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法上册第四课第一框_尊重他人
- 格式:pptx
- 大小:956.16 KB
- 文档页数:32
第四课第1框尊重他人知识点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原因(1)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2.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知识点二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出题点一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例1】小芳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有新意,老师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她鼓掌,她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和欣赏。
小芳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体验,是因为()A.她受到了大家的尊重B.她有自卑感、挫败感C.她能够遵守课堂纪律D.她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剖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1.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尊重;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道如何尊重他人;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知道怎样换位思考;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能力目标: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1.重点:(1)尊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2)人与人的平等首先是人格与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3)学会换位思考。
2.难点: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臣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尊重他人的人格,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设计意图:由晏子使楚的历史典故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课教学篇章一:尊重初体验材料一: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电子课本▼▼▼▼知识点讲解4.1《尊重他人》1、尊重的含义、表现。
(1)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1)个人:受到他人尊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2)社会: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3、怎样尊重他人?(怎样做到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4、平等待人的要求。
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同步练习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一、学习目标1.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2.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等。
二、自主预习1.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等。
2.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等。
3.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消除,增进,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4.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
三、合作探究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
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
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维多利亚。
”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
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女王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四、随堂演练1.下列做法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A.逼回族同学喝酒B.在公交车上与孕妇抢座C.发自内心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D.嘲笑、指责农民工衣服脏2.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如果让你代表学校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学习用品,下列方式中最合适的做法是( )A.感慨他们生活条件的艰苦,充分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B.尊重他们,在和他们深入沟通后,把同学们的捐助和友谊留下C.炫耀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的优越条件,欢迎他们到城市来做客D.让特别贫困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痛楚,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3.一次,因为周总理咳嗽,理发师一不小心给他的脸划了一个小口子,周总理不但没有责怪理发师,还马上向理发师道歉:“这都怪我咳嗽时没和你打招呼!”并留下理发师一块儿吃饭,以解除理发师不安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