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和换热器
- 格式:ppt
- 大小:790.55 KB
- 文档页数:41
换热器工作原理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量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原理。
换热器通常由一组管道或者板片组成,通过这些管道或者板片,热量可以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传热和传质。
首先,传热是指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的过程。
在换热器中,热量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递: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固体的传导方式传递。
在换热器中,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的过程中,会经过换热器的壁板或者管道壁。
这些壁板或者管道壁的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以便更高效地传导热量。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方式传递。
在换热器中,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的过程中,会通过流体的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方式。
自然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密度差异产生的自然对流传递。
强制对流是指通过外部力(如泵)使流体产生流动,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辐射是指热量通过辐射方式传递。
在换热器中,热量可以通过辐射传递,这是一种通过电磁波辐射的方式。
辐射传热主要取决于温度差异和表面特性。
其次,传质是指流体中的物质通过换热器壁传递的过程。
传质过程可以是气体或者液体中的物质传递。
在换热器中,传质通常是指液体中的物质传递,如水中的溶解物质。
传质过程主要取决于浓度差异和壁面特性。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1. 流体进入换热器:两种流体分别进入换热器的不同侧面。
这些流体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其温度和压力可能不同。
2. 传热过程: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换热器的管道或者板片中。
热量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 传质过程:如果液体中存在可溶性物质,这些物质也可以通过换热器壁传递。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壁板或者管道壁的表面。
4. 流体离开换热器:经过传热和传质过程后,流体离开换热器的另一侧。
此时,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应用而有所不同。
第九章 传热过程分析和换热器计算在这一章里讨论几种典型的传热过程,如通过平壁、圆筒壁和肋壁的传热过程通过分析得出它们的计算公式。
由于换热器是工程上常用的热交换设备,其中的热交换过程都是一些典型的传热过程。
因此,在这里我们对一些简单的换热器进行热平衡分析,介绍它们的热计算方法,以此作为应用传热学知识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实例。
9-1传热过程分析在实际的工业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大量的热量传递过程常常不是以单一的热量传递方式出现,而多是以复合的或综合的方式出现。
在这些同时存在多种热量传递方式的热传递过程中,我们常常把传热过程和复合换热过程作为研究和讨论的重点。
对于前者,传热过程是定义为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把热量传给冷流体的综合热量传递过程,在第一章中我们对通过大平壁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给出了计算传热量的公式 t kF Q ∆=, 9-1式中,Q 为冷热流体之间的传热热流量,W ;F 为传热面积,m 2;t ∆为热流体与冷流体间的某个平均温差,o C ;k 为传热系数,W/(⋅2m o C)。
在数值上,传热系数等于冷、热流体间温差t ∆=1 o C 、传热面积A =1 m 2时的热流量值,是一个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物理量。
在这一章中我们除对通过平壁的传热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之外,还要讨论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通过肋壁的传热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包含传热过程的换热器进行相应的热分析和热计算。
对于后者,复合换热是定义为在同一个换热表面上同时存在着两种以上的热量传递方式,如气体和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就同时存在着固体壁面和气体之间的对流换热以及因气体为透明介质而发生的固体壁面和包围该固体壁面的物体之间的辐射换热,如果气体为有辐射性能的气体,那么还存在固体壁面和气体之间的辐射换热。
这样,固体壁面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复合换热过程。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个典型的复合换热过程,即一个热表面在环境中的冷却过程,如图9-1所示。
换热器换热量计算公式换热器是一种用于将热量从一种介质传递到另一种介质的装置。
根据换热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换热量的计算公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换热器及其换热量计算公式。
1.单相流体传热换热器单相流体传热换热器是将一个单相流体中的热量传递到另一个单相流体中的换热器。
换热量的计算公式基于热平衡原理,即热量在两个流体之间的传递是相等的。
Q=m·c·(T2-T1)其中,Q为换热量,单位为焦耳/秒(J/s)或瓦特(W);m为流经换热器的质量流率,单位为千克/秒(kg/s);c为流体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C));T1和T2分别为流体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将换热率(U)引入公式。
换热率是描述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参数,通常通过实验或理论计算确定。
Q=U·A·(T2-T1)其中,U为换热率,单位为焦耳/秒·平方米·摄氏度(J/(s·m^2·°C))或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2·°C));A为换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2.蒸发冷凝换热器蒸发冷凝换热器用于将一种流体从液态转化为气态或从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中传递热量。
换热量的计算公式基于摩尔焓的变化。
Q=G·(h2-h1)其中,Q为换热量,单位为焦耳/秒(J/s)或瓦特(W);G为质量流率,单位为摩尔/秒(mol/s);h1和h2分别为流体的入口摩尔焓和出口摩尔焓,单位为焦耳/摩尔(J/mol)。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将换热系数(U)引入公式,并结合换热面积(A)进行计算。
Q=U·A·(h2-h1)其中,U为换热系数,单位为焦耳/秒·平方米·摄氏度(J/(s·m^2·°C))或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2·°C))。
传热及换热设备总结-V1
传热及换热设备总结
1. 传热方式
传热方式包括: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传导传热。
对流传热主要是指
流体流动引起的传热方式,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进行传热;辐射传热是
通过辐射热量传递来完成的,可以通过传热设备表面的辐射效应来传热;传导传热是材料内部的传热方式,可以通过传热设备内部的材料
来传热。
2. 常见传热及换热设备
常见传热及换热设备包括:
(1)蒸发器,主要用于将液体转化为气态,常用于空调、制冷等领域。
(2)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等,主要
用于进行热量的传递和转移。
(3)冷凝器,主要用于将气体转化为液态,比较常见的应用是在空调、制冷等领域。
(4)蓄热器,一种用于存储热量的设备,主要用于平衡系统中的热量
变化。
(5)加热器,主要用于对流体进行加热,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源。
3. 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
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包括:
(1)设备应满足生产或应用需求,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设备,以确保工作效率。
(2)应仔细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保养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4)设备使用过程中遵循安全规定和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安全。
总之,传热及换热设备是制造业和生产运营等领域的重要设备,通过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需要注意设备的使用和安全等问题。
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换和能量传递的学科,传热学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传热过程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它是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的。
换热器则是用来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
一、传热过程1.传导: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微观振动和相互碰撞传递的过程。
物体的导热性质取决于其热导率和导热面积。
传导的热流量可用傅里叶传热定律表示。
2.对流:对流是指液体或气体中的分子通过传递热量的方式。
对流的热流量可用牛顿冷却定律表示。
3.辐射:辐射是指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过程。
辐射热量的传递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有关,可以用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表示。
换热器是用来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系统中。
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需要考虑换热面积、传热系数、传热温差等参数。
1.换热面积:换热面积是换热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传热过程中热量通过的表面积。
换热面积可以通过传热方程计算得出。
2.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差之比。
传热系数的大小与换热器的结构、工作条件及流体性质等有关。
3.传热温差:传热温差是指热量在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差异。
传热温差越大,热量传递越快。
换热器的计算包括两个方面:换热面积计算和传热系数计算。
换热面积计算一般根据传热方程进行。
传热方程可以写成Q=UAΔT,其中Q为热量传递量,U为总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ΔT为温度差。
通过已知的换热量和温度差,可以计算出换热面积。
传热系数计算一般需要参考实验数据或者经验公式。
传热系数与换热器的结构和工作条件有关,一般通过实验或者估算得到。
在进行换热器计算时,还需要注意换热器的热损失问题。
热损失会影响换热器的热效率,因此需要进行热损失的计算和控制。
总之,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是传热学中重要的内容,它们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传热过程和换热器的深入理解和计算,可以提高工程设备的热效率,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利用。
空气换热器原理空气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空气作为热媒体,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换热。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和高效的能源利用。
空气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过程:传热和换热。
传热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而换热则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热量的交换过程。
在空气换热器中,传热主要通过传导和对流来实现。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而对流则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空气)的对流传递。
当空气与热源接触时,热量会从热源传导到空气中,然后通过对流传递给另一侧的冷却介质。
这样就实现了热量的传热过程。
在换热过程中,空气换热器通过增加热表面积来提高换热效果。
它通常由一组金属管或片组成,这些管或片的表面积很大,从而增加了热量传递的面积。
当热源和冷却介质分别通过这些管或片流过时,热量会在它们之间进行换热。
通过这种方式,空气换热器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从热源传递给冷却介质,实现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空气换热器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实现不同介质之间的换热,如空气和水、空气和液体等。
其次,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可以灵活安装在不同的场所。
此外,空气换热器还具有高效换热、节能环保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在工业生产中,空气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热风炉、锅炉、烘干机等设备中,用于加热空气或冷却气体。
在生活中,空气换热器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暖通空调设备等,为我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然而,空气换热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空气中含有灰尘、污染物等杂质,这些杂质会附着在换热器的表面,降低换热效果,甚至导致堵塞。
其次,由于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变化较大,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冷凝水、露水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此外,空气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也需要考虑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以及与其他设备的配合等因素。
空气换热器通过利用空气作为热媒体,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换热,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和高效的能源利用。
换热器作用与特点全解!果断!换热器是一种能够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的设备。
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递热量、提高热效率、控制温度、节能降耗,同时具有以下特点:高效传热、结构紧凑、操作可靠、安全环保等。
下面对换热器的作用和特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换热器的作用1.传递热量: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介质的热量传递给另一个介质,实现热能的转移。
常见的例子包括将锅炉燃烧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水,以产生蒸汽。
换热器在石化、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能够满足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需求。
2.提高热效率:换热器可以通过有效的传热方式提高系统的热效率。
通过烟气与水之间的热量交换,烟气的温度降低,而水的温度升高,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热效率,节约了能源消耗。
3.控制温度:换热器可以用来控制介质的温度。
当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时,可以根据换热器的设计和操作方式来控制传热的速率和效果,从而实现对介质温度的控制。
4.节能降耗:换热器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热耗散。
通过高效传热,换热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热能,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二、换热器的特点1.高效传热:换热器具有高效的传热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热量的传递。
采用合理的传热面积和换热介质,可以实现高效的换热效果,降低能源的消耗。
2.结构紧凑:换热器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应空间有限的场合。
这有助于方便安装和维护,减少系统的占地面积。
3.操作可靠:换热器采用可靠的材料和设计,能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一般来说,换热器的工作寿命较长,可以适应不同的工况条件和介质特性。
4.安全环保:换热器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制造工艺,可以确保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不泄漏,不产生污染物,保护环境,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总之,换热器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传递热量,提高热效率,控制温度,实现节能降耗。