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2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标准样品稻米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主要粮食之一,其淀粉含量是影响其品质和加工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稻米直链淀粉是稻米中最主要的淀粉分子,其含量对稻米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样品对于保障稻米品质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标准样品的制定需要遵循科学规范和实验室质量要求。
其制备流程应符合ISO或CEN等国际标准规程,这是对样品质量的保证。
下面,将从样品制备、测定方法以及质量控制几个方面介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
一、稻米直链淀粉标准样品的制备1. 材料准备选取储存情况良好、品种齐全的稻米为原料。
通常选取不同品种的稻米,确保样品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同时减小偏差。
稻米应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防止受潮、霉变、虫蛀等情况的发生,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2. 样品预处理将稻米样品进行清洗、晾干等处理。
清洗后,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未熟透的米粒。
将干燥稻米样品研磨成100目的粉末,避免使用高温等会对淀粉分子结构造成破坏的方式。
3. 处理方法将稻米粉末加入加热水中,用超声波进行震荡,保持40℃恒温搅拌30分钟后,并添加酸性物质使之沉淀。
通过离心等方法得到稻米淀粉纯化物质,这是制备标准样品的关键步骤。
纯化样品要进行干燥处理,制备成均匀的粉末,用,以便下一步的配制。
4. 样品标定标准稀释液可用水溶红( methyl red )或苏木素绿( methyl green )进行指示。
将纯化物质用标准稀释液溶解,使稀释度在0.1-1.0mg/ 100mL之间。
二、测定方法1. 试剂准备10mL0.1mol/LNaCl贮备液中添加0.1g pectic酵素物质,混匀至完全溶解,即得10mg/mL的酵素溶液,适用于稻米直链淀粉的加裂处理。
2. 加裂试验样品中加入地高辛和AAM(~N吗基葡萄糖苷酸酯)的缓冲液(pH值 4.7)。
缓冲液中的AAM的浓度为0.5mg/mL,地高辛为1mg/mL。
FNCPLSDM00009 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F-NCP-LS-DM-00009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1 适用范围目前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有国标法和简化法(农业部部标)两种,一般法适用于水稻、玉米、高梁、谷子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简化法适用于稻米的测定。
2 原理直链淀粉与碘作用生成蓝色的淀粉—碘复合物,在适当的波长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直链淀粉含量呈线性关系;测定该复合物水溶液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可求得待测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3 试剂3.1 1mol/L乙酸溶液:量取57.8ml冰乙酸(GB 676-78分析纯)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3.2 柠檬酸溶液:5.6g柠檬酸(HG 3-1108-1981)用600ml蒸馏水溶解,加入5.0ml冰醋酸,定容至1000ml。
3.3 1mol/L氢氧化钠(GB 629-81 分析纯)溶液3.4 碘液:2.000±0.005g碘(GB 675-77 分析纯)和20.000±0.001g碘化钾 (GB 1272-1977 分析纯)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3.5 乙醇:95%乙醇(GB 679-1980 分析纯)和无水乙醇(GB 678-1978 分析纯); 3.6 甲醇(GB 683):85%(V/V);3.7 1mg/ml直链淀粉标准溶液:称取0.1000g(干基)马铃薯直链淀粉纯品,放入100ml 容量瓶中,加入1ml无水乙醇湿润样品,再加入9ml 1mol/L NaoH溶液,于沸水浴中分散10min,冷却后用水定容;3.8 1mg/ml支链淀粉标准溶液:称取0.1000g支链淀粉纯品,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ml无水乙醇湿润样品,再加入9ml 1mol/L NaoH溶液,于沸水浴中分散10min,冷却后用水定容;3.9 直链淀粉参比样:具高、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参比样品各一个(其直链淀粉含量预先经NY/T 558-1987或ISO 6647-1987方法准确测定;4 仪器设备4.1 具有孔径0.25mm(60目)网筛的实验室用粉碎机;4.2 分光光度计或全自动直链淀粉分析仪;4.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4 水浴锅;4.5 玻璃容器:50ml具塞试管、100ml容量瓶、50ml容量瓶、10ml、5ml、2ml、1ml移液管。
⾯团⼯程之直链淀粉和⽀链淀粉⾯团⼯程之直链淀粉和⽀链淀粉:執筆/糕餅資深⼯匠杜德春⾯团构建糕点⾯点⼯程,主要核⼼元素是蛋⽩质与淀粉;糕点⾯点、烘焙焙烤⼯程实际上就是蛋⽩质与淀粉⼯程;所以了解⼩麦蛋⽩质与淀粉是⾮常关键的;它对于焙烤⾯点⾷品的配⽅、⼯艺、产品品质尤为重要。
@合理配⽅@⼯艺流程@乳化湿润@⽼化氧化@保湿保鲜@组织构架@⾊泽塑型@品质味道...必须从了解淀粉与蛋⽩质开始-淀粉:能够溶解于热⽔的可溶性淀粉叫直链淀粉;只能在热⽔中膨胀,在冷⽔中可以溶解叫⽀链淀粉。
⼀般⽲⾕类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20%-25%,⾖类淀粉为30%-35%,糯性粮⾷的⽀链淀粉78%-85%。
各种粗粮(⽟⽶,⼩⽶,⾼粱,莜麦,⾖类,薯类)的淀粉性质是以分⼦形状、聚合度、尾端基、碘反应、吸附碘量、凝沉性质、配合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酰衍⽣物来⽐较衡量;⽽品质是以⾊泽、⼝味、杂质、⽔分量、酸度、灰分量、蛋⽩质量、斑点、细度、⽩度、脂肪、⼆氧化硫量、铅量、砷量来敲定。
⾯粉中的淀粉与蛋⽩质都具有亲⽔性,但这种亲⽔性的⼤⼩随着⽔温不同⽽变化,从⽽形成不同⽔温的⽔调⾯团。
根据试验,⾯粉中的淀粉,在常温条件下,其性质基本不变,吸⽔率低,⽔温在30度时,淀粉只能结合30%左右⽔分,颗粒也不膨胀,仍能保持硬粒状态;⽔温在50度左右时,吸⽔和膨胀率还很低,粘度变动也不⼤,但⽔温达53度以上时,淀粉的性质就发⽣明显的变化,即淀粉溶于⽔⽽膨胀糊化,⽔温越⾼,糊化程度越⾼,吸⽔量也就越⼤,且淀粉颗粒膨胀⾄原体积的⼏倍。
即淀粉溶于⽔中,产⽣粘性,⽔温越⾼,粘性也越⼤。
淀粉30度时能结合30%⽔,60度时,膨胀率与糊化程度及吸⽔率发⽣阶梯式跃变;温度⾼淀粉分⼦颗粒膨胀原体积的多倍且淀粉溶于⽔中,产⽣粘度粘性越⼤,(遇热胶粘,遇冷胶凝)。
糕饼⼯程的主流框架是蛋⽩质与淀粉的⾻架构造;所以研究明⽩蛋⽩质与淀粉的轮廓是⾄关重要的;现代衍⽣的乳化、发酵、保鲜、增味、增⾹、增⾊等baking技术都是建⽴在以蛋⽩质与淀粉构造的主流构架之上的。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1. 引言1.1 背景稻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米中的淀粉是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
直链淀粉是淀粉中的一种形式,其含量对稻米品质和加工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准确测定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对于品种筛选、生产加工和产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规的淀粉含量测定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和复杂的操作步骤,且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发展一种快速、高通量的测定方法对于提高测定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通过利用微孔板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实现对样品的快速分析和高通量检测。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可以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测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定一种快速准确地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通过96微孔高通量技术实现对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稻米直链淀粉是稻米中的重要成分,对于稻米的品质和加工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稻米直链淀粉的测定方法多为传统繁琐的化学分析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耗费试剂等缺点。
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简便、快速、高通量的测定方法,为稻米相关行业提供一种更便捷的质量检测工具。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为稻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促进稻米加工技术的提升,推动稻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研究目的】是为了满足稻米直链淀粉测定的快速、准确和高效需求,促进稻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对于粮食加工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稻米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淀粉含量是决定米饭口感和储藏性能的关键因素。
直链淀粉是稻米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米饭的口感和质地。
通过快速准确地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不仅可以指导玉米加工的生产过程,提高米饭的口感品质,还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了测定效率和准确性,节约了检测时间和成本。
MMFSCNG0181 稻米 直链淀粉 分光光度法MM_FS_CNG_0181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4.原理概要将大米粉碎至细粉以破坏淀粉的晶形结构,使其易于完全分散及糊化,并对粉碎试样脱脂,脱脂后的试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分散,向一定量的试样分散液中加入碘试剂,在620nm处测定所形成的复合物的吸光度。
考虑到支链淀粉对试样中碘-直链淀粉复合物的影响,利用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混合物制备校正曲线,从校正曲线上读取试样中直链淀粉含量。
3.主要试剂甲醇[85%(V/V)]、乙醇[95%(V/V)]。
氢氧化钠:1mol/L和0.09mol/L。
乙酸:1mol/L溶液。
碘试剂:称取2.000±0.005g碘化钾 ,加适量的水以形成饱和溶液,加入0.200±0.001g碘,碘溶解后将定量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溶。
每天用前现配,避光保存。
马铃薯直链淀粉标准溶液(1mg/mL):称取100±0.5mg脱脂及平衡后的直链淀粉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湿润样品,再加入9.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于85℃水浴中分散10min,移入100mL容量瓶,用70mL水分数次洗涤烧杯,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中定溶,剧烈摇匀。
1mL此标准分散液含1mg直链淀粉。
马铃薯直链淀粉标准品的制备见附录A。
支链淀粉标准溶液(1mg/mL):称取100±0.5mg经除去蛋白质、脱脂及平衡后蜡质大米支链淀粉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湿润样品,再加入9.0mL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于85℃水浴中分散,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70mL水分数次洗涤烧杯,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中定溶,剧烈摇匀。
1mL此标准溶液含1mg支链淀粉。
蜡质大米支链淀粉标准品的制备见附录B。
4.仪器实验室用磨粉机:可将大米粉碎并通过80目筛。
筛(80目)、实验室用砻谷机、实验室用碾米机。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及结实期温度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Journal0fsoufflOlinaNormalUmversiey(Nat~Sd∞ce)2~o(1):9498文章编号1000一s463(2O∞)01—0094—0599,,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及结实期温度的影响./朱碧黎杰强"堡壶层三三王长发"1)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广州5106312)浙江农业太学农学系浙江杭州31OO293)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陕西杨陵7121C0摘要:多品种,多年,多播期分段抽样试验结果表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变化过程可用三次曲线方程进行模拟;从模拟方程的相关参数分析说明,稻米直线淀粉含量的有效积累天数与品种结实期持续的时间(天数)有关,结实期持续时间长的品种其有效积累天数长;齐穗后20d内这一时段是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的主要时段;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齐穗后20d内温度的关系可分为4种类型:(1)正相关反应型;(2)负相关反应型;(3)二次曲线反应型;(4)对温度反应不敏感型.关键词_直壁堡望鱼里形成动态i温度/昧'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j".o1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是评价稻米蒸煮食昧品质的重要指标,在稻米品质研究中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有关的报道亦较多l.王守海等llJ把谷粒成熟过程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拟合为二次曲方程.Bfionet引的研究结果为开花5d后直链淀粉含量伴随成熟进程而呈增加变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多年,多播期分段抽样试验和人工气候模拟试验,探讨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形成动态及结实期温度对这一动态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l_1试验设计本研究选用籼,粳稻品种各4个,其中籼稻优质米品种为湘早籼3号,西农8l16和水晶米,劣质米品种为广二矮104;粳稻优质米品种为农院7—1,新稻68—11,青林九号,中质米品种为徐稻8O一7.于1989—1992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农场二站水稻试验地和1993年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场农学分场水稻试验地进行,1989年和1990年小区面积为14m2,重复1次,1991年小区面积12m,1992年小区面积14m2,两年均为两次重复,随机排列,全年设3个播期;1993年小区面积为2om2,重复1次,全年设6个播期各年的田间试验设计见表1.1_2样品采集及测定从齐穗当日选取生长基本一致已开花1/3~1/2的主穗或大分蘖穗挂牌标记,然后每隔3d收稿口期11999—09—08髓机取1020穗(重复2次时,每重复一半的穗数,然后混合),取6—10穗于12o℃下杀青2h,其余样品在自然条件下凉晒风干,风干样品精白后测定直链淀粉含量,按农业部优质米测试标准进行【.表1各年实验设计表注:,/者为有效播期1.3人工气候箱温度处理人工气候箱温度处理设高温处理(30℃)和适温处1(2o~c).变温处理则通过转换人工气候箱来实现.各气候箱温度控制要求:l3一l5时为最高温,5—7时为最低温,其余时间为均温.高温处理的最高温为36~C,最低温为24~C,适温处理的最高温为25℃,最低温为15~C.气候箱内相对温度保持75%左右,风速为O.5i~l/s,光照时间为6:00—19:00,6:00~8:o0和17:O0~19:o0为弱光(3000Lx),其余时间为强光(57000Lx).2结果分析2.1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变化多年,多品种,多播期的直链淀粉含量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在齐穗后一定时间内达到最大值,其后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表2为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变化的模拟总方程.从有关参数分析可以看出:(1)籼稻早熟品种的有效积累天数(即从齐穗开始到出现最大值持续的天数)比中熟品种少,粳稻早熟品种的有效积累天数要比中熟品种稍多,而晚熟品种则比早,中熟品种的有效积累天数均多.这主要与品种结实期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2)平均积累速率(即直链淀粉含最大值除以从齐穗后到出现最大值持续的天数),籼稻品种的平均积累速率高于粳稻品种,这是由于籼稻品种一般直链淀粉含量要高于粳稻,虽然有效积累天数品种间有一定差异,但变幅较小,对平均积累速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其平均积累速率也高.(3)从直链淀粉含量齐穗后2od值占最大值的百分比率看,有随生育期延长而下降的趋势,在参试品种中,早熟品种湘早籼3号的百分率最大为99%,迟熟品种青林九号最小为92.21%.齐穗20d后直链淀粉含量与最大值之间的变化较小,以青林九号的变化幅度最大,其最大值比齐穗后20d值增加1.26个百分点.95表2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模拟总方程及其参数表将湘早籼3号,西农81l6,农院7一I和新稻68一II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模拟总方程作图看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从齐穗到齐穗后2od左右有一个快速增长过程.这个阶段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增长速率最快,积累量最多,齐穗2'0d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增长速率明显降低,在2o~30d其增长速率降低到最小值,有研究表明_3.4j,水稻齐穗后O一15d淀粉合成酶活性保持较高,15d后活性下降,而淀粉分枝酶(O酶)活性在O~l8d内活性较低,l8d后活性逐渐提高,这样使合成的直链淀粉较多地转变为枝链淀粉,淀粉合成酶促进直链淀粉合成,0~15d直链淀粉含量快速增长,以后随酶活性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减少./\/【I1aa分尉为湘早籼3号直链淀粉含量朝增长速率/—_/></a,\/~,\_0I,O2030(21a,a分别为酉农8l16直链淀粉音量朝增长速率簿萎耋图1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变化r蚰¨¨0m{;r""0505t505O2.2结实期温度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2.2.1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厦温度影响的主要时段从图1所示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形成动态中可以看出,齐穗后20d内这一时段是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增长最快,积累量最多的时段.齐穗后2od时直链淀粉含量所达到的值占最大值的90%以上,最大的可达100%.齐穗20d后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甚微,只在最大值左右波动,且波动幅很小,所以,作者认为齐穗后20d内这一时段是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的主要时段.由于这一时段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已基本形成,显然这一时段环境因素对稻米直链量的影响较大.人工气候箱试验结果说明(见表3),高温(30~C)处理使农院7—1,丰锦和滇瑞408的直链淀粉含量低于20℃下的含量,同样条件下广二矮104的直链淀粉含量则略有升高.在变温处理中,齐穗后15d内的温度状况起主要作用.早熟品种农院7—1齐穗后15d内的温度状况已决定其直链淀粉含量;而晚熟品种滇瑞408齐穗15d后的温度状况还有一定的黟'响,选可能与其结实期持续的时间较长有关.表3人工气候箱阶段控沮条件下的直链淀粉含量(%)2.2.2齐穗后2od内温度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的影响从表4可见,8个参试品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齐穗后2od内温度的关系有明显的差异,可以分为4种类型:(1)正相关反应型.早籼品种湘早籼3号的直链淀粉含量随齐穗后20d内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即高温条件有利于直链淀粉含量的形成.(2)负相关反应型.籼稻品种,水晶米,粳稻品种农院7—1,新稻68—11,徐稻8o一7属于这一类型品种.这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随齐穗后2od内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也就是说适当的低温条件对其直链淀粉含量形成有利.(3)二次曲线反应型.中籼品种广二矮104和晚粳青林九号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最适温度问题,本试验中确定的模型预测结果为:广二矮104的适宜度为27.25~C,青林九号的适宜温度为16.o6℃,太于或小于其适宜温度,其直链淀粉含量都会降低.(4)对温度反应不敏感型.中籼品种西农8l】6直链淀粉含量与齐穗后20d内温度的回归方程未达显着水平,其相关系数为一O.5565.说明齐穗后20d内温度对其直链淀粉含量形成的影响不大表4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齐穗后20d内温度的关系3讨论有研究认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随齐穗后天数的变化可用二次曲线进行模拟….但本研究结果表明,用二次曲线进行模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缺点在于用二次曲线模拟在达到最大值后直链淀粉含量的下降幅度过大.另外,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达到最大值后是波动的,不是单一的下降趋势,在达到最大值后先出现降低,而成熟前又有一个增长过程.而二次曲线无法模拟这一现象.玉置雅颜等[5】研究认为,直链淀粉含量在结实早期含量高,后期含量较低,呈下降趋势,直到抽穗后30d趋于稳定.作者认为,这一结果可能与其取样时间选在抽穗后15d有关.本试验结果表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形成与结实期温度状况有关,而齐穗后20d 内的温度状况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形成的影响效果最明显.不同品种对温度影响的反应不同.本-试验选用的8个参试品种中出现4种不同的反应型.即正相关反应型,负相关反应,二次曲线反应型和反应不敏感型.参考文献:[1]王守海,李泽宫水稻成熟过程中粒重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0(1):21~24[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标准,NYI47~88,米质测定方法[S][3]宾金华,傅家瑞优质稻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和分技酶活性变化[J]种子,tg~s(6):16—17[4]唐湘如,余铁桥.灌浆成熟期温度对稻米品质及有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湖南农学院,1991(1):1—8[5]玉置雅颜等着,邵冬生译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研究I:齐穗期施氮及成熟期气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农业科技译丛,1991,20(1),7~11【6JBnolaeVP,dalC[~.rtgesinphysicehenficalpropem~starch0fd0Pjngriceg~,inlJJ.Cere alehem1968,45.351~357oNDANAⅧCoIANGEoFRIAh嗍C0NⅡNTANDEFFECIS0lFTEM田ERATUREDURINGF删GSI_AGE ZHUBiyanuJieqiangICHEN"TWANGcllan出'1jI)~ke~'bnent.0fBiolo~3,ChinaUnivetsily.0EIm.510631,Chim2jI)e~arilnent0f'g""',zI叭gAclllt呻.Hmgzhou310~.9,Chim3jI/eparar~nt0fAgronomy.NA£/Inivemi~,y~sti..Sh~axi,712100.ChinaAbstract:Thericeexperimentwasconductedthmultiplevarietiesllnderdifierentso~Jngdate s,andthe stmtplesktheexperimentanalysiswerecollectedatthedifferentphasesduringrice衄stage.Itwas showedthatthedevelopmentofriceamylosecontentcouldbesimulatedtI1amathematicalm odelofcubeCUl~-e.Byanalysizingtheparametersofthe瑚tI1咖calnxx!el,itWOSshowedthatthemlabkaccumulationdaysofricear~,loseeon~ntWere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daysof衄iI1gstageTheel-fectsoftemperturei1220daysafterfullheadingdateonriceamylosecontentCOIlldbedivide dinto4types:(1):postivecorrelation,(2)negativecorrelation,(3)squarecllrrgecorrelationand(4)n otsemi—tivetotemperatureKeywords:rice;amylosecontent;danamicchange;temperature【责任编辑黄玉萍】。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早代定向跟踪筛选技术构建作者:欧阳杰熊英王楚桃何永歆蒋刚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9年第12期摘要选择直链淀粉含量适中(14%~17%)、口感好的优质水稻品种(系)作母本,直链淀粉含量较高(20%~25%)、口感较差而稻瘟病抗性好的水稻品种(系)作父本,进行杂交得F1代种子,F1代自交得F2代种子,混收F2代种子2 000粒;用冷碱液糊化法对不含胚半粒糙米进行简单碘蓝染色,然后与用国标法建立的标准色谱进行比对,鉴定出直链淀粉含量的大致范围,留下直链淀粉含量14%~17%的对应剩下含胚半粒,将其种植在稻瘟病自然诱发的田块,混收F3代抗稻瘟病种子2 000粒,然后再通过比色法鉴定单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周而复始,直至选育出稳定的优质抗稻瘟病单株,从而构建出一套简单、高效的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早代定向跟踪筛选技术,加快食味品质育种进程。
关键词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半粒糙米;定性标准色谱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34.004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也是稻米消费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日常主食稻米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1]。
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硬度正相关,与黏度负相关。
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大米蒸煮后表现为黏性大、米饭软且有光泽,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大米蒸煮时会吸收较多的水分而不断地膨胀,使饭粒干燥、蓬松且色泽暗[2]。
关于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及品质研究已有大量报道[3-7]。
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方法是对一定数量的种子样品进行测定,其结果是被测样品的平均值,无法对杂交早代单株各部位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鉴定筛选,致使食味品质育种工作处于盲目状态。
罗玉坤等最先提出冷碱液直接糊化米粒的单粒测定法[8],为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杨金华在此基础上提出半粒测定法[9],既可对早代分离单粒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又可将鉴定出的优良个体继续繁种,提高育种成功率。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快速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通过96微孔高通量技术,实现对样品的快速检测和高效分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的原理,然后详细描述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接着,文中还介绍了实验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快速、高效、准确,很好的满足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需求。
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该方法,扩大适用范围。
本研究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稻米、直链淀粉、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原理、实验材料、结果分析、数据讨论、优势、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稻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的品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
稻米中的直链淀粉是稻米中的重要成分之一,不仅对稻米的口感和质地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到稻米的加工和营养价值。
目前,传统的直链淀粉含量检测方法存在着测定时间长、操作繁琐、准确性不高等问题。
发展一种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成为了稻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测定效率,减少误差,为稻米品质的评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了解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对于优化稻米加工工艺、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稻米的加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稻米质量的提升和稻米产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稻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其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对于稻米的品质和加工特性至关重要。
传统的测定方法存在时间长、操作繁琐、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更快速、更高通量、更准确的测定方法来实现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检测。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利用96微孔高通量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快速测定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测定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分级标准,直链淀粉国际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IRRI)制定了一个分级标准,用于评估和分类直链淀粉(amylose)含量,该标准在水稻研究和品种选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个标准及其背后的原理。
直链淀粉是水稻中主要的淀粉组分之一,其含量直接关系到米粒的黏性和食味特性。
直链淀粉由α-葡萄糖分子组成,通过α-1,4-糖苷键相连。
与之相对的是支链淀粉(amylopectin),由α-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形成支链结构。
水稻中的淀粉颗粒通常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按一定比例组成。
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影响了米饭的硬度、黏性、或决定了其是否粘在一起。
一般而言,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米饭煮熟后较硬,不黏糊,粒粒分明。
而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米饭则更黏稠。
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也会导致米饭的味道和口感的差异。
因此,了解和评估直链淀粉含量对于品种选育和米饭食用品质的改良非常重要。
IRRI提出的直链淀粉分级标准是通过直连淀粉的碘溶液染色测定法来进行的。
该方法通过直链淀粉与碘溶液发生反应的程度来间接评估米饭中直链淀粉的含量。
根据该反应的颜色变化,可以将直链淀粉分为不同等级。
标准将直链淀粉分为四个等级:高直链淀粉(high amylose)、中等直链淀粉(intermediate amylose)、低直链淀粉(low amylose)和非直链淀粉(non-amylose)。
其中,高直链淀粉是指直链淀粉含量大于25%的样品,中等直链淀粉是指直链淀粉含量在20%-25%之间的样品,低直链淀粉是指直链淀粉含量在10%-20%之间的样品,非直链淀粉是指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0%的样品。
除了直链淀粉的分级,该标准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对米饭品质的影响,比如米粒的外观和形状。
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价有助于确定最适合不同用途的水稻品种,例如适合制作米饭、面食、糕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