素A、锌、铜、钙对眼组织及视力的影响[J]. 营养学报,1996,02:175-180.
[5]赵洪静,杨晓莉,周瑞华,杨月欣. 蔬菜维生素B_1、维生素B_2保留因子的研究[J]. 卫生研究,2008,0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