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链淀粉含量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68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原理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原理:
①样品处理首先需准确称取一定量待测谷物面粉样品用乙醇溶液反复洗涤去除可溶性糖蛋白质等杂质;
②水解处理将清洗干净样品与盐酸溶液混合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使直链支链淀粉完全水解成葡萄糖;
③中和沉淀取出后立即用氨水调节pH至7左右加入乙醇使水解产物沉淀出来过滤弃去滤液保留沉淀物;
④溶解分离将沉淀物溶于碘化钾溶液中此时直链淀粉会形成深蓝色复合物而支链淀粉则呈现红棕色;
⑤分光光度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20nm波长下测量溶液吸光度值A1作为直链淀粉定量依据;
⑥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直链淀粉标准溶液按上述步骤处理后测得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图;
⑦计算含量根据样品溶液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拟合方程计算出样品中直链淀粉实际质量浓度;
⑧结果表示将计算结果除以原始样品重量并乘以100%即可得到直链淀粉占总干重百分比含量;
⑨重复实验为减小偶然误差提高结果可靠性需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样品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⑩干扰排除实验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脂肪酸还原糖等物质干扰必要时可加入亚铁氰化钾EDTA等掩蔽剂;
⑪方法对比与酶解法近红外法相比尽管耗时较长但本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大多数实验室;
⑫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粮食加工食品营养分析育种改良等多个领域作为评价谷物品质重要指标之一。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心得体会作为一名食品科技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我在工作中接触到了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直链淀粉是一种多糖,在食品中的存在量非常广泛,包括淀粉、粉丝、米粉等。
而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酶解反应,将直链淀粉酶解成葡萄糖,然后测定这些葡萄糖的含量。
其次,在测定直链淀粉含量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控制。
例如,在样品制备的过程中,要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在加入示踪剂和酶时,要保证加入的量精确;在反应过程中,要保证温度和时间的准确控制。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控制和保证,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直链淀粉的特性。
直链淀粉不像支链淀粉那样易于消化吸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但是,在淀粉颗粒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不同,不同类型食品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也不同。
因此,在测定直链淀粉含量时,需要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
食品的种类繁多,每个食品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也可能不同。
而且,新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了解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总之,在测定直链淀粉含量时,需要细心认真,严格控制每个环节。
同时,也需要注重掌握相关知识,并不断地更新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食品生产和检验工作,为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而不断努力。
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稻米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稻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是稻米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
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其中直链淀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
本文将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直链淀粉1.1 淀粉的组成淀粉是植物中最重要的储能物质,由α-葡聚糖分子组成。
它可以被分为两种不同类型: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由α-葡聚糖分子构成,这些分子通过α-1,6-键连接形成支架结构;而直链淀粉则由α-葡聚糖线性排列而成。
1.2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直链和支链两种不同类型的淀粉在化学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它们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直链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速度较慢,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支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作用。
而支链淀粉则会迅速被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水平的快速上升。
二、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2.1 稻米中淀粉含量稻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之一。
稻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其主要成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根据研究表明,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在总淀粉中占比在25%左右。
2.2 影响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因素影响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品种、生长环境、种植方法以及加工方式等。
2.2.1 品种不同品种的稻米所含有的直链淀粉含量也不同。
根据研究表明,某些品种的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可以达到35%以上。
2.2.2 生长环境稻米的生长环境对其直链淀粉含量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合成。
2.2.3 种植方法种植方法也会影响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
例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用全株收割法可以提高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
2.2.4 加工方式加工方式也是影响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的重要因素。
例如,加热处理可以使稻米中支链淀粉转化为直链淀粉,从而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性质对比
一、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是D-葡萄糖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多糖链,分子中有200个左右葡萄糖基,分子量l~2×105,聚合度990,空间构象卷曲成螺旋形,每一回转为6个葡萄糖基。
遇碘呈蓝色。
二、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分子中除有α-(1,4)糖苷键的糖链外,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的分支,分子中含300~400个葡萄糖基,分子量>2×107,聚合度7200,各分支也都是卷曲成螺旋形。
遇碘呈紫色或红紫色。
在食物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一般占65%--80%,直链淀粉占35%--20%。
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性质比较
四、淀粉的黏度
1.原淀粉黏度: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
2.酸化、酯化、醚化、交联化、预糊化、酶化或复合变性后的变性淀粉都比相对应的原淀粉黏度高;
3.在同种原淀粉中分子颗粒越大,其黏度越高;
4.在同种原淀粉中,支链淀粉黏度高于直链淀粉;
5.在同种原淀粉中,支链多的黏度高;。
鲜食玉米直链淀粉标准的探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鲜食玉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品,其品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其中,直链淀粉含量是衡量鲜食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鲜食玉米直链淀粉的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是一种多糖,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是植物种子中的一种储存物质。
在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一般来说,鲜食玉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应在20%~30%之间。
这是因为,直链淀粉含量过低,玉米的口感会变得过于软糯,缺乏嚼劲;而直链淀粉含量过高,则会使玉米口感过硬,影响食用体验。
因此,控制鲜食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在适宜的范围内,对于保证玉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鲜食玉米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我们在种植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确保最终产品的直链淀粉含量符合标准。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鲜食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种植环境、收获时间、储存条件等。
因此,除了在种植过程中要注重品种选择和科学管理外,还要在收获和储存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持鲜食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稳定。
例如,在收获时,应选择玉米籽粒充分成熟但未过度老化的时期进行采收,因为此时的玉米籽粒含有的直链淀粉含量最为适宜。
在储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和潮湿的环境,因为这些环境都可能导致玉米籽粒中的直链淀粉发生降解,从而影响其含量。
总的来说,鲜食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是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它直接关系到玉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这一指标,从种植、收获到储存,全过程都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
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探索直链淀粉与鲜食玉米品质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提升我们的产品品质。
在我们的粮食中,大米是不可或缺的,它含有大量的支键淀粉和直链淀粉。
这两种淀粉的含量、空间结构、分子量都会对大米的品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直链淀粉的影响比较大一些,来一起分析一下。
在大米中就有一定量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含量高低会影响到蒸煮品质和食用品质,会影响水分的吸收和体积扩张,以及饭粒的散裂性。
怎么去分辨是高的好还是低的好:
通常来讲,直链淀粉含量在20%以上的大米品种,做成的米饭粘性小,质地硬,无光泽食味差;直链淀粉含量在15%~20%之间的食味较好;直链淀粉含量高,米细比较细长,韧性口感较低,弹性低,产于南方的籼稻就是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
直链淀粉含量过低,则米饭软,粘而腻,弹性差,支链淀粉含量高,煮熟后的粘性也比较高,米饭韧性口感高,弹性高,产于北方的粳稻就是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口感较好。
由于直链淀粉的含量高低与水稻品种及种植条件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每个人对于大米的口感各有不同,因此没有好坏之分。
所以我们在选择大米的时候可以根据其直链淀粉含量选择适合自己的。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链定2010-11-08链布2010-12-20日链施中链人民共和链生部国家链准化管理委链国会中链人民共和家链准国国GB/T15682——2008B 57492006—代替GB 5749-85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链定GB/T15683-20081范链本链准链定了非熟化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链定方法----基准方法。
本链准适用于直链淀粉含量高于5链量分的大米。
数本链准在延伸链用范链得到链后也可以用于米、玉米、小米和其他谷物的链定。
确糙2链范性引用文章下列文件中的款通链本链准的引用而成链本链准的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条条其后所有的修改链不包括勘链的容或修链版均不适用于本链准然而鼓根据本随内励链准成链链的各方究是否可使用链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达研新版本适用于本链准。
GB/T 21305谷物及谷物制品水分的链定常链法GB/T 21305-2007 ISO 712 1998IDTISO 7301 大米链格ISO8466-1水链分析方法定链和链以及性能特征链第一部分 链性定链估估——函的链链链价数ISO15914链物链料原料链解法链淀粉含量链定3链链和定链ISO7301 中立的以及下列链链和定链使用本链准。
确与3、1直链淀粉amylose淀粉中的多聚糖成分其葡萄糖链元主要以直链链链链接的大分子。
状构3、2支链淀粉amylopectin淀粉中的多聚糖成分其葡萄糖链元主要以支链链链接的大分子。
构4原理大米粉碎至链粉以破淀粉的胚乳链使其易于完全分散及糊化链粉碎链链将坏构并脱脂脂后的链链分散在链化链溶液中向一定量的链链分散液中加入链链然后使用脱氧碘分光光度链于720nm 链链定链色链合物的吸光度。
考链到支链淀粉链链链中碘-直链淀粉链合物的影利用链链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响的混合链链制作校正曲链校正曲链中链出链品的直链淀粉含量。
从注 链方法链链上取于直链淀粉决-的链和力在碘720nm 链定的目的是使支链淀粉的干链作用少到最小。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直链淀粉的提取原理,掌握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并通过对不同样品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分析其含量差异,为食品工业中淀粉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直链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单元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稀碘溶液。
本实验采用酸水解法提取直链淀粉,利用碘溶液与直链淀粉形成蓝色复合物的特性,通过比色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玉米淀粉- 大米淀粉- 马铃薯淀粉- 花生淀粉- 水浴锅- 碘液- 721型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移液器- 试管- 离心机2. 实验试剂:- 碘液:称取0.5g碘,加入5mL碘化钾溶液,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 碘化钾溶液:称取10g碘化钾,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玉米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花生淀粉),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煮沸5分钟,冷却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待用。
2. 直链淀粉提取:将上清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5分钟,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一定体积。
3. 碘液显色:向定容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碘液,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
4. 比色测定:将显色后的溶液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以蒸馏水为参比,于6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5.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直链淀粉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标准直链淀粉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不同样品中直链淀粉含量。
3. 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样品中直链淀粉含量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酸水解法提取直链淀粉,通过比色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2. 不同样品中直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玉米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花生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8.5%、25.2%、18.7%、22.3%。
表观直链淀粉计算公式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计算公式有多种,以下提供两种常见的公式:
1. 直链淀粉含量(%)=(直连淀粉含量×50×100)/(
2.5×样品质量×1000)。
不过,此公式可能并不直接计算表观直链淀粉,而是需要通过其他方法先得到直连淀粉含量。
2. 直链淀粉含量(%)= [(A480 - A550) - (空白A480 - 空白A550)] × K / 0.1 / 0.1 / 2.5 / 0.1 / m。
在这个公式中,A480和A550为样品测定液在480和550 nm处的吸光度值,空白A480和空白A550为空白液在480和550 nm处的吸光度值,K为碘液稀释系数(一般为1),m为取样质量(单位为g)。
这个公式似乎更直接地涉及到表观直链淀粉的计算。
请注意,这些公式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方法进行调整。
建议在使用之前,先详细阅读相关的实验指导或文献,以确保正确使用。
另外,如果你想要计算的是表观直链淀粉含量(mg/g 质量),那么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直链淀粉含量(mg/g 质量)=ΔA 测定÷(ΔA 标准÷C 标准)×V 样总÷W。
其中,ΔA 测定是样品测定液的吸光度变化值,ΔA 标准是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变化值,C 标准是标准溶液的浓度(一般为0.4mg/mL),V 样总是加入试剂的总体积(一般为5mL),W是样本质量(单位为g)。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导言:淀粉是一种由α-D-葡萄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多糖,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并作为能量储存和结构支持的重要分子。
它是人类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来源之一。
淀粉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子组成,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淀粉的区别和功能。
一、直链淀粉直链淀粉(Amylose)是由葡萄糖单体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状分子。
它通常以线性结构出现,没有支链,因此被称为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在淀粉中的含量通常为20%至30%。
直链淀粉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首先,由于缺乏支链,直链淀粉分子相对较长、相对较紧密,因此其溶解度较低。
其次,由于直链淀粉分子的结构相对较为紧密,它能够形成较为坚实的脂肪包裹结构,并在食物中起到增加食物浓度和增加饱腹感的作用。
此外,直链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较慢,可使血糖缓慢升高,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二、支链淀粉支链淀粉(Amylopectin)是由葡萄糖单体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分子,在每个链的内部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形成的支链。
支链淀粉通常以分支结构出现,因此被称为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在淀粉中的含量通常为70%至80%。
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与直链淀粉不同的特性。
首先,支链淀粉分子较为短小且分枝较多,因此支链淀粉的溶解度较高。
其次,由于支链淀粉分子的结构较为松散,它容易受到酶的作用而被分解为葡萄糖分子。
这使得支链淀粉能够被人体更快地消化和吸收。
最后,支链淀粉的分支结构使得其在纤维结构上呈现出相对较低的粘稠度,有利于产生柔软而松散的食物口感。
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功用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在食物和人体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直链淀粉以其较低的溶解度和较慢的分解速度,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促进饱腹感和减少脂肪堆积。
因此,直链淀粉常被认为是一种有益的碳水化合物,适合用于控制血糖和体重的饮食中。
支链淀粉则以其高溶解度和较快的分解速度,为人体提供快速的能量来源。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直链淀粉的概念及特性。
2. 掌握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直链淀粉是一种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淀粉的主要组成部分。
直链淀粉分子结构呈线性,由大量的葡萄糖单元组成,其分子量较大。
直链淀粉在水中不易溶解,但可被碘溶液染成蓝色。
本实验采用碘比色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
碘与直链淀粉形成蓝色复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蓝色复合物的吸光度与直链淀粉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直链淀粉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移液器、试管、试管架等。
2. 试剂:碘溶液、淀粉溶液、无水乙醇、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研磨成粉末,用无水乙醇提取,过滤,得到淀粉溶液。
2.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直链淀粉标准溶液,加入碘溶液,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直链淀粉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将淀粉溶液加入试管,加入碘溶液,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
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直链淀粉浓度。
4. 结果计算:根据样品的直链淀粉浓度和样品质量,计算直链淀粉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0.99。
2. 样品测定:对样品进行测定,得到直链淀粉浓度为X mg/g。
3. 结果分析:根据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可以判断样品的品质。
一般来说,直链淀粉含量越高,淀粉的糊化性能越好,口感越佳。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样品研磨、提取、过滤等步骤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
应确保样品充分研磨,提取液清澈,过滤效果良好。
2. 碘溶液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应严格控制碘溶液的浓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样品和仪器。
优质稻米的质量指标一、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是衡量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稻米食用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直链淀粉含量过高会使米饭质地过硬,咀嚼口感差,甚至影响米饭的香味。
因此,优质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应适当,一般含量在13%-20%之间为佳。
二、胶稠度胶稠度是稻米淀粉糊化后的稠度表现,是衡量稻米品质的又一重要指标。
胶稠度越高,米饭越软糯可口,口感越好。
一般来说,优质稻米的胶稠度应在80mm 以上。
三、糊化温度糊化温度是指稻米淀粉在水中加热至糊状时的温度。
糊化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淀粉的糊化程度和米饭的口感。
一般来说,优质稻米的糊化温度应较低,在65-75℃之间为佳。
四、垩白率垩白率是指米饭中未熟透的白色淀粉颗粒所占的比例。
垩白率过高会影响米饭的外观和口感。
优质稻米的垩白率应较低,一般在10%-20%之间为佳。
五、整齐度整齐度是指稻米籽粒大小的整齐程度。
整齐度高的稻米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取得一致的碎米率,提高加工品质。
优质稻米的整齐度应较高,以提高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
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是衡量稻米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应适当,一般含量在7%-9%之间为佳。
蛋白质含量过高会影响米饭的口感和食味品质。
七、透明度透明度是指稻米的透明程度。
透明度高的稻米质地纯净,色泽鲜艳,口感清爽。
优质稻米的透明度应较高,以提高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
八、食味品质食味品质是指稻米饭的口感、香味、色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优质稻米的食味品质应优良,米饭应软糯可口、香味浓郁、口感舒适。
为了提高食味品质,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环境,并采用科学的加工工艺和技术。
含直链淀粉 17.4%,胶稠度 77mm,透明度一级,碱消值 6.5 级,
这些指标都是关于食品中淀粉和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
具体含义如下:
1. 直链淀粉含量为17.4%:直链淀粉是一种淀粉类型,在食品中含量较高,对食物的口感和消化有一定影响。
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说明这款食品的口感可能会较为硬实。
2. 胶稠度为77mm:胶稠度是衡量食品淀粉质地的指标,胶稠度越高,淀粉质地越紧密,食品口感可能更硬。
3. 透明度一级:透明度是衡量食品溶液或混合物清澈程度的指标。
一级透明度表示食品溶液较为清澈,质量较好。
4. 碱消值为6.5级:碱消值是衡量食品中淀粉降解程度的指标。
碱消值越高,说明食品中的淀粉降解越多,可能是由于烹饪或加工过程中的淀粉糊化。
综合以上指标,这款食品可能是一种淀粉含量较高、质地较紧密、口感较硬的食物,如米饭或面条等。
同时,食品的透明度较好,表明质量较高。
淀粉的降解程度适中,可能是经过适当烹饪或加工的食品。
普通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的区别蜡质玉米,俗称粘苞米,或糯玉米,因用刀切割其籽粒后,其横切面显现蜡状光泽而得名,蜡质玉米原产于中国,中国引入玉米后,与种植的硬粒型玉米发生了基因突变,经过人工蹄选逐渐出现孺质类型,属于特种玉米。
玉米淀粉又称玉蜀黍淀粉。
俗名六谷粉。
白色微带淡黄色的粉末。
将玉米用0.3%亚硫酸浸渍后,通过破碎、过筛、沉淀、干燥、磨细等工序而制成。
普通产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质等。
性质1、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蜡质玉米的支链含量几乎为100%,普通玉米淀粉支链含量约为20%~35%。
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分子间越容易结合,越容易凝沉。
支链淀粉含量越高,淀粉的粘度和透明度越高,不容易回生。
直链淀粉的聚合度在250—6000之间,支链淀粉的聚合度>10000。
直链淀粉难溶于水,而支链淀粉易溶于水。
透明度方面直链淀粉不透明,支链淀粉则是透明。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直线型聚合物,以α-(1,4)连接在一起。
支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带分支的聚合物,以α-(1,6)在分支点处连接在一起,其余为α-(1,4)连接。
2、冻融稳定性冷冻和解冻会使淀粉糊出现脱水收缩现象,最明显的是形成海绵状结构,水分被挤出,形成较硬的结构。
淀粉分子的羟基之间形成氢键,当分子间产生足够多的氢键时,各个直链淀粉分子就缔合形成分子聚合体,导致水合能力降低,溶解度降低,冻融稳定性反应淀粉分子的持水能力,它和淀粉的分子结构有很大关系。
普通玉米淀粉的析水率很高,而蜡质玉米淀粉的析水率则非常的低,并且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由于淀粉的回生作用,两种淀粉的析水率都有所增加,两种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普通玉米淀粉小于蜡质玉米淀粉。
3、淀粉糊透明度淀粉糊化后,其分子重新排列相互缔合的程度是影响淀粉糊透明度的重要因素。
如果淀粉颗粒在吸水与受热时能够完全膨润,并且糊化后淀粉分子也不发生相互缔合,则在淀粉糊液中无残存的淀粉颗粒以及回生后所形成的凝胶束,因此淀粉糊就非常透明,当光线穿过淀粉糊液时,无反射和散射现象产生。
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
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 Amylose Corn Starch)是一种含有较高直链淀粉的淀粉品种,其直链淀粉含量通常在70%以上,根据具体品牌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异。
直链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单元直接连接而成的淀粉,与支链淀粉相比,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消化速度较慢,有助于迅速提高血糖水平,有益于降低血糖波动的程度,对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而对于工业生产中,含有高直链淀粉的粉类原料可以用来制作一些功效特殊的食品,如健康型零食、牛奶粉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直链玉米淀粉并非纯粹的直链淀粉,一般还含有一些支链淀粉以及其他杂质,因此在使用或购买该类产品时,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和成分表,以确保产品的适应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