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肿瘤治疗血管通路安全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24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岐山县医院内四科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适应证】1.各种原发肾脏疾病诊断不清或病情变化时;急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
2.各种继发性或遗传性肾病无法确诊或病理资料可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
3.急性肾衰病因不明或肾功能急剧衰退原因不清时。
4.移植肾肾功能减退,排异反应或疑心原发病在移植肾复发时。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明显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精神病或不合作,孤立肾,小肾。
2.相对禁忌证: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积脓,肾肿瘤,肾动脉瘤,多囊肾或大囊肿,肾位置过高或游走肾,慢性肾衰,过度肥胖,重度腹水,心功能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容量,怀孕,年迈。
【操作方法】1.取俯卧位,腹下垫约10厘米厚硬枕,把肾推向背侧。
kaoyii2.穿刺点定位,消毒,铺手术巾,逐层局麻。
3.用腰穿针逐层刺入,直到肾被膜,记录针刺深度。
4.在穿刺点用手术刀划一小口,将穿刺针刺入,参考进针深度,观察针尾隋呼吸摆动时,令患者屏气,快速刺入2~3厘米,迅速拔针。
5.观察肾组织有无肾小球,压迫伤口2分钟,包扎伤口,捆绑腹带。
【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肾功能,备血,作双肾B超;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物,注射维生素K,术前给小剂量镇静剂。
2.术后观察:术后睡硬板床3天,严格卧床24小时,仰卧位6小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尿液。
3.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血尿不止可用垂体后叶素;肾周血肿继续增大,须行手术结扎止血。
腹膜透析管插植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腹膜透析管插植术【透析管插植方法分两类】1.穿刺植管。
2.外科手术植管,此又分为直视及非直视两种。
【透析管插植位置的选择】腹直肌旁或腹中线脐下2~3cm。
腹直肌旁、接近髂前上嵴至脐连线中点〔近麦氏点〕或麦氏点对侧相应部位。
【穿刺植管术】1.病人准备:穿刺前灌肠、排空膀胱或放置尿管,备皮。
2.掌握管蕊针穿刺方法。
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中心静脉作为一种安全的输液途径已经获得共识。
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central venous access,CVA)包括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等,这些CVA 在乳腺癌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推荐意见1.适应证需要输入化疗药物、高渗透性或黏稠度较高的液体如静脉营养或输血和长期输液的乳腺癌病人(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2. 通道选择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贵要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2)股静脉置入(证据等级:Ⅱ类;推荐强度:A级)。
PICC:(1)贵要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可通过大隐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等)、股静脉(证据等级:Ⅱ类;推荐强度:B级)。
CVC:(1)颈内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锁骨下静脉、股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3. CVA导管尖端位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上腔静脉下1/3 部分(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PICC:(1)上腔静脉下1/3 部分(证据等级:Ⅰ 类;推荐强度:A级)。
(2)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CVC: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房上1/3之间(证据等级:Ⅱ类;推荐强度:A级)。
4.导管尖端定位方法:(1)术中X 线透视或术后胸片(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术中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定位,如腔内ECG(injection of vien electrocardiogram,IV-ECG)(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血管通路登记表在医疗领域,血管通路是进行输液、输血等治疗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记录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许多医疗机构都采用了血管通路登记表。
本文将介绍血管通路登记表的重要性、设计要点和实施方法。
确保患者安全:通过血管通路登记表,医护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避免因重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或感染的风险。
同时,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登记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提高工作效率:血管通路登记表可以记录患者的血管信息和穿刺部位,方便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合适的血管通路。
登记表还可以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方便医护人员核对和记录,提高工作效率。
规范操作流程:血管通路登记表可以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确保在穿刺前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不良后果。
同时,登记表还可以记录患者的过敏史和特殊要求,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表格格式:血管通路登记表的格式应该简洁明了,包含必要的项目和信息。
一般来说,登记表应该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血管情况、穿刺部位、用药情况、过敏史和特殊要求等。
血管情况:在登记表中,应该详细记录患者的血管情况,包括血管的直径、弹性、充盈程度等。
对于曾经进行过血管穿刺的患者,应该记录穿刺部位、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等信息。
操作记录:在登记表中,应该记录每次血管穿刺的操作信息,包括穿刺时间、操作者姓名、穿刺部位、穿刺方法等。
对于穿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异常情况,也应该及时记录在表中。
审核与签名: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进行血管穿刺前,应该由两名医护人员进行核对和签名。
在登记表中,应该留出相应的位置供医护人员填写核对和签名信息。
培训医护人员:为了确保血管通路登记表的顺利实施,医疗机构应该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登记表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填表规范和操作流程。
制定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血管通路登记表的填写、审核和保管要求。
基于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茅昌敏;孟爱凤;郑晓宇;刘建红;刘腊根;邾萍;娄莹【摘要】目的探讨安全输液示范病房在提升全院静脉治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创建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确立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推进方法,更新静脉治疗标准程序,加强培训和质量控制,每年根据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管理改进等,完成第1阶段(2015~2017年)任务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前全面留置外周静脉导管8 445例、中心静脉导管1 5 892例,实施后分别为13 855例、27 831例;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更合理、无针化连接率显著上升、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缺陷及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的建设发挥了示范与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了全院静脉治疗品质.【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3)023【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安全输液;示范病房;静脉治疗;质量改进【作者】茅昌敏;孟爱凤;郑晓宇;刘建红;刘腊根;邾萍;娄莹【作者单位】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静脉治疗是临床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1]。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2019版)当需要持续给予患者腐蚀性药物、肠外营养或渗透压超过900 m Osm/L的液体药物治疗时,应根据适应证选择适宜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进行输液治疗。
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包括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完全置入式导管的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 tral catheter,PICC)。
为推动我国静脉治疗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领域的科学研究,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的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中广泛征求意见并达成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制定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的解决方案,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关名词定义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CVC、PICC、输液港及输液附加装置等。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入,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 al catheter,PICC):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可通过大隐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置入,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完全置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