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学案六年级4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自学指导题2 (a)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b)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初闻涕泪妻子漫卷放歌纵酒青春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感当堂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Jìběi bítìzîng jiǔxiāng yáng( )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_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 。
他被人们尊称为_____________ ,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
这首诗被称为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欣喜若狂”的是____________,反应诗人悲喜交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先解释黑体的字词,再解释诗句的意思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妻子________ 漫 ________ 喜欲狂_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示儿》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学指导题1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家祭九州乃翁2自由朗读古诗,思考: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事情是什么?他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家祭无望告乃翁”?3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4小组讨论:两首古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点?当堂训练1 《示儿》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示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课这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
4 古诗两首(1)【基础须知】我会解词语山郭(shān guō):山城。
郭,外城。
酒旗(jiǔ qì):悬挂在酒店门前用布制成的标志,或称酒帘。
南朝(nán cháo):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
楼台(lóu tái):亭台楼阁。
四百八十寺(sì bǎi bā shí sì):南朝统治者崇信佛教,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烟雨(yān yǔ):蒙蒙的细雨。
云淡(yún dàn):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wǔtiān):中午的时候。
傍花随柳(bàng huā suí liǔ):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依傍,靠近。
随,沿着。
川(chuān):河流。
时人(shí rén):当时的人。
余心(yú xīn):我的心。
余,我。
将谓(jiāng wèi):就要说。
偷闲(tōu xián):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重点梳理】主题解说《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秀美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赞美和向往,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春日偶成》通过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及对春天的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再现】“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诗人程颢对“时人”的“将谓偷闲”难道真的就不在乎吗?作为理学家的程颢其实还是十分在乎他人的闲话的,只不过面对一派大好春光,觉得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诗人是著名理学家,平日忙于讲学,整个心思用在传经布道上,哪有空闲时间赏花观柳、沉醉于春光之中•呢?今天偶然出门散心,适逢风和日朗,竟然留恋难舍,早就忘乎所以了,怎会在乎时人的闲言碎语呢?。
4古诗两首(新授)
一、主要内容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
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练写生字。
难点: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课标要求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
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6个生字,会写首、枝、记、刘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赠刘景文》,并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二、学习方式
自学、同桌交流
三、评价方式
练习检测(第三环节第三小节)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第四环节)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出示苏轼画像或写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月饼盒等物品,让学生直观认识苏轼及其经典诗句。
(教师可因地制宜地利用教具。
)
2、简介苏轼: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出色。
3、解诗题: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送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板书诗题。
齐读诗题,提醒读准后鼻音。
二、释字词,明大意
1、初读。
自由读这首古诗,画出生字。
2、指名读生词:刘景文、擎雨盖、傲霜枝、君须记、菊残、橙黄、橘绿。
(词语可课前板书,也可做成卡片。
)
3、再读。
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
指名读、同桌互读、分组读、齐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教师范读,读时要求学生在该停顿的地方用斜线做上标记。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5、再指名读,齐读,要求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6、质疑。
同桌互相读一读这首诗,再把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
教师点拨。
荷尽:荷花枯萎。
擎雨盖:托住雨珠的叶子。
菊残:菊花凋谢。
傲霜:不怕风霜。
君:您,古代对人的尊称。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还绿的时候。
三、品诗句,悟诗情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诗句,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反馈。
(1)荷尽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说明这是一个什么季节?
(2)菊残
交流:秋风中,虽然菊花凋谢了,可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想象回答: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苏轼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3、做填空练习:秋天的景象真美呀,秋天还是一个_______的季节!
4、难怪作者感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板书:好景、君须记)
四、诵诗句,写生字
1、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3、出示要写的字:首、枝、记、刘,学生认读。
4、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识记,怎样写正确,写美观。
5、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6、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行》,并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二、学习方式
自学、同桌交流
三、评价方式
练习检测(第三环节第三小节)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第四环节)
拓展(第五环节)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赠刘景文》。
2、听写生字;抽读要求会认的生字。
二、归纳学法
1、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赠刘景文》的吗?
2、教师小结后板书: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诵诗句。
3、本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首古诗。
三、学习《山行》
1、知诗人。
谁能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给大家介绍作者?
杜牧:我国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解诗题。
“山行”是什么意思呢?
山行:在山中行走的意思。
3、读诗句。
(1)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
(2)范读、画出停顿,再齐读。
4、明诗意。
(1)词语点拨: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斜(石子的小路,弯弯曲曲)、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的地方)、坐(因为)、二月花(二月春天的花)等。
(2)《山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点拨要点: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从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能看出。
(3)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
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
小结,并随机板书: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近景:枫
林晚、霜叶红。
5、悟诗情。
当我们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
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也许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引读全诗、尝试背诵。
)
四、学习生字
1、出示“于、枫”两个字,指名说字形特点及识记方法。
2、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五、拓展活动
把自己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同学昕,还可以教同组同学背一首自己课外学的古诗。
六、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