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课题2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
- 格式:pptx
- 大小:3.24 MB
- 文档页数:40
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一、肥皂可以用来去污1、肥皂的去污原理肥皂的化学成分为,当肥皂溶于水时,能离解成RCOO-和Na+或K+,RCOO-中COO-部分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油,称为,非极性的—R不易溶于水而溶于油,称为或。
例1.下列物质中,分子的一端亲水,另一端亲油的是()A.CH3(CH2)15SO3Na B.CH2CH2CH3 C.CCl4 D.CH3(CH2)4COOH2.去污原理(1)污垢一般是由和组成,不易被水润湿。
(2)去污过程①:使附着的油污易于到水中;②:使油污在水中形成,;③:使而脱离附着物。
3.生产原理(1)原料:和。
(2)原理——①皂化反应的定义:。
②用方程式表示硬脂酸甘油酯皂化的反应式:肥皂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生产流程可概括为:加入食盐的作用是①②。
这个过程叫做。
请思考1:在硬水中肥皂去污效果不好,为什么?例2.将肥皂液(硬脂酸钠)分别装在两支试管中,往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有________产生,往第二支试管中加入MgCl2溶液则有________产生。
写出两支试管中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例4. 有关肥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②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③使肥皂从油脂水解后的混合物中分离的过程是盐析④肥皂制成后不能再溶于水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例5.右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
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 g~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 g~3 g的氢氧化钠、5mL水和10 mL酒精。
课题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1.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极性的亲水基,二是非极性的亲油基或憎水基。
2.去污原理 (1)在洗涤衣物时,肥皂、油污与水之间发生润湿、乳化、起泡三种主要作用而达到去污的目的。
(2)润湿:使附着的油污易于分散到水中;乳化:使油污在水中形成小滴,脱离附着物而悬浮在水中;起泡:使油污和其他固体污垢更容易被吸附而脱离附着物。
3.生产原理(1)原料:油脂和烧碱。
(2)原理——酯类的水解。
①皂化反应: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②硬脂酸甘油酯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硬脂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4.生产肥皂的工艺流程脂肪、植物油――→加热NaOH ⎩⎪⎨⎪⎧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加热搅拌加NaCl(盐析)――→静置分层⎩⎨⎧ 上层:高级脂肪酸钠――→调和、冷凝、切块、成型 肥皂下层:甘油和食盐混合液――→分离、提纯 甘油[跟随名师·解疑难]实验室制肥皂的注意事项 (1)实验时,为了加速皂化反应的进程,一般都用乙醇作溶剂,它既能溶解碱,也能溶解油脂,能使反应在均一的液体(均相体系)中进行而加快速率。
(2)氯化钠的用量要适中,用量少时,盐析不充分;用量过多时,影响肥皂的固化。
(3)检验皂化反应是否完全时,也可用玻璃棒取出几滴试样放入试管,加入4~5 mL水,把试管浸在热水浴中或放在火焰上加热,并不断振荡。
如果混合物完全溶解,液面上没有油滴分出,表示皂化反应已经完全,如果液面上有油滴分出,说明皂化反应没有完全。
(4)滤出的固体物质中,可以添加松香、香料等,加入松香还可以增加肥皂的泡沫。
[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 热的饱和肥皂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不会析出固体或产生沉淀的是( )A.氯化钙B.稀硫酸C.食盐D.酒精[名师解析]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将氯化钙加入肥皂水中会产生沉淀:Ca2-++2RCOO-→(RCOO)2Ca↓;稀硫酸加入肥皂水中会产生不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沉淀:RCOO +H+→RCOOH;食盐加入肥皂水中会发生盐析,使肥皂析出;酒精与肥皂水互溶。
化学ⅱ人教新课标4一、教材分析和建议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实例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明白精细化工在社会进展中的作用。
在本单元中,选择肥皂、合成洗涤剂这两种日常用品进行精细化学品教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深广度易于把握,教学过程易于安排。
本课题采纳从常见的肥皂入手,再到合成洗涤剂,最后到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精细化学品的一样生产特点,关心学生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特点,了解精细化工在社会进展中的作用。
总体上,教学内容的出现是由个别到一样,其间包含着本单元中化学与技术进展的两个重要主题,一是不管传统工艺依旧现代工艺,社会需求引导的科技创新不断进展,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二是差不多化工、大宗产品的生产(如三酸两碱、化肥等的生产)到精细化工(如农药、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生产)的进展,表达了当今化学工业进展趋势中战略重点的转移,即转向对自然资源(原料)的精加工、深加工以获得性能优异、用途广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有关肥皂的教学要紧包括肥皂的去污原理和生产原理,两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肥皂中的双亲分子结构是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的重点和关键,也是明白得其他表面活性剂一样作用原理的基础。
由水的表面张力等引起的表面现象是专门常见的,能够通过一些实验关心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也能够通过对自然界的一些典型现象加以分析(如教科书中的图4-13所示)。
关于肥皂的去污原理,一方面要结合实验获得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结合图示,关心学生建立一些思维模型加以明白得,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实验的观看和描述,依旧思维模型的构建及其语言表述,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教师的作用重在鼓舞和指导、诊断和评判。
肥皂的生产原理重点在于了解肥皂的化学组成,皂化反应以及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等,其中,通过实验室制肥皂一定会关心学生对有关生产原理加深明白得,同时也能够了解精细化工生产的一些特点,例如,精细化工多为间歇式生产,反应釜就像实验室中的试管、烧瓶等一样,与硫酸、合成氨等连续式大规模生产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品附表:肥皂(以硬脂酸钠为例)合成洗涤剂(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例)原料动、植物油脂(属于生物质原料,成本较高,但可再生)石油产品(属于化石原料,价格便宜,但不能再生)分子结构C17H35COONa水溶液PH8-9,会造成某些人群过敏5-9,比较适中在酸性水中洗涤效果降低洗涤效果不受影响在硬水中与钙、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易形成泡沫,洗涤效果降低洗涤效果不受影响生物降解性可被微生物讲解无支链的可被微生物降解,有支链的不易被微生物降解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FeCl2(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B.CO2(HCl):通过饱和NaOH溶液,收集气体C.N2(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D.KCl (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2.1,1-二环丙基乙烯()是重要医药中间体,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B.乙苯与它互为同分异构体C.二氯代物有9种D.只能发生取代、加成、加聚反应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pH=l的溶液中:Ba2+、Fe3+、Cl-、SCN-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Ca2+、K+、HCO3-、CO32-C.-+c(OH)c(H)=10-12的溶液中:NH4+、Cu2+、NO3-、SO42-D.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l-、NO3-4.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lO的电离平衡B.①到②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C.I-能在②点所示溶液中存在D.②点所示溶液中:c(Na+)=c(Cl-) + c(ClO-)5.在25℃时,向50.00mL未知浓度的氨水中逐滴加入0.5mol·L-1的HC1溶液。
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课堂练习]1.衣物干洗正逐渐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目前世界各国干洗店公认的标准干洗剂是A、煤油B、酒精C、苯D、四氯乙烯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A.牛油B.蚕丝C.酚醛树脂D.淀粉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B.油脂水解后得到丙三醇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D.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4.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可采用的正确实验是A.把硬脂酸溶于汽油,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变红B.把纯碱加入硬脂酸并微热产生泡沫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D.在稀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再加入硬脂酸并微热,红色变浅甚至消失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B.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比在纯水中易水解C.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D.各种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中都有甘油6.1998年江西曾发生误食工业用猪油的中毒事件,调查原因是工业品包装中混入有机锡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猪油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猪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猪油发生皂化反应后,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猪油皂化反应完全后,反应液静置分为两层7.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的杂质?写出所需试剂,分离方法及所用仪器混合物所用试剂分离方法使用仪器①肥皂水(甘油)②乙酸酯(乙酸)③硬脂酸(硬酯酸钠)8.参考下列①~③项回答问题。
①皂化值是使1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②碘值是使100g油脂加成时消耗单质碘的克数。
③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花生油亚麻仁油牛油黄油硬化大豆油大豆油皂化值190 180 192 226 193 193碘值90 182 38 38 5 126(1)单甘油酯(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为884)形成的油,其皂化值为;(2)硬化大豆油和大豆油的皂化值相同,但硬化大豆油的碘值要小得多的原因是(3)为使100g花生油硬化,所需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课题2表面活性剂__精细化学品1.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极性的亲水基,二是非极性的亲油基或憎水基。
2.去污原理 (1)在洗涤衣物时,肥皂、油污与水之间发生润湿、乳化、起泡三种主要作用而达到去污的目的。
(2)润湿:使附着的油污易于分散到水中;乳化:使油污在水中形成小滴,脱离附着物而悬浮在水中;起泡:使油污和其他固体污垢更容易被吸附而脱离附着物。
3.生产原理(1)原料:油脂和烧碱。
(2)原理——酯类的水解。
①皂化反应: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②硬脂酸甘油酯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硬脂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4.生产肥皂的工艺流程脂肪、植物油――→加热NaOH ⎩⎪⎨⎪⎧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加热搅拌加NaCl(盐析)――→静置分层⎩⎨⎧ 上层:高级脂肪酸钠――→调和、冷凝、切块、成型 肥皂下层:甘油和食盐混合液――→分离、提纯 甘油[跟随名师·解疑难]实验室制肥皂的注意事项 (1)实验时,为了加速皂化反应的进程,一般都用乙醇作溶剂,它既能溶解碱,也能溶解油脂,能使反应在均一的液体(均相体系)中进行而加快速率。
(2)氯化钠的用量要适中,用量少时,盐析不充分;用量过多时,影响肥皂的固化。
(3)检验皂化反应是否完全时,也可用玻璃棒取出几滴试样放入试管,加入4~5 mL水,把试管浸在热水浴中或放在火焰上加热,并不断振荡。
如果混合物完全溶解,液面上没有油滴分出,表示皂化反应已经完全,如果液面上有油滴分出,说明皂化反应没有完全。
(4)滤出的固体物质中,可以添加松香、香料等,加入松香还可以增加肥皂的泡沫。
[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 热的饱和肥皂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不会析出固体或产生沉淀的是( )A.氯化钙B.稀硫酸C.食盐D.酒精[名师解析]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将氯化钙加入肥皂水中会产生沉淀:Ca2-++2RCOO-→(RCOO)2Ca↓;稀硫酸加入肥皂水中会产生不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沉淀:RCOO +H+→RCOOH;食盐加入肥皂水中会发生盐析,使肥皂析出;酒精与肥皂水互溶。
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3课堂互动三点剖析一、肥皂、合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肥皂中的高级脂肪酸钠和合成洗涤剂中的活性物质分子都有长链的憎水基(亲油基)和短小的亲水基(见下图)。
在洗涤的过程中,污垢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憎水基(亲油基)就插入油污内,而易溶于水的亲水基伸在油污外面,插入水中。
这样油污就被包围起来。
再经摩擦、振动等动作,大的油污便会分散成小的油珠,最后脱离被洗的纤维织品,而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
【例1】 将肥皂溶于热水中,然后加入稀盐酸,最后得到的固体是( ) A.硬脂酸钠 B.硬脂酸 C.甘油 D.食盐解析:肥皂的有效成分为硬脂酸钠C 17H 35COONa ,溶解后发生电离生成C 17H 35COO -和Na +,加强酸盐酸后,发生反应:C 17H 35COO -+H + C 17H 35COOH ,即生成硬脂酸,它是一种溶解度非常小的弱酸。
NaCl 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不会形成固体沉淀出来。
答案:B二、皂化反应肥皂的制造原理是皂化反应,即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如:由于NaOH 的存在使得油脂完全水解,生成盐和甘油,其中C 17H 35COONa 为肥皂的有效成分。
【例2】 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解析:油脂皂化反应前后的混合液都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不能用于判断皂化反应是否完成;发生完全皂化反应后,由于皂化反应的产物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都易溶于水,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油脂皂化反应完成后,只有向皂化液中加入食盐细粒,高级脂肪酸钠才能从混合液中析出,浮在液面上,这一过程叫盐析。
答案:D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下列物质中,分子的一端亲水,另一端亲油的是()A.CH3(CH2)15SO3NaB.CH2CH2CH3l4D.CH3(CH2)4COOH解析: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是具有极性基团(亲水)和非极性基团(亲油)。
自主广场我夯基我达标1.“对氨基苯甲酸丁酯”是防晒霜中能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
下列关于“对氨基苯甲酸丁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有机物分类看,它可属于“氨基酸类”“酯类”“芳香烃类”B.它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苛性钠溶液反应C.甲酸丁酯基(—COOC4H9)有3种不同结构D.它的分子式为C11H15NO2思路解析:根据名称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可知,分子中有一个苯基,苯基的对位上有一个氨基、一个甲酸丁酯基,也可以画草图,。
首先从类别上看,它是烃的衍生物,应是酯类;它的酯基可以与烧碱发生皂化反应,氨基则可与盐酸反应生成铵盐;甲酸丁酯基可写出四种同分异构体出来。
答案:D2.百服宁口服液为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烧。
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物质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8H10NO2B.该有机物属于α氨基酸C.其属于α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该有机物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思路解析:题干上有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识别出分子中的官能团有酚羟基,故可以使氯化铁溶液显紫色;但分子中没有羧基,所以也不是氨基酸,但它的同分异构体中有氨基酸,其中α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有1种;其分子式为C8H9NO2。
答案:D3.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如下图,它具有抗菌作用。
若1 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与H2、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H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4 mol H2 2 mol NaOHB.4 mol H2 4 mol NaOHC.3 mol H2 3 mol NaOHD.5 mol H2 4 mol NaOH思路解析:从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以识别出分子中有两个酚羟基、一个苯环、一个双键和一个酯基。
其中苯环可与3 mol H2加成,一个双键与1 mol H2加成,共消耗4 mol H2;2 mol酚羟基可消耗2 mol NaOH,一个酚酯基则可消耗2 mol NaOH,共消耗4 mol 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