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4号线设计评审汇报-人民会堂站~青医附院站~江苏路站~泰山路站~昌乐路站~内蒙古路站区间
- 格式:ppt
- 大小:24.49 MB
- 文档页数:25
青岛市地铁4号线工程勘察(一标段)劲松四路站(YCK12+297.200~YCK12+503.50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K2014-28-26勘察阶段:详细勘察法定代表人:张志华技术负责人:王殿斌审定人:闫强刚审核人:卞立民项目负责人:姜德鸿主要勘察人:郭樑王伟于雅琼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二零一六年八月目录1 总述 (1)1.1任务来源、建设监理设计单位 (1)1.2全线工程概况 (1)1.3勘察01标段概况 (1)1.4报告格式说明 (2)2 工程概况 (4)2.1本工点概况 (4)2.2勘察依据 (4)2.2.1 设计依据 (4)2.2.2 勘察执行规范和标准 (5)2.3勘察目的和任务 (6)2.4勘察工作方法与工作量 (6)2.4.1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6)2.4.2 勘察工作过程 (7)2.4.3 勘察手段与方法 (7)2.4.4 勘察质量评述及完成工作量 (9)3 自然地理环境 (10)3.1自然地理 (10)3.2地形及地貌条件 (10)3.3气象条件 (10)3.3.1风 (10)3.3.2降雨 (11)3.3.3气温 (11)3.3.4雾 (11)3.3.5相对湿度及蒸发量 (11)3.4水文 (11)3.5环境条件 (11)3.6季节性冻土 (11)4工程地质条件 (11)4.1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11)4.1.1区域地层、岩性 (11)4.1.2区域地质构造 (12)4.1.3与本工程相关断裂 (13)4.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3)4.2.1 岩土的成因、年代和特征 (13)4.2.2 地质构造 (17)4.2.3 不良地质作用 (18)4.2.4 地下障碍物 (18)4.2.5 有害气体 (18)4.2.6 井温电阻率 (18)4.2.7 特殊性岩土 (19)4.2.8 场地土腐蚀性 (19)4.2.9围岩放射性 (19)5水文地质条件 (20)5.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0)5.1.1 区域地下水类型 (20)5.1.2 区域地下水动态 (20)5.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1)5.2.1 地表水概况 (21)5.2.2 地下水的类型、赋存状态 (21)5.2.3 历年最高水位 (22)5.2.4水文地质试验及地层渗透性 (22)5.2.5地下水及水位以上土的腐蚀性 (22)5.2.6 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判别 (23)5.2.7 基坑涌水量估算 (23)6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24)6.1历史地震及地震活动性综合评价 (24)6.1.1历史地震 (24)6.1.2地震活动性及场地地震稳定性综合评价 (24)6.2建筑场地类别 (25)6.3场地土类型 (25)6.4抗震地段划分 (26)6.5抗震设计参数 (26)6.6地震液化 (26)7隧道围岩分级与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26)7.1隧道围岩分级 (26)7.1.1 围岩基本分级 (26)7.1.2 隧道围岩综合分级 (27)7.2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27)8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用 (28)8.1测试点的代表性 (28)8.2取样及样品的代表性 (28)8.3测试、试验数据的正确性、可靠性 (28)8.4岩土性质指标的统计 (28)8.4.1 一般规定 (28)8.4.2 室内试验统计指标 (28)8.4.3 原位测试统计指标 (28)8.5物理力学指标的综合分析 (28)8.6设计参数建议值 (29)9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方案建议 (29)9.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 (29)9.2各岩土体分析与评价 (29)9.3地基基础稳定性及均匀性评价 (30)9.3.1车站主体 (30)9.3.2出入口 (31)9.4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地形变形预测 (31)9.5车站基坑岩土分析与评价 (32)9.5.1基坑周边环境 (32)9.5.2基坑安全等级 (32)9.5.3基坑开挖分析与建议 (32)9.5.4成桩可能性分析及对环境的影响 (34)9.5.5基坑开挖与支护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 (34)9.6地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 (35)9.6.1抗浮设防水位分析评价 (35)9.6.2腐蚀性评价 (35)9.7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 (35)10环境条件分析与评价 (35)10.1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 (35)10.2环境对工程建设影响 (36)10.2.1沿线地上建(构)筑物 (36)10.2.2沿线地下管线 (36)10.3工程建成后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36)11结论与建议 (36)11.1结论 (36)11.1.1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 (36)11.1.2地下水及水位以上土的腐蚀性 (36)11.1.3 抗震设计参数 (37)11.1.4 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性岩土 (37)11.1.5 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37)11.1.6 砂土液化 (37)11.1.7 井温测试结果................................................................................................................................................... 3711.2建议. (37)11.2.1 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37)11.2.2 基坑支护方案建议 (37)11.2.3 抗浮方案建议 (38)11.3风险源分析与建议 (38)11.3.1 设计方面 (38)11.3.2施工方面 (38)11.3.3检测及监测方面 (38)11.3.4 对下步工作的建议 (39)11.4其他 (39)附表:附图附件青岛市地铁4号线工程勘察一标段鞍山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1 总述1.1 任务来源、建设监理设计单位青岛市地铁4号线工程勘察一标段是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以下简称“我单位”)在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标中的中标项目,本工程建设单位为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体设计单位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总体单位”),地勘监理单位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点设计单位包括中铁二院昆明公司、中铁隧道院、中铁西南院、中铁二院地铁院、中铁二院济南院。
地铁设计工作总结评审意见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
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地铁设计工作,并在此次评审中收到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地铁设计工作进行总结评审,并提出改进意见。
首先,我们的设计团队在地铁站点和车厢内部的设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
是在评审中,一些专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例如在车厢内部增加更多的座位,以满足乘客的需求,同时提高车厢的通风性能,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
我们将在后续的设计工作中,对这些建议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以确保乘客能够更加舒适地乘坐地铁。
其次,我们的地铁站点设计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专家认为我们的站点设计
缺乏创新性,需要更加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和风格。
他们建议我们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当地文化元素,使地铁站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
我们将在后续的设计工作中,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的沟通,以确保我们的设计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整体风貌。
最后,评审中还提到了一些技术细节的问题。
例如在车辆的制动系统和安全设
备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技术研究,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合作,以确保地铁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总的来说,此次评审为我们的地铁设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
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不断完善我们的设计工作,为城市的交通系统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评审专家们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