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推动经济与城市化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_王玉波 (1)
- 格式:pdf
- 大小:321.94 KB
- 文档页数:8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地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而土地财政作为一种关键的财政手段,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着重对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土地财政的基本概念土地财政是指通过土地的出让、征收和管理等方式收集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具体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财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也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化建设的加速进行。
二、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 提供财政收入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大量的财政收入。
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都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可以用于支撑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进行。
2. 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土地财政的出让、征收和管理等方式,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土地出让,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而通过土地征收,则可以对一些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利用。
3. 加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中,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土地财政的出让、征收和管理等方式,则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通过加强土地管理,可以推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三、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的局限性1.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因此,在城市化建设中,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是制约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土地财政的模式不能够合理适配城市化建设的需求,就容易导致土地资源供应的短缺,从而阻碍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2. 土地出让的代价过高在土地财政中,土地出让是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但是,土地出让的代价过高,容易导致城市化建设的成本增加,进而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同时,土地征收等方式也常常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地方政府还需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现代商贸工业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许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要: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存在互动效应:一方面,土地财政为地方政府带来资金支持,加快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地方在城镇化水平提高以后,土地财政收入也随之上升^以F省9个地市的数据为基础对这一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土地财政的影响较之土地财政对城镇化的作用更强一些。
然而,考虑到土地财政本身的特性,地方政府要逐渐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寻求更持续、稳定的融资方式。
关键词:土地财政;城镇化;互动机制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08. 0671引言当前我国处于新一轮城镇化迅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城镇的配套设施要不断跟进,资金将成为制约城镇化推进的一项童要难题,也将是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而自 从分税制以来,地方政府财政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资金压力逐年加大,土地财政的应运而生为地方政府在资金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对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可能。
然而,土地财政是把双刃剑。
在经济繁荣时期,地 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收入来发展经济,获得更高的土地财政相关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费收入。
窗经济放缓时,房地产业出现低迷,地方政府无法通过土地财政继续获得高额收入,那么土地财政将难以持续,一方面,城镇化建设推进资金方面受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下降,面临违约风险,政府公信力将受到挑战。
因此,地方政府亟待转变过去单一地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来进行融资,丰富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导求更为稳定、持续的融资方式。
2相关文献回顾土地财政以其强大的融资能力为地方政府所采用,然而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陈志勇(2014)认为巨额的土地财政收入有效地弥补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为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撑。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土地财政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得出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机理。
研究发现,土地财政通过收取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增值税等方式,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化进程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总结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对于深入了解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地财政、经济增长、影响机理、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资源利用效率、政策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地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力。
在中国,土地财政主要通过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方式获得资金,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经济支撑。
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土地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土地财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制定更加科学的土地财政政策提供参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深入分析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土地财政工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旨在揭示土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影响机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土地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土地财政的研究,也可以为地方政府改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税收政策、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提供有益建议,为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
我国土地财政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王阿燕李苍祺王梦沙来源:《中国市场》2015年第17期[摘要]本文对土地财政与城市化的相关分析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之间的关系;二是对土地财政收入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并提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财政;城市化;实证[DOI]10.13939/ki.zgsc.2015.17.19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不断加快,靠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引擎的拉动,土地资源更是成为这两个引擎的中坚力量。
由于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膨胀,使得土地实现了从资源、资产到资本的快速转换。
土地财政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城市化不断推进的重要因素,而在这其中土地出让收入所占的比重最大,甚至可以说是土地财政的核心部分。
1999—2013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从514.3亿元激增到3.9万亿元,增长了将近76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9.19%提高到56.65%。
因此,从内涵上来讲,土地财政又称为“第二财政”。
本文在利用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对土地财政与城市化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时就将土地出让收入视为土地财政收入。
1 土地财政的背景分析1.1 财政体制方面,主要是受分税制的影响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所征收的税种税源相对稳定、税基较广、征收简单;而地方征收的却是那些税收额度小、征收难度相对较大的税种。
尤其是将增值税的75%收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仅留25%,并将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改为中央、地方政府共享税,从根本上削弱了地方的税收自主权。
与此同时,“财权上移、事权下放”,财权与事权搭配不合理,地方政府承担了相当大的事权,常常形成财政缺口,财政收支平衡很难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逼官征地”、“卖地生财”,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支柱。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土地财政是被逼出来的。
加快土地财政转型,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1. 引言1.1 土地财政转型的重要性土地财政转型是指改变土地财政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土地财政转型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通过加快土地财政转型,可以有效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和精细化。
传统的土地财政模式往往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容易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
而土地财政转型则可以通过改革土地出让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加快土地财政转型可以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况较为明显,土地财政转型可以通过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等措施,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协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土地财政转型可以提升政府土地管理的效能和透明度。
传统的土地财政模式存在着土地利用权出让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土地管理效率低下、负面影响较大。
通过加快土地财政转型,可以建立规范的土地管理机制,增强政府土地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在于,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其质量和数量的保护与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
通过科学耕作和土地治理,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发展。
科学规划城市用地,推动城市建设向绿色、智能、可持续方向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保护土地资源还能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对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更是保障人类生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快土地财政转型,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加快土地财政转型的必要性土地财政转型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影响【摘要】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
土地财政在城市化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土地出让金、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都对城市化进程产生影响。
虽然土地财政在促进城市化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需要对土地财政政策进行优化,以更好地促进城市化发展。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对城市化的推动和规范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优化土地财政政策的同时促进城市化发展,成为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实施,可以实现土地财政与城市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城市化向着更加可持续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土地财政, 城市化发展, 影响, 出让金, 利用规划, 资源开发, 积极作用, 负面影响, 综合影响, 优化政策。
1. 引言1.1 什么是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影响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是指土地资源在城市化过程中所起到的财政作用。
土地财政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
它们对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土地财政的有效运作可以为城市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规范城市化进程,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是综合的、长期的,需要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合作,优化土地政策,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土地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城市化发展朝着更加健康、平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2 土地财政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土地财政还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调整土地出让政策,合理制定土地价格,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土地过度开发等问题。
土地财政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等方式,引导土地开发主体合法合规开发土地,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保障城市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