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1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共23张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5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2.F1全为显显,F2出现性状分离,有显显,显隐,隐显和隐隐,其比例9:3:3:1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⑴. Y和y决定黄、绿;R和r决定圆、皱,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⑵.亲本基因型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yr一种配子;F1的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为显显⑶. F1产生配子时,按照分离定律,Y与y、R与r分离,同时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Y与R组合成YR配子;Y与r组合成Yr配子;y与R组合成yR配子;y与r组合成yr配子。
四种雄配子和四种雌配子的比例均为1:1:1:1⑷.四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合方式有16种,在这16种组合中,共有9种遗传因子组合,决定4种性状表现,比例为9:3:3:14.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方法:测交实验过程:YyRr × yyrr结果:测交后代有四种性状,比例为1:1:1:1,符合预期设想5.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6.自由组合定律的简便运用凡满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习题,都可化简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习题,再按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乘积来解之,十分方便。
知识点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在对生物的性状分析时,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多对性状进行研究。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知识点三.F2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比例关系1.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2.双显性占9/16,单显各占3/16,双隐性占1/163.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杂合子占1-4/16=12/164.F2中,双亲类型(Y_R_、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知识点四.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1、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基础知识过关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理解+记忆,会写遗传图解)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自交实验由上可知:F2双显性占9/16,单显性占6/16.双隐性占1/16,亲本型占10/16.重组型占6/16(若亲本为YYrr x yyRR,则亲本型占6/16.重组型占10/16)。
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1/9,双杂合占4/9 。
黄色皱粒豌豆中:纯合子占1/3。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用F1(待测个体)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
(2)目的:a.测定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b.测定F1(待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组成);c.测定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基因)的行为。
(3)演绎推理:孟德尔依据提出的假说,演绎推理出F1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隐性纯合子豌豆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实验结果都符合预期的设想,即: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二、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具体内容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了豌豆作实验材料是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在对生物的性状分析时,首先针对 1 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2对或多对性状进行研究。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即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值。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2)表现型(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3)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