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55
A1型题1.以下哪项是天疱疮的病理表现?A 上皮内疱B 上皮下疱C 基底下疱D 棘层下疱E 基底膜内疱2.以下哪项是类天疱疮的病理表现?A 上皮内疱B 上皮下疱C 基底内疱D 棘层下疱E 基底膜内疱3.天疱疮患者口内大疱破溃留有残余的疱壁,若将疱壁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无痛性地撕去,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这种现象被称为?A 尼氏征阳性B 棘层松解C 揭皮试验阳性D 针刺反应阳性E 苔藓样反应阳性4.以下关于天疱疮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证据,哪项是错误的?A 在病损部位发现了抗棘细胞层间黏合物质的自身抗体B 电镜下可见细胞间黏合物质的溶解和桥粒的破坏C 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D 循环抗体中约有80%~90C%属于IgG类抗体E 天疱疮疱液中补体成分减少,而病损局部存在补体成分5.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哪种疾病女性发病多于男性?A 创伤性溃疡B 瘢痕性类天疱疮C 白斑D 地图舌E 口腔红斑6.以下不属于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的病理改变为?A 上皮不全角化或无角化B 上皮内疱形成C 基底膜界限不清D固有层出现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E 固有层血管扩张呈玻璃样变性7.“棘层松解”是以下哪种疾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A 天疱疮B 大疱性类天疱疮C 瘢痕性类天疱疮D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 单纯疱疹8.以下关于寻常型天疱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A 口腔病损少见B 多见于中老年人C 尼氏征阳性D 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E 皮肤病损多出现在易受摩擦处9.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中,以下哪种疾病表现出上皮棘细胞间IgG抗体网状沉积?A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 B 大疱性类天疱疮 C 瘢痕性类天疱疮D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E天疱疮10.以下哪种类型天疱疮可出现两颧与跨越鼻梁的“蝶形”叶状损害?A 寻常型天疱疮B 增殖型天疱疮C 红斑型天疱疮D 落叶型天疱疮E 亚急性型天疱疮11.以下哪种类型天疱疮以口腔黏膜损害最多见且最早出现?A 寻常型天疱疮B 增殖型天疱疮C 红斑型天疱疮D 落叶型天疱疮E 亚急性型天疱疮12.以下哪种类型天疱疮可由乳头状增殖表现?A 寻常型天疱疮B 增殖型天疱疮C 红斑型天疱疮D 落叶型天疱疮E 亚急性型天疱疮13.以下哪种蛋白与天疱疮自身抗体密切相关?A桥粒黏附蛋白 B 桥粒蛋白 C 桥粒黏附斑蛋白 D 桥粒核心蛋白E桥粒芯蛋白14.以下哪种基本可有尼氏征阳性表现?A 天疱疮B 大疱性扁平苔藓C 复发性唇疱疹D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15.以下哪种药物为天疱疮治疗的一线用药?A 氯喹B 沙利度胺C 肾上腺皮质激素D 硫唑嘌呤E 环磷酰胺A2型题16.患者,女性,57岁,牙龈呈剥脱状,双颊及软腭可见较大面积的糜烂面,边缘可见残余疱壁,你是症阳性,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 坏死性龈口炎B 天疱疮C 疱疹性龈口炎D 大疱性类天疱疮E 创伤性溃疡17.患者,男性,74岁,口腔黏膜疼痛不适,无法进食近1周。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试题1、女,3岁。
体温38C,哭闹,拒食,多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其上有成簇的多数小溃疡,此时选择治疗措施,应避免OA.使用抗病毒药B.使用氟美松降体温C.使用退热剂降体温D.给予足量的维生素CE.局部涂3%阿昔洛韦答案解析:患儿3岁,发热,哭闹,拒食,多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黏膜出现成簇溃疡。
考虑为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其治疗主要是全身抗病毒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支持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对于儿童不提倡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故选BO2、某女性患者,39岁。
因口腔黏膜反复起疱9个多月就诊,起疱与进食无关,疱损可破溃形成溃疡。
临床检查可见上下牙唇颊侧牙龈黏膜有多个水疱或糜烂面,探针无法平行探入疱损周围黏膜下,左侧舌腭弓黏膜有瘢痕挛缩,患者不曾用过任何抗免疫治疗。
关于该疱损的说法,下列哪项可能是错误的()A.应取活检确诊B.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有助于诊断C.还应检查皮肤和眼结膜D.水疱位于上皮下E.水疱位于上皮内(HMj£)答案解析:由于探针无法平行探入疱损周围黏膜下,因此无棘细胞层松解或上皮内疱形成,所以水疱是位于上皮下。
3、男,40岁。
感冒后下唇及唇周皮肤出现成簇的针头大小的小水疱,破溃后结痂,局部烧灼样疼痛。
该患者可能患的疾病为OA.口角炎B.固定性药疹C.复发性口疮D.天疱疮E.唇疱疹(答案解析: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多发生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故又称为复发性唇疱疹,可以有诱因,如感冒后复发,表现为簇集性小水疱,病损区有刺激痛、灼痛、痒等症状。
4、某女性患者,60岁。
牙龈起疱半年,色灰白,不易破溃。
镜下见上皮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部分区域上皮全层剥脱,结缔组织表面平滑,胶原纤维水肿,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据此可诊断为OA.复发性阿弗他溃疡B.寻常性天疱疮C.良性黏膜类天疱疮D.艾滋病的口腔表现E.肉芽肿性唇炎答案解析: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病理包括:上皮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部分区域上皮全层剥脱,结缔组织表面平滑,胶原纤维水肿,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口腔医师-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A、雪口病B、寻常狼疮C、带状疱疹D、手足口病E、寻常型天疱疮2、口腔黏膜损害以哪一型天疱疮最多见A、增殖型天疱疮B、大疱型天疱疮C、落叶型天疱疮D、寻常型天疱疮E、红斑型天疱疮3、天疱疮治疗的首选药物是A、抗生素B、糖皮质激素C、免疫增强剂D、维生素E、以中药治疗为主4、天疱疮的激素治疗特点是A、用量大疗程短B、分为起始、控制、减量、维持等阶段C、口腔局部含化即可奏效D、可以完全被中药代替E、所有患者均可做到停药后病情不复发5、关于类天疱疮的治疗,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可用泼尼松口服B、局部抗炎、止痛C、避免日光照射D、中医中药治疗E、防止眼结膜纤维性粘连6、天疱疮发病机制的核心在于A、变态反应B、棘层松解C、异常增生D、感染因素E、创伤因素7、天疱疮的病理表现不包括A、棘细胞层松解B、上皮内疱C、上皮下疱D、棘细胞间间桥消失E、固有层有炎症细胞浸润8、在天疱疮的鉴别诊断中不包括下列哪种疾病A、多形性红斑B、剥脱性龈炎C、类天疱疮D、扁平苔藓E、鹅口疮9、天疱疮可发生于下列部位,除外A、皮肤B、口腔C、食道黏膜D、腹股沟E、指甲10、下列哪项不属于天疱疮的临床分型A、落叶型天疱疮B、寻常型天疱疮C、颗粒型天疱疮D、增殖型天疱疮E、红斑型天疱疮11、寻常型天疱疮早期出现病损的部位是A、口腔B、前胸C、头皮D、腹股沟E、食管黏膜12、皮肤病损常见于腋窝、脐部和肛门周围等皱褶部位,仍为大疱,尼氏征阳性,但是在唇部有增殖表现的天疱疮类型为A、落叶型天疱疮B、寻常型天疱疮C、颗粒型天疱疮D、红斑型天疱疮E、增殖型天疱疮13、皮肤损害为松弛的大疱,破后有黄褐色鳞屑痂,边缘翘起似剥脱性皮炎。
口腔损害少见,此为天疱疮的哪种类型A、寻常型天疱疮B、落叶型天疱疮C、颗粒型天疱疮D、红斑型天疱疮E、增殖型天疱疮14、在面颊部出现落叶型天疱疮典型的鳞屑性、结痂性皮损,口腔损害少见。
口腔内科-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讲义天疱疮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皮肤、口腔、食道黏膜;棘细胞松解、上皮内疱、棘层松解细胞;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和红斑型天疱疮;口腔内常见的是寻常型天疱疮。
病因病因不明:药物、肿瘤、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天疱疮抗体是发病关键;棘细胞松解是天疱疮的病理基础。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表现口腔是早期出现病损的部位,易受摩擦的任何部位。
在起疱前常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咽时感到刺痛,有1~2个或广泛发生的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水疱易破、出现不规则的糜烂面,破后留有残留的疱壁,并向四周退缩。
揭皮试验阳性:将疱壁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无痛性地撕去,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
棘层松解的现象:在糜烂面边缘处将探针轻轻置入黏膜下方,可见探针无痛性伸入。
新鲜的糜烂面不出血或少许出血,假膜少,不易愈合。
皮肤病损常出现于前胸,躯干以及头皮、颈、腋窝、腹股沟等易受摩擦处。
水疱不融合,疱壁薄而松弛,疱液清澈或微浊(为淡黄色的透明血清)。
用手压疱顶,疱液向四周扩散,疱易破,破后露出红湿的糜烂面。
尼氏征:用手指侧向推压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推赶水疱能使其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舔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
增殖型天疱疮临床表现口腔表现与寻常型天疱疮相同,只是在唇红缘常有显著的增殖。
皮肤病损仍为大疱,尼氏征阳性,疱破后在糜烂面上出现蕈样及乳头瘤样增殖,其上覆以黄色厚痂以及渗出物,有腥臭味,周围绕有红晕,自觉疼痛。
增殖型天疱疮包括两种亚型。
落叶型天疱疮临床表现原发性损害为红斑性基底面,可出现为水疱,疱壁薄,易于破裂,形成浅在性糜烂面。
在红斑性基底上的有鳞屑、结痂。
口腔损害少见。
红斑型天疱疮临床表现落叶型天疱疮的一种局限型。
在面颊部及其他“脂溢性”部位出现落叶型天疱疮典型的鳞屑性、结痂性皮损。
口腔损害无或少见。
诊断口腔黏膜出现水疱或鲜红色糜烂面,边缘扩展阳性,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滴样水疱,极易破溃,尼氏征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