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交流绕组—磁动势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9
第四章《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理论》4.1 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1.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1)绕组产生的电动势(磁动势)接近正弦波;(2)三相绕组的基波电动势(磁动势)必须对称;(3)在导体数一定时能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动势(磁动势)。
2.槽距角α:相邻两槽之间的机械角度槽距电角α1:相邻两槽间相距的电角度4.2三相交流绕组1.极距一个极在电机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一般以槽数计每极每相槽数整个电机定子中每相在每个极下所占有的槽数2.线圈组:每相绕组中相邻的线圈串联在一起称为一个线圈组,一个线圈组中的线圈个数为每极每相槽数q4.3交流绕组的电动势1.短距系数短距系数的物理意义:是短距线圈电动势与对应的整距线圈电动势之比分布系数分布系数的物理意义:分布线圈组合成感应电动势比集中线圈组合成电动势所打的折扣绕组系数2.导体电势,匝电势,线圈电势,线圈组电势和相电势的求法(重点)导体电势匝电势线圈电势线圈组电势相电势(附:4.高次谐波感应电动势的危害:(1)使发电机的电动势波形变坏(2)发电机本身损耗增加,温升增高(3)谐波电流串入电网,干扰通信5.削弱感应电动势谐波的方法:(1)使气隙中的磁场分布尽可能接近正弦波(2)采用对称的三相绕组(使线电动势不存在3次谐波及其倍数的奇次谐波)(3)采用短距绕组(4)采用分布绕组(5)采用磁性槽楔、斜槽或分布槽绕组6.采用短距绕组削弱谐波电动势(通常选y1=5/6τ以同时削弱5、7次谐波)7.对称三相绕组线电动势中不存在3及3的倍数次谐波的原因是:三相相电动势中的三次谐波在相位上彼此相差3*120°=360°,即它们是同相位、同大小的。
当三相绕组接成星形时,E AB3=E A3-E B3=0,所以对称三相绕组的线电动势中不存在3次谐波,同理也不存在3的倍数次谐波。
4.4交流绕组的磁动势1.脉振磁动势:空间位置固定不动,但波幅的大小和正负随时间变化的磁动势2.一个线圈所产生的磁动势的基波幅值:一个极相组所产成的磁动势基波幅值:一相绕组产生的磁动势每极基波幅值:第n次谐波磁动势(1)单相绕组磁动势是脉振磁动势,既是时间t的函数又是空间θ角的函数(2)单相绕组磁动势v次谐波的幅值与v成反比,与对应的绕组系数成正比(3)基波、谐波的波幅必在相绕组的轴线上(4)为了改善磁动势波形,可以采用短距和分布绕组来削弱高次谐波3.三相基波合成磁动势:三相基波合成磁动势的性质(重点):(1)三相合成磁动势的基波是一个波幅恒定不变的旋转波(2)当电流在时间上经过多少电角度,旋转磁动势在空间上转过同样数值的电角度(3)旋转磁动势基波旋转电角速度等于交流电流角频率;旋转磁动势的转速n1为同步转速(4)旋转磁动势由超前相电流所在的相绕组轴线转向滞后的相电流所在的相绕组轴线,因此,哪相电流达到最大值,旋转合成磁动势的幅值就在那相绕组的轴线上(5)合成磁动势的旋转方向取决于三相电流相序。
第四章 交流电机绕组电动势及磁动势4.1 交流电机的绕组一、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 (一)构成原则1. 合成电动势和合成磁动势的波形要接近正弦形(基波、谐波)2. 三相绕组对称(节距、匝数、线径相同、空间互差120电角度)(即保证各相电动势磁动势对称,电阻电抗相同) 3. 铜耗ou p 减小,用铜量减少。
4. 绝缘可靠、机械强度高、散热条件好、制造方便 (二)交流绕组的分类1. 按相数分为:单相、三相、多相2. 按槽内层数分为:单层(同心式、链式、交叉式)、双层(叠绕组、波绕组)、单双 层3.按每极每相槽数q 分为:整数槽、分数槽 (三)基本概念 1.极距τ:22DQppπττ==或 2.线圈节距y : 整距y=τ; 短距y<τ。
3.槽距角α(电角度): 0360p Q α⨯=4.每极每相槽数q: 2Qq pm=5. 电角度=p ⨯360°=p ⨯机械角度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称为电角度(电气角度)。
电机圆周在几何上占有角度为360,称为机械角度。
而从电磁方面看,一对磁极占有空间电角度为360。
一般而言,对于p 对极电机,电角度=p ⨯机械角度。
6.并联支路数a7.相带:60度相带——将一个磁极分成m 份,每份所占电角度 120度相带——将一对磁极分成m 份,每份所占电角度8.极相组——将一个磁极下属于同一相(即一个相带)的q 个线圈,按照一定方式串联成一组,称为极相组(又称为线圈组)。
9.线圈组数 = 线圈个数/ q例:下图是一台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定子槽内导体沿电枢内圆周的分布情况,已知2p=4,电枢槽数Z=24,转子磁极逆时针方向旋转,试绘出槽电动势星形图。
解:先计算槽距角:设同步电机的转子磁极磁场的磁通密度沿电机气隙按正弦规律分布,则当电机转子逆时针旋转时,均匀分布在定子圆周上的导体切割磁力线,感应出电动势。
由于各槽导体在空间电角度上彼此相差一个槽距角α,因此导体切割磁场有先有后,各槽导体感应电动势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位差,其大小等于槽距角α。
第四章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学习指导学习目标与要求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及磁动势(1)三相绕组的构成原则和连接方法。
(2)交流绕组电动势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绕组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对改善波形的作用。
(3)交流绕组磁动势的性质及其表示和分析方法。
单相绕组脉振磁动势。
三相绕组合成磁动势的基波。
椭圆形旋转磁动势、圆形旋转磁动势和脉振磁动势三者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谐波旋转磁动势概念。
学习重点1.交流绕组的连接规律和绕组电动势的计算和高次谐波电动势的削弱和消除方法。
2.介绍了单相绕组产生磁动势和三相绕组产生磁动势的性质。
学习难点1.交流绕组的连接规律2.三相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动势。
现代工农业生产中采用的电机大多数是交流电机。
交流旋转电机可以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两类。
同步电机按转子结构形成分为凸极同步电机和隐极同步电机。
同步电机主要用作发电机,也有用作电动机和调相机。
异步电机中主要是感应电机,感应电机的转子电流是由定子电流感应产生的,故称之为感应电机。
感应电机运行时,其转速不同于同步转速,故又称为异步电机,习惯上所称的异步电机即为感应电机。
感应电机可分为笼型感应电机、绕线型感应电机和换向器型感应电机,笼型感应电机应用最为普遍;感应电机主要用作电动机,很少作为发电机使用,风力发电机组中有采用感应电机。
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虽然励磁方式和运行特性有很大的差别,但电机内部发生的电磁现象和机电能量转换的原理却基本上是相同的,存在共性的问题,本篇所要论述的是:交流电机绕组的连接规律、正弦分布磁场下绕组的电动势、非正弦分布磁场下的谐波电动势及其抑制和通有正弦电流时绕组产生的磁动势。
这些问题为后文研究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提供基础。
4.1 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一、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同步发电机为例来说明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同步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转子之间有气隙,如图4-1所示。
定子上嵌放AX 、BY 、CZ 三相对称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