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贴钢板加固砌体墙计算方法分
- 格式:pdf
- 大小:184.70 KB
- 文档页数:2
墙体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一、墙体体积=长×宽×高—门窗洞口体积—墙内过梁—墙内柱—墙内梁等1、实心砖墙、空心砖墙及石墙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梁、圈梁、挑梁、过梁及凹进墙内的壁龛、管槽、暖气槽、消火栓箱所占体积。
不扣除梁头、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沿缘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凸出墙面的腰线、挑檐、压顶、窗台线、虎头砖、门窗套的体积亦不增加,凸出墙面的砖垛并入墙体体积内。
A、墙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计算。
B、墙高度:①、外墙:斜(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300mm,出檐宽度超过600mm时按实砌高度计算;平屋面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
②、内墙:位于屋架下弦者,算至屋架下弦底;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者算至楼板顶;有框架梁时算至梁底。
③、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④、内、外山墙: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⑤、围墙:高度算至压顶下表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围墙柱并入围墙体积内。
2、现浇混凝土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扣除门窗洞口及单个面积0.3m2以外的孔洞所占体积,墙垛及突出墙面部分并入墙体体积计算内。
A、钢筋混凝土墙应扣除门窗洞口所占的体积。
B、墙的高度按下层板上皮至上一层板下皮的高度计算。
C、混凝土墙与柱连在一起时,如混凝土柱不突出墙外,混凝土柱的体积并入墙体内计算;如婚凝土柱突出墙外,混凝土墙的长度算至柱子侧面,与墙连接的柱另行计算。
D、混凝土墙与梁连在一起时,如混凝土梁不突出墙外且梁下没有门窗(或洞口),混凝土梁的体积并入墙体内计算;如混凝土梁突出墙外或梁下有门窗(或洞口),混凝土墙与梁应分别计算。
砌筑工程计算方案有哪些一、材料计算1. 砖头数量计算砖头数量的计算是砌筑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成本。
砖头数量计算主要包括墙体面积计算和砖头用量计算两部分。
(1)墙体面积计算砌筑墙体面积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墙体尺寸和高度,计算出墙体的总面积。
计算公式为:墙体总面积=(墙体高度+底座长度)* 墙体周长。
(2)砖头用量计算砖头用量计算是指根据墙体面积和砖头的规格,计算出所需的砖头数量。
计算公式为:砖头数量=墙体总面积/砖头的单块面积。
2. 灰浆用量计算灰浆用量计算是指根据砌体的种类和墙体的面积,计算出所需的灰浆数量。
计算公式为:灰浆用量=砌体总面积*单位面积的浆料用量。
3. 砂浆用量计算砂浆用量计算是指根据砌体的种类和墙体的面积,计算出所需的砂浆数量。
计算公式为:砂浆用量=砌体总面积*单位面积的砂浆用量。
二、施工方案1. 砌筑工序明细砌筑工程的施工步骤包括砖头的切割、湿砌和干砌等工序,其中需要明确每个工序的进行时机和操作要求。
2. 材料采购计划根据砌筑工程的材料计算结果,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的充足性和及时性。
3. 施工环境要求确定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以保证砌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安全生产要求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操作规范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成本控制1. 材料成本计算根据砌筑工程的材料计算结果,计算出施工所需材料的成本,对材料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2. 施工工期计划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计划,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人力、机械和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3. 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减少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复施工和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四、工程技术支持1. 技术人员配备确保施工团队中有技术过硬的工程师和砌筑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2. 施工技术培训对施工团队进行相关的施工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内外墙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内、外墙工程量,按墙体长乘墙体高再乘以墙厚以m3体积计算。
应扣除门窗洞口、空圈和嵌入墙身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等所占体积;不扣除梁头、板头、加固钢筋、铁件、管道、门窗走头和0.3m2以内孔洞所占体积,具体见下表一所示。
墙体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墙体工程量=(墙长×墙高-∑嵌入墙身门窗洞面积)×墙厚-∑嵌
入墙身混凝土构件体积
式中:
1、墙长——外墙按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2、墙高——外墙自室内地坪标高算至屋面板板底;内墙自地面或楼面算至上一层板的顶面。
附加:计算墙体工程量应扣除和不扣除的内容表一。
砌体墙工程量计算(1)砌墙不分清、混水墙及艺术形式复杂程度,砖旋、砖过梁、砖圈梁、腰线、砖垛、砖挑檐、附墙烟囱等因素,均已综合考虑在定额内,不另列项目计算。
阳台砖隔断按相应内墙定额执行。
(2)砌块墙、多孔砖墙、窗台虎头砖、腰线、门窗洞边接茬用标准砖已包括在定额内。
(3)砌砖、砌块定额中已包括了门、窗框与砌体的原浆勾缝在内,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按设计应分别计算。
(4)砖砌体内钢筋加固及墙角、内外墙搭接钢筋应以“吨”另行计算,套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砌体、板缝内加固钢筋”定额执行。
(5)“小型砌体”:是指砖砌大小便槽、隔热板砖墩、地板墩、门墩、房上烟囱、水槽、水池脚、垃圾箱、台阶面上矮墙、花台、煤箱、容积小于3m3水池等、阳台栏板等砌体,均按体积以m3计算。
(6)墙体厚度按表规定:单位mm墙厚/砖1/4 1/2 3/4 1 1又1/22标准砖53 115 178 240 365490(7)各种砖和砌块规格表(8)墙基与墙身的划分:《1》同一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坪(或地下室地坪)为界,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2》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垃正负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位于室内地坪正负300mm以外时,以设计室内地坪为分界线。
(2)石墙:外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内墙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线,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3)砖、石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分界线,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2、主要计算规则:(1)砖基础:按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外墙墙基体积=外墙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内墙墙基体积=内墙基最上一步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1》不扣除体积: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嵌入基础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潮层;通过基础的每个面积小于或等于0.03m2孔洞。
《2》应扣除体积:通过基础的每个面积大于0.30m2孔洞;混凝土构件体积。
《3》应增加体积: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
(2)墙身:按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分别以不同厚度按定额执行。
包钢加固外包钢加固技术分湿法外包钢和干法外包钢两种。
随着建筑结构粘结剂的研制和开发使用,干法包钢已逐渐退出舞台,尽而由湿法包钢所取代。
湿法外包钢是将角钢、钢板箍通过胶栓与混凝土柱或梁外表面固定后用专用结构胶封闭形成“空腔”,而后灌注高强建筑结构灌注专用胶使用钢板或型钢和原混凝土构件可靠地连结成一个整体,该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物构件的承载力。
1.表面处理:包括原结构贴合面处理及钢板贴合面处理,贴合面处理是关键的工序,应认真进行。
(1) 原结构贴合处理:用钢丝刷将表面松散浮渣刷去并用吹风机吹去表面灰尘,如原结构凹凸不平应再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修补。
(2) 钢板贴合面处理:用角磨机打磨、直到露出金属光泽。
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与受力方向垂直,固定前用棉纱沾丙酮擦拭干净。
2.划线定位:根据加固施工图,准确地在混凝土表面划出处理部位轮廊线及定出定位螺栓位置。
3.螺栓固定:用电锤钻孔,孔洞、螺栓界面处理,放胶管,安装螺杆。
4.钢板制作:(1)下料前应对钢板进行划线,要求长度和宽度误差不超过5mm 。
(2)钢板的切割采用剪板机剪切。
切割前钢材切割区的铁锈、污物应清理干净。
5.钢板固定:将已经处理好的钢板固定在指定的位置,留出注胶缝隙,螺杆固定。
6.封缝:将注胶四周进行封闭处理,留出泄气孔。
尤其注意螺杆四周的缝隙的封闭处理。
7.埋注胶嘴:将注胶嘴按施工要求埋设妥当。
8.配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建筑结构灌注专用胶 A、B两组份倒入干净容器内,以人工或电动工具将其完全调匀,注意翻看容器底部的颜色,确保配好的胶体色泽一致。
9.灌胶:从底嘴开始注胶,使胶从下向上浸透,胶从排气孔溢出并封堵。
10.检测:一般采用非破损检验。
即用小锤敲击钢板检验钢板的有效密实面积。
如无空洞声,表示已灌注密实,否则应补胶。
11.固化:固化时间达到 72小时后可以进行使用。
12.外表面处理:用角磨机配钢丝轮对钢板外表面进行打磨,除去钢板表面的锈蚀、污物等。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方案一、总则1、为了使砌体结构的加固做到技术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方案。
2、本方案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
3、砌体结构加固前,应根据不同建筑种类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和《民用建筑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等进行可靠性鉴定。
当与抗震加固结合进行时,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或《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等进行抗震能力鉴定。
注: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及原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适用范围应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地震灾后建筑鉴定加固技术指南》确定。
4、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除应遵守本方案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和指南的要求:(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4)《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地震灾后建筑鉴定加固技术指南》。
二、基本规定【1】一般规定1、砌体结构经可靠性鉴定确认需要加固时,应根据鉴定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本方案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进行加固设计。
加固设计的范围,可按整幢建筑物或其中某独立区段确定,也可按指定的结构、构件或连接确定,但均应考虑该结构的整体性。
2、在加固设计中,若发现原砌体结构无圈梁和构造柱,或涉及结构整体牢固性部位无拉结、锚固和必要的支撑,或这些构造措施设置的数量不足,或设置不当,均应在本次的加固设计中,予以补足或加以改造。
否则,加固设计无效。
3、加固后砌体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结构的重要性和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由委托方与设计方按实际情况共同商定。
4、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应与实际施工方法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增构件及部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新增截面与原截面粘结牢固,形成整体共同工作;并应避免对未加固部分,以及相关的结构、构件和地基基础造成不利的影响。
砌体墙计算
砌体墙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构造柱间距一般为排架方向开间,按扶壁柱计算,圈梁间距满足砌体规范要求。
1.受压计算(墙高一定时确定墙体宽度)
均按轴心受压计算每米宽墙
N<0.9φfA,其中H0/B>50时φ取值为0.19(参考混凝土规范)
f 为砌体强度,A(每米宽)=1000*墙厚
N为砌体自重*1.2分项系数。
2.受弯计算(确定扶壁柱配筋)
按初始偏心距,假定墙顶偏心H/60,且不小于200
M=N*e /2; M<[M]
N为砌体自重,
e为偏心距。
【M】为扶壁柱承受弯矩值
3.风载计算(确定圈梁配筋)(外墙扶壁柱配筋)
内墙圈梁可按构造配筋,与外墙圈梁协调。
M=w*B*L^2/12
W为风载设计值
B为圈梁间距
L为扶壁柱间距
4.地震验算(内,外墙扶壁柱配筋)
M=F*H/2
M为验算弯矩,抗力可乘1.2系数。
F为地震力,F=αG
α为地震加速度最大值
G为砌体自重
H为墙高
H取墙实际高度+500;受压计算时内外墙按顶端悬臂计算,风和地震受弯计算时外墙按上下铰接(顶面有屋盖系统),内墙按悬臂计算。
砌筑工程计算方案一、前言砌筑工程是指利用建筑材料进行修筑工程,主要包括砌筑墙体、安装梁柱等。
设计施工砌筑工程需要进行相关计算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就砌筑工程计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砌筑材料计算1. 砖石用量计算对于不同种类的砌筑工程,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建筑规范计算砖石用量。
一般来说,砌墙用砖的数量可以根据墙体的面积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墙体面积/砖的实际面积=砖的数量。
而砌墙用石的数量可以根据石的实际尺寸和石墙的面积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石墙面积/石的实际面积=石的数量。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考虑到砖石的吸水率、砌筑绝对线、砌筑缝和结构力学等因素对砖石用量进行修正。
2. 砂浆用量计算在砌筑工程中,砂浆是起粘结作用的材料。
砂浆的用量计算可以根据砌体的类型和尺寸来确定。
一般来说,砌墙用水泥砂浆的用量可以根据砖石的数量和砌墙的面积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墙体面积*砂浆砌墙比=砂浆用量。
而砌墙用石灰砂浆的用量可以根据石的数量和砌墙的面积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石墙面积*砂浆砌墙比=砂浆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砂浆用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到砂浆的拌制、搅拌和运输损耗等因素进行修正。
3. 钢筋用量计算在砖石混凝土建筑中,钢筋是起加强作用的材料。
钢筋的用量计算可以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受力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砌墙用的钢筋的数量可以根据砖石砌墙的高度、墙体的长度和厚度以及砖石的种类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墙体高度+墙体宽度)*砖石密度*钢筋比例=钢筋用量。
同时,需要考虑到钢筋的加工、布置和连接损耗等因素进行修正。
三、砌筑工程造价计算1. 砌筑材料造价计算砌筑材料的造价可以根据砖石、砂浆和钢筋的用量和价格来确定。
需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和材料价格调查,以确定合理的材料价格,并结合材料的实际损耗进行修正。
2. 砌筑工程人工造价计算砌筑工程的人工造价可以根据工程的施工工艺、难易程度和人工工资标准来确定。
盈建科砌体结构鉴定-1下面为您找到了盈建科砌体结构鉴定-1的大致内容,一起来看一下吧!盈建科YJK鉴定加固计算结果说明书鉴定计算结果分为图形结果与文本结果两种查看方式。
加固计算结果分为图形结果与文本结果两种查看方式。
图形结果在设计结果-鉴定加固版块输出:文本结果在设计结果-构件信息里输出:加固计算书在梁柱验算中输出:输出了各种加固做法的计算过程。
增大截面法结果以梁增大截面法为例:梁底加高100mm,梁顶与梁侧未加大。
梁只有底部加高,则对梁底进行加固计算,加固计算的结果为梁底需要新增的钢筋面积,在鉴定加固结果-新增钢筋查看。
梁顶与梁侧由于没有加大截面,则软件对梁顶,梁侧分别进行鉴定计算。
对梁顶左右两端的纵筋与梁侧的箍筋实配面积判断够不够。
柱增大截面法新增钢筋如何配置?.柱对称加固新增钢筋配置:.新增钢筋只配在新增的混凝土部分,所以,四条边每边各配24。
.柱不对称加固新增钢筋配置:.软件能识别柱子为非对称加固,所以,输出的新增钢筋面积只需配在增大的一侧即可。
外粘钢板法结果外粘钢板法不需要新增钢筋,所以,不需要看配筋简图,配筋计算结果不必去管怎么得来的,没有意义。
外粘钢板法只需看,钢板的做法面积够不够用。
图形结果:在设计结果-鉴定加固结果-新增面积,输出梁外粘钢板法的加固结果。
梁外粘钢板法做法面积结果:括号前的数字表示计算所需钢板的面积;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输入实配钢板的面积;第一行数字表示梁侧计算与实配钢板的面积。
第二行数字表示梁顶计算与实配钢板的面积。
第三行数字表示梁底计算与实配钢板的面积。
第四行文字表示梁采用的加固做法。
当括号前的数字大于括号内的数字,即计算所需钢板的面积大于输入实配钢板的面积时,梁结果就会显红,表示此加固方案不合适,需要调整加固方案。
对于钢板面积不足,可以加大钢板的宽度或厚度,或者换其他加固做法也可。
文本结果:查看构件信息,可以看到,计算所需钢板面积大于输入值。
外包型钢法,外贴复合纤维材料法,钢绞线法加固结果查看:对于外包型钢法,外贴复合纤维材料法与钢绞线法的做法面积,输出结果跟外粘钢板法的形式一样,大家可以比对外粘钢板法的结果来看其他三种加固做法的结果。
砌筑工程定额工程量算法大全你知道砌筑工程定额工程量如何计算吗?知道其中哪些需要扣除,哪些不能扣除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砌筑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应扣除部分1、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2、嵌入墙身的钢筋砼柱、梁,包括过梁、圈梁、挑梁。
二、不扣除部分1、梁头、板头;2、木砖、门窗走头;3、砖墙内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4、单个0.3㎡以下孔洞。
三、不增加部分(突出墙面部分)1、窗台虎头砖;2、门窗套;3、三皮砖以内的腰线和挑檐。
四、应增加部分1、附墙砖垛、三皮砖以上的腰线和挑檐;2、附墙的烟囱、垃圾道、通风道;3、女儿墙。
五、基础与墙(柱)身的划分界线1、基础与墙(柱)使用同一材料时:以设计室内陆面(±0.000)为界;2、砖、石围墙以设计室外地面为界。
六、砌体长度1、外墙和外墙基础按外墙中心线长计算;2、内墙按内墙净长。
七、砌体高度1、外墙高度平屋面算至屋面板的顶面。
2、内墙高度(1)有钢筋砼板搁置其上时,算至板面;(2)位于框架梁下,算至梁底面。
3、内、外山墙高度按平均高度计算。
4、围墙高度从设计室外地面算至砖顶面(含砖压顶)。
八、砖基础工程量=基础断面积×基础长度砖基础断面积=基础墙高×基础墙宽+大放脚面积×2大放脚面积可分割成若干个0.0625m×0.063m=0.0039375㎡面积的小方块。
柱下独立砖基础为四面大放脚,将每层大放脚体积分别求出再相加。
九、砖墙1、定额释义(1)单面清水砖墙。
指砖墙一面做抹灰饰面,另一面只做勾缝或刷浆的砖墙。
清水砖墙是一种简单朴实的装修形式,但对砖和砌筑质量要求很高。
(2)混水砖墙。
是各种抹灰墙面的总称。
2、工程量计算砖墙工程量=墙厚度×墙长度×墙高度多孔砖墙和空心砖墙不扣除孔和空心部分体积。
十、砌块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设计要求镶砌砖墙已含在定额内,不另计算。
混凝土墙洞加固方案混凝土墙洞加固是指对混凝土墙体上的洞口进行强化处理,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选择洞口加固方案时,需要考虑洞口的大小、墙体的材质和结构特点,以及所需的加固目标和预算限制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混凝土墙洞加固方案:1.外贴钢板加固法外贴钢板加固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墙洞加固方案,适用于洞口较大且结构较复杂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理洞口周围的杂物和灰尘,确保黏贴面干净平整。
(2) 钢板尺寸根据洞口大小和所需加固程度确定,一般选择相对厚度在4mm以上的钢板。
(3)在钢板的表面涂抹一层密封胶,然后将钢板粘贴在洞口周围,采用螺杆或铆钉固定。
(4)修整钢板边缘,使其与墙体表面平整一致。
(5)使用防水胶或涂料对钢板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2.立体网格加固法立体网格加固法是一种较新的混凝土墙洞加固方案,适用于洞口较大的墙体。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洞口大小和墙体结构,选择合适尺寸的立体网格板。
(2)清理洞口周围的杂物和灰尘,确保黏贴面干净平整。
(3)将立体网格板按照预定的位置固定在墙体上,采用螺杆或铆钉等方式固定。
(4)使用防水胶或涂料对立体网格板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3.钢筋混凝土加固法钢筋混凝土加固法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墙洞加固方案,适用于洞口较大且所需强度较高的墙体。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洞口大小和所需加固程度,确定钢筋的数量和规格。
(2)在洞口周围的墙体上钻孔,将钢筋插入孔内,并使用胶水或混凝土灌浆材料固定。
(3)使用相应的钢筋连接件将钢筋连接成网状结构,提高墙体的整体强度。
(4)在钢筋网上浇注混凝土,使其与墙体表面平整一致。
(5)构筑墙体表面层,使用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抹灰处理,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4.墙体焊接加固法墙体焊接加固法是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洞加固方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理洞口周围的杂物和灰尘,确保焊接面干净。
(2)制作加固钢筋,根据墙体洞口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钢筋直径和长度。
砖砌实砌墙体工程量计算规则-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砖砌实砌墙体工程量计算规则1、计算方法及公式:应区分不同墙厚和砌筑砂浆种类以m3计算。
墙体体积=(墙体长度×墙体高度-门窗洞口面积)×墙厚-嵌入墙体内的钢筋砼柱、圈梁、过梁体积+砖垛、女儿墙等体积2、应扣除部分: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身的钢筋砼柱(如GZ)、梁(GL、QL等),钢筋砖过梁,暖气包壁龛等的体积。
不扣除部分:梁头,内外墙板头,檩木,垫木,木楞头,沿椽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的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每个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占体积。
不增加部分:凸出墙面的窗台虎头砖,压顶线,山墙泛水,烟囱根,门窗套,三皮砖以内的腰线和挑檐等体积;3、墙体长度的确定:外墙长度按外墙的中心线计算,内墙长度按内墙的净长线计算。
4、墙身高度的确定(1)、外墙墙身高度①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墙中心线屋面板底,如图1,无屋面板,算至椽子顶面。
②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如图3。
③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平板楼层者,应算至平板底面。
(2)、内墙墙身高度①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
见图4②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20mm。
见图5③有钢筋砼楼板隔层者,算至板底面。
有框架梁时,即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应算至框架梁底面。
(3)、内、外山墙墙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见图6。
女儿墙高度从外墙梁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框架结构填充墙工程量计算规则框架间砌体,以框架梁柱间的净空面积乘以厚度计算。
框架外表镶贴砖部分,应并入框架间砌体工程量内计算空花墙、空斗墙工程量计算规则空花墙按外形尺寸以m3计算,空花部分不扣除,空花墙外有实砌墙,其中的实砌部分以m3另行计算。
空斗墙按外形尺寸以m3计算。
砌筑墙体工程量计算1.砌筑墙体工程量。
按墙体体以m3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身的钢筋砼板、梁(包括过梁、圈梁、挑梁)、砖平拱、钢筋砖过梁和暖气包壁的体积;不扣除梁头、内、外墙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门窗走头、砖墙内的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及每个在0.3m3以下的孔洞等所占的体积;突出砖墙面的窗台虎头砖、压顶线、山墙泛水、烟窗根、门窗套以及三皮砖以内的腰线和挑檐等体积也不增加。
墙体工程量=(墙长x墙高-所有嵌入墙身门窗孔洞面积)x墙身-所有嵌入墙内构件体积2..砌筑砖平拱、钢筋砖过梁的工程量,均按图纸尺寸以m2计算。
砖平拱工程量=砖平拱长x砖平拱宽度x墙厚钢筋砖过梁工程量=钢筋砖过梁长x钢筋砖过梁宽x墙厚式中:砖平拱的长度——按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共加100mm砖平拱的宽度——当门窗洞口宽度小于1500mm时,高度按240计算当门窗洞口宽度大于1500mm时,高度按365计算钢筋砖过梁长度——按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共加500mm钢筋砖过梁高度——按440mm计算3. 框架间砌体,以框架间净空面积乘以墙厚计算,框架外表镶贴砖部分并入砌体部分以m3另行计算。
4. 空花墙的工程量,按空花部分外形尺寸以m3计算,空花部分不扣除。
其中实体部分以m3另行计算,套相应的外墙定额。
5. 空斗墙的工程量,按墙的外形尺寸以m3计算。
墙角、内外墙交接处、门窗洞口立边、窗台砖及屋檐处的实砌砖部分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另行计算。
但墙间、窗台下、楼板下等实砌部分的工程量另行计算,套零星砌体定额项目。
6. 多孔砖墙、空心砖墙的工程量,按图示厚度以m3计算,不扣除其孔、空心部分体积。
7. 填充墙的工程量,按外形尺寸以m3计算,其中实砌部分已包含在定额内,不另行计算。
8. 加气砼砌块墙、硅酸盐砌块墙、水泥煤渣空心墙,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按设计规定需要镶贴砖砌体部分已包含在定额内,不另行计算。
9. 砖柱按实砌体积以m3计算,柱基套用相应基础项目。
砌体工程量计算1. 砌体工程量计算的意义在砌筑墙体时,精确计算砌体工程量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高效进行,还可以避免浪费材料和劳动力资源。
因此,在进行砌体工程时,进行合理、准确的工程量计算是非常必要的。
2. 砌体工程量计算的步骤砌体工程量计算的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砖的计算在进行砌体工程时,需要确定所使用的砖的数量。
我们可以使用砌体墙长度和高度(墙的厚度为1/2砖)来计算所需的砖数。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砖数 = (墙长度 × 墙高) ÷ 单个砖的面积2.2 水泥和砂浆的计算在进行砌体工程时,我们需要使用砂浆来让砖固定在一起,并且需要使用水泥来混合砂浆。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需要的水泥和砂浆的数量:2.2.1 砂浆的计算砂浆需求量 = 砖数 × 砂浆用量系数其中,砂浆用量系数的值根据砖的大小、厚度和墙体的结构而不同。
2.2.2 水泥的计算水泥需求量 = 砂浆总量 × 水泥用量系数砂浆总量指的是所使用的具体砂浆用量,水泥用量系数同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3 填充材料的计算在进行砌体工程时,我们有时也需要使用填充材料来填补墙体中的空隙。
填充材料的需求量可以根据墙体尺寸来计算,具体方法如下:填充材料需求量 = 墙体空隙面积 × 空隙深度 × 空隙密度2.4 附加材料的计算在进行砌体工程时,我们还需要使用一些附加材料,如角钢、铁丝、钢筋等。
这些附加材料的数量可以根据墙体尺寸和实际需要确定。
3. 砌体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3.1 浪费率的考虑在进行砌体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考虑一定的浪费率,因为在实际砌筑过程中会有一些误差,需要多预留一些材料。
3.2 材料的优质选择为了确保砌体的质量和寿命,需要选择优质的砖、水泥、砂浆等材料。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操作。
4.在砌筑墙体时,准确计算砌体工程量是确保工程高效进行和避免资源浪费的必要条件。
柱外粘型钢加固法计算表格在建筑结构设计和加固领域中,柱外粘型钢加固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技术手段。
通过在混凝土柱外表面粘贴钢板,可以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从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师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要求。
首先,设计师需要明确加固的目的和条件。
钢板的尺寸、材质和粘结剂的性能都会对加固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在确定了加固方案后,设计师可以通过计算来评估加固效果,并制定施工方案。
在进行柱外粘型钢加固计算时,设计师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柱的受力情况:设计师需要对原柱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受压区和受拉区的受力状态。
通过计算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可以确定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2. 钢板的受力情况:设计师需要考虑钢板在加固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包括受拉和受压状态。
通过计算钢板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钢板的尺寸和材质。
3. 粘结剂的性能:设计师需要考虑粘结剂的性能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包括粘结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计算粘结剂的性能,可以选择合适的粘结剂。
4. 加固效果评估:设计师需要对加固后的柱进行力学分析,评估加固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计算柱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可以确定加固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在实际工程中,柱外粘型钢加固计算表格是设计师进行计算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填写表格中的各项参数和数据,设计师可以对加固方案进行系统性的评估。
在填写表格时,设计师需要注意各项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柱外粘型钢加固法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设计师在进行加固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柱的受力情况、钢板的受力情况、粘结剂的性能和加固效果评估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为建筑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粘钢加固工程量计算方法一、粘钢加固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概念。
1.1 粘钢加固是啥呢。
粘钢加固啊,就是一种建筑加固的好办法。
就好比给一个体弱的人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一样。
它是把钢板用特殊的胶水粘到建筑构件上,像梁啊、柱啊这些地方,让它们变得更结实。
这工程量的计算呢,就像是给这个加固工程“算账”,得算清楚到底用了多少材料,干了多少活儿。
1.2 为啥要算准工程量。
这可太重要啦。
你要是算不准,要么材料买多了,那就是浪费钱,就像把钱往水里扔,谁也不愿意这样啊。
要么材料买少了,工程做到一半没材料了,那就像做饭做到一半没米了,多尴尬,还会耽误工期呢。
二、粘钢加固工程量计算的具体内容。
2.1 钢板面积的计算。
首先得算钢板的面积。
这就像给钢板量尺寸做衣服似的。
对于规则形状的钢板,比如长方形的,那就是长乘以宽,简单得很,就像小学生做数学题一样。
但是如果是不规则的形状呢,那就得把它分割成几个规则的图形,再分别计算面积,然后加起来。
这就有点像拼图,一块一块弄明白了,整体就清楚了。
2.2 钢板厚度的考量。
钢板的厚度也很关键。
不同的建筑构件需要不同厚度的钢板。
厚一点的钢板就像一个强壮的保镖,能承担更大的力量。
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要根据设计要求准确记录钢板的厚度。
这就好比按照不同人的饭量来盛饭,不能多也不能少。
2.3 粘贴面积的确定。
粘贴面积可不是简单的钢板面积。
因为有时候可能不是整个钢板都粘贴到构件上。
比如说,有些地方可能因为构造的原因,只能粘贴一部分。
这时候就得仔细测量实际的粘贴面积了。
这就像裁剪衣服,不是整块布都用上,得根据身材来。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
3.1 有孔洞的钢板。
要是钢板上有孔洞呢?这就有点麻烦了。
就像一件漂亮衣服上有了破洞。
这时候计算面积就要把孔洞的面积减去。
不能把孔洞的部分也当成有用的面积来计算工程量,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叫实事求是。
3.2 多层粘贴的情况。
有时候可能会有多层钢板粘贴的情况。
这就像穿了好几层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