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一、维生素B1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thiamine)
体内活性形式为焦磷酸硫胺素(TPP)
NH2
C N C CH2 C CH CH3 N
CS N
C C CH2 CH2
CH3
O OPO
O
O PO O
硫胺素
焦磷酸
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e pyrophosphate,TPP)
体内的转变
维生素D3 25-羟化酶(肝) (胆钙化醇)
1α-羟化酶 (肾,骨,胎盘)
25-羟维生素D3 (25-羟胆钙化醇)
24-羟化酶 (肾、骨、胎盘、软骨)
1,25-二羟维生素D3
24,25-二羟维生素D3
(1,25-二羟胆钙化醇) (24,25-二羟胆钙化醇)
胆钙化醇的代谢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视黄醇酯 肝细胞
视黄醇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血液
运甲腺蛋白(TTR)
靶组织特异受体
在细胞内
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CRBP)
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发挥其视觉功能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 生化作用 构成视网膜内感光物质发挥视觉功能。 参与细胞膜糖蛋白的合成,维持黏膜层的完整性。 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殖功能作用,与视黄酸参与类固 醇激素的合成有关。
四、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天然形式:K1、K2 人工合成:K3、K4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 生化作用 维持体内凝血因子Ⅱ、Ⅶ 、 Ⅸ和Ⅹ的正常水 平,参与凝血作用;对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 2. 缺乏表现:易出血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共同特点 易溶于水,故易随尿液排出。 体内不易储存,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 构成酶的辅助因子影响某些酶的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