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感官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19.60 KB
- 文档页数:4
红毛茶感官审评红毛茶审评方法和审评因子与绿毛茶相同。
外形以嫩度和条索为主,内质以叶底的嫩度和色泽为主,香气、滋味只要求正常。
(一)干看外形1、干看方法(茶样重量:0.25㎏)先看面张条索的松紧度、匀度、净度和色泽。
然后用手轻轻地将大部分上、中段茶抓在手中,审评没有抓起的留在评茶盘中的下段茶的品质;然后,抓茶的手反转、手心朝上摊开,将茶摊放在手中,用目测审评中段茶的品质。
同时,用手掂估同等体积茶(身骨)的重量。
中段茶看嫩度、条索,下身茶看断碎程度和碎、片、灰、末的含量以及夹杂物等。
估计三者比重。
上、中、下三段茶比例适当为正常,如面张和下身茶多而中段茶少则为“脱档”。
一般上段茶轻、粗、松、杂,中段茶较紧细重实,下段茶体小断碎。
2、品质因子条索(嫩度)整碎净度色泽以条索(嫩度)为主⑴条索评比是否细紧重实、平伏,芽毫锋苗是否显露;有无泡松、扁条、粗细混杂、轻飘等缺点面张茶看条索的粗细、松紧、含毫量、曲直、整碎、净度和色泽是否调和一致或油润;中段茶看细紧、嫩度和重实程度,凡中段茶比重多,条细紧、挺直、整齐、金黄白毫多,嫩度好的为佳。
下段茶看碎片末茶的含量,区别毛茶出售前为求得外形平伏而自行过筛加工(又称毛茶精做)的断碎茶。
干闻其香气,高香的是新茶或足火茶。
劣茶、陈茶或日晒茶或含水份过多的茶,香气必低。
有无沾染异味,干闻亦能了解一部份。
⑵色泽评比色泽是否鲜润、调匀;有无枯暗、青片、花杂等缺点红毛茶的色泽因老嫩和制工不同,有乌润、乌黑、黑褐、红褐、褐红、棕红、暗褐、枯褐、枯红、花杂等区别。
乌、黑、润为上,枯、暗、花为下。
⑶整碎评比条索是否完整,下身茶所占比重,碎末含量多少⑷净度评比梗杂含量多少净度主要看毛茶中含有茶朴片,茶梗、茶籽、茶包(未解块)、碎末和初制中混入非茶类夹杂物多少。
(二)湿评内质内质审评主要评比叶底的嫩度与色泽,对汤色、香气、滋味则要求正常。
茶水比例1:50冲泡5分钟后倒出茶汤湿评过程先闻香气,后看汤色,再尝滋味,最后将茶渣倒入叶底盘中看叶底。
奶茶感官评定表摘要:一、奶茶感官评定表的概述1.奶茶感官评定表的定义2.奶茶感官评定表的作用二、奶茶感官评定表的内容1.外观评分2.香气评分3.口感评分4.味道评分5.回味评分三、奶茶感官评定表的使用方法1.评定的标准2.评定的步骤3.评定的结果处理四、奶茶感官评定表的优缺点1.优点a.提高产品质量b.提升消费者满意度c.促进企业竞争力2.缺点a.主观性强b.受评定者影响大c.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正文:奶茶感官评定表是用于评估奶茶质量的一种专业工具,通过对奶茶的外观、香气、口感、味道和回味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分,以衡量奶茶的优劣。
这种评定表可以帮助奶茶生产商和销售商监控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奶茶感官评定表的概述奶茶感官评定表是一种专业的评估工具,用于评估奶茶的质量。
它从外观、香气、口感、味道和回味等五个方面对奶茶进行评分,以衡量奶茶的优劣。
这种评定表可以帮助奶茶生产商和销售商监控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奶茶感官评定表的内容1.外观评分:评估奶茶的颜色、浓度、悬浮物等外观特征。
2.香气评分:评估奶茶的香气是否浓郁、和谐、持久。
3.口感评分:评估奶茶的口感是否顺滑、浓郁、协调。
4.味道评分:评估奶茶的味道是否均衡、浓郁、回味悠长。
5.回味评分:评估奶茶的回味是否悠长、舒适、令人愉悦。
三、奶茶感官评定表的使用方法1.评定的标准:评分需要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以确保评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评定的步骤:评定者需要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评分,先分别评分,再计算总分。
3.评定的结果处理:评定结果可以用于产品改进、质量监控、市场调研等。
四、奶茶感官评定表的优缺点1.优点:a.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定期的感官评定,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的问题,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
b.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使用感官评定表可以确保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柚子花茶的感官品质评价及主要滋味成分分析
柚子花茶是一种以柚子花为原料制作的茶饮品,具有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下面将对柚
子花茶的感官品质评价以及主要滋味成分进行分析。
首先是柚子花茶的外观评价。
柚子花茶的外观呈现出淡黄色或浅绿色,清澈透明,汤
色明亮。
柚子花茶在冲泡过程中会散发出浓郁的柚子花香气,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和愉悦。
在杯中观察,柚子花茶的颜色鲜艳,澄清度高,整体呈现出清新的视觉效果。
其次是柚子花茶的口感评价。
柚子花茶口感醇和,回甘持久,茶汤入口柔顺,喝起来
非常滑爽。
柚子花茶的口感清新且略带甜味,不仅能够解渴,还能够让人感到舒缓和放
松。
接下来是柚子花茶的滋味成分分析。
柚子花茶的主要滋味成分包括柚子花的挥发油成
分和茶叶的茶多酚等。
柚子花中的挥发油成分含有柚烯、柚烯酮等物质,具有独特的柚子
花香气。
茶叶中的茶多酚是柚子花茶的主要滋味成分之一,具有苦味和醇厚的口感。
柚子花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的损害,增强免疫力。
柚子花茶中的矿物质有助于平衡人体的电解质,维护身体健康。
087武夷岩茶是指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无性繁育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武夷岩茶是中华瑰宝。
乾隆皇帝在其《冬夜烹茶》诗中就有“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的赞美。
由于独特的生长环境、传统的制作工艺,武夷岩茶独具岩韵,2002年被国家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是武夷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唯一性和独创性,2006年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国家收录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主要分析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及感官品质审评方法。
一、武夷岩茶制作工艺1.武夷岩茶初制工序。
采摘→晒青或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初烘、摊凉、复烘)→毛茶。
(1)采摘。
武夷岩茶的采摘一般一年一次,在春季采摘,采摘时间约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
采摘当天的气候对茶青品质影响较大,晴至多云、露水干后的茶青品质较好,雨天和露水未干时茶青品质较差。
茶青的采摘标准以新梢茶叶生育完熟,形成驻芽后为宜,俗称“开面采”。
“开面”是判断新梢老嫩度的依据,也是采摘的重要标准,其中包括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一般以中开面采摘为宜。
采摘方式有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
手工采摘要求掌心向上,以食指勾住鲜叶,用拇指指头之力将茶叶轻轻摘断,手工采摘适用于茶园分散、地形复杂的茶园。
机械采摘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一般使用双人式采茶机,适用于大面积的茶园。
采摘后的青叶要使用清洁卫生、透气良好的竹篓或复合袋装好,及时运往茶厂加工。
(2)萎凋。
萎凋的目的在于蒸发水分、软化叶片,促进鲜叶内部发生理化变化,是形成岩茶香气滋味的基础。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及感官品质审评武夷山人也把这个程序形象地称为“倒青”,因为萎凋后原本坚挺的青叶就倒下去了,变柔软了,摇青时就不会把叶片摇断或摇碎。
萎凋程度以叶片半呈柔软,顶端芽叶下垂,失去固有的光泽,由深绿转为暗绿,水分蒸发到适度为宜。
不同奶茶感官评定表
摘要:
一、奶茶感官评定表的概述
1.什么是奶茶感官评定表
2.奶茶感官评定表的作用
二、奶茶感官评定表的内容
1.外观
2.香气
3.口感
4.回味
三、奶茶感官评定表的应用
1.奶茶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消费者对奶茶的满意度调查
3.奶茶品牌间的比较
四、奶茶感官评定表的意义
1.提升奶茶品质
2.满足消费者需求
3.促进奶茶行业的发展
正文:
奶茶感官评定表是一种评估奶茶质量的工具,通过对奶茶的外观、香气、口感和回味等方面进行打分,以此来判断奶茶的优劣。
这种评定表可以帮助奶
茶制作人员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用于了解消费者对不同奶茶品牌的满意度和喜好,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奶茶感官评定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外观、香气、口感和回味。
外观主要考察奶茶的颜色、浓度和稳定性等;香气则包括奶茶的香气浓郁程度、香气平衡性和香气持久性等;口感主要评价奶茶的甜度、苦度、酸度和口感丰富度等;回味则关注奶茶在咽下后留在口中的味道以及消失的速度等。
奶茶感官评定表在奶茶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制作人员可以根据评定表上的分数,及时调整奶茶的配方和制作工艺,以达到更好的品质。
此外,奶茶感官评定表还可以用于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不同奶茶品牌的喜好,为品牌的市场定位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对不同奶茶品牌的感官评定,可以发现奶茶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总之,奶茶感官评定表对于提升奶茶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促进奶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的感官评价表
表1茶叶评分表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
分×50%+叶底×10%
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
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
茶的感官评价表茶的感官评价表表1茶叶评分表评茶地点姓名总得分=外形得分×20%+⽔⾊得分×10%+⾹⽓得分×10%+滋味得分×50%+叶底×10%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开的叶⽚.举⼏个名茶品种的叶底来说明:红茶的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
叶底的⾊泽,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杂为下,叶底的嫩度,以柔软匀整为上,粗硬花杂为下。
红碎茶的叶底着重红亮度,⽽嫩度相当即可。
⽇照绿茶的叶底:均匀明亮、⾊泽翠绿龙井茶的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鲜活美观。
铁观⾳的叶底:如同绸缎般光亮、柔软,且叶⽚肥厚、细嫩,整体洁净,⽆花杂碧螺春的叶底:叶底嫩绿明亮普洱茶的叶底:普洱熟茶叶底红褐均匀;普洱⽣茶叶底肥厚黄绿。
黄⼭⽑峰的叶底:叶底黄绿有活⼒⽩毫银针的叶底:叶底幼嫩、嫩匀,肥软匀亮具体操作将泡过的茶叶倒⼊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泽等。
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漂盘中,将清⽔漂叶进⾏观察,常⽤的术语有:细嫩:芽头多,叶⼦长⽽细⼩,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致,柔软,⾊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叶薄,瘦薄⽆⾁,质硬,叶脉显现。
粗⽼:叶质粗⼤,叶质硬,叶脉隆起,⼿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泽调和;“齐”是⽼嫩⼀致,匀正⽆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也为“单瓣”。
短碎:⽑茶经精制⼤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半叶更碎⼩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茶吸⽔膨胀⽽展开⽚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有局部或全部⿊⾊或黄⾊烧伤斑痕。
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团体标准茶叶感官风味轮
团体标准茶叶感官风味轮是一种常用于茶叶评价的工具,用于描述和分类茶叶的感官特征和风味。
这个标准轮通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感官风味类别:
1. 香气类:指茶叶的香气,可以包括花香、果香、香草香等。
2. 外观类:包括茶叶的外观色泽、形状、大小等。
3. 味道类:指茶叶的口感和味道,可以包括醇厚、清爽、苦涩、甘甜等。
4. 口感类:指茶叶的口感特征,可以包括滑顺、涩口、回甘等。
5. 后味类:指茶叶在口中余留的味道和感觉,可以包括持久、蜜糖般的甜味等。
6. 茶底类:指茶叶冲泡后的茶汤色泽和澄清度等。
这个感官风味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评价茶叶的品质和特点,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一致。
通过使用这个标准轮,可以更准确地描述茶叶的感官特征,帮助选择和品鉴茶叶。
茶的感官评价表
表1茶叶评分表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分×50%+叶底×1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举几个名茶品种的叶底来说明:
红茶的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
叶底的色泽,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杂为下,叶底的嫩度,以柔软匀整为上,粗硬花杂为下。
红碎茶的叶底着重红亮度,而嫩度相当即可。
日照绿茶的叶底:均匀明亮、色泽翠绿
龙井茶的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鲜活美观。
铁观音的叶底:如同绸缎般光亮、柔软,且叶片肥厚、细嫩,整体洁净,无花杂
碧螺春的叶底:叶底嫩绿明亮
普洱茶的叶底:普洱熟茶叶底红褐均匀;普洱生茶叶底肥厚黄绿。
黄山毛峰的叶底:叶底黄绿有活力
白毫银针的叶底:叶底幼嫩、嫩匀,肥软匀亮
具体操作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
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