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9
微专题3 地方时、区时计算与日期变更1.地方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
3.地球表面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设为A),另一条是180°经线(设为B)。
从A线向东到B线为今天(新的一天),其他部分为昨天(过去的一天)。
1.下图为河南登封市观星台,夜晚观察北极星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为35°。
观星台上两间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有一“长堤”,每天北京时间12点28分时,横梁的影子会投上“长堤”。
观星台的地理坐标是()A.127°E,35°N B.113°E,35°SC.113°E,35°N D.103°W,35°S答案C解析由于当地北极星高度等于当地的纬度数,所以观星台的纬度为35°N;由每天北京时间12点28分时,当地地方时为12点,可计算当地的经度为113°E。
右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2~3题。
2.此时A点的区时是()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3.此时北京时间是()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答案 2.C 3.B解析第2题,根据题干信息及日界线的意义,可以确定180°经线与0时经线如下图:然后根据区时计算方法知A点的区时为7月8日6时。
第3题,在上题解答的基础上,根据区时计算方法计算北京(东八区)的区时。
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改一、地方时1 产生的原由:因为地球的自转,地表各地有关于太阳的方向不停发生变化,因此各地的时刻便挨次推动。
于是,在同一瞬时,地球上的各样时辰不一样。
2 、定义: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一样而不一样的时间,它把一天中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定为正午 12 时,将连续两个12 小时之间均分为24 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按照“东早西晚”的原则,其差别是1 小时 /150、 4 分钟 /10、 4 秒钟 /1 ‘。
注意:“旭日东升”中的“日中天”就是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辰,是一天中地方时为12 点的时刻,这时太阳辐射在一天中最强。
但此时气温其实不必定最高,因为地表受热需要一个过程。
3、与地理地点的关系:经度同样的地方,地方时同样地理地点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同一天,24 小时制)若两地分别为东经或西经地域,则经度差=两地经度数之和二、时区和区时1、时区:国际上规定把全世界分为24 个时区,即每隔15 区分 24 个时区注意:东 12 区位于东经范围以内,西 12区位于西经范围以内,此中东12 区与西12 区都只跨个经度,东、西 12 区合为一个时区。
但东、西12 区都位于西半球。
2、区时:每个时区的区时,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一致时间,又称为标准时。
注意:① 、中央经线是指该时区的“标准经线”,其度数的大小为该时区数〓150② 、在随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③、东西 12 时区时辰同样,而日期相差 1 天。
3、依据经度计算时区的方法①经度〔 150/ h=整数和余数。
若余数小于度,同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② 若该余数大于度,则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1;③某地为东经度,为东时区;某地为西经度,为西时区;若整数为12,则为东西 12 区4、时区差的计算方法:同区相减,异区相加5、世界各个国家区时确实定:(1)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8 区的区时,即 1200E 的地方时,是中国各地一致采纳的时间(2)国际标准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即中时区的区时。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典例分析读下图(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3)此时,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4)在乙图上完成日照图。
(画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答案(1)6 22 (23°26′N,180°)(2)8(3)180°0°(4)见右图。
解析ABC为昏线,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点地方时为18时,即90°W为18时,180°经线为12时,120°E为12时-4时=8时。
0°经线为0时,此时180°经线和0°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绘光照图时,注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命题突破1.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经度1°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
(2)计算公式: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度)×4分钟(东加西减)。
(3)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①定时。
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
光照图中,可确定特殊经线的地方时,以图48(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为例:图48a.昼半球中央经线(ND)的地方时为12时。
b.夜半球中央经线(NB)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NC)地方时为6时。
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NA)地方时为18时。
②定向。
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的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的点,则E点位于D点东边,应“东加”;若求F 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的点,则F点位于B点西边,应“西减”。
③定差。
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的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
时间计算日期变更教案教案标题:时间计算日期变更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包括年、月、日的计算和变更。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日期的变更,包括天数的增减和日期的推算。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时间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
难点:日期的推算和天数的增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纸笔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的兴趣,如“你知道今天是几号吗?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十天后是星期几?”等。
二、讲解1. 时间的计算: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向学生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年、月、日的计算和转换。
2. 日期的变更:教师向学生介绍日期的变更规则,包括天数的增减和日期的推算方法。
三、示范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示范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的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并进行练习。
四、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包括计算天数的增减、推算日期等各种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五、拓展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如“如果我从某个日期开始,经过多少天是我的生日?”等。
六、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程度,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2021年高考地理考试动向: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考试动向考向一日期与地方时综合推算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其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
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A.21°8′N,175°12′E B.42°10′N,170°22′WC.21°8′S,175°12′W D.42°10′S,170°22′E2.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1:00 B.6:00 C.11:00 D.20:00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国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所以应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最有可能位于175°W附近,又由于该地会受到飓风袭击,且有美丽的珊瑚与大片的椰林,应当位于南太平洋的热带地区,故选C。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日界线以西热带地区,当该地迎来第一缕阳光时,为当地早晨6点前,比北京时间早4个多小时,计算可得,北京时间最接近A选项1点,故选A。
考向二行程相关的时间推算3.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4 B.1/3 C.1/2 D.3/4答案 D解析由计算可知,飞机抵达芝加哥时,180°经线的地方时是6月23日6时,可见新的一天6月23日约占全球范围的1/4,那么旧的一天6月22日占全球的范围约为3/4。
考向三结合社会经济活动计算地方时和区时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练习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上海东方少年艺术团要到美国洛杉矶(119°W)进行访问演出,他们所乘的飞机在上海机场起飞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08年7月3日11∶40,途经东京,于洛杉矶当地时间7月3日12∶30抵达。
据此回答下题。
2、艺术团从上海到洛杉矶的飞行时间是A.24小时50分钟B.23小时10分钟C.16小时50分钟D.15小时10分钟3、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A.7日4时B.7日12时C.8日4时D.9日12时(2007·海南地理)读右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5、该国国土面积约为A.0.11万km2B.1.1万km2C.11万km2D.110万km26、(2009·海淀测试)根据下图经纬网所示内容,回答问题。
(1)地方时相同的是和,均位于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当C点是6月30日12时,D点是月日点。
(2)当D点是6月22日4点时,全球以和为界,分属两个不同的日期,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
参考答案1、B2、C3、C4、C5、B6、(1)A C 西11 7 1 9(2)90°E180° 1/4。
常考点一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完成下题。
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时B.13时C.16时D.19时[答案] D[解析]首次日出说明黄河站由极夜转为有昼夜交替现象,昼长由0小时逐渐增加,太阳升起即落下,应为地方时12:00,黄河站与北京时间的经度相差约为108°,时间相差约7小时12分,北京时间约为19:12,选项D最接近。
关键原理1.时间推算:由起算点向东加(向西减)时差。
2.日期推算:向东减(越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向西加。
(2018·陕西榆林模拟)下图示意某地6月22日在晴朗天气条件下某学校旗杆影长变化。
读下图,完成下题。
1.该地位于()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答案] B[解析]该日为夏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影子最短时为0,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北回归线穿过该地;北京时间15点时,当地旗杆影长为0,即当地地方时为12点,可推知该地经度为75°E,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南亚,选B。
当地时间2017年6月12日晚8时,巴拿马共和国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读“巴拿马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题。
2.巴拿马宣布与我国建交时北京时间为()A.6月13日6时B.6月12日21时C.6月13日21时D.6月13日9时[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巴拿马约位于80°W附近,处于西五区,当地时间是6月12日20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两地的时间差为13小时,东八区区时早于西五区。
所以北京时间=20+13=33,33-24=1天9小时,故当巴拿马正式与中国建交时,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13日9时。
D项正确。
(2018·西安八校联考)通过参加国际性的交流活动,居住在中国西安(34°N,108°E)的小明、居住在印度班加罗尔(13°N,77°E)的杰克和居住在新西兰惠灵顿(41°S,174°E)的珍妮成了好朋友,并时常联络交流。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十年真题汇总(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
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1小时40分钟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D.3小时20分钟2.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A.降水多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D.受山地影响强3.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2023·浙江卷)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下图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刻,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①①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完成下面小题。
4.该国为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求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增加原子能发电量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C.拓宽电能进口渠道D.调节燃气火力发电5.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A.7日1-2时左右B.7日7-8时左右C.8日3-4时左右D.8日8-9时左右(2022·河北卷)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7.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C.逆风顺水D.顺风逆水8.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A.夕阳西下B.深夜时分C.太阳初升D.日近正午(2022·天津卷)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
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TU NAN DIAN突难点)1.时间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每个步骤要注意所坚持的规则。
(2)区时的计算(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 地起飞,经过m 小时飞行,降落在B 地,求飞机降落时B 地的时间。
需建立如下关系图。
计算公式:降落时B 地时间=起飞时A 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意:加减的原则为东加西减。
〔方法技巧〕 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利用技巧: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A 和B ,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口诀为:时间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180°,减去一天日期变。
2.日界线(1)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区别与联系(2)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
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开图示②极地投影图示(3)确定日期范围的方法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方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例如:①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②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③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