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的研发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7
药用辅料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引言药用辅料是指在药物制剂中起到辅助作用的物质,具有增强制剂性能、改善药效、增强稳定性和提高制剂工艺等功能。
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药用辅料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药用辅料的应用现状聚合物辅料聚合物辅料是目前药物制剂中应用最广泛的辅料之一。
聚合物辅料可用于控制药物释放速率、改善制剂颗粒性状、提高稳定性和增强溶解性等方面。
常见的聚合物辅料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这些聚合物辅料在制剂设计和工艺改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硬胶囊辅料硬胶囊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形式,其制剂中的辅料也不可或缺。
硬胶囊辅料主要包括填充剂、润滑剂、分散剂等。
填充剂可以使胶囊产生所需的体积和重量,润滑剂可使药物和胶囊壁之间减少摩擦力,分散剂可保证药物有均匀的分散性。
硬胶囊辅料的应用不仅能提升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还能改善患者用药的体验。
稳定剂稳定剂在药物制剂中起到保护药物免受光、热、氧气等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
常见的稳定剂包括抗氧化剂、螯合剂、抑制剂等。
这些辅料的添加可以保证制剂的质量稳定,在药物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
药用辅料的未来发展绿色环保辅料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药用辅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辅料可以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绿色环保辅料的研发也将注重降低制剂的副作用和增强药效。
高性能辅料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用辅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高性能辅料将成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性能辅料可以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增强药物的稳定性、调控药物释放速率等优点。
这些辅料将为药物制剂的设计和工艺改进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个体化辅料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发展,药物的个体化制剂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个体化辅料将成为药物制剂的重要方向。
个体化辅料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进行调整,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China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Magazine67新型辅料开发和应用考虑要点文/何仲贵摘要:药用辅料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本身无生理活性,却是药物制剂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先进性的物质保障。
因此,着力开发并应用新型药用辅料,是提高现有药物制剂质量、疗效以及推动药物制剂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型辅料的开发途径及开发应用要点。
关键词:药物制剂;新型辅料;开发;应用68一、新型辅料的开发途径新型辅料的开发途径可分为三类[1]:一是开发新的化合物或对原有辅料进行化学修饰。
新化合物辅料中很多是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二醇、聚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等,通过改变这些聚合物的聚合度可获得一系列的新化合物辅料。
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主要用于制备微球、纳米球和植入剂,通过改变其组成、分子量及粒径等因素可调控药物的释放模式、满足不同制剂的需求。
此外,还可对原有辅料进行化学修饰获得新型辅料,如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是环糊精与1,2-环氧丙烷缩合而成的产物,具有更高的水溶性,可显著地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口服生物利用度。
二是对原有辅料进行物理修饰。
物理修饰可改变单个辅料颗粒的性质,同时也轻微改变亚颗粒的性质,如多晶型的改变。
如流动性较差的一水合-α-乳糖,经喷雾干燥处理后,获得的一水合-α-乳糖球形颗粒(FlowLac ®100)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及可压性,可用于直接压片;Starch 1500® 是预胶化淀粉与天然淀粉的混合物,不仅具有黏合和崩解的双重作用,还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用于直接压片。
三是共处理辅料,新兴与20世纪80年代,是将两种或多种辅料通过共同干燥、喷雾干燥、快速干燥或共同结晶等预混操作混合,使辅料在亚颗粒状态反应,产生功能协同作用,同时掩盖单个辅料的不足之处,还可以降低辅料用量,是可以根据制剂的需求而“度身定制”的辅料。
药用辅料研究进展引言药用辅料是指在药物制剂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的物质,包括增溶剂、调节剂、稳定剂、粘合剂等。
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吸收性和制剂的可操作性。
近年来,随着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药用辅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药用辅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分类、性质、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药用辅料的分类药用辅料可以根据其功能和性质进行分类。
以下是目前常见的药用辅料分类:1.增溶剂:增溶剂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常见的增溶剂有乙醇、甘油和聚乙烯醇等。
2.调节剂:调节剂可以调节制剂的酸碱度、渗透压和表面张力等,从而影响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常见的调节剂有水合硫酸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等。
3.粘合剂:粘合剂可以提高制剂的黏附性和可塑性,从而促进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常见的粘合剂有明胶、羟丙基纤维素和壳聚糖等。
4.稳定剂:稳定剂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从而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常见的稳定剂有抗氧化剂、防腐剂和结晶控制剂等。
药用辅料的性质药用辅料的性质是其在制药过程中起到各种功能的原因。
以下是药用辅料的一些主要性质:1.溶解度:药用辅料的溶解度决定了其在制剂中的溶解性。
较高的溶解度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2.粘度:药用辅料的粘度决定了其在制剂中的流动性和粘附性。
适度的粘度可以提高制剂的操作性,保持制剂的稳定性。
3.酸碱度:药用辅料的酸碱度决定了其在制剂中的酸碱性质。
适当的酸碱度可以调节制剂的pH值,影响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4.渗透压:药用辅料的渗透压决定了其在制剂中的渗透性和渗透速度。
适宜的渗透压可以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药用辅料的应用领域药用辅料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制剂的生产过程。
以下是药用辅料在不同制剂中的应用领域:1.固体制剂:药用辅料在固体制剂中可以充当粘合剂、增溶剂和稳定剂等,提高制剂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中药辅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中药辅料是指用于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材料,它们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吸收性和药效,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增加中药制剂的适应性和临床疗效。
中药辅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与中药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下面从不同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药辅料在中药制剂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药辅料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药物的活性成分含量、降低有毒成分的含量,使中药制剂更加安全有效。
其次,中药辅料的应用正逐渐向多个领域拓展。
除了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外,中药辅料还可以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例如,胶囊材料可以用于制作中药颗粒和保健品胶囊;辅料提取物可以用于化妆品的添加剂等。
这些应用的拓展使得中药辅料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再次,中药辅料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绿色、高效、多功能等方面。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绿色辅料的需求逐渐增加。
绿色辅料主要指无毒性、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材料,例如天然高分子材料、植物提取物等。
这些绿色辅料不仅可以提高中药制剂的品质,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高效辅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高效辅料主要指能够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溶解度,并提高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率的材料。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提高中药制剂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多功能辅料也是发展趋势之一。
多功能辅料指在中药制剂中能够发挥多种作用,例如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改善制剂的质地和延长药物的持续释放等。
最后,中药辅料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也是发展的重点。
中药辅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例如纯度、含量、溶解度等。
因此,建立中药辅料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中药辅料的生产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中药辅料在中药制剂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知和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药辅料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在绿色、高效、多功能等方面的发展也将受到重视。
药用辅料在制剂中的应用研究安徽中医学院成教院《药学》专业丁增华摘要: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制剂剂型和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对制剂性能的改良、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提高、药物毒副作用的降低等有显著作用。
因此,研究开发、合理应用辅料不仅可提高药物制剂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而且可取得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药用辅料;制剂;应用药用辅料是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或附加剂,对药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药用辅料的合理、科学应用,可以改变药物作用方式、范围、强弱、给药途径和降低毒副作用;可以实现药物定时、定位、定速的释放和发挥作用,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可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提高货架指数,延长制剂的有效期;方便储运、使用等。
因此,药用辅料在药用剂型和制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
1药用辅料的定义[1]美国对药用辅科的定义: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进行了适当评估,并且包含在药物释放系统中的物质,其能在药物释放的生产过程中有助于药物生产释放系统中的加工处理,保护、支持,加强药品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或病人的顺应性,有助药品的识别,在储存或使用期间增强药品的总体安全性和有效性等。
日本对药用辅料的定义:在药品制剂成型时,以保持稳定性、安全性或均质性、或为适应制剂的特性以促进溶解、缓释等为目的而添加的物质称之药用制剂辅料(日本药局方制刺总则的制剂通则还规定,辅科不得影响制剂的剂量,或影响制剂的疗效及制剂的检验)。
我国药用辅料定义: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中除主药以外的处方中的非活性成份或者除药材外药物制剂中人为添加的非活性成份。
1特殊药用辅料:是指其来源于动物等内脏、器官、皮毛和骨骼的药用辅料。
2药用辅料的作用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剂剂型和生产中起着关健作用。
它不仅赋予药物一定剂型,并且对给药途径以及产品质量,对药物作用的速度、生物利用度、毒副作用有很大影响。
药用辅料的研发与应用摘要:药用辅料作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辅料开发的几种途径、辅料安全性、审批问题及国内开发新型辅料的必要性。
关键词:药用辅料药物制剂剂型药品的研究与开发(R&D)己成为医药卫生科技热点话题之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和胶囊剂、透皮吸收制剂、靶向给药制剂以及DDS等技术已日趋成熟,有些已应用于临床,这与药用辅料(或称为药用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药用辅料对新型释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1. 药用辅料当前发展状况近年来药用辅料发展极为迅速,新辅料不断问世。
目前、除传统辅料质量提高外,新辅料己发展到包括微囊、毫微囊成囊材料;微球、毫微球、脂质体载体材料,缓释、控释、靶向给药材料;包合物、薄膜包衣材料;前体药物载体材料;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磁性载体材料;成膜材料;增塑剂;抛射剂;透皮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等40多类、上千个品种。
同时,不少有关新DDS、新工艺研究应用成果与药用辅料研究与应用专著问世,从而有力促进了新型辅料应用与新药研究与开发。
2. 药用辅料的作用药用辅料不但赋予药物适于临床用药的一定形式,而且还可左右药物释放速度、释放区域、靶向给药、稳定性、药效发挥以及药品质量控制等。
过去曾认为辅料本身一般无生理活性,且不影响主药发挥药物疗效,选用药用辅料时着重在如何便于工艺操作、制剂成型及外观美观等方面,而对其可影响主药释放、吸收、改变药物生物有效性、靶向性等重视极为不够或认识不足。
实际上,绝对无活性的药用辅料是不存在的[1]。
药用辅料不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药物新剂型质量,有助于制剂成型、稳定、助溶、增溶、缓释、控释、定向、定时、定位、速效、高效、长效,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种优良新辅料的开发则可带动开发出一大类剂型、一大批新药与制剂质量的提高,其意义远远超过一种新药的开发。
整个药剂学的发展与新药开发的实践有力证明,药用辅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扩展,为药物新剂型、新工艺、老药新用的研究开发和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开拓了道路,为研究开发新药创造了关键条件。
液体制剂研究中的药用辅料及其应用技术药物制剂研制是一系统工程,其中制剂学研究的重耍内容是根据原料药物特性和医疗要求,应用药用辅料,进行制剂处方设计与成型工艺研究,将其制成能直接供临床应用的剂型。
因此,药用辅料及其应用技术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内容,以下将主要对中药液体制剂研究中的药用辅料及其应用技术作一介绍。
1、药用辅料在制剂研究中的作用辅料在药物剂型中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药品必须通过辅料形成剂型后方能发挥疗效。
古人早有明示:“病势深也,必用药剂以治之”,这是辅料对药物疗效的被动影响作用。
二是受辅料制约的剂型因素可影响和改变药物的疗效,这是辅料对药物疗效的主动影响作用。
药物借辅料形成剂型,那么,辅料在剂型形成中的主要作用应是保证药物的有效性。
如从动物药材胰脏中提取的胰酶,使用肠溶包衣辅料,制备成肠溶衣片,可使其不受胃酸破坏,保证了在肠中充分发挥消化脂肪的疗效。
然后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掩盖、改善药物不良臭味,提高或延长药物疗效。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治疗咳喘的芸香草油,用硬脂酸钠与虫蜡为基质作成滴丸,使具肠溶性,既掩盖了不良臭味,也避免了对胃的刺激性,克服了引起恶心呕吐的副作用,等等。
借助辅料使药物能安全、有效、稳定、方便使用于临床成为可能。
辅料对药物疗效的主动影响主要是根据医疗要求,通过辅料改变药物的理化特性,控制药物释放、溶出性能,从而有目的地把握药物显效速度,甚至改变药物的疗效。
如急症病人,需速效剂型,对液体剂型,若主药为难溶性药物,则宜以筛选能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辅料为处方设计的主要内容。
因为吸收速度溶液型>胶体型>乳浊型>混悬型,采用表面活性剂,用增溶的方法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制备成溶液剂或注射剂是常见方法之一;若设计为固体剂型,则应以筛选能使药品从剂型中迅速分散、释放、溶出为主的辅料;选用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使药物成微晶甚至分子分散,作成具固体分散体特性的滴丸、片剂等固体制剂,同样具有速效作用。
药用辅料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1. 背景中药药带制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剂型,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便、剂量可控等优点中药药带制剂的发展离不开药用辅料的应用药用辅料在中药药带制剂中起到赋形、稳定、缓释等作用,对于提高中药药带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2. 药用辅料的种类及作用2.1 赋形剂赋形剂是中药药带制剂中最常用的药用辅料,主要用于赋予药物一定的形态和体积常见的赋形剂包括淀粉、糊精、糖粉等2.2 稳定剂稳定剂用于提高中药药带制剂的稳定性和保质期常见的稳定剂包括抗氧剂、防腐剂等2.3 缓释剂缓释剂用于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延长药效常见的缓释剂有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等3. 药用辅料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实例3.1 淀粉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淀粉是中药药带制剂中最常用的赋形剂,主要用于制备片剂、丸剂等淀粉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和流动性,可以提高药物的制片质量3.2 糊精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糊精是一种常用的崩解剂,可用于制备片剂、丸剂等糊精可以加速药物在胃肠道的崩解,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3.3 糖粉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糖粉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和赋形剂,可用于制备糖衣片、糖浆剂等糖粉可以改善药物的口感,提高患者的服药顺应性3.4 抗氧剂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抗氧剂是一种常用的稳定剂,主要用于防止药物氧化变质常见的抗氧剂有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3.5 防腐剂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防腐剂主要用于防止中药药带制剂在储存过程中发生微生物污染常见的防腐剂有尼泊金乙酯、山梨酸等3.6 聚乙烯醇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聚乙烯醇是一种常用的缓释剂,可用于制备缓释片、缓释丸等聚乙烯醇可以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延长药效4. 结论药用辅料在中药药带制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高中药药带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药用辅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有更多的新型药用辅料应用于中药药带制剂中,推动中药药带制剂的发展1. 背景中药药带制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剂型,其优势在于便于携带、使用简便以及剂量可控药用辅料在中药药带制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赋予药物特定的形态和体积,还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质期,甚至能够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从而提高中药药带制剂的质量和疗效2. 药用辅料的种类及作用2.1 湿润剂湿润剂主要用于改善药物的制片过程,使药物粉末更容易形成均匀的颗粒常见的湿润剂包括蒸馏水、乙醇等2.2 黏合剂黏合剂用于将药物粉末粘合成一定的形状,常见的黏合剂有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等2.3 崩解剂崩解剂用于促使药物在胃肠中迅速崩解,从而释放药物常用的崩解剂有碳酸氢钠、氧化铝等2.4 润滑剂润滑剂主要用于减少药物制片过程中颗粒之间的摩擦,使药物更容易从模具中脱模常见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滑石粉等3. 药用辅料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实例3.1 蒸馏水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蒸馏水作为一种常用的湿润剂,在中药提取和制片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在制备中药浸膏时,蒸馏水可以帮助提取有效成分,提高药物的纯度和疗效3.2 乙醇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和湿润剂,在中药药带制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用于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用作药物的溶剂,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3.3 淀粉浆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淀粉浆是一种常用的黏合剂,可用于制备颗粒剂、丸剂等淀粉浆可以将药物粉末粘合成均匀的颗粒,提高药物的制片质量3.4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是一种常用的黏合剂和崩解剂,可用于制备片剂、丸剂等它可以提高药物的制片质量,同时促进药物的崩解,加快药物的释放速度3.5 碳酸氢钠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碳酸氢钠是一种常用的崩解剂,可用于制备片剂等它可以加速药物在胃肠道的崩解,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3.6 硬脂酸镁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硬脂酸镁是一种常用的润滑剂,可用于制备片剂等它可以减少药物颗粒之间的摩擦,使药物更容易从模具中脱模4. 结论药用辅料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可以提高药物的制片质量、稳定性和保质期,同时还可以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从而提高中药药带制剂的质量和疗效随着药用辅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型药用辅料的不断发展,中药药带制剂的制备技术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应用场合1. 中药浸膏制备在中药浸膏的制备过程中,药用辅料如蒸馏水和乙醇等湿润剂的应用至关重要它们有助于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保证提取物的纯净度和稳定性此外,药用辅料还能改善中药浸膏的流动性和均匀性,为后续制剂提供良好的基础2. 药物制片在中药制片过程中,如制备颗粒剂、丸剂、片剂等,药用辅料如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硬脂酸镁等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能够提高药物的可压性,保证制剂的形状和体积,同时还能起到崩解和润滑作用,确保药物在胃肠道的顺利释放和吸收3. 药物缓释药用辅料如聚乙烯醇等缓释剂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延长药效,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用药便利性和 compliance4. 药物稳定性提升抗氧剂和防腐剂等药用辅料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质期,防止药物因氧化或微生物污染而失效注意事项1. 药用辅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药用辅料是确保中药药带制剂质量和疗效的关键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所需的作用,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药用辅料,并注意其与药物之间的相容性2. 药用辅料的用量药用辅料的用量应适当,过量或不足都可能影响药物的制片质量、稳定性和释放效果在确定药用辅料的用量时,应参考相关标准和实验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3. 药用辅料的纯度药用辅料的纯度直接关系到中药药带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应选用高纯度的药用辅料,避免杂质对药物疗效的影响4. 药用辅料的储存条件不同的药用辅料可能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因此在储存药用辅料时,应根据其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防潮、防晒、冷藏等,以保持药用辅料的稳定性5. 药用辅料的相容性在中药药带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应考虑药用辅料之间的相容性,避免使用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辅料,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6. 质量控制和监测在整个中药药带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测体系,对药用辅料的质量和制剂的稳定性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用辅料在中药药带制剂中的应用场合广泛,涉及到药物的制备、稳定性和释放控制等多个方面在使用药用辅料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辅料、控制适当的用量、保证辅料的纯度和稳定性,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中药药带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药物制剂中新型辅料的应用研究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和辅料通过特定的工艺配制而成的药品形式。
辅料在药物制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吸收性以及制剂的外观、口感等特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辅料被应用于药物制剂中,为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新型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一、新型辅料的发展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的功效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药物制剂的研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辅料在满足药物品质要求的同时,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或品质问题。
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新型辅料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型辅料在固体制剂中的应用研究1. 包衣材料的选择固体制剂中,包衣材料常常用于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保护药物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包衣材料可能会带来溶解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
而一些新型辅料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酯(HPMC)等,具有较好的可溶性和稳定性,能够更好地满足药物制剂的需求。
2.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在固体制剂中常用于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性。
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可能会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相比之下,新型表面活性剂如植物萃取物、天然多糖等,具有较低的毒性,并且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三、新型辅料在液体制剂中的应用研究1. 胶囊材料的选择在液体制剂中,胶囊材料的选择对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胶囊材料如明胶和纤维素等,存在着咀嚼困难、溶解度不佳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型胶囊材料如聚乙二醇(PEG)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等,被广泛应用于液体制剂中,有效地改善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溶解度。
2. 增稠剂的应用液体制剂中,增稠剂常用于调整制剂的粘度和流动性。
传统的增稠剂可能会导致黏性较高、咽下困难等问题。
而一些新型增稠剂如融合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HPMC)和丙烯酸酯-双甘油酯(HPG)等,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好的可溶性,能够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和口感。
口服固体制剂药用辅料的研究进展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国内外口服药用辅料开发及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讲解了药用辅料的作用,最后探讨了药用辅料的选择,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字:口服固体制剂;药用辅料;应用1、前言药用辅料是口服固体制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产药剂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原料药和辅料两种基本原料,辅料能够改变用药的途径以及药剂的质量,为此在药剂生产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辅料,这对药剂的开发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应用现状当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药用辅料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制备技术和设备不断完善,药用辅料也在迅速发展。
目前应用于各种剂型,包括延迟释放制剂、微胶囊、微球、薄膜包衣材料、药物载体材料、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凝胶材料、杂化物、透皮吸收材料等,以及粘膜配方材料。
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发的新型辅料层出不穷,各种性能各异的新材料也层出不穷。
外来药物赋形剂包括聚乙二醇系列,聚羧酸酯系列,聚乙烯吡酮系列,聚乙基烷基醚系列,聚丙烯酸树脂系列,聚乳酸系列,聚氧乙烯烷基酯系和其他聚合物赋形剂;黄原胶,环糊精,普拉兰等;预凝胶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系列等半合成配件;海藻酸,藻酸,角叉菜胶和其他植物提取配件;除了甲壳素,壳聚糖和其他动物提取赋形剂,赋形剂的类型急剧增加。
例如,有超过1000种口腔赋形剂(不包括规格和模型),按照不完全的统计数据,过去10年来共开发了300多种新辅料,有许多品种和模型。
有33种不同规格的聚乙二醇。
该产品可以完全满足新剂型的需求,有效地促进制药行业的发展。
制药行业的发达国家特别关注新辅料的应用和研究,紧密结合了新的剂型和新品种的服务,提高了产品质量服务,研究了新赋形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如何适用于制剂的开发和生产,发达国家药用辅料的发展趋势是生产专业化、品种专业化、应用科学化,这也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目前,已有数十家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常设办事处。
药用辅料的原理药用辅料是指在制药过程中用于增加药物质量、改善制剂性能、调节药物释放和吸收等功能的辅助性物质。
药用辅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药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疗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药用辅料的种类、作用原理和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药用辅料的种类主要包括填料、增塑剂、分散剂、稳定剂、吸附剂、滑润剂、调味剂等。
这些辅料在药物制剂过程中起到多种作用,如增加药物的体积、改善药物的物理性质、提高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
其次,药用辅料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填料:填料主要用于药物的制剂过程中,通过增加药物的体积,提高制剂的总量,使得药物的稀释度更高,更容易分散在适宜的介质中。
填料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要求来确定,一般常用的填料有乳糖、淀粉、蔗糖等。
2. 增塑剂:增塑剂主要用于药物制剂中,通过增加药物的柔软性和可塑性,使得药物更容易加工和成型。
增塑剂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要求,常用的增塑剂有甘油、丙二醇等。
3. 分散剂:分散剂主要用于药物制剂中,通过改善药物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得药物在制剂过程中均匀分散在介质中,并避免药物的沉淀和聚集。
分散剂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要求来确定,常用的分散剂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4. 稳定剂:稳定剂主要用于药物制剂中,通过稳定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延长药物的保存期限和有效性。
稳定剂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特性和制剂的要求,常用的稳定剂有酒石酸、葡萄糖酸等。
5. 吸附剂:吸附剂主要用于药物制剂中,通过吸附药物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药物的纯度和安全性。
吸附剂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和制剂的要求来确定,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等。
6. 滑润剂:滑润剂主要用于药物制剂中,通过增加药物表面的润滑性,减少药物在加工和成型过程中的粘附和沾附,提高制剂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
滑润剂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特性和制剂的要求,常用的滑润剂有硬脂酸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药用辅料的研发与应用现状分析随着现代化医疗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药用辅料在药物研发和应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药用辅料是指用于药物制剂中,作为介质、支撑物、填充物等辅助材料,用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制剂质量等,同时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品质的一种材料。
下面将从药用辅料的概念、类型、研发现状和应用现状等四个方面,对药用辅料进行详细分析。
一、药用辅料的概念和类型药用辅料的定义比较广泛,在不同专业领域中有不同的解释。
药用辅料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加入制剂的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溶剂、分散剂、稳定剂、保护剂等;二是作为制剂中间体的药用辅料,包括各种聚合物、纳米材料、薄膜材料等。
二、药用辅料的研发现状药用辅料的研发是保证制剂质量和药物疗效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对于药用辅料的研发仍处于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用辅料的改性和功能化改性和功能化是目前药用辅料研发的重要方向,通过对辅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进行改进,可以使其在制剂中具有更加稳定、生物可吸收、控释、靶向等多种功效。
2. 绿色药用辅料的开发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研究人员开始探索绿色药用辅料的研究开发,这类辅料通常是天然的或者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对环境友好,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
3. 药用辅料的智能化药用辅料的智能化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方向的核心在于将药用辅料变成智能基质,通过对制剂环境的自适应,控制药物释放、传递,实现精准治疗和个性化治疗。
三、药用辅料的应用现状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类:1.保护药物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很多药物具有较复杂的化学结构,同时容易受到制剂环境的影响,药用辅料就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2.提高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衡量药物疗效的关键指标之一,药用辅料可以改善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放大药效,尤其是溶解率较低、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的药物。
药用辅料研究指导意见药用辅料是指用于制备药物的辅助性物质,如填充剂、粘合剂、分散剂、润湿剂等。
药用辅料的质量和性能对于药物的制备、贮存和药效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以下是药用辅料研究的一些指导意见:1. 优选和鉴定原料:选择优质的原料是保证药用辅料质量的基础。
建议在选购原料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选择,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并进行必要的检验和验证。
2. 确定适用性:每种药用辅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性,需要根据不同药物的制备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建议在研究药用辅料时,要结合具体药物的特点和工艺流程,评估其在制备过程中的适用性。
3. 研究物理化学性质:药用辅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药物制备的过程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研究药用辅料的溶解性、粒度、流动性、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有助于确定其最佳使用条件和贮存要求。
4. 考虑生物相容性:药用辅料在与药物接触时,需要与药物有良好的相容性,以避免对药物的不利影响。
研究药用辅料的生物相容性,包括对细胞的毒性、过敏性等,有助于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严格控制质量标准:药用辅料的质量标准是确保药物质量的关键。
建议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对原料的质量要求、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等。
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并建立可追溯的记录。
6. 考虑环境友好性: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研究药用辅料的环境友好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建议在研究药用辅料时,尽量选择对环境无害的原料和工艺,并改进工艺流程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药用辅料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原料选择、适用性、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相容性、质量标准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药用辅料在制药工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溶解性、生物利用度和口感等特性。
以下是一些药用辅料研究领域的进展和趋势:
1. 纳米技术在药用辅料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药用辅料的研究和开发中,例如纳米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纳米颗粒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2. 功能性辅料的开发: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药用辅料,比如可以调控药物释放速度、提高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的稳定性等。
3. 天然药用辅料的研究:对于天然来源的药用辅料(如植物提取物、多糖类物质等),近年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们通常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4. 仿生材料的应用:仿生材料在药用辅料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通过模仿生物体内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出更有效的药物传递系统和生物材料。
5. 智能药用辅料的发展:智能药用辅料可以根据环境条件或信号改变其性质,实现药物的智能释放和靶向输送,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
深入发展。
总的来说,药用辅料研究的趋势是朝着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剂量、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等方面努力,以期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制药辅料的研究与开发作为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药辅料是制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与药物本身相比,制药辅料在制药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包括作为药物的载体、稳定剂、增效剂、控释剂等。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质量的制药辅料是制药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制药辅料的定义和相关分类制药辅料是指在制药过程中所添加的不含有活性成分、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质,如吸湿剂、增粘剂、分散剂、稳定剂、保护剂、溶解剂等。
根据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制药辅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 溶剂:用于稀释药品或作为药品的溶剂,如甘油、乙醇、水等。
2. 酸碱调节剂:用于调节药品的酸碱平衡,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等。
3. 稳定剂:用于保持药品在储存和使用期间的稳定性,如氨基酸、抗氧化剂、氯化钠等。
4. 絮凝剂:用于使液态药物稳定成为半固体或固体的形态,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等。
5. 粘合剂:用于将药物粘附在一起或将药物与辅料粘合在一起,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明胶、纤维素等。
二、制药辅料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制药辅料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是保障药品质量和疗效的关键之一。
研究和开发高质量、环保、经济的制药辅料可以为制药工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 提高药品质量:合理选择和应用制药辅料可以大大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例如,选择适当的保护剂可以减少药品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分解和氧化,保持药品的稳定性和长期有效性;选择合适的吸湿剂和分散剂可以提高药品的溶解度和吸收率,加速药效的发挥。
2. 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和开发低成本、高效的制药辅料可以有效降低制药企业的生产成本。
例如,通过对各种常见原料的多样化利用、提高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水平和增加生产规模,可以减少制药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 减少环境污染:制药辅料研究和开发应认真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引进绿色制药理念,推行节能减排、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策略,将制药行业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化解。
药用辅料的研发与应用
摘要:药用辅料作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辅料开发的几种途径、辅料安全性、审批问题及国内开发新型辅料的必要性。
关键词:药用辅料药物制剂剂型
药品的研究与开发(R&D)己成为医药卫生科技热点话题之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和胶囊剂、透皮吸收制剂、靶向给药制剂以及DDS等技术已日趋成熟,有些已应用于临床,这与药用辅料(或称为药用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药用辅料对新型释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1. 药用辅料当前发展状况
近年来药用辅料发展极为迅速,新辅料不断问世。
目前、除传统辅料质量提高外,新辅料己发展到包括微囊、毫微囊成囊材料;微球、毫微球、脂质体载体材料,缓释、控释、靶向给药材料;包合物、薄膜包衣材料;前体药物载体材料;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磁性载体材料;成膜材料;增塑剂;抛射剂;透皮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等40多类、上千个品种。
同时,不少有关新DDS、新工艺研究应用成果与药用辅料研究与应用专著问世,从而有力促进了新型辅料应用与新药研究与开发。
2. 药用辅料的作用
药用辅料不但赋予药物适于临床用药的一定形式,而且还可左右药物释放速度、释放区域、靶向给药、稳定性、药效发挥以及药品质量控制等。
过去曾认为辅料本身一般无生理活性,且不影响主药发挥药物疗效,选用药用辅料时着重在如何便于工艺操作、制剂成型及外观美观等方面,而对其可影响主药释放、吸收、改变药物生物有效性、靶向性等重视极为不够或认识不足。
实际上,绝对无活性的药用辅料是不存在的[1]。
药用辅料不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药物新剂型质量,有助于制剂成型、稳定、助溶、增溶、缓释、控释、定向、定时、定位、速效、高效、长效,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种优良新辅料的开发则可带动开发出一大类剂型、一大批新药与制剂质量的提高,其意义远远超过一种新药的开发。
整个药剂学的发展与新药开发的实践有力证明,药用辅料
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扩展,为药物新剂型、新工艺、老药新用的研究开发和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开拓了道路,为研究开发新药创造了关键条件。
3. 国内药用辅料发展状况
目前国内医药工业在原料方面已有较大发展,但纵观国内医药行业,由干长期以来对制剂及辅料等的发展顾及较少,导致了制剂的发展远不能适应原料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
制剂品种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原料药应用范围、疗效的发挥,也限制了新型药用辅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因此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加入WTO、在激烈的药品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下,如何使中国医药工业腾飞,迎接加入WTO的新挑战,关键在于新型药物制剂、工艺的研究开发和药用辅料研究开发与应用。
4. 药用辅料研发途径
本文重点介绍药用辅料研发途径,及近年来药用辅料(以固体制剂辅料为例)的研究开发状况。
药用辅料的开发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4.1 全新药用辅料(新化学物质)的开发[2]
1970s后开发的辅料相对较少,这主要因为辅料的开发经历的时间漫长。
全新辅料的开发需经历各种批准程序,考察其安全性和毒性等,要经历漫长的审批时间,批准之后还要向药品生产厂家推广产品、药品生产厂家接受此辅料,产品市场发展扩大的过程。
由于全新的辅料研发周期长、风险大、投入大、回报率低等原因,使药用辅料的研发受到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国内,因此辅料开发商同制药公司共同开发辅料并将辅料申报作为新药申报的一部分,如CyDex and Pfizer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溶剂已成为国际药用辅料发展的新动向。
今后,在固体制剂用辅料方面,辅料开发商与制药公司也将有类似的合作,研究与开发用于特殊释药系统的辅料。
图1新药物制剂、新药用辅料(新化学物质)研发周期比较
4.2 改变现有辅料形态学参数或联合应用多种辅料开发新辅料
4.2.1 改变现有辅料形态学参数
每种固态物质都有特定的形态学参数,如分子排列状态(晶型、多晶型、无定形等)、颗粒状态(粒型、粒径、表面积、孔隙率)、堆密度等,并且这些物性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图2列出了固体物质的物性参数,及其间的相互联系,改变其中一种参数会影响那些其它参数。
这为开发新规格辅料和多种辅料联用制备新辅料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2 固体物质的物性参数及其间的相互联系
物料的形态学参数直接与其颗粒流动性、可压性、稀释性能、崩解性、润滑性等密切相关。
新辅料开发首先从颗粒性状着手,而颗粒性状主要由物料的晶型决定,当然,其它形态学参数也会影响最终产品性能。
下表列出了辅料形态学参数改变对辅料功能的影响。
国外辅料生产商通过改变辅料形态学参数,开发了一系列新型辅料,如Avicel 101, Avicel 102 (MCC)、喷雾干燥乳糖、预胶化淀粉、直接压片用磷酸氢钙等,新辅料颗粒形状、粒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表面自由能、可压性等与原辅料相比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这些新辅料流动性、可压性好,可用于直接压片,这样简化了生产工艺,消除了生产过程中湿热等因素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据调查,1990s早期,有41.1%的生产厂家首选直接压片工艺, 有41.1%的生产厂家即选用直接压片工艺又选择制粒压片工艺,仅有17.2%的生产厂家不把直接压片工艺作为首选,这表明生产厂家都愿意采用简便、快速、经济的生产工艺。
表1 颗粒性状对辅料功能影响
4.2.2 联合应用多种辅料开发新辅料
将两种或多种辅料联合应用开发为一种新辅料,主要是通过物料间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发挥协同作用,克服辅料各自不利因素。
表2 已上市的辅料(将多种辅料开发为一种新辅料)
5. 药用辅料安全性问题
5.1 药用辅料安全性
辅料是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欠缺的材料,但有关辅料与主药配伍后的安全性问题报导却很少。
因此,对辅料的安全性问题的重视程度应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3]。
药物制剂辅料应具备在所使用的范围内不显示药理作用,对人体无害及不妨碍主药的治疗效果等条件。
但有时在临床上也有个别情况会产生副作用。
5.2 对药用辅料的审批
过去传统的辅料只作为新药报批的一部分被批准,因此辅料的安全性、毒理等研究只限定在被申报药物的特定给药途径上。
药物传递工业的来临迫切需要研究与开发新型药用辅料来满足其特殊需要。
这需要对新辅料进行系统的临床前研究。
近年来,药物制造商及国际辅料协会(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Council,
) 已意识到需要规范化新型辅料临床前研究[4]。
2002年FDA批准了关于发展药用辅料的临床前研究指导草案,对规范化辅料研究与开发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指导草案推荐研发公司对新辅料进行风险评估,对特定给药途径需限定辅料安全服用量、最大服用量等,并需对辅料进行14天、14~90天、最长3个月的安全测试,还需进行长毒等试验。
对局部用药和肺部给药用辅料还需进行至敏性试验[5]。
6. 讨论
6.1 国内开发新型药用辅料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总总原因,目前,我国制剂水平低下,药用辅料的研发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加入WTO,实行药品专利后,研究与开发药物新剂型、新工艺是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重要出路之一,而研究、开发、合理应用新型药用辅料是提高我国药物制剂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关键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改变重化学、轻制剂、轻辅料的倾向。
以新型辅料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新
剂型的发展,而药物制剂的迅速发展必将促进新辅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使国内辅料与国际接轨,从而促使国内药物剂型与国外药物剂型接轨,这样中国医药工业才能生存、才能打入国际市场,取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2 国内开发新型药用辅料应采取的措施
加速培养药用辅料研发人才、加强辅料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药用辅料评价、审批及生产,将新型药用辅料与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改善我国药用辅料、药物制剂落后于国外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